賴章麗,宋靜
(新疆軍區(qū)總醫(yī)院麻醉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指無植入物術后30天、有植入物術后1年內發(fā)生的與手術有關的感染,是外科手術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1,2]。在神經外科手術中,使用滴水雙極電凝鑷進行術中止血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3-5],其能夠通過持續(xù)滴加無菌生理鹽水把鑷尖和電凝部位的熱量帶走,減少對神經組織的傷害,并且能夠有效防止燒焦的組織粘連于鑷尖。然而,由于滴水雙極電凝鑷持續(xù)滴水,在使用過程稍有不慎就可能浸濕手術臺上的無菌鋪單,增加SSI的發(fā)生機率[6-8]。筆者根據多年手術室工作經驗,利用手術室常用低值耗材制作了一種簡易裝置,以防止滴水雙極電凝鑷流出的生理鹽水浸濕無菌鋪單。為探討該裝置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室開展的300例使用滴水雙極電凝鑷的神經外科手術,隨機分為未使用該輔助裝置的對照組(150例)和使用該輔助裝置實驗組(150例),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長、鋪單浸濕率、手術醫(yī)生滿意率、器械護士滿意率等指標,并探討了使用該輔助裝置的注意事項。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室開展的300例常規(guī)神經外科手術,選取常規(guī)手術方式,患者平均年齡(32.4±15.2)歲,男168例,女132例,術中均使用滴水雙極電凝鑷。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
1.2.1 制作輔助裝置
(1)材料:一次性使用50mL無菌注射器1具(簡稱50mL注射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頭1個(簡稱輸液針頭);醫(yī)用透明防水貼膜(10cm×12cm)1片(簡稱防水貼膜);神經外科貼膜1片(35cm×45cm P-C型)(簡稱P-C膜);均為一次性無菌耗材,品牌不限。
(2)制作方法:
①P-C膜常規(guī)方法貼于切口下方;②除去50mL注射器的活塞及針頭,留注射器筒,用以放置滴水雙極電凝鑷;③將輸液針頭的針尖剪去,保留管道,尾部緊密套接于注射器筒頭部,用以引流滴水雙極電凝鑷的使用時漏出的水;④將上述連有輸液針的注射器筒用防水貼膜貼在P-C膜引水袋內,靠右固定,方便放置雙極電凝鑷,使滴水雙極電凝鑷流出的水順著P-C膜引水袋流入水桶中,如圖1所示。
圖1 自制滴水雙極電凝鑷輔助裝置示意圖
(1)術中無菌鋪單浸濕率:分別統(tǒng)計兩組術中無菌鋪單的浸濕數,認定浸濕的標準為:無菌鋪單與皮膚接觸處被浸濕、手術臺面出現水漬或總浸濕面積超過無菌鋪單總面積四分之一均認為無菌鋪單浸濕;
(2)手術醫(yī)生及器械護士滿意率:通過問卷調查,調查兩組手術的主刀醫(yī)生和器械護士的滿意程度,僅分滿意和不滿意兩種,統(tǒng)計滿意率。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的手術時長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術中無菌鋪單浸濕率(4.7%)顯著低于對照組(2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無菌鋪單浸濕率與手術時長比較
在使用輔助裝置的實驗組中,手術醫(yī)生滿意率(98% vs 75%)及器械護士滿意率(99% vs 7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醫(yī)生滿意率及器械護士滿意率的比較
神經外科手術中使用一次性滴水雙極電凝鑷進行止血的優(yōu)勢在于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的同時,不僅能夠防止鑷尖焦痂形成,還有利于局部快速降溫,保護局部神經根和腦組織[9,10]。然而,其持續(xù)性滴水的特性,加大了主刀醫(yī)生和器械護士的無菌操作難度,增加無菌鋪單浸濕率,增加SSI機率。本研究中,在兩組手術時長無顯著區(qū)別的情況下,對照組出現了32例無菌鋪單被浸濕的情況,實驗組僅有7例被浸濕,這表明使用該輔助裝置能大大降低術中無菌鋪單被浸濕的機會,從而降低感染率。
為有效預防神經外科手術中使用滴水雙極電凝鑷浸濕無菌鋪單,筆者在臨床實踐中,充分分析危險因素,實施了針對性措施,利用50mL無菌注射器等手術室常見低值耗材,制作了一個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的輔助裝置,并經過實踐證實,能夠有效降低甚至完全杜絕滴水雙極電凝鑷引起的無菌鋪單浸濕,從而進一步降低無菌切口感染的機率。該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1)降低SSI幾率:滴水雙極電凝鑷流出的水能夠完全進入P-C膜,極大降低了浸濕無菌鋪單機率;電凝鑷鑷尖不會導致P-C膜破損,從而進一步降低術中污染機率;(2)提高手術及護理質量及工作效率:手術醫(yī)生無需分心關注電凝鑷水滴浸濕無菌鋪單,提高了手術質量;器械護士術中也無需關閉滴水電凝鑷控制滴速的調節(jié)夾,減輕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術中配合的護理質量。(3)在引水袋下放置空桶利于術中出血量統(tǒng)計,電凝鑷可將術中的出血和沖洗液經P-C膜引水袋全部流入水桶,再吸入吸引器內膽,記錄體積后,再減去沖洗液的量,即可精確計算術中出量,這相對于傳統(tǒng)使用紗布計算出血量更準確。對于了解病情,協助臨床上診斷和決定治療方案,有著重要價值和意義[11,12]。(4)取材容易,經濟實用,操作簡單方便。該裝置在使用時應嚴格無菌操作,所有材料均為一次性無菌,去除的注射器針頭及輸液針頭部分后,應及時放置到固定安全位置,并執(zhí)行清點制度,避免遺落。目前使用的滴水雙極電凝鑷并無此配套裝置,我們所使用的方法簡便易行,成本極低,大小醫(yī)院均可使用,適宜推廣,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有了以上有點優(yōu)點,手術醫(yī)生及器械護士的術中操作體驗均得到較大提升,本研究中,實驗組的手術醫(yī)生及器械護士的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