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國家越來越重視德育教育,密切推進“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作為洗滌學生心靈的語文,更要發(fā)揮其課程的育人功能。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思想、行為等都不太成熟,通過語文課堂上的德育滲透,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必然的,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人為問題,即教師觀念尚待轉(zhuǎn)變和德育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借此教師應及時更新觀念,提高自身能力,在具體的課文教學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態(tài)文明教育,力爭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青年。
【關鍵詞】初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5-011-03
【本文著錄格式】李凡.初中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外語文,2021,20(25):11-13.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豐富多彩。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學生幾乎都能接觸到電子產(chǎn)品,從而可以了解各種文化、各種思潮,但其中有許多不良的思想道德,導致學生走向歧途。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成長的關鍵階段,生活經(jīng)驗較少,看待問題也不會太深入,還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如何克服這一不良影響,語文課堂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育因素。縱觀統(tǒng)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其所選的優(yōu)秀外國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它們通過多樣的文體、優(yōu)美的文字,傳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讀來令人動容。教師應緊抓這一資源,完成課堂上的德育滲透,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新課標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其中“人文性”主要是指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而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上,正符合新課標所提出的語文課程人文性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新課標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边@就表明了語文課程必須滲透德育。
陶行知先生講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边@句話放到現(xiàn)在依然很合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注重他們自身的專業(yè)能力,而且也十分看重其是否擁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因此,教師在授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從而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課文”這一教育材料,使課文中的優(yōu)秀人物、事跡都深深植根于學生的心中,讓其學習榜樣人物的精神。
北師大劉洪濤指出:“整個學術界幾十年里,就是為了用西方文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內(nèi)容,證明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戰(zhàn)勝資本主義這樣一個命題。”面對西方文化全是糟粕的這種思想,教師應及時更新自己的理念,在講解外國文學作品時,引導學生樹立多元文化觀,了解并借鑒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統(tǒng)編版教材中收錄了多部外國文學作品,但教師自身缺乏外國文學素養(yǎng),導致文本解讀不到位,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深挖作品中的隱形內(nèi)涵,發(fā)揮其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獨特價值,改變學生對資產(chǎn)階級文化的敵視心態(tài),促進其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
在“立德樹人”指令的號召下,國家、社會都格外重視德育。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尤其是語文老師,更應注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德育,既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又履行了教師的責任與義務。教師要合理利用外國文學作品這一資源,轉(zhuǎn)變學生的思想,促使其全面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對蒲城縣××等中學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以及對個別學生和語文老師的訪談,初步了解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經(jīng)過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較之以前已經(jīng)明顯改善了很多,但個別地方仍需提高。
(一)教師德育教育的觀念尚待轉(zhuǎn)變
受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老師都只抓學生的成績,一味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語文課堂上老師也是側(cè)重其工具性,忽視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作用。學校對于德育教育僅僅停留在表面上,既沒有相應的課程規(guī)劃,也沒有這方面的教學體系,只是將德育的重要性貼在文件上,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同時,語文教師也沒有清楚認識到語文和德育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只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了人文性的熏陶,教師的觀點還停留在以前,沒有緊跟新課標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未認識到德育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和學校都應及時更新理念,盡快將德育教育付諸實際行動,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德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師德育教育的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教師將德育思想直接傳輸給學生,不容他們置疑,語文課堂缺乏應有的開放性。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得不到釋放,對于老師強行灌輸?shù)牡掠枷氡悴挥枥聿?,從而致使德育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時,切忌單向交流,應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讓學生能主動挖掘到文章的主旨,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其思想覺悟,從而再教導他們向主人翁學習。不同階段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盡量使德育教育能夠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三)教師德育教育的模式亟須改變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沒有立足實際,存在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不管學生內(nèi)心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大部分教師通常都是在一堂課的結(jié)尾突然升華主題,完成其德育教育的義務,但這種強硬的轉(zhuǎn)折,沒有任何過渡和鋪墊,學生所受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根本不能理解教師所傳遞的思想。同時,很多教師只是把課文的主旨提煉出來稍作解釋,沒有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德育教育。這些舉動導致語文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收效甚微,文與道、教書與育人達不到統(tǒng)一。
以上就是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育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學校和老師的不重視,導致課堂上德育滲透的比例較少;其次教師的能力不足,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較少,“一言堂”現(xiàn)象嚴重;最后是有的老師刻意升華主題,進行道德教育,不顧學生的認知范圍以及接受程度。
三、初中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了二十五篇優(yōu)秀外國文學作品,它們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講授這些課文時,應轉(zhuǎn)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將德育教育提升到更高層面,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同時課堂上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舉辦相關活動,營造積極快樂的課堂氣氛,使其主動接受德育思想;最后教師要及時擴展背景知識,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涵,立足學生實際,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吨行W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指出德育教育包含五方面的內(nèi)容,下面將著重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態(tài)文明教育等幾方面體現(xiàn)外國文學作品的德育教育意義。
(一)深入闡釋選文的精神內(nèi)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是基礎性工作?!弊鳛檎Z文教師,也應利用課堂資源,汲取外國文學作品里的精華,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會主義層面的價值目標,遵守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層面的價值目標,深入開展愛國教育、誠信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和重點,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深挖教材內(nèi)容,抓住課文中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實現(xiàn)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如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時,學生不僅要了解議論文的特點、論述方法,更要看到法國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以及對歐洲列強掠奪行徑的強烈抨擊。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進一步引導,拓展有關背景知識,讓學生置身其中,點燃學生的愛國熱情,深入體會作家的正義、善良與博大胸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強大貢獻一生的精神。講解此類文章時,教師自身也應心懷愛國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誠信亦是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誠信教育。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皇帝的新裝》,是教育學生誠實做人的最好范例。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時,不能只讓學生停留在愚蠢的皇帝和聰明的小孩這一淺層次上,還應領會其深層內(nèi)涵。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話劇的形式進行表演,以此加深學生的認識。“新裝”是人性的試金石,通過這件衣服,揭露出人性自私的同時又贊美、肯定了無私的童心。引導學生做一個內(nèi)心純潔、敢于說真話和正直誠實的人,去除虛偽,反對社會中的假惡丑現(xiàn)象,讓真善美灑滿人間。
(二)充分挖掘選文的當代價值,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各種思潮良莠不齊,因此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滲透德育,促進其道德品質(zhì)的提高。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多部經(jīng)典外國文學作品,教師在講授時應著重分析這些人物形象,以此來感染學生,讓其真正體會到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如學習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教師應補充相關方面的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跡,感受其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組織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假扮盲聾啞人,試著用手觸摸這個世界,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以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海倫·凱勒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學習讓·喬諾的《植樹的牧羊人》,讓學生感受這位離群索居的牧羊人堅持不懈的精神,以一己之力創(chuàng)造出一片綠洲的奇跡,對其美好品行致以崇高的贊美,借此宣揚其身上的勞動精神,讓學生樹立勞動意識,強化勞動觀念,形成勤儉奮斗的勞動精神。
(三)尊重自然、關愛生命,促進生態(tài)文明教育
近幾年,我國大力推崇生態(tài)文明建設,教師應在課堂上向?qū)W生滲透綠色發(fā)展理念。所選的外國文學作品里,有多篇涉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話題,教師可借此對學生加以引導,促進生態(tài)文明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學習康拉德·勞倫茲的《動物笑談》,通過課文風趣的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與動物朝夕相處時的快樂心情,體會作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由此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引出他們對動物的關愛之情,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名著導讀《昆蟲記》,作者筆下的昆蟲活潑有趣,是一個個可愛的小生靈,讓我們體會到作家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萬物的贊美。講解此文章,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法布爾的科學探索精神,更應該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品析作家對昆蟲的喜愛、尊重。以此洗滌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理念。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這是一位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在自己細心的觀察下,詳細地描寫了大雁遷徙的過程,展現(xiàn)了大雁生機勃勃的生命狀態(tài),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家對大雁的喜愛。講解此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關愛動物、尊重生命,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作為語文教師,應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是德育滲透的有效場所,在講解這些優(yōu)秀外國文學作品時,教師應帶領學生品詞析句,感悟作家思想;抓住典型人物,學習其身上的優(yōu)秀品格。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思想,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務,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生態(tài)文明教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每個科目都應履行德育教育的責任。語文作為三大科目之一,自然也應將德育滲透進課堂,從而達到語文課堂上“文”與“道”的統(tǒng)一。不僅讓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還讓其品格得以成長,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陶行知.行知書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3]劉洪濤.中學語文中的外國文學教學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
[4]朱四倍.核心價值觀如何打動青年[N].光明日報,2016-08-15(2).
作者簡介:李凡,女,1998年生,陜西渭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