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敏捷
1
周作人將自己的散文寫作比作“尋求想象中的友人,請他們聽我的百無聊賴的閑談?!边@里的“百無聊賴”,并非無聊地在友人面前胡亂扯談,而是寫作散文時的情感態(tài)度和坦蕩自如。因為面對的是友人,所有的架子都放下來,警惕性也沒有了,說的都是一些掏心掏肺的不設防的東西。所謂的“閑談”,在他的散文體系里,意指“原以識小為職,固然有時也不妨大發(fā)議論,但其主要的還是在記述個人的見聞,不怕繁瑣,只要真實,不人云亦云,他的價值就有了?!保ā蛾P(guān)于身邊瑣事》)
“不人云亦云”,便是我是否喜歡一個散文作家的基本判斷。當下的散文寫作,人數(shù)眾多,作品浩瀚而蓬勃,但經(jīng)得起看的,其作品可以用來解構(gòu)的作家少之又少。從報紙的文藝副刊、刊物的散文專版到出版的圖書,我們通常能看到這么兩類散文:其一是將大量的史料、典故、地理知識加以拼貼,再輔以個人見解,便成了一篇自以為有宏大敘事主題的文本;再就是那種充滿個人情感的篇章。以上說到的散文作品,我們不管是看一篇,還是看完一整本書,反映不出這個作家面對他所描述的事物,他用的是什么態(tài)度,傾注了什么情感,哪一句話是他內(nèi)心最真實的聲音?這樣的散文,你在其文本里看不到作家的身影,也看不到作品人物的身影。
我是從文字上認識張惜妍的,也是從她散文里了解遙遠的新疆和新疆人的。近幾年,我把張惜妍的散文集《遠方有座城》《五月琴歌》和未出版的一些散文作品都看了一遍。過一陣子,她若不發(fā)東西出來,我便會問她最近寫了什么。按照周作人的意思,我是個把自己歸類為她“想象中的友人”,想聽她時不時地“閑談”一下。通過閱讀她的散文作品,借用她的眼睛,我這個南方人對新疆邊陲重鎮(zhèn)伊犁獨特的地域和人文風情有了全景式的了解和細節(jié)性的觀察。
2
伊犁,那片被雪山、草原及伊犁河溫柔守護著的地域,家家有庭院,庭院里又必然有葡萄架。河谷的小樹林和田園中,漫步著戀人的身影。城市的街道上,原本種著的是白楊樹,城市化進程中,白楊樹又變成了法國梧桐。與此同時,許多人家鮮花果樹纏繞的院子,已變成了小區(qū)樓房;一起改變的,還有社會結(jié)構(gòu)和不可逆轉(zhuǎn)的生活方式。
那里的五月是城市最美的季節(jié),大街小巷繁花盛開,玫瑰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民居掩映在似隱似露的院墻之內(nèi),從幽靜的小巷走過,沿著墻根漫步,你會遇上遠歸的游子,憑著記憶搜尋兒時的馕坑;也必然會在臨街的墻面上,看到有浮雕花紋,掛著潔白的棉布窗簾的木窗。每次看她的作品,我總會停下來思考一下,那些有趣的人物,那些有溫度的故事,她是怎么搜尋到的?還有對身邊事物客觀細膩、不動聲色又細致入微的描述,她又是怎么做到的?
比如《她的眼睛》里的發(fā)子媽,她瘦小單薄,眼睛瞎。丈夫去世后,她和幼小的孩子都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生活卻不會陷入困境:街坊鄰居,有公職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到她那兒,由她照顧,自然也在生活物資上,家家都會給予一定的供給。每年過年,她照顧過的孩子,都在天亮的第一時間,去給她拜年。她去世時,這些孩子也黑壓壓跪了一片,為她送葬。比如《挖渠爺爺》里的爺爺,跟一個維吾爾族大爺感情十分要好,酒酣耳熱之際,答應把自己三個兒子中的一個,送給膝下無子的維吾爾族大爺當兒子。第二天維吾爾族大爺真的牽著高頭大馬來把爺爺?shù)牡诙€兒子接走了。再比如《父親的三十年》里的父親,因哈薩克老伯孩子多,“到娶親的年齡了,送聘禮的羊不夠,怕耽誤兒子的婚事?!贝饝米约杭业膬芍谎?,換哈薩克老伯在山上捕獲到的一頭馬鹿,被周圍的維吾爾族叔叔們笑話,卻也因此摸索出養(yǎng)鹿的經(jīng)驗,走上致富之路,成為當?shù)刈钤绲娜f元戶。
對于散文寫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體驗。在張惜妍的作品中,像這樣平實地生活著,不用任何發(fā)揮,只要把他們的生平翔實記錄下來,便是一個充滿細節(jié)的觸動人心的好故事。人物還有很多,比如她筆下的外公外婆、紀老師、楊木匠的老婆、阿依古麗大媽、達吾提、尕買燕、犁犁老漢等等。她的文字就是平鋪直敘,用記憶中的人影和具體意象組織而成。她身邊的人物是那種與自然相融合的人,性格中有山明水秀的平和,也有狂風暴雨的野性。元氣淋漓、熱氣騰騰,在大地上誠懇地生活著。
或許自己善于寫小說的原因,每次看完這些故事,我都忍不住問張惜妍:“你怎么不寫小說呢?”似乎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極好的小說素材。這些人物,只需要通過虛構(gòu)加工一下,他們就更加立體、豐滿和鮮明了,可以走到更多讀者的面前了。不過還不等她回答,我自己就想明白了。她筆下人物的故事之所以溫暖動人,是因為這個人物是通過她的筆原原本本記錄下來的。她書寫他們,塑造他們,也跟他們一樣,流淌著一樣的血液,有著一樣的秉性脾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是他們中的一員,在文本中,她又隱忍克制地站在他們的身后。我們不能通過虛構(gòu),把人物從那片土地上抽離,也不能拋開作家本身去單獨解構(gòu)她筆下的人物。
這就是散文的難能可貴之處了,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與感性》里寫道:“在一切文體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tài),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敝x有順也曾說過,“我認為這是散文的根本問題——背后是不是站著一個人?是不是站著一個真實、自由、健旺、有赤子之心的人。散文寫作,背后如果沒有人,或者背后的人不成熟,文辭再優(yōu)美,都是俗的,失敗的?!比绱苏f來,張惜妍筆下的人物中,有一些人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和基因,也是張惜妍骨子里的血液和基因,她和他們情感互通,生活休戚相關(guān);我們的目光得先越過張惜妍的肩頭,再來看那些人物和故事。她筆下的文字才是活的,有溫度的,與我們讀者才是心靈相通的。通過這種方式去品味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這些人物就會像伊犁河谷里的白楊樹一樣,立于天地之間,與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渾然天成了。
3
散文貴在自由和真實。自由是表達的自由,不受各種條條框框限制,說自己的話。真實是情感的真實、真誠,每一個字,都是來自心底的聲音。梁實秋在《論散文》里寫道:“散文是沒有一定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易處置的,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便把作者的整個性格纖毫畢現(xiàn)地表示出來?!?/p>
張惜妍的散文寫作,沒有受到任何條條框框的限制,也放大了“自由”的邊界,通過扎實的書寫,將筆觸伸向了伊犁的雪山、草原、河谷和田間地頭,以及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巴扎,還有每一個身邊人物,為我們構(gòu)建了一個伊犁人的群體畫像,帶來了不一樣的邊疆文學。
張惜妍就在新疆伊犁這種多民族混居、風俗習慣雜糅的地方出生長大,安身立命。她的邊疆文學是多民族的文學,它的豐富性和差異性是大多數(shù)省區(qū)的人難以比及的。這些年,她寫邊疆,寫伊犁,除了風景與民俗,她還想表達更深沉的東西,那就是對生活在這里的人本身的書寫,并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構(gòu)建形而上的文學界面。梁實秋說:“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種翻譯?!币晾缍嗝褡宕笕诤系木劬由钍撬龑懽鞯脑搭^,它所呈現(xiàn)出的多元化生活場景是與這片土地一同存在的。正如俄國詩人勃洛克的詩句:“我的故鄉(xiāng),有著最為廣闊的快樂和憂傷,像一些公開的秘密,到處傳唱?!?/p>
張惜妍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伊犁大地上的傳唱者和翻譯者,她說:“我對新疆的感情,熱烈而復雜,我對新疆人的身份,認同并驕傲?!币晾纭P(guān)于伊犁的散文作品——張惜妍本身,組成了穩(wěn)固的三元結(jié)構(gòu);且她對自身作品的定位,也是如此的清晰和準確,一如她在《遠方有座城》的后記里寫到的那樣:“我寫溫情的鄉(xiāng)村,大地上的風光和莊稼,寫被我的眼睛撫摸過的一切。那些來自我的成長年代的愿望,那些被今天的繁榮嘈雜所淹沒的生活場景,那些在年輪中逐漸消失于民間的工具與詞匯,如果還能感動我,為什么就不能感動更多的人呢?至少,我可以在寫作中恢復遙遠的記憶,然后講給別人聽?!?/p>
對自己生活的地域、人物以及生活的熱愛,便是張惜妍散文作品的一大特色。她是支邊第四代,先輩都是外來者,但她所書寫的這片土地及人民,無條件地接納和養(yǎng)育了他們每一個人。所以張惜妍的文字屬性,既是原住民的一往情深,又下意識地暗含了外來者的深思熟慮。只是那片充滿了包容的土地,每每在她剛有疑慮的時候,便被伊犁的寧靜,伊犁的緩慢,安妥了自由的靈魂。她每寫出一行文字,便能看見生命的蒼涼縈繞在其頭頂上,它的幻影來自伊犁曠野、河流和雪山。西域的民族歷史與文化源流,土生土長的生活經(jīng)歷,是她通往伊犁多民族混居的地域文化和生活內(nèi)涵之間的窄門,最終又成了她寫作的源泉和力量所在。
這一點,我們通過閱讀張惜妍的《我的田野》得以窺見。她的先輩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和信念,從遼闊的長江來到了更遙遠的伊犁河,他們在風餐露宿的路途上懷揣著怎樣的夢想,都不得而知,如同伊犁河執(zhí)拗的水流,她查得到長度卻無法得知它的深度。誰也無法預知命運的安排,她的先輩就像原野上的那一團飛蓬,在風沙里翻滾,直到被田野里歪斜的沙棗樹掛住了襤褸的衣裳,才停駐在這條河的右岸,筑起了一處小小的家園,有了她這樣一粒在西域的風中奔跑的沙。于是,整個伊犁河谷都變成了張惜妍一個人的,它在田野的懷抱里生息,無論她怎么愛它,怎么恨它,怎么遠離它,怎么思念它,從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注定了離不開它的宿命。不論是她的童年,她的愛情,還是母親的青春,外婆的回憶和先輩們字跡斑駁的墓碑。
她的《五月琴歌》,又將我們的目光,拉向了喀什河兩岸草原的深處,讓我們領(lǐng)略到游牧民族用生命演繹的一首首歌謠。每一首歌謠都在提示著古老的信息,帶著強烈的符號,也包含著一種力量,埋藏在生民記憶里最深的地方,漸漸形成一種記憶密碼,成為潛藏在一個地域、一個民族血液里的印記。這些印記是打開年輪和歷史的密碼,或者是認識一個民族、一片土地、一個群體的鑰匙,總該有人記得,有人講出來,有人唱出來,有人寫下來。在不停地變化與消逝的社會環(huán)境里,總有人盡可能去做他覺得應該去做和能做的事,于是,一個民族的文明與歷史才得以傳承。
那些和張惜妍一樣的新疆作家,許多人都在做著這樣的事情,也只有他們,才是最為懂得腳下那片土地的人。所以,張惜妍才說,自己對生活的提問很少,并不是沒有困惑。在人群中理解不了的問題,就去向大自然請教。只要站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曠野會告訴她,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答案會自然呈現(xiàn),那些不明白的事情,是因為沒有等到足夠的時間。就像落雪的冬天,植物動物都會休眠,凍土之下,孕育著無痕的希望。春天來了,天地澄明,萬物復蘇。
這又點出了張惜妍文本中的時間主題。前文說到,她是支邊后代,許多先輩是從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遷徙過去的,這讓她的書寫,不用做過多的闡釋,文字本身就有歷史的煙塵氣息。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張惜妍絕大多數(shù)作品,都是她人到中年后的對家族歷史,對個人生活的一種回望。用文字去還原歷史,還原那些遠去的記憶。時間的跨度,也是時間的積累,有了積累,便會厚重,厚重就會疊加出溫度,這溫度漚過的文字,每一個都會變得滾燙。這也是她的散文作品能夠溫暖人心的原因。
4
由此可見,張惜妍自身,便是其作品最好的闡釋者。五四以來,我們的散文寫作,有著兩個明顯的支脈,一種是魯迅、余秋雨、史鐵生之類的,事關(guān)文化或精神內(nèi)涵,可以被一再地解構(gòu);另一種是沈從文、周作人、汪曾祺這一類的,用直白簡練的話語,表達個人情感、情趣但又韻味無窮。作品的心境、想法,對語言的運用及韻味都潛藏在一字一句之間。
張惜妍屬于后者。離她那么近的東西,離讀者卻又那么遙遠,所以她再細微的描述,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她的書寫,她的作品,就是其想要表達的意義本身。這也是這幾年來,我一再帶著思考閱讀她的散文作品,都不愿去做更多文本解構(gòu)的原因。但又不僅限于此,生活的體驗及長期的寫作積累之后,張惜妍已開始在一些篇章里對一些宏大的命題進行超越地理環(huán)境及自身生活層次的思考。如在《房頂上·屋檐下》中,她的眼睛深入了屋檐下過煙火日子的大人們,以及爬到屋頂上去打鬧的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比較相互之間,在精神層面有什么不同?屋頂上的孩子總有一天會變成屋檐下安心過日子的人。曾經(jīng)那種“超現(xiàn)實性”的生活體驗如何找尋?《此心安處是故鄉(xiāng)》中,她思考的是歲月的流逝中,家庭、故鄉(xiāng)與個人命運的關(guān)系。如墓地里躺著的人“來自河南、湖北、安徽、甘肅、四川……原本他們也是長江和黃河的子民,命運卻將尸骨埋在萬里之遙。他們是出生之地的過客,是他鄉(xiāng)之地的外來者?!边@一輩子匆匆而過意味著什么?《李想的理想中》,她思考的是她這個年齡段的人,乃至于80后們,文學從“可能改變命運”到“只是一種社會存在”,個人的堅持還有什么意義?
這種難能可貴的思想探索,讓我們對張惜妍這個時間里的傳唱者、翻譯者,有了更多的期待。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假以時日,張惜妍還會寫出更多格局再上一個臺階的好作品,并讓她的作品進入到更加廣闊的天地,被更多的人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