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劉志清
要做到“催奶不發(fā)胖”,精力充沛、心情愉悅,還能健康瘦身,除了在孕期就要控制體重適度增長外,產后月子里的飲食更是至關重要。
心悅剛生完寶寶,婆婆每天大魚大肉、湯湯水水伺候著,寶寶吃奶卻不大積極,吸吸停停,吃會兒就睡著了,心悅自己也時常感覺乳房脹痛得難受。另外,還有讓心悅發(fā)愁的,3500克的寶寶生出來,自己的體重卻幾乎沒怎么下降,鏡子里的自己,體形竟然跟“卸貨”前變化不大,而且體重還在噌噌地往上長。
哺乳期的新媽媽,要優(yōu)先促使乳汁分泌,那可是小寶寶的全部營養(yǎng)和“口糧”,又要保證自己的營養(yǎng)均衡,讓身體逐漸恢復到孕前的狀態(tài),還要注重自己的形體?!盃I養(yǎng)均衡”是簡單的4個字,但實踐起來卻五花八門。
給月子媽媽的飲食建議
根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專家推薦的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有以下5條具體建議:
● 每天比孕前增加80~100克的魚、禽、蛋、瘦肉,總量為200~250克,如肉類攝入不足,可部分用大豆及豆制品替代;
● 每天比孕前多飲牛奶約200毫升,每日飲奶總量約400~500毫升,推薦純牛奶或原味酸奶,富含鈣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制品、蝦皮、小魚、芝麻醬等;
● 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豬肝85克或雞肝40克);
● 每周吃1次海魚、海帶、紫菜、貝類等海產品,并選用碘鹽烹調食物;
● 食物多樣均衡不過量,能量攝入比非孕期增加500千卡(僅比孕晚期多50千卡),每天吃新鮮蔬菜400~500克,其中綠葉蔬菜和紅黃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200~400克;
● 每天保證足量液體攝入,飲水量至少達2000毫升以上,多喝蔬菜湯、魚湯、雞湯等,避免喝多油的濃湯,煲湯的營養(yǎng)食材要一同吃下,不要喝濃茶和咖啡。
月子期間的飲食誤區(qū)
誤區(qū)1 喝大量濃湯
喝滋補催奶湯是我國坐月子的傳統(tǒng),很多老人家都會給新媽媽熬制各種濃湯,每天都是湯湯水水地伺候著,常用的煲湯食材如豬蹄、排骨、鯽魚、烏雞、豬肝、鴿子等,還會加入黃豆、花生、紅棗等“下奶”食材或補血、補氣食材。
產后為促進乳汁分泌,確實需要補足液體,多喝些湯水,但一方面湯水的營養(yǎng)密度低,如果只是大量喝湯,會影響其他主食、肉類、蔬菜、水果等的攝入,因此要連湯帶肉一起吃,才能起到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用肥瘦肉、帶皮的禽肉、動物內臟等煲湯,湯水中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嘌呤等含量都較高,可能引起血脂和尿酸升高。若在產后泌乳暢通前大量飲用,還可能會導致乳腺管堵塞,“下奶湯”成了“堵奶湯”。即使是在泌乳暢通后,若乳汁中脂肪含量過高,也會導致寶寶胃腸不耐受而引發(fā)腹瀉等問題。有些新媽媽想起肥厚無味的豬蹄湯就會反胃不適,影響奶水分泌不說,喝這樣的湯還會導致體重增加。
誤區(qū)2 吃太多雞蛋
雞蛋曾被認為是坐月子補營養(yǎng)的最佳食物,有的產婦一天吃七八個甚至十幾個雞蛋——煮雞蛋、雞蛋羹、荷包蛋、炒雞蛋等變著法做,雖然雞蛋確實是高蛋白的營養(yǎng)食物,但吃得太多,必然會導致能量、蛋白質和膽固醇等都超過需要量,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還會加重胃腸道的消化吸收負擔。
一般建議每天吃1個雞蛋就夠,最多吃2個,還應攝入魚、禽、瘦肉、牛奶和豆制品等。哺乳期的媽媽每天確實要比普通人多吃25克蛋白質,但是如果按食物組合,每天增加50克瘦肉、50克魚、1袋200毫升的牛奶就夠了,補充再多就會成為“過剩的營養(yǎng)”囤積起來,不會促進泌乳,只會增加體重了。
誤區(qū)3 不能吃蔬果
傳統(tǒng)坐月子不讓新媽媽吃水果,認為這是“生冷食物”,生吃或涼拌的蔬菜也不行,現(xiàn)在年輕人流行吃的健康輕食就更是與月子餐無緣了。其實,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不但能為新媽媽提供豐富均衡的營養(yǎng),促進乳汁分泌,還有助于美容養(yǎng)顏,預防貧血、便秘等疾病,對于哺乳期媽媽更是不可或缺的食物。
月子期間,新媽媽一定要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每天吃水果,餐餐有蔬菜,每天蔬菜的攝入量要在500克左右,多選用綠色蔬菜和紅黃色等有色蔬菜;水果全天攝入量應為200~400克。實際上大多數(shù)媽媽都會“超額完成任務”,但如果是需要控制體重的新媽媽,就要注意水果也并非多多益善,超出需要量同樣會導致體重增加。
至于所謂“生冷食物”,更多要看新媽媽自己的飲食習慣,如果沒有胃腸疾病,平時就習慣生吃新鮮果蔬,喜歡吃涼拌菜等,只要食不過量、注意衛(wèi)生就沒問題。
中國哺乳期婦女平衡膳食寶塔
堅持哺乳
適當增加魚禽肉蛋和海產品
愉悅心情,充足睡眠
足量飲水,適當多喝粥、湯
適度運動
每周測體重,逐步恢復適宜體重
不吸煙、遠離二手煙
不飲酒
注:月子膳食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