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草紋卷曲生長的姿態(tài),有它自身的含義,代表著生生不息、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卷草紋還被暗喻成草,有草的堅毅、簡樸,這便是卷草紋由來已久的特征。卷草紋更是中國古老傳統(tǒng)的紋樣之一,它內涵深刻,起源悠久,作為裝飾紋樣的一種,它本身就有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在很多場景中人們都能看到它的應用。本文主要從它的起源歷史發(fā)展進行闡述,著重介紹它的具體應用,如絹布、瓷器、服飾。
植物紋樣在現(xiàn)代生活中已然很常見,在古時它的裝飾應用亦是眾多。早期人們更多用的是身邊所見之物作裝飾,其中也夾雜著對圖騰崇拜的意味,如鳳紋等。而那個時候只是雛形裝飾在發(fā)展,隨著時間的流逝、外來文化的涌入,紋樣裝飾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所包含的內容也和當時特定的文化領域有所關聯(lián)。卷草紋則是這泱泱文化中的一員,在時間的洪流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卷草紋的定義與內涵
忍冬、荷花、蘭花、牡丹等花卉是卷草紋的設計原型,卷草紋造型復雜,而且從它的圖案特征來看它是一種呈波浪狀且二方連續(xù)的帶狀圖案。這種圖案歷史悠久,在不同時期的定義亦是不同。紋樣的呈現(xiàn)也顯示每個時期自身的形象特點,在魏晉時期卷草紋則是仿照金銀花形象。在唐朝時期,卷草紋的形狀卷曲通透,富有華麗浪漫的形象特征,猶如蔓草蜿蜒、繁復、曲折。組合圖案更多是蓮花、荷花及動物紋。
卷草紋因為花葉枝莖成卷曲狀的紋樣形象而得名,它的內涵比較純粹,因其造型原因,給人的感覺頗為圓婉生動。而且特有的卷曲形象在視覺上富有韻律,精神上給人以堅韌不拔,積極樂觀的姿態(tài)。
二、卷草紋的起源與發(fā)展
卷草紋的起源之地是古埃及。隨著佛教傳入,卷草紋被傳入中國。而佛教的盛行使得這種紋樣占據裝飾紋樣發(fā)展的主流。卷草紋最早的時候是在魏晉南北朝出現(xiàn),并且它的形狀是由蓮花紋和蔓草紋組合而成,主要繪制在佛家的各種飾物中。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卷草紋圖案紋飾簡單,而且植物紋一直都是裝飾紋樣的主潮流,所以卷草紋逐漸成為此時期的主要圖案。而本就以忍冬為基礎的它,組成的形狀也是和其花朵形狀一般無二。由于它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文化,與西方蓮花紋的相似度自然很高。受到唐朝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簡潔的樣式不復存在,圖案變得瑰麗繁復。在裝飾的圖案上,它的形狀已經不再是單一的葉片,組合內容則是以花卉為主的卷草紋樣。而且由于佛教文化的浸潤,它作為裝飾紋樣在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不僅在絲織品中有較多呈現(xiàn),壁畫、石刻中也經常出現(xiàn),這也暗示著卷草紋逐漸走向成熟。到了宋朝,它的風格特征變得更加幽靜、淳樸,形式也不再華麗、煩瑣,內里的風華自然、明雅,也突顯其宋代文人騷客對其的影響,所裝飾題材也大多與君子所好植物有關。輾轉來到元清時期,它的應用則大都是青花瓷。瓷器本身就具有流線型美感,它的加入則相得益彰。
三、卷草紋的應用
卷草紋所包含的寓意,在其設計的服裝、家具、器物上等都有其相應的含義。而縱觀中國傳統(tǒng)紋樣卷草紋的發(fā)展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及造型特征喜歡對其廣泛運用,這也從側面突出了時代賦予人們的審美特點是不一樣的,這也導致它的應用層面參差不齊,所以在分析卷草紋的應用方面,本文分為古與今的應用。
(一)在古時的應用
魏晉紅底鎖繡卷草紋絹殘片中,如圖1所示,卷草紋圖案更為清晰,這些線條呈波浪起伏的狀態(tài),有葉子的襯托也有花朵的點綴。它的卷草紋在絹面上厚實許多。由此可見,魏晉南北朝對于卷草紋形狀的設計是極為簡單的,又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它的姿態(tài)更顯高潔,且花瓣的姿態(tài)也有幾分蓮花的感覺。
青花瓷在明清時期得以迅速發(fā)展,而卷草紋的應用在瓷器上也有很多。宣德年燒制的宣德青花卷草網格紋魚簍尊也是其中的應用之一,如圖2所示。
這件器物的尊口是直口,扁圓形腹,整體好像魚簍一般。它的紋樣很多,以卷草紋為主,以動物紋、幾何圖案為輔助進行裝飾。這里的卷草紋圖案枝條略粗,線條反復彎曲,葉子是兩側卷曲,形狀特征很鮮明。色彩基底就是簡單的白底。它與之前的圖案不一樣,從繁復又慢慢走向了簡潔。但它的畫面沖擊感更強,并且加了其他的紋樣進行點綴,葉柄葉面的厚實給人一種鮮活、生動的感覺。
尤為震撼的是,這件青花瓷器的形象仿自伊斯蘭風格,裝飾圖案也帶著他們的風格特點。阿拉伯地區(qū)的裝飾紋樣精美繁復,傳入中原后也被大量運用,所以這件瓷器的卷草紋樣也帶有域外地區(qū)的華美之感。而且伊斯蘭的信仰是反對偶像崇拜的,所以卷草紋的周邊才會仿制其風格特征進行設計,利用幾何紋樣和植物紋樣進行裝飾,采用反復連續(xù)的方式組成了華美細密的裝飾帶。這上面的卷草紋就是被簡化過的植物紋樣,這種紋樣葉脈花葉復雜,間接表現(xiàn)了伊斯蘭的信仰,即時間的永恒性,還有卷草紋所表現(xiàn)的活躍生命力,此時的紋樣在現(xiàn)代使用也不過時。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這件器物的顏色極為幽靜、雅致,局部有黑斑暈染,像水墨云山。它的存在也說明了這個時期的青花瓷技術已經處于鼎盛的狀態(tài),對紋樣、質地的運用和呈現(xiàn)也越發(fā)成熟。
這件瓷器的造型、紋樣、材料皆帶有外域色彩,并且作為帝王御賞之物,其中蘊藏的理念自然也代表皇室,寓意也是希望其統(tǒng)治的時間能長久。
唐朝在卷草紋的發(fā)展上意蘊豐富,而且它的歷史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
初唐這一時期的卷草紋造型簡單、主葉脈清晰,它的風格分為兩類:一類是十分簡單的卷草紋,圖案是用簡單的“S”形波形構成勾勒而成,它的兩側莖端伸出花葉,顯現(xiàn)出花形;另一類造型特征更加豐富,花與葉的表現(xiàn)相輔相成,互相襯托,構圖飽滿并且它們花朵的樣子都呈喇叭狀,極具特色。
到了盛唐的時候,它的紋樣則有所變化,風格沿襲更多是參照初唐復雜的風格特征,沒有沿用簡潔的流線特點,所以都是較復雜的卷草紋,花形呈喇叭狀,葉片細長。它的形狀更顯繁復,花葉的造型也更加豐富且有內涵。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雙線勾勒的葉脈裝飾特征。
中唐延續(xù)盛唐風格,加入了葉脈的特征,葉片給人以清爽之感,它們的風格卻變得抽象,而且這一時期的花葉都很寬廣,形狀不像初唐時花葉般細長。此時的卷草紋樣形式也較為繁雜。
晚唐時期,卷草紋的風格呈現(xiàn)了形式化的狀態(tài)。葉片從此變得飽和度高而且更加抽象化,但是花朵的形狀變弱了,所以給人的感覺就像花和葉交織在一起,并且分不清彼此一般。
(二)在現(xiàn)代的應用
現(xiàn)代服裝設計品牌“蓋婭傳說”設計的這條裙子,如圖3所示,它細節(jié)之處的卷草紋,起浮間給人以不同的質感和光澤,枝葉細薄,蜿蜒之處更長而且兩側的花紋相對稱。這件服飾的紋樣加入了蓮花、鯉魚等紋樣,莊重端然。從色彩基礎而言,卷草紋的顏色與之整體顏色相呼應。花葉是深藍色,腰腹處的花葉與盛唐時期的形狀頗為相似,花葉豐滿,微收葉枝。置于此處,還有收腰之妙處。古典與現(xiàn)代的碰撞,營造出忽遠忽近的氛圍感,似乎近處是現(xiàn)代風光,遠處是古代風光。整體高貴華麗,還輔以星空元素,給人以神秘之感。
老北京地毯《祥云五鳳圖》,如圖4所示,織于1920年左右,它以駝色為底,畫面里有五只彩鳳在云間飛翔。鳳是人們心目中的祥瑞之鳥,乃“百鳥之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很受歡迎。這里運用卷草紋裝飾和藍色邊框相輔相成。仔細觀察,這里枝葉都偏細,而整體方向是向內,且呈一個托舉狀,這是位于四個邊角處的卷草紋所呈現(xiàn)的姿態(tài)。在其線邊的卷草紋則是反復堆疊、延伸而去的。整個畫面飽和度高,紛繁與簡潔搭配相得益彰?;ㄉ倪x取是淡綠色,雅致又有風韻。如此繁復的風格,頗有幾分裝飾藝術的風格。
通過現(xiàn)代應用的分析來看,卷草紋的基本型還存在,但人們對其的應用大都是經過再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的。人們根據自己的審美、應用場合的不同,選擇的方式也不一樣。縱觀國內外,人們能感受到設計是相互融合的。而且我國的設計也能看出國外風格的裝飾特點。
四、結語
裝飾紋樣的豐富和變化,可以間接看出一個時代的審美特征。而卷草紋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內涵,它的發(fā)展表現(xiàn)了人們對藝術的不斷追求,也反映人們對藝術的把握和駕馭能力。即便現(xiàn)在它的象征意義可能不再具備,但它的生命力極強,就像草本身的性格一般堅毅、頑強。
隨著卷草紋不斷發(fā)展,它的造型藝術在現(xiàn)代也在不斷被整合創(chuàng)造,進而被應用,這也體現(xiàn)了它博大的包容性。
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淹沒很多文明,如瑪雅文化,在今天已經很難找到它的蹤影,這就是時間的特性。但卷草紋在這個過程中卻不斷強大,其應用領域也很寬廣,現(xiàn)代家居的定角處就有卷草紋裝飾的痕跡。所以縱觀古今,卷草紋應用仍不會過時,只因為其個性鮮明的民族色彩讓它與眾不同。并且它緊跟時代的步伐所以非常適合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設計作品。
(成都大學)
作者簡介:肖春蘭(1996-),女,四川達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