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靖
那些迷戀香港電影的老觀眾,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遙遠記憶:黃昏散去的城市,華燈初上的巷口,錄像廳掛出小黑板,粉筆歪歪斜斜寫著片名,還不忘換個顏色,注明是“勁爆警匪片”。
【劇情簡介】:香港重案組布網(wǎng)圍剿國際毒梟,突然殺出一組蒙面悍匪“黑吃黑”,更冷血屠殺眾警察。重案組督察張崇邦(甄子丹飾)親睹戰(zhàn)友被殺,深入追查發(fā)現(xiàn),悍匪首領(lǐng)竟是昔日戰(zhàn)友邱剛敖(謝霆鋒飾)。原來邱剛敖也曾是警隊“明日之星”,而將他推向罪惡深淵的人,正是張崇邦。宿命令二人再次糾纏,張崇邦如何了斷一切恩怨……
那些迷戀香港電影的老觀眾,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遙遠記憶:黃昏散去的城市,華燈初上的巷口,錄像廳掛出小黑板,粉筆歪歪斜斜寫著片名,還不忘換個顏色,注明是“勁爆警匪片”。
掀開門簾,斗室內(nèi)煙霧彌漫,小銀幕上,發(fā)哥、華仔、成龍駕駛著型號不一的豪車,從香港的大廈間飛出,滿屏摩登光影,入耳槍響聲聲,子彈仿佛無窮無盡,像暴雨般在記憶中傾瀉而下。
銀幕前的人們,屏息凝神,心旌搖曳,心情隨著警匪斗法忽上忽下,如過山車般刺激,最后隨著一聲爆炸,救護車、警車燈光閃爍,配著放松的音樂。英雄被攙扶坐在后座,偶爾還有甜吻點綴,直至此時,那些沸騰的荷爾蒙才緩緩平復(fù)。這是警匪片的特殊體驗,也是魅力所在。
我相信,那些走進影院觀看《怒火重案》的人,或多或少都懷舊,都帶著如上的期盼。期盼重溫舊夢,期盼一出好戲。
以雙雄對決、正邪沖突為主題,輔以拳拳到肉的打斗及花樣翻新的槍戰(zhàn)爆炸——從《無間道》開始,港式警匪片已成香港電影界的金字招牌。怎么拍都不會出錯,也就意味著出彩很難?!杜鹬匕浮肪吞幵谶@樣一個境地:在被反復(fù)實驗過的電影公式下,警匪片外殼猶在,但內(nèi)里已然咀嚼不出新滋味了。
《怒火重案》的導(dǎo)演陳木勝,執(zhí)導(dǎo)過《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掃毒》等經(jīng)典港片,去年因病過世,留下一生道不盡的傳奇。他的電影藝術(shù)蘊含暴力美學(xué),各類反派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但總體來說,陳木勝的電影有點“重武輕文”,感官刺激大于思想內(nèi)核。
《怒火重案》也不例外。如果你就是喜歡火爆炸裂的動作片場景,那該片不會令你失望。電影中的“武”堪稱教科書級別,每一幕都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無論是飛車槍戰(zhàn),還是刺刀肉搏,都設(shè)計得精妙絕倫。
片中的警匪追車戲,車輛相撞,玻璃碴亂飛,人群如蟻四散。畫面驚心動魄,配樂緊張刺激,多一分則拖沓,少一分則泄氣。讓人不禁感慨,香港動作片經(jīng)數(shù)十年發(fā)展,早已獨步天下。
片中正邪兩名主角張崇邦和邱剛敖,分別由甄子丹和謝霆鋒飾演。一位是功夫巨星,一位是拼命三郎,二人決戰(zhàn),一招一式間,仍可一窺港片巔峰時代的余韻。從街市槍戰(zhàn)火拼,到廢墟中生死搏殺,甄子丹赤手空拳,功夫又快又狠,絲毫看不出已經(jīng)年逾六十,謝霆鋒一把蝴蝶刀耍得極漂亮,必然也下了番功夫,香港電影人就算“揾食”也很拼。
《怒火重案》的鏡頭語言也盡顯港式動作片美學(xué),當年吳宇森的教堂白鴿堪稱暴力美學(xué)先鋒,《怒火重案》更上一層。最后的教堂搏殺,謝霆鋒一身決絕,縱身自盡。天使雕像鮮血淋漓,瘋魔的悍匪死在圣母懷里。鏡頭拉近時,想必觀眾會受巨大沖擊。
不過鏡頭語言的華麗無法掩飾該片人物矛盾、劇本老套的弊病。
縱觀近年香港警匪片,女性角色通常都只能成為男性敘事下的工具人。港劇中所有的嫂子都是千人一面,溫柔賢淑,善解人意,最后一定身陷危機,男主拼命營救。《怒火重案》中秦嵐演的妻子一出現(xiàn),觀眾就能猜到她的主要作用。果然她的第二次出現(xiàn)就是被反派劫持,裝上炸彈,男主通過營救她展現(xiàn)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一面。真是好猜,人人都可以當港片編劇。
張崇邦作為該片的正義化身,矛盾重重。影片開頭,他拒絕警界高層和富商的權(quán)錢交易,是為了立住寧折不彎的人設(shè)。在法庭上作證的戲,處理得仍然分裂。一方面是堅持原則不說謊,做實邱剛敖刑訊逼供致罪犯死亡的事實,一方面卻對警界高層脅迫邱剛敖只字不提。
后面為救妻子向飛虎隊開槍也是匪夷所思,編劇為了自圓其說,讓張崇邦的性格左右搖擺,他的正義看起來不僅冰冷,而且虛假。
電影過度的英雄主義也是一大問題。張崇邦單槍匹馬深入毒梟老巢,還能全身而退,雖然有二三同事協(xié)助,但毒梟馬仔數(shù)十,且機槍手、槍樣樣不缺,武俠片尚有“雙拳難敵四手”的說法,熱兵器時代這樣的劇情就太假了吧!
《怒火重案》的種種缺點,都在于導(dǎo)演的“偏科”。文戲武戲化,武戲夸張化。警察調(diào)查線索,基本是往嫌疑人身上猛砸拳頭,令人分不清誰是警、誰是匪。所有的劇情沖突都為動作戲讓路,沒有矛盾也要創(chuàng)造矛盾,沒有火藥味就天外飛仙來點燃火藥。隔幾分鐘就來一場硬核動作戲,猶如紅燒肉吃到膩,看得人膩煩。
最近幾年,港式警匪片成了內(nèi)地院線的必上菜,例如《竊聽風(fēng)云》《掃毒》《拆彈專家》等。香港電影人找到了警匪片的最佳公式,連主角也是幾個中年男演員不同的排列組合,多少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
陳舊的內(nèi)核加上不變的面孔,港片情懷已經(jīng)不再為標準答案買單。時代風(fēng)云變幻,爆炸聲后,我們也該迎來新的江湖了。
(編輯 謝云鳳 2861126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