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蘭
最早看《今古傳奇》,還是多年以前某個夏日的傍晚,偶爾在鄰居家里讀到了一期《今古傳奇》,連載的是《玉嬌龍》的第二卷。從中間開始讀,不知道故事的前因,刀光劍影里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也超出了尚且年幼的我們的閱讀經(jīng)驗,但這些都不妨礙這個故事給我們的震撼。
那個時代,書刊常常在鄰居親友同學之間傳來傳去,一個訂閱期刊的用戶,可以輻射的讀者是極廣的。
好故事的魅力,循著郵政系統(tǒng),從武漢遠遠覆蓋到老家那個偏遠的湘南小鎮(zhèn)和鄉(xiāng)村。從《玉嬌龍》到《春雪瓶》,身邊總能遇到一起追連載的人。猶記某個暑假的下午,一位表姐在我們極力慫恿下訂的《今古傳奇》新一期到了,表姐坐在藤椅上看,我們幾個人頭挨頭肩挨肩趴在她背后看,務必要第一時間看到連載新章節(jié)。
很久以后才讀到《玉嬌龍》的原著《臥虎藏龍》以及這一系列的其他幾本。作者王度廬,被稱為“悲劇俠情派”(或稱“悲情派”),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一起被稱為“北派五大家”,也可稱為新派五大家,蓋因其思想、觀念與文學技巧皆已明顯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武俠小說如《七俠五義》等,這一批武俠小說家,可謂是承前啟后,金庸、古龍、梁羽生皆直言過自己所受到的這些北派名家的影響。
后人提起民國武俠小說,可能更熟知的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篇幅浩繁,風靡一時,對后來的武俠與仙俠都影響深遠。
不過,1983年,聶云嵐根據(jù)《臥虎藏龍》改寫的《玉嬌龍》開始在《今古傳奇》連載,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連載完之后,又將《鐵騎銀瓶》改寫成《春雪瓶》繼續(xù)載出,風靡大江南北。
據(jù)統(tǒng)計,這期間,《今古傳奇》的發(fā)行量從41萬份飆升到273萬份,最高峰是1986年的278萬冊,創(chuàng)全國文學期刊發(fā)行量第一,《玉嬌龍》與《春雪瓶》的廣受歡迎,無疑起了極其關(guān)鍵的作用。玉嬌龍這個角色,由此也開始深入讀者之心,并吸引諸多讀者開始去探索與挖掘原著。而李安電影《臥虎藏龍》的成功,則又進一步引發(fā)了讀者對原著的興趣。
今人在原著與改寫版本之間頗有爭議,其實這個爭議還是要放到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來看。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社會,恐怕更容易理解與接受的,還是聶云嵐版本的玉嬌龍,以及那個深情不悔卻又世事弄人、生離死別催人淚下的愛情與親情故事。今天的中國社會,則比較容易理解與接受王度廬筆下那個特立獨行桀驁不馴、個性并不完美討喜的玉嬌龍,以及一個個空負武技的“俠客”在復雜塵世之中的輾轉(zhuǎn)漂泊,命運無常,人生悲苦,卻又始終未曾放棄他們的堅持與掙扎。
不論是王度廬的原著還是聶云嵐的改寫,都是以“情”為主題,“武”與“俠”似乎都是為這一主題服務的。然而,玉嬌龍這個復雜豐滿又獨特的人物形象,她的性格命運的塑造,其實都來自于她對“武”的渴望、追逐與擁有,這一點在原著中表現(xiàn)得尤為鮮明。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今古傳奇》連載,是荷蘭作家高羅佩寫的狄仁杰探案故事《狄公案》。期刊都是好不容易借來讀的,很不齊全,所以當時只看了《玉珠串》與《朝云觀》。很嚴謹很寫實的公案小說,非常有唐代生活氣息,多年以后仍是記憶猶新。
不少讀者提起這一時期的《今古傳奇》來,印象最深刻的連載作品,都包括了《玉嬌龍》與《狄公案》系列。
當然,高羅佩的版本重在推理破案,而非武技爭斗,所以沒有李元芳——這個系列只看了幾篇,憑印象說的,說錯勿怪,總之印象里是沒有類似于包公麾下的展昭白玉堂的角色。
然而,讀者追著看的,不僅僅是曲折離奇的公案故事,也是狄公破獲的這一個個案件里為無辜死者彰顯的正義,以及為生者尋求的公平。
這何嘗不是“俠”的精神?
正是我們的傳統(tǒng)之中對這樣一種精神的認同,才使得追求公平正義的故事永遠都有大量讀者與觀眾,不論這故事是用什么樣的形式來表達。
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武俠小說與影視作品的黃金時期,名家經(jīng)典輩出,讀者群觀眾群龐大,時人或曰:有華人處,便有金庸小說——或者也可以說,有華人處,便有武俠小說。
風積也厚,《今古傳奇·武俠》在2001年的創(chuàng)刊,可以說是奠基于此。很多作者,都是從這個時期的讀者觀眾轉(zhuǎn)變而來。
隨著時代變遷,尤其是網(wǎng)絡時代的巨大影響,武俠小說的形式與內(nèi)容也在求新求變,以適應新的時代、新的讀者。
不過,在“變”的內(nèi)容與形式之下,始終有不變的主題。
一則曰“武”或者說力量體系。
這力量不僅僅指的是有形的“器之力”,包括人體這個自身之器與武器這個外在之器;也指的是無形的“心之力”,精神、意志、智慧乃至于心靈的力量。
不同的作者,其武學體系或者說力量體系也各有不同,或?qū)憣嵒驅(qū)懸?,或傳統(tǒng)或創(chuàng)新,或偏向于“器之力”或偏向于“心之力”,一如其文字風格之不同。
就筆者的個人感受而言,新武俠之中有著很強烈的對力量或者說“武”的追求傾向,這或許可以歸因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或許也可以歸因于對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的反思與銘記,也或許是因為我們身處這個競爭激烈、不進則退的時代,不能不深受這一時代氛圍的影響。
一則曰“俠”或者說價值體系。
不同時代,對于“俠”的定義,有所不同,有傳承亦有嬗變。
在起始,是一諾千金輕生重義——“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救趙揮金椎,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也是快意恩仇以武犯禁——“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行,深藏身與名”,所以漢武帝時期最著名的游俠郭解被族誅,帶有濃厚游俠性格的飛將軍李廣也很難在那個日益規(guī)范的時代里封侯。
唐人的豪俠氣質(zhì),論者甚多,“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的少年們,立志在邊庭建功立業(yè),方能不虛此生,顯然已不同于先秦與漢初的游俠風范。
然后,是俠義小說與公案小說的合流,清人的《三俠五義》往往被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太史公的《游俠列傳》不是小說,唐傳奇也不能簡單等同于小說)。俠客們襄助包公主持公道弘揚正義、除暴安良保家衛(wèi)國。他們有著前輩游俠重諾輕生的慷慨意氣,也初具了后世大俠們?yōu)閲鵀槊竦募惫昧x。
再然后,便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明確宣告。
有“大”者,自然也有“小”者——這里的“小”是相對于“大”而言,并無褒貶之意。
俠之“小”者,是追求個人的突破與解脫,是個人對命運的抗爭,是個人對心中公平正義的堅持,也是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浩然正氣,是雖千萬人吾其往矣的孤勇決絕。
沒有這樣的俠之“小”者,恐怕也不足以成就俠之“大”者。
故而,很多時候,“小”與“大”其實也是不可截然分開的。
在很長時期里,大眾流行文學的兩大主流,是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
今日的大眾流行文學,流派更多,傳統(tǒng)武俠小說的份額,正在逐步下降,但是“武”與“俠”這兩個主題,仍然有其恒久的影響力。
比如說,不同流派的小說中,諸多不同的力量體系,究其實都是立足于對“武”的追求,在傳統(tǒng)力量體系的基礎(chǔ)上,依據(jù)于作者的知識積累與想象力,不斷拓展,百花齊放。
至于“俠”之一字,其實留心一下,便可以發(fā)現(xiàn),即使在看似與武俠不搭邊的其他小說之中,我們也經(jīng)常能夠看到,可能連作者與讀者自己都未曾清晰認識到的,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的精神。比如說不少紅樓同人,作者往往都要忍不住去替林妹妹打抱不平,每當此時,很多讀者往往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點贊投幣發(fā)言支持。
世易時移,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大眾流行文學風尚。
然而深植于我們精神之中的“武”與“俠”,并未因這時代變化而消弭,而是更深更廣地融入到了不同的文學流派之中?;蛟S這一發(fā)展歷程,可以為未來的武俠小說提供新的生長土壤,且讓時光來慢慢等待,慢慢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