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ra J. Sucher and Shalene Gupta
我們正處于一次“離職潮”之中。今年4月,2.7%的美國人辭職,創(chuàng)歷史新高。根據(jù)微軟的一項研究,全球超過40%的員工會考慮在今年離職。因長達一年的疫情而疲憊不堪的職場人士,對好工作的期望正在發(fā)生變化,到處都是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有幾個因素推動了這種“離職”。一是員工們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什么對他們真正重要,除了工作他們有了很多新選擇,所以辭職率高得驚人。二是一些工作“衛(wèi)生條件很差”,要求高、薪水低、晉升前景渺茫。
一些公司和行業(yè)正在認真考慮改善“工作衛(wèi)生”:例如,許多食品和飲料行業(yè)的公司正在提高工資,為了平衡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沃爾瑪和塔吉特甚至選擇在感恩節(jié)關門。然而,在留住人才的競爭中,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有待商榷的策略,比如讓員工干脆去異地工作。
總的來看,雇主們忽略了一些根本問題。企業(yè)不應采取額外補貼的方式,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應該采取長期策略,譬如Recruit Holdings,這家市值200億美元的日本人力資源和科技巨頭,一直專注于成為良好的創(chuàng)業(yè)場所并以此吸引人才。
Recruit是在一次公司危機之后制定的這一策略。上世紀80年代,Recruit Holdings的首席執(zhí)行官在公開上市前出售了部分補貼份額的股票。由此引發(fā)的丑聞如此之大,以至于日本首相及其內閣不得不辭職。員工們認為公司丑聞事件還將持續(xù)6個月,并開始尋找其他工作。
Recruit意識到它無法再去保障員工終身雇傭,這是當時日本公司的一般標準。它所能保證的是員工的終身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員工,使他們在離開公司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能勝任相應的工作。該公司開發(fā)了促進員工創(chuàng)新的系統(tǒng),并提供靈活的工作選擇,讓員工可以專注于有激情的項目。甚至于,Recruit還培養(yǎng)出了一名奧運獎牌獲得者。雖然這樣培養(yǎng)出的頂尖人才讓人擔心會離開,但這不妨礙Recruit成長為一家市值20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在全球擁有5萬名員工。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產(chǎn)品,能夠幫助客戶預訂餐廳和發(fā)廊、提供買車和買房的平臺等,同時Recruit還擁有Indeed公司和Glass Door公司。
公司現(xiàn)在需要轉變理念,與其指望員工一直待到你厭倦他們?yōu)橹梗ㄟ@是員工們都很熟悉的理念),不如專注于通過了解員工的熱情來培養(yǎng)他們,給他們相關的經(jīng)驗來幫助他們變得“更有市場”,并在他們準備離職時幫助他們找到出路。而且,公司可以從充滿熱情、有創(chuàng)新想法的新員工身上獲益,這些新員工填補了離職前員工留下的空缺。這與RANK and YANK(把人分等次的考核制度)——也就是每年解雇所謂的倒數(shù)10%的員工的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式做法——相反。
當然,上述策略,需要員工和雇主之間的信任?;赗ecruit的實踐,我們提出了五條建議:
Recruit Holdings認為,工作應該為社會增添價值。它的運作理念是,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了解員工的熱情所在,并將其與招聘相關的任務結合起來。例如,一位曾想成為搖滾明星的人力資源經(jīng)理為Recruit公司的年度公司聚會策劃過引人注目的大型活動,并在公司的樂隊中演出。
Recruit建立了一套名為“Will-Can-Must”的績效評估系統(tǒng),旨在幫助員工構建他們的未來。這個系統(tǒng)詢問員工他們現(xiàn)在和未來三年想做什么,評估員工當前的技能和能力,明確員工需要學習什么才能實現(xiàn)他們和公司的目標。
Recruit鼓勵管理人員將具有挑戰(zhàn)性的角色分配給年輕員工,他們充滿激情和才華,即使他們可能沒有相關經(jīng)驗。與此同時,管理者對自己直接下屬以及同事的了解程度,成為評估管理者的一項標準。這有利于經(jīng)理們一起決策向哪個員工推薦新的工作機會。
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Recruit研究了硅谷的公司,并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孵化器。這包括每月一次的競賽,員工可以提交商業(yè)提案,獲勝者將獲得資金和其他的公司資源。該公司還每年舉辦一次競賽,選出銷售和技術等所有工作領域的最佳提案。Recruit在年度頒獎典禮上表彰優(yōu)勝者,優(yōu)勝者們還將把經(jīng)驗總結出來與全公司分享,公司的其他成員可以從中學習。
當員工年滿35歲,如果他們在Recruit公司工作超過6.5年,就有資格獲得7.5萬美元的退休獎金;一旦員工滿41歲,獎金就會增加到15萬美元。這是支持擁有其他夢想的員工能夠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地去追求夢想,而Recruit只保留對公司仍然充滿熱情的員工。Recruit為員工提供職業(yè)顧問,顧問與員工會面,討論他們的未來以及如何準備離職。此外,對自愿流失的關注意味著Recruit總是有空間雇傭具有新想法和新技能的新人才。
Recruit也依循這一策略來雇傭合同工。通常情況下,這些缺乏相關經(jīng)驗或學歷的候選人不會有資格在聲譽好的大公司工作。Recruit給的合同有效期為3年,工資基本根據(jù)地區(qū)銀行的工資進行支付,確保合同工的收入高于其他選擇。合同制員工也接受與正式員工相同的培訓和福利,目標都是讓他們更適合被雇傭,并填他們的工作技能缺口。約90%的合同工在離開Recruit后能找到新工作。
雖然“離職潮”似乎是一個可怕的情況,但公司最好還是把它當成一個機會。準備跳槽的員工對公司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最合適的人選,阻礙他們實現(xiàn)夢想也沒有意義。相反,應該把重點放在公司能做些什么,把公司變成一個提升員工職業(yè)競爭力的地方。當一家公司成為簡歷上的榮譽徽章,那么,當某個員工最終想離開時,會有很多人想要填補他們的位置。
來源:哈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