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曄旻
在漢語的眾多方言里,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話往往被看作“存古”比較多的一種,甚至將其稱為“活化石”。這雖然有夸張嫌疑,但也不是沒有依據(jù)。比如日語里把在南北朝時期從中國學(xué)去的漢字讀音叫做“吳音”,其中就有好些流傳至今的讀法與閩南話相近。比如,“家”在日語里有個“吳音”的音讀作“け(ke)”,正和當(dāng)代廈門話里的說法差不多。
漢字讀音之外,在日常詞匯方面,閩南話里的有些詞匯也顯得很古老。比如“丈夫”這個詞,在閩南話里,除了通常的“老公”之外,還有一個意思指“男子”。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里就說:“男,丈夫也?!本褪沁@個道理。至于俗語“男子漢大丈夫”也流傳至今。
在這些古意盎然的詞匯里,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閩南話把吃飯用的“筷子”叫做“箸”,和古代人的說法一樣?!绑纭笔且粋€形聲字?!墩f文解字》里就說,“箸,從竹者聲?!?說明“箸”最初就是用竹木制成的,因而形成“箸”字時,就緣其最初所用材質(zhì),故從“竹”,以象征其本質(zhì)?!墩f文解字》上對于“箸”的解釋只有一個,即“飯欹也”,說明是一種取食用具。
但在明代以后,歷史悠久的“箸”卻被“筷子”代替了。究其原因,水鄉(xiāng)的船家特別忌諱“(停)住”,因而忌諱與之諧音的“箸”。故反其道而用之,用特好的字眼來替代壞字眼,將“箸”喚作“快”,寄托了人們對“行船暢快無阻”的美好愿望。明代的陸容在《菽園雜記》就記載,“民間俗諱……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再后來,又因為“快”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常用字,而“箸”一般也是用竹子做,故而才在“快”上加“竹”頭,成為形聲字“筷”,可以讓人家一看就知道指的就是原本的“箸”。
不過,直到今天,在漢語方言里,“筷子”還沒有完全替代“箸”。盡管《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在“箸”字后注有“(方)”。說明它本是古字詞,到現(xiàn)代漢語里卻蛻變成了一個方言詞匯。從地圖上看,江西省的南昌(屬贛方言區(qū))只有“筷子”這一種說法了,往南到了廣東省的梅州(說客家話)出現(xiàn)了“筷”“箸”并用的情況,再往南,到了同屬廣東省的潮州(屬于廣義的閩南話區(qū))就只說“箸”不用“筷子”了。
實際上,不光潮州如此,從福建省的漳州、廈門、泉州,再跨海到臺灣省,閩南方言區(qū)的居民都說“箸”,而不說“筷”。究其原因,除了閩南方言區(qū)偏居一隅容易保留古詞之外,還有語音上的原因。就拿廈門話來說,“箸”念“di”,而“住”念“zu”,兩個讀音差得非常遠,故而自然也就不需要避諱改說“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