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民
唐代初期至中期墓葬一般隨葬有諸多的俑類及器皿類器物,這些器物大多放在木棺東邊,個別墓將少量器物放在棺的北邊。在約150年的時間內(nèi),俑類始終是隨葬品的主力軍,它們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從較矮到高大又到低矮,演變之快令人吃驚,至公元780年,一般墓葬里不再出現(xiàn)俑類器物。河南鄭洛一帶的唐墓俑類器物消失得更早,公元750年以后便再難見到,墓內(nèi)從此只剩下一些器皿類器物。過去我們對這些器物認識不足,粗泛地將它們當作生活用具來介紹,實際上它們絕大部分是茶具,個別是妝容具。墓葬隨葬品的改變揭示出唐人在盛唐以后精神層面發(fā)生巨大改變,由注重神明保佑轉(zhuǎn)向崇尚生活享受。然而注重生活享受為什么不隨葬酒肆飯具,反而隨葬茶具、妝容具呢?筆者認為,這和當時的飲茶之風有莫大關系。
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人飲茶之風從晉代已經(jīng)興起,江南地區(qū)六朝墓中出土有較多的青瓷盞托。到了唐代早、中期,更是出現(xiàn)了成套的飲茶器具,主要有茶盤與放在茶盤里的茶盅,以及注茶用的茶注。這些器物淹沒在眾多的俑類器物中并不起眼。然而盛唐以后俑類器物消失,茶具便凸現(xiàn)出來,這必定是當時飲茶之風甚盛的結果。飲茶之風既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結果,也與陸羽《茶經(jīng)》的出現(xiàn)有很大關系,兩者互為因果。然而《茶經(jīng)》記錄的是中國南方的種茶、飲茶經(jīng)驗,與北方的煮茶、飲茶方法不大一樣,故茶具也不完全相同。即便如此,《茶經(jīng)》對全國飲茶之風的形成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上至皇室成員,下至官員、百姓,幾乎無人不飲,這在北方各等級的墓葬中有較多的表現(xiàn)。本文擬以河南新鄭唐墓出土的茶具來探討唐代北方百姓的飲茶用具。
陸羽所著《茶經(jīng)》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分別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中以物質(zhì)形式表現(xiàn)于世的,有二之具、四之器。前者指采茶、制茶工具,墓葬一般不隨葬這些東西;后者指煮茶、飲茶的器具,墓葬里時能見到。《茶經(jīng)》記載的南方茶具有二十六種之多,在北方墓葬里即便是高等級墓葬也很難見到完整成套的,我們這里舉其要者說明之。
1.風爐。煮茶用的火爐,爐壁上有透風的孔,故稱風爐,常有三足。
2.火夾。又叫箸,就是銀制或銅制的筷子,用以夾取炭火。
3.鍑。煮茶的鍋,有雙耳。
4.碾。用來碾碎茶葉,由槽與碾輪組成。
5.羅。用來篩碾碎的茶葉,去掉渣滓。
6.盒。茶末篩過后成為茶粉,盛之盒中。
7.則。即勺,用來量取茶粉放入沸水中,一般為銅制,也有鐵制、貝制的。
8.水方。盛水器,容水一斗。
9.瓢。即杓,舀水用。
10.鹺簋。多瓷制,圓形,盛鹽用。
11.熟盂。用來盛鍑中取出的開水,容量二升。
12.碗。一般為瓷碗,盛茶用。
13.滌方。盥洗茶具于其中,盛水八升。
14.滓方。用來盛茶具上清洗出來的渣滓,容量五升。
15.具列。茶具具列其中,木柜、竹盤一類的盛器。
還有兩種《茶經(jīng)》未記,但在墓葬的隨葬茶具中確有存在,說明飲茶實踐中有運用。
1.籠子。炙茶用,將茶餅碎塊裝入籠子,放在火上烤,便于碾碎。
2.茶注。用來往茶碗里注茶水。
唐人煮茶、飲茶方法十分復雜,或許原本如此,或許經(jīng)過陸羽的研究,飲茶方式有所細化才變得如此。總之,與今人相比,大異其趣。飲茶之前要先將存放的茶餅撕成小塊,放在籠子里炙烤,除去茶葉中濕氣,用紙袋包起來,防止香氣散逸。放冷后將茶碾碎,過羅后茶粉盛入盒中備用。煮茶之前,支好風爐與鍑,用水方取水倒入鍑中。當鍑底有魚眼般的水泡冒出時(即所謂的一沸),放入鹽、花椒等調(diào)料;當鍑邊緣有連珠水泡冒出時(即所謂的二沸),從鍑中臼出一瓢水,放在熟盂中備用,而后用竹筷攪水,形成漩渦,取一定量的茶粉放入漩渦中心,茶粉當然要攪開;須臾,水花大開(即所謂的三沸),波濤翻滾,趕快把剛才臼出的水倒入,水勢自然平復一些,就像煮餃子澆水止沸一樣,這就保證水面的白沫不被煮老,即所謂育“華”。飲茶時,先倒的前三碗最好,四、五碗將就能喝,六、七碗毫無價值,不喝也罷。注意一點,喝茶要趁熱喝,茶涼了,就不香了。(圖1)
圖1 煮茶流程
如果煮茶、飲茶的過程果真這樣,那么,墓中與茶碗同出的茶注就失去了用場。因為,茶湯精華都集中在上層,渣滓沉淀在鍑底,用瓢從鍑中臼取茶湯倒入碗中,正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認為:由于茶湯在敞口鍑中易涼,要先把茶湯倒入茶注中保溫,倒的過程中鍑底已有一部分渣滓被截留;往茶碗中注茶時,精華自然先流入碗內(nèi),一碗、二碗、三碗、四碗、五碗;一人飲用時,不用那么急,免得燙嘴,而此時茶注中的茶湯仍能保持溫度,有些茶注內(nèi)壁有輪制時留下的旋痕,這也可以增加渣滓的截留;五碗過后,心滿意足,這才是真正的飲茶之法。
上述《茶經(jīng)》所記飲茶之法可能是南方一帶的飲茶之法,北方與之略有不同。
2001—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鄭工作站在鄭韓故城內(nèi)清理發(fā)掘10余座唐墓[1-2],其中摩托城M10、華瑞路M1、新華路M2出土一批茶具,或許代表了北方地區(qū)另一種煮茶方法。
1.鐵鐺 3件。鐺是鍑與爐的合體,可直接在其內(nèi)煮茶,然后注于茶碗內(nèi)。
一件出于新鄭市摩托城唐墓M10。侈口,斜折沿,沿上兩外撇圓耳,方圓唇,深弧腹,圜底,三扁條狀足??趶?3.5厘米,高21.2厘米。(圖2-1)
一件出于鄭韓故城新華路唐墓M2。侈口,斜折沿,沿面略凹,沿上兩外撇方耳,方唇,弧腹,圜底,三外撇圓足??趶?7.5厘米,高14厘米。(圖2-2)
圖2 鐵鐺
2.茶盒 2件,均瓷質(zhì)。一件出于鄭韓故城華潤路唐墓M1。蓋,母口,方唇,弧頂下凹,凹處微起凸棱。盒,子口,尖唇,深弧腹,小平底略內(nèi)凹。通體施白釉??趶?.2厘米,底徑5.8厘米,高7.6厘米。(圖3-1)一件出于新鄭市摩托城M10。蓋,母口,方唇,直壁,弧頂。盒,子口,細方唇,直腹,平底略內(nèi)凹。通體施青白釉,蓋頂繪對飛的飛蛾,蛾眼、翅、尾點黑釉??趶?5.2厘米,通高8.7厘米。(圖3-2)
3.銅則 1件。出于鄭韓故城華潤路唐墓M1。短柄似鵝首及頸,則體似鵝身。通長6.7厘米,高2.8厘米。(圖3-3)銅則長度恰好放入M1的瓷盒,符合《茶經(jīng)》有關盒、則的解釋。
4.水方 1件?!恫杞?jīng)》講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縫漆之,受一斗。則水方用木制成,密不透水??脊胖须y以見到唐代的木器,此瓷質(zhì)背壺有貫耳可系繩,沉于水中可注水,其杯形口也適宜往鍑中倒水,故應為水方。出于鄭韓故城新華路唐墓M2。杯口,圓唇,短束頸,窄弧肩,深鼓腹,矮圈足。上腹部有四個貫耳式系。通體施棕紅釉??趶?.6厘米,腹徑15.8厘米,圈足徑9.2厘米,高24.6厘米。(圖3-4)
5.鹺簋 1件。出于鄭韓故城新華路唐墓M2。瓷質(zhì)。矮領,直口,微起矮領,弧肩,扁鼓腹,假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器口有三組花瓣狀剔花??趶?.6厘米,腹徑6.7厘米,圈足徑3.2厘米,高4厘米。(圖3-5)
6.熟盂 1件。出于鄭韓故城華潤路唐墓M1。瓷質(zhì)。直口,圓唇,微束頸,窄弧肩,斜直腹,平底,外撇圈足。頸、肩部置兩泥條系。通體施白釉??趶?5厘米,腹徑18厘米,圈足徑13.6厘米,高14.8厘米。(圖3-6)
7.茶注 1件。出于鄭韓故城華潤路唐墓M1。陶質(zhì)。侈口,翻卷沿,圓唇,短束頸,近平肩,鼓腹較直,平底,假圈足。頸、肩部有鋬手與流。通體施醬黃釉??趶?.6厘米,腹徑11.6厘米,圈足徑7.4厘米,高14.4厘米。(圖3-7)
8.茶碗 3件,均瓷質(zhì)。一件出于鄭韓故城新華路唐墓M2。唇口,淺腹,玉璧底。內(nèi)壁及外壁上部施白釉。口徑13厘米,圈足徑7.2厘米,高3.8厘米。(圖3-8)兩件出于鄭韓故城華潤路唐墓M1。其一器形同前,施白釉。口徑13.7厘米,圈足徑7.4厘米,高3.6厘米。(圖3-9)其二,侈口,圓唇,淺弧腹,圜底,小圈足。內(nèi)外壁施醬紅釉??趶?1.5厘米,圈足徑5.6厘米,高4.6厘米。(圖3-10)
圖3 新鄭出土的唐代茶具
以上我們列舉十余件新鄭唐墓出土器物來說明我國北方唐墓常見的茶具。我們發(fā)現(xiàn)三個問題:一是這些墓葬的年代均為中晚唐,因為墓中的玉璧底碗一般公元800年后才出現(xiàn);二是墓葬中除了茶具就是妝容具,如鏡、粉盒、簪子等,隨葬品非為茶具即為妝容具,或者二者兼具;三是墓中茶具多見茶注、茶碗這兩種最基本的組合,有時有鐵鐺,鹺簋、盒、則、水方、熟盂比較少見,籠子、碾等茶具根本不見;四是這些茶具多瓷質(zhì)、鐵質(zhì),未見銀、玉、鎦金等質(zhì)地的茶具,說明它們級別較低,是普通百姓的飲茶用具。
過去我們在鄭州地區(qū)發(fā)掘了許多中、晚唐墓,對墓中出土的茶具基本不認識,故簡報多把鐵鐺稱為鐵鼎,茶盒稱為粉盒,鹺簋稱為水盂,茶注稱為酒注,茶碗稱為飯碗,水方稱為背壺,如此等等。實際上,在中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唐墓,如偃師杏園唐墓[3]、伊川鴉嶺唐墓[4],我們已經(jīng)大體能夠湊齊《茶經(jīng)》提到的二十多種茶具(紙質(zhì)的除外),這就讓我們對唐人的飲茶風俗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是像新鄭這樣比較偏僻的地方,人們飲茶的風氣也是很盛行的。
誠如以上介紹,新鄭唐墓未見把茶湯挹出鐵鐺并倒入茶注的杓,那么,那時北方的唐人是如何做的呢?我們從鐵鐺口沿形制的不同,推測有三種挹湯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在采用口沿無流的鐵鐺時,將防燙手的抹布墊在手上,端起鐵鐺兩耳直接注入茶注。第二種方式是在采用一側有鴨首形柄,相對一側有尾狀提手,口沿有流的鐵鐺時,以雙手提起鐵鐺,茶湯從流注入茶注;第三種方式是在使用有長柄有流但無足的鐵鍑,通過雙手持柄端起鐵鍑時,將茶湯注入茶注。(圖4)
圖4 唐代北方平民的挹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