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摘? ?要]有的初中階段學生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聽說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強調(diào)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技術近年來在教學中應用得較為普遍,其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因此在英語聽說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非常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7-0030-02
近年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越來越普遍,這也是未來教學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主要是為了促進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由此轉變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改變學習理念,順利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聽說教學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將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能夠有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英語知識,順利達到學習目標。
一、主動挖掘教材中的聽說資源
在教學中,教材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基礎,其既體現(xiàn)了學生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又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關注教材中的聽說資源,主動深入挖掘,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例如,Unit 6 “Outdoor fun”這一單元主要關于一些非常有趣的戶外活動,如騎馬、滑冰、露營等。單元一開始就列出了這幾項戶外活動,有的活動很多學生都參與過,這就意味著這一話題學生有話可說,非常適合他們分享自身的經(jīng)驗。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這幾項活動,讓學生用英語來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在教學中應當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如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分享一些自己的經(jīng)驗,向同伴介紹自己露營的經(jīng)歷、自己是如何學會游泳的;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可簡單講解一下自己喜歡去哪條路慢跑、自己喜歡哪項球類運動等。不論發(fā)言長短,教師只需關注學生能否自然且流利地說英語。在聽力練習方面,教師可以播放與這幾項活動相關的聽力素材,如關于露營的趣事等。因為學生對這些活動已經(jīng)非常熟悉,因此在聽力練習中不會覺得有困難,能夠有效建立起學習的自信,為后續(xù)的聽說訓練做好準備。
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訓練的機會
對任意一門語言的學習,都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得到強化,對英語聽說的學習也是如此。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結合信息技術,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聽說訓練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Friends”這一單元時,教學要點為To learn how to us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peopless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在 Reading這個版塊中,文章的主角分別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幾位好友 Betty、Max、May,同時介紹的切入點非常特別,這是文章給出的思路,今后學生再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好友時,可參考此種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可為學生展示一些介紹人物特征的素材,讓學生觀看完以后,再聽教師播放的內(nèi)容,猜一猜聽力材料中介紹了文章中的哪位人物。另外,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聽說訓練的情境:周末邀請班上的好友來家里參加生日派對,引導學生描述一下好友的特點,讓其他同學猜一猜這位好友是誰。這對于描述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鍛煉口語的機會,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則是鍛煉聽力的機會。如此一來,就能夠?qū)⒙犝f融入語言學習中,使學生認識到聽說訓練是相通的,在今后的學習中主動參與聽說活動,經(jīng)過長期訓練,聽說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把握語言規(guī)律,回歸本源,英語聽力生活化
任何語言都需要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因此社會生活是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實際上,人們只需要生活在英語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長期訓練就容易能聽懂此種語言。但如今的聽力訓練逐漸成為枯燥的聽力測試,學生在考試的壓力下被迫接受,長此以往就對聽力課失去了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教師難以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摒棄為了應試而訓練聽力的模式,回歸聽力本身,使英語聽力生活化。因為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無法將學生代入現(xiàn)實的英語世界中,但可從模擬環(huán)境訓練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1.聽與看相結合
在英語課堂上,生動形象的畫面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理解文章內(nèi)容,如在學習與水果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一個西瓜,隨后播放 watermelon的讀音,或者拿出菠蘿的圖片,讓學生聽pineapple的讀音。在學習與動物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為學生展示老虎或者狐貍的玩具模型,讓學生聽tiger與fox的讀音。因為有實物,學生通過觀察就能夠心領神會,不需要教師多做解釋。
(1)借助虛擬景物,練習聽力
融入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直觀化的保障,在教學中,教師可設計相應的課件來進行聽力練習。如教師可制作與“food”相關的課件,安排學生圍繞一日三餐的食物來進行聽力練習,展示milk、porridge、bread等食物組成的圖片。讓學生一邊觀看虛擬的食物,一邊進行聽力練習,有效提升聽力效果。
(2)播放影片資料,進行聽力訓練
在教學中,教師可按照學生的學習需求播放一些學生喜愛的影視作品,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聽力練習,順利提升聽力練習的效果,如播放“Magic English”等影視資料。
2.聽與演相結合
在英語聽力練習中,教師可借助學生表演欲較強的特點,讓其在情境中練習聽力,如此便可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如教師可引導學生觀看《龜兔賽跑》的動畫,隨后讓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選擇不同的角色來進行表演。教師可將活動布置成“森林王國”,“森林王國”里有山(mountain)、湖泊(lake)、大象(elephant)等,隨后挑選兩名學生扮演兔子(hare)與烏龜(tortoise),其他學生分別扮演各種動物。經(jīng)過表演,學生的聽力水平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3.聽與玩相結合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在玩樂的過程中練習聽力學生不會感到疲倦,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提高聽力水平。如教師可以購物為主題,借助多媒體來“開辦商店”,展示出種類多樣的物品,其中一名學生當?shù)陠T,其他學生當顧客,此時學生用英文交流會涉及一些常用語句,如 Can I help you ?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等。其他學生說出自己想要購買的物品,如 I want to buy some bread.店員拿出一些 bread,同時說Here you are.每名學生都可購買自己想買的物品,輪流完成購物,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能力可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應用信息,拓寬學生的視野
由于英語教材中有的內(nèi)容時效性不太強,有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認為有些知識已經(jīng)陳舊,無法與時代接軌,因此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此時教師就可借助信息技術的資源庫功能,帶領學生主動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源,進行自由練習。如教師可與學生一同收聽英語廣播節(jié)目或觀看電視節(jié)目,電視節(jié)目中有的內(nèi)容涉及時事與經(jīng)濟,學生可由此了解到全球熱點事件,有的節(jié)目內(nèi)容與動物及科技等有關,在觀看此類節(jié)目時,學生的聽說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夠拓寬視野,如此便可有效提升綜合素養(yǎng)。如BBC World Service曾經(jīng)播放過與家庭教育有關的內(nèi)容,其中片段:For many parents, teaching is just request for their children to do better instead of giving their children good examples.學生看了節(jié)目后,了解到在生活中應當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也了解到家長如何做才是給予自己最好的教育。通過這類節(jié)目,學生的聽說能力就會從不同的渠道得到提升,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會更加主動。
總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聽說環(huán)境,改變機械枯燥的練習模式,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提高自身的聽說能力,發(fā)掘潛能。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深入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交流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愛紅.影音圖文兼?zhèn)? 聽說讀寫融合: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全過程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5):70-71.
[2]? 陳春萌.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9):1-2.
[3]? 繆佳.構建高中“英語+”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4):176-177.
[4]? 徐杰.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淺談現(xiàn)代化信息設計在詞匯教學上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9):94.
(責任編輯? ? 譚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