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向軍
河南省項城市中醫(yī)院眼科,河南 鞏城 466200
白內障是由于遺傳、外傷、老化、免疫代謝異常等多種因素作用下,造成晶體代謝發(fā)生紊亂,引發(fā)晶體蛋白質變性出現混濁。臨床多表現視物模糊、看物體顏色呈黃色、怕光等,嚴重者可導致失明[1]。維生素C、維生素E均是西醫(yī)治療白內障常用藥物,但因耐受力、體質、耐藥性等影響,使治療療效存在較大差異[2]。中醫(yī)認為,白內障多因肝腎不足、陰虛津虧、瘀熱滯留所致,應根據白內障患者肝腎陰虛的特點進行對癥治療[3]。益腎明目湯具有補腎益精、健脾益氣的作用,能夠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改善患者肝腎陰虛證,有利于促進患者視功能恢復?;诖耍狙芯窟M一步觀察西藥聯(lián)合益腎明目湯對白內障患者眼表氧化應激指標及炎癥指標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選取我院收治的103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51例,觀察組52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5例;年齡41~67歲,平均年齡(54.13±10.29)歲;單眼13例,雙眼38例;病程:3~12個月,平均病程(7.47±3.06)月。觀察組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54.87±10.31)歲;單眼14例,雙眼37例;病程:3~12個月,平均病程(7.53±3.04)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對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符合《眼科臨床指南》[4]相關診斷標準:①癥狀表現為視物模糊,可伴隨近視、斜視;②經眼科檢查視力下降;③眼底鏡檢查排除眼底病變;中醫(yī)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肝陰虛證。主癥:視物昏花、晶珠混沌、腰膝酸軟、目睛干澀;次癥:頭暈耳鳴;舌紅,脈細。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相關疾病診斷標準;②家屬及本人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無語言、認知、聽力障礙。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②相關藥物過敏者;③中途退出者;④孕期或哺乳期。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維生素C(長春迪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113/20190728;規(guī)格:50 mg):口服咀嚼,200 mg/次,3次/d;維生素E(長春白求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317/20190624;規(guī)格:50 mg):口服,100 mg/次,3次/d;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北醫(yī)科大學制藥廠;生產批號:20180452/20191748;規(guī)格:8 mL:40 mg):滴眼,2滴/次,3次/d。連續(xù)治療2個月。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益腎明目湯治療。藥用:黨參、枸杞子、黃芪、熟地黃各15 g,牡丹皮、丹參、茯苓、澤瀉、山藥、茺蔚子、山萸肉各10 g。以400 mL水煎服取200 mL,1劑/日,早晚兩次分服,持續(xù)治療2個月。
1.5 評價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取兩組患者淚液樣本,將0.3~0.5 mm聚乙烯塑料毛細管放于患者下穹隆結膜囊處,經虹吸作用收集淚液5min,檢測眼表氧化應激指標、炎癥指標變化。①應激指標:取待檢測樣本,應用比色法(湖南德榮生物醫(yī)學工程有限公司,湘械注準20162400302)測定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過氧化氫酶(CAT)、總抗氧化能力(TAC)水平;②炎癥指標:取待檢測樣本,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京正旦國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京械注準20152401139)檢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2.1 氧化應激指標 治療前,兩組SOD2、CAT、TAC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OD2、CAT、TAC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SOD2、CAT、TA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對比
2.2 炎癥指標 治療前,兩組IL-1β、IL-6、TNF-α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觀察組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對比
白內障屬于眼科常見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當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案,主要以清除眼部病灶,加速患者視覺功能恢復為主要治療原則[6]。維生素C、維生素E、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為主要治療方案,其中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屬于醛糖還原酶(AR)抑制劑的一種,能夠抑制晶狀體AR活性,通過改善眼表應激狀態(tài)達到治療目的,而維生素C、維生素E屬于微量元素,能夠通過其抗氧化作用降低氧化損傷,進而改善應激反應對晶狀體造成的應激性損傷,以延緩疾病發(fā)展,使晶狀體混濁程度及視力得到改善[7-8]。
中醫(yī)學認為白內障屬“圓翳內障”范疇,病機認為與精血不足、肝腎虧虛、氣血虛弱無法上榮于目相關。因此中醫(yī)治療主張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活血明目為主[9]。益腎明目湯以枸杞子、熟地黃為君藥,起到益精填髓、溫補肝腎、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10];以黃芪、山藥、黨參、山萸肉為臣藥,起到利尿固表、補氣益氣、養(yǎng)血生津的作用;以茺蔚子、丹參、茯苓、澤瀉、牡丹皮為佐藥,起到活血明目、清肝瀉火、養(yǎng)血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現代藥理[11-13]研究表明,枸杞子可對機體免疫功能進行調節(jié),加速肝細胞新生,同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黃芪能夠增強免疫,提高肝臟蛋白質合成;茯苓能夠增強免疫,同時還起到抗炎、利水消腫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滋陰補血之功效,改善患者肝腎陰虛癥狀,促進疾病轉歸。自由基損傷與晶狀體氧化應激之間關系密切,是誘發(fā)白內障主要因素之一,臨床多以氧化應激指標判定療效,而炎癥因子參與整個疾病發(fā)展,對疾病進展有極大影響[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OD2、CAT、TAC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西藥聯(lián)合益腎明目湯用于白內障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眼表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控制病情。并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起到協(xié)同作用,充分發(fā)揮湯劑作用,降低眼表炎癥反應,改善氧化應激反應,促進視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西藥聯(lián)合益腎明目湯能夠改善白內障患者眼表應激指標,降低炎癥反應,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