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嬋
摘 要: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部分教師根據素質教育的需要,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在此,提出了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對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語文教學;素質教育;語文素養(yǎng)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潛力需要教師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應盡力滿足。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以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為基礎,組織有效的語文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時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主要以學生的良好成長與發(fā)展為主題,和其余時期的學生比較,小學生在社會上的經驗不夠,他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若在這個時期將學生的良好成長和發(fā)展作為依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很好地符合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產生主觀能動性,展現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防止應試教育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勵學生經過自身實踐去學習語文,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
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
(一)教會寫作方法,增強語言的建構和運用
在以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準備講課以前,會引導學生去朗誦文章,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大概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內容。為了滿足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體現出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與教學策略的靈活性。所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要運用靈活的策略為學生講述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文章的同時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寫作策略,學習的策略有很多,教師可以運用問題式的講解策略,運用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師在講解《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節(jié)內容的過程中,課文中的語言描寫“‘岸英!岸英!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又比如動作描寫“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存在神態(tài)描寫“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此外,文章中也有運用心理描寫展現性格特征“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教師能將這幾種描寫人物的方法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運用,讓學生構建和應用語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運用情感教育,塑造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就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其情感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學生很容易受到自己情感的影響來判斷事物。所以,在展開對高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的行為舉止更規(guī)范,此外,教師也要發(fā)揮語文課堂上的正能量,運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受到感染,使學生可以健康成長。教師在展開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興趣需要,注重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就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最大的動力,所以,語文教師要主動為學生營造活躍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對課文有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講解《軍神》的過程中,課文是依據故事發(fā)展的順序敘述,同時運用人物對話、神態(tài)描寫,體現出人物的品格,這位軍人冷靜、堅毅、英勇無畏的品質,使學生體會這些品德,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此外,教師可以靈活轉變乏味的課堂教學內容,運用短劇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而閱讀文章,閱讀到正面的描寫“年輕人仍舊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單,汗如雨下。手術結束了。嶄新的床單竟被抓破了”,這句話通過神態(tài)動作直接展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從而展現了劉伯承對革命事業(yè)的奉獻精神、熱愛革命事業(yè)的偉大情感,讓學生深深為這種情感感動,進一步運用情感教育提升語文情感素養(yǎng)。
(三)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發(fā)展審美鑒賞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范疇展開延伸,同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學習很多知識,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要先引導學生尋找一些詩歌,并且詩歌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同時講述自己選擇這些詩歌的原因。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中成員的互動和探討,同時把自身需要探討的結果整合,之后,教師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運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讓所有學生一起欣賞與溝通,教師也要提供科學的評價。此外,學生對游戲十分感興趣,教師需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主動創(chuàng)設游戲化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展現自身的想象力與分析能力,更好地拓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一定要主動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注重學生在學習時的多種細節(jié),積極關心學生,使學生在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慧青.探究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天津教育,2020(34):99-100.
[2]黃明本.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初探[J].學周刊,2020(35):63-64.
[3]管永財.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論壇,2020(3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