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水畫中的主要物象有山、水、樹、石、云等,人或物在畫面構成中則顯得不是特別重要,畫面的空間往往就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中所體現。這中間山與石的塑造則在畫面中占據重要位置。郭熙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是個關鍵性人物,它的創(chuàng)作中有豐富的筆墨技法。本文通過分析其作品《早春圖》,對其筆墨進行解讀,研究其山石的描繪方法。
關鍵詞:郭熙;早春圖;山石
一、郭熙與《早春圖》
眾多文章對于郭熙山水畫的筆墨技法研究都有所側重,我們應從多方面去分析。在宋神宗時期作為宮廷畫家的郭熙,展現出了超高的繪畫能力,繪畫作品深受宋神宗喜愛,郭若虛稱其為“今之世為獨絕”。
中國畫賴以維系的最為重要的標準是筆墨,筆墨也是中國畫繪畫的最為重要的審美對象。筆墨也是一幅中國畫形成的最基本的單位?!肮P墨具有程式性。筆墨程式時筆墨結構逐漸規(guī)范化的結果,也是畫家對物像進行綜合、概括、簡化、節(jié)奏化、意趣化、形式化的產物。筆墨依存于程式,程式為筆墨的載體。在畫史上,筆墨程式對的成熟標志著水墨畫的成熟。程式即規(guī)范,有規(guī)范才能有效傳承。”[1]且筆墨也隨著中國畫的發(fā)展不斷對自身進行完善。尤其是山水畫,不斷通過“師造化”在自然界中持續(xù)歸納新的繪畫形式,不斷完善傳統的繪畫形式的內涵。
《早春圖》被目前的學術界、藝術界廣為稱贊的原因就在于這幅畫的筆墨極為精道,乃至李霖燦先生贊其為“舉世可以與之抗衡者實在不多”。《早春圖》怎樣的藝術特征能夠贏得這樣的贊譽,還要從繪畫傳承與發(fā)展這兩個方向進行探索。本文將從山石的筆墨特征進行探索。
二、山石的筆墨特征
《早春圖》曾被日本學者曾布川寬稱為山水畫創(chuàng)新發(fā)展至北宋時繼承各家之所長的作品。在探索《早春圖》畫面筆墨程式形成的來源時,北宋初期的山水畫家李成對其畫面形式的影響是其他畫家無法相比的。如,《林泉高致集》中記載,郭思在與徽宗談論其父親郭熙時,徽宗用“畫的全是李成”來評價郭熙。
清乾隆帝在《早春圖》上題詩,詩詞如下:
“樹才發(fā)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
不藉柳桃閑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這首詩詞說出了郭熙這幅畫的筆墨特征,特別是最后一句對于山水的描寫,“春山早見氣如蒸”更加突出了早春山水“氣如蒸”的特征。《早春圖》中山石如云般飄渺,畫面中的“卷云皴”的運用,使得畫面中石如運動。這種筆墨方法的產生,在《林泉高致集》畫訣中有記載:“淡墨重疊旋旋而取,謂之斡淡。以銳筆橫臥重重而取之,謂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謂之渲。以水墨滾同而澤之,謂之刷。以筆頭直往而指之,謂之捽?!盵2]綜合運用這幾種方法,使得山石更加有體積感,具有了豐富的山石質感,帶有明暗的光影效果。通過層層淡墨疊加而成,使得山石有了云一般的效果,形成了石如運動的筆墨特征。
這種筆墨特征的來源與李成關系密切。如《圖繪寶鑒》中記:“李成……煙云變滅,水石幽閑,樹木蕭森,山川險易,莫不曲盡其妙。”[3]對于李成的此種筆墨風格,米芾也曾稱贊到:“李成淡墨如夢霧中,石如云動,多巧少真意?!盵4]然而《早春圖》中,郭熙將李成的這種通過積淡墨而形成的石如云動的山石的筆墨繪畫方法,稍加變化,使用濃墨加強了山石的結構,突出了山石的“骨骼”?!对绱簣D》中的山石講究骨與肉的相適應,使畫面達到一種均衡。郭熙的山石用焦墨、濃墨增強了山石的石質感,使山石看起來更為穩(wěn)定。在《林泉高致集》中記:“專于石,則骨露;專于土,則肉多。”
李成的筆墨方式更多的具有著唐代王維、吳道子等大家的特點。謝稚柳曾言:“李成在水墨山水中從唐代吳道子、王維以來,從形式到風格上的一系列的發(fā)展。他運用墨的淡淡的情韻,在于體現山水的靈動自然的情態(tài),從而強調自己所確立的前所未有的風貌?!盵5]《晴巒蕭寺圖》與《讀碑窠石圖》傳為李成的作品,雖有爭議,但較接近李成的畫風。與郭熙的《早春圖》相比較,畫面中山石的墨色更淡,《寫山水訣》中曾記載道:“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后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盵6]
《早春圖》中郭熙即吸收了李成石如云動的山石筆墨特征的同時,又斷然使用濃墨加強了山體的體感,使得飄渺的山石穩(wěn)于畫面中。郭熙將淡墨的渲染與濃墨的畫面結構增強交互使用,嘗試去打破李成“多巧少真意”的畫面狀態(tài)。
參考文獻:
(三)郎紹軍:《筆墨論稿》[J],摘自《文藝研究》,1999年第三期,第222-224頁.
(四)[宋]郭思:《林泉高致集》[M]·畫訣,北京:中華書局,2010版,第103頁.
(五)[宋]夏文彥:《圖繪寶鑒》[M]卷三,上海:世界書局,1937年版,第29頁.
(六)[宋]米芾:《畫史》,摘自潘運告編《宋人畫論》[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頁.
(七)謝稚柳:《李成考》[J],摘自《書畫鑒賞》,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頁.
(八)[元]黃公望:《寫山水訣》,摘自《輟耕路》[M],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版,卷七.
作者簡介:張明陽(1997-),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