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生
◆摘? 要:在小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當中,語文這門課程可以說是起點,也是基礎,而語文閱讀更是整個語文課程學習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由此看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就成為了眾多語文老師較為注重的課堂教育點,那么認識閱讀好處,提升閱讀興趣,加強閱讀能力,最后評估閱讀效果也是所有老師同學語文學習中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語文閱讀;有效性;對應策略
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學科相結合之后就形成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課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是普遍存在著閱讀課效果不好,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如何與閱讀課相結合的角度,略作策略的探究,僅供參考。
一、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營造閱讀氛圍,是構建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
學校是集中開展閱讀的平臺,教師是閱讀課堂的指揮者。學校和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豐富閱讀課堂的教學內容。圖書館的資源要被充分挖掘,教師要適時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借閱圖書的意識。另外,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開展大量的讀書活動、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通過一定的獎勵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學生大量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每個班級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讀書日,成立讀書小組,定期進行交流活動,開展各種讀書心得評比等,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比如: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這是一篇典型的記敘文。由教師播放珍貴的視頻資料,營造開國大典的氛圍,讓學生重回歷史,領略開國大典的過程,為學生進行自我閱讀奠定氛圍,使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進一步體會記敘文的特點,把握這一類文章類型的解讀方法。本文的解讀分為重點句子解析、問題歸納和文章主題三個板塊。學生在回顧了歷史后,進行自由閱讀分析解讀,從重點句子入手體會1949年10月1日那偉大的歷史時刻,課文依次描寫的場面是:群眾入場、宣布典禮開始、奏國歌、宣布新中國成立、升國旗、放禮炮、宣讀政府報告、閱兵式、群眾游行。學生在依次概括各個場面的主要內容后,逐步體會開國大典代表著中華民族站起來的重要意義。課后把閱兵式的部分進行進一步精讀分析的作業(yè),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描寫這個場面的,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
二、教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是構建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
好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讀書,獲取書中的養(yǎng)分,掌握瀏覽、精度和略讀等閱讀技巧,能幫助學生更快地梳理書中的大綱線索,提高閱讀的效率。另外,采取朗讀法、默讀法、精讀法等都可以幫助學生結合文章的重難點,進行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提高閱讀的速度。
比如: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匆匆》一課中,如何帶領學生領略著名的現(xiàn)代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這篇膾炙人口的名篇,是驗證教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的關鍵。本文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朗讀、默讀、精度、略讀方式,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文章的核心意思通過多次誦讀,大部分學生都能領悟作者是表達對時光流逝的傷感之情,但是面對同樣的主題,每個人不一定有作者一樣的寫作能力,讓大家讀起來如此地體會深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是擺脫傳統(tǒng)教學滿堂灌的理念,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fā)揮主動性去探究,這才是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必經之路。如果教師把所有的分析直接地講授出來,相當于直接給一個結果,而缺乏分析的過程,或者讓學生錯失了自己分析、自己理解的機會。教師只是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的工作是啟發(fā)、發(fā)起互動、參與討論,學生需要不斷朗誦、不斷體會、不斷喚起內心和大腦的感知,調動起感性因素,達到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體會,是實踐出真知的體現(xiàn),也是小學語文閱讀最簡單卻最有效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三、統(tǒng)籌兼顧課內外、適當擴展內容,是構建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升華
課堂上的知識必須牢牢掌握,但是僅僅有課堂的內容還遠遠不夠。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外的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古今中外經典作品,對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閱讀材料的選擇,要認真篩選,選擇難度適當?shù)淖髌愤M行研讀,選擇文本的體裁可以豐富多樣,風格也可多樣化。
比如:部編版教材六年下冊《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一課中,了解所節(jié)選片段的主要內容和體會主人公面對厄運時的積極心態(tài)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小說的描寫帶著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心理描寫,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把握。但笛福的這篇小說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一定是因為整本書散發(fā)著作者獨特的觀念和思想的光輝,值得學生繼續(xù)拓展閱讀,領略全書的風采。28年多的荒島生活,歷經各種離奇和曲折,主人公魯濱遜的心理也在發(fā)生著豐富的變化,這便是人性的多面性,值得每個讀者去仔細領悟。一個不屈服于命運的人,一個閃爍著頑強不屈意志的人,值得每一個學生去閱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名著中的一些帶有深刻啟發(fā)的語言也是吸引讀者閱讀的地方,需要學生在課后的閱讀中,做好摘抄記錄和讀后感的書寫。閱讀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建構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
四、結束語
閱讀是學生和作者的思想交流的過程,是心靈與古今中外的偉大智慧碰撞的過程。閱讀是通往人類文化瑰寶的一扇窗,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必須發(fā)揮好閱讀課對他們的成長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讓閱讀伴隨他們的一生永遠發(fā)揮光與熱。
參考文獻
[1]李海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21(3):25-26.
[2]林永琴.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