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錫東,郭和平 ,軒子琛,張 瑩
(新鄉(xiāng)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新鄉(xiāng) 453049)
1Cr18Ni9Ti 不銹鋼具有較好的耐蝕性、高的室溫韌性和低溫韌性,具有十分優(yōu)良的冷變形工藝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等,在許多領(lǐng)域獲得廣泛應(yīng)用[1-3];而超薄壁1Cr18Ni9Ti 不銹鋼在航空列管式散熱器和板翅式散熱器中應(yīng)用較廣。生產(chǎn)中為了去除不銹鋼表面氧化層,常采用酸洗來完成。酸洗可能造成產(chǎn)品表面腐蝕[4-6],特別是對超薄壁不銹鋼的酸洗腐蝕會導致產(chǎn)品報廢。
不銹鋼酸洗就是使用酸溶液對不銹鋼制品進行表面處理,以去除制品表面氧化層和基體的貧鉻層;最為成熟的不銹鋼酸洗工藝是硝酸-氫氟酸的混酸酸洗工藝[7-9]。去除不銹鋼表面氧化皮的酸洗技術(shù)國內(nèi)外均較完善,但不同酸洗參數(shù)對超薄壁1Cr18Ni9Ti不銹鋼的腐蝕影響未見報道。
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狀況,試驗配制5 種酸蝕劑,選取2 種溫度、3 個酸洗時間試驗點,對厚度為0.1 mm、3 種狀態(tài)(固溶態(tài)、釬焊退火態(tài)和敏化態(tài))的1Cr18Ni9Ti 不銹鋼帶進行酸蝕試驗,探討在硝酸-氫氟酸的混酸體系下,酸洗各因素對超薄壁1Cr18Ni9Ti 不銹鋼的腐蝕速率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試驗用1Cr18Ni9Ti 不銹鋼帶厚度為0.1 mm,寬度為400 mm。其化學成分符合GB/T 4239—1991 中1Cr18Ni9Ti 的技術(shù)要求。
試驗選用3 種狀態(tài)的1Cr18Ni9Ti。原材料為固溶態(tài),晶粒度為8~10 級,其中近表層晶粒度為10 級,中心區(qū)域晶粒度為8 級(圖1a)。退火態(tài)為模擬不銹鋼鎳基釬料釬焊工藝,在真空釬焊爐中完成,加熱溫度為1060 ℃,保溫時間為10 min,然后爐冷至150 ℃以下出爐空冷,加熱及冷卻過程真空度不低于1×10-2Pa;退火態(tài)的晶粒度為8~10 級,其中近表層晶粒度為10 級,中心區(qū)域晶粒度為8 級(圖1b)。敏化態(tài)在真空退火爐中完成,原材料在真空爐中加熱到650 ℃保溫2 h 后,入前室冷卻,真空爐加熱室真空度1×10-2Pa;敏化態(tài)的晶粒度為8~10 級,其中近表層晶粒度為10 級,中心區(qū)域晶粒度為8 級,晶界間有碳化物析出(圖1c)。3 種狀態(tài)下的1Cr18Ni9Ti 不銹鋼帶室溫拉伸性能見表1。
圖1 不銹鋼帶組織Fig.1 Microstructures of stainless steel sheet
表1 1Cr18Ni9Ti 的室溫拉伸性能Table 1 Tensile properties of 1Cr18Ni9Ti at room temperature
試驗用化學試劑:氫氟酸,分析純,HF 含量≥40%(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硝酸,分析純,HNO3含量65%~68%;鹽酸,分析純,HCl 含量36%~38%;純凈水。試驗用5 種酸蝕劑見表2。
表2 試驗用酸蝕劑(體積分數(shù)/%)Table 2 Acid etchant for test (volume fraction/%)
在不銹鋼帶上切取長度為150 mm、寬度為20 mm 縱向試樣,再加工成寬度為12.5 mm、標距為50 mm 定標試樣,然后進行退火、敏化處理。酸洗腐蝕試驗后按GB/T 228.1 進行室溫拉伸試驗。
將3 種狀態(tài)(原材料固溶態(tài)、退火態(tài)和敏化態(tài))下的1Cr18Ni9Ti 不銹鋼帶在5 種酸蝕劑中進行酸洗腐蝕試驗,酸蝕劑溫度分別為20、40 ℃,在每個溫度下進行2、4、8 min 的酸蝕試驗。時間測定儀器是秒表,溫度測定儀器是玻璃溫度計,每種酸蝕劑均現(xiàn)配制現(xiàn)使用。每組試樣為3 根,測定不銹鋼帶試樣厚度減少量及其力學性能。試樣均按公稱厚度測定力學性能,厚度腐蝕損失率=材料厚度減少量/原材料的帶材厚度×100%,強度損失率=(原材料強度-實際測得強度)/原材料強度×100%。力學性能測試后進行金相組織觀察。
試樣與A、B 酸蝕劑反應(yīng)激烈,酸液溫度不易控制,酸洗后試樣表面不光亮、容易掛灰;特別是試樣與40 ℃的A 酸蝕劑反應(yīng)激烈。試樣與C、D、E 酸蝕劑反應(yīng)較溫和,酸液溫度容易控制。固溶態(tài)、退火態(tài)試樣酸蝕后表面光亮,不易掛灰,但長時間(大于8 min)表面也會掛灰;敏化態(tài)試樣在5 種酸蝕劑中酸蝕后均掛灰,但短時酸洗(小于2 min)表面掛灰也不嚴重。試樣酸蝕后的厚度損失率如圖2 所示,抗拉強度損失率如圖3 所示。
圖2 1Cr18Ni9Ti 不銹鋼帶在5 種酸蝕劑中的厚度腐蝕損失率Fig.2 Thickness loss rates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sheets in 5 etchants
圖3 1Cr18Ni9Ti 不銹鋼帶在5 種酸蝕劑中的抗拉強度損失率Fig.3 Tensile strength loss rates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sheets in 5 etchants
酸蝕后的拉伸試樣制作金相試樣進行組織觀察,相同試驗條件下,固溶態(tài)試樣與敏化態(tài)試樣相比,試樣厚度變化并不大,但組織差別較大。酸蝕后,固溶態(tài)試樣表面平整,晶界不易腐蝕出來,表面裂紋深度也較淺;而敏化態(tài)試樣表面粗糙,晶界極易腐蝕出來,酸蝕時間越長,裂紋向心部擴展越深,晶粒間裂縫越大。固溶態(tài)試樣與退火態(tài)試樣相比,固溶態(tài)試樣未見明顯的晶界腐蝕現(xiàn)象,退火態(tài)試樣短時酸洗未見明顯的晶界腐蝕現(xiàn)象;但40 ℃酸洗也出現(xiàn)明顯的晶界腐蝕現(xiàn)象。圖4 是敏化態(tài)鋼帶在20 ℃的C 酸蝕劑腐蝕8 min 后的金相組織,可以看到,試樣表面粗糙不平,沿晶界腐蝕并出現(xiàn)晶粒脫落現(xiàn)象;圖5 是退火態(tài)鋼帶在40 ℃的D 酸蝕劑腐蝕8 min 后的金相組織,可以看到,試樣表面較平整,有晶間裂紋出現(xiàn)。
圖4 敏化態(tài)1Cr18Ni9T 不銹鋼帶在20 ℃的C 酸蝕劑中腐蝕8 min 后的金相組織Fig.4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sheets with sensitized state after etching in 20 ℃ etchant C for 8 min
圖5 退火態(tài)Cr18Ni9Ti 不銹鋼鋼帶在40 ℃的D 酸蝕劑中腐蝕8min 后的金相組織Fig.5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sheets with annealing state after etching in 40 ℃ etchant D for 8 min
金相組織檢查表明:酸液溫度、酸蝕時間、酸蝕劑類型對超薄壁1Cr18Ni9Ti 表面質(zhì)量和組織均有較大影響,A、B 酸蝕劑是以試樣減薄為主、晶界腐蝕為輔對材料力學性能產(chǎn)生影響,導致力學性能大幅降低;C、D、E 酸蝕劑是以晶間腐蝕為主、試樣減薄為輔對材料力學性能產(chǎn)生影響。
觀察圖2 可以看出,在相同酸蝕條件下:1)敏化態(tài)試樣在酸蝕劑中厚度腐蝕損失率最高,固溶態(tài)試樣的厚度腐蝕損失率最低,3 種材料狀態(tài)下厚度腐蝕損失率大小順序為:敏化態(tài)>退火態(tài)>固溶態(tài);2)A 酸蝕劑對試樣厚度腐蝕損失率影響最明顯,B 酸蝕劑次之,其它3 種酸蝕劑對試樣厚度腐蝕損失率相差不明顯,說明酸蝕劑中HNO3濃度的高低嚴重影響著腐蝕速率,當酸蝕劑中HNO3
濃度達到30%(體積分數(shù))以上,酸蝕劑中HF 添加量的變化對腐蝕速率影響不大;3)短時酸洗(2 min 內(nèi))對超薄壁1Cr18Ni9Ti 厚度腐蝕損失率影響較小,較長時間酸洗(8 min)時,酸蝕劑對固溶態(tài)試樣厚度腐蝕損失率影響較小,A 酸蝕劑對退火態(tài)試樣厚度腐蝕損失率影響較大,A、B 酸蝕劑對敏化態(tài)試樣厚度腐蝕損失率影響較大。
觀察圖3 可以看出,相同酸蝕條件下:1)敏化態(tài)試樣在酸蝕劑中強度損失率最高,固溶態(tài)試樣的強度損失率最低,3 種材料狀態(tài)下強度損失率大小順序為:敏化態(tài)>退火態(tài)>固溶態(tài)。2)對于固溶態(tài)試樣5 種酸蝕劑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的順序為:A 酸蝕劑>B 酸蝕劑>C、E 酸蝕劑>D 酸蝕劑;對于退火態(tài)試樣,5 種酸蝕劑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的順序為:A 酸蝕劑>E 酸蝕劑>B 酸蝕劑>C 酸蝕劑>D 酸蝕劑;對于敏化態(tài)試樣,酸蝕劑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較復雜,20 ℃時,C、E 酸蝕劑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最大,D 酸蝕劑影響最小,40 ℃時,B 酸蝕劑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最大,D 酸蝕劑最小,A、B 酸蝕劑中HNO3濃度較低,和試樣反應(yīng)激烈,對試樣強度損失率影響以試樣減薄影響為主,晶間腐蝕為輔,C、D、E 酸蝕劑中HNO3濃度較高,和試樣反應(yīng)不激烈,對試樣強度影響以晶間腐蝕為主,試樣減薄為輔。
1Cr18Ni9Ti 不銹鋼含碳量較高,碳在常溫下過飽和地固溶到奧氏體中,當1Cr18Ni9Ti 不銹鋼被加熱到450~850 ℃時,過飽和的碳向晶界處擴散,與Cr 形成間隙碳化物Cr23C6并析出,Cr 原子由于半徑大,在奧氏體中的擴散速率明顯小于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速率,不能及時補充到晶界處,故Cr23C6中的Cr 大部分來自晶界附近的奧氏體基體。當晶界處的Cr 含量小于所需的臨界濃度11.7%時,就形成了由處于活化態(tài)的晶界貧鉻區(qū)與處于鈍化態(tài)的中心富鉻區(qū)組成的具有較大電位差的活化-鈍化電池,從而使晶界及附近區(qū)域失去了抗腐蝕能力[10-11],導致材料的晶間腐蝕敏感性升高、晶界弱化。本試驗結(jié)果驗證了這一點,敏化態(tài)試樣耐腐蝕能力遠低于固溶態(tài)試樣耐腐蝕能力,也說明1Cr18Ni9Ti 奧氏體不銹鋼在450~850 ℃敏化溫度退火會使奧氏體不銹鋼耐腐蝕能力大幅度減低。
1Cr18Ni9Ti 不銹鋼酸蝕后強度損失率遠大于厚度腐蝕損失率,主要原因:1)超薄的不銹鋼試樣酸蝕后試樣表面出現(xiàn)晶界腐蝕,厚度損失不大,但晶間強度下降很多;2)超薄的不銹鋼試樣酸蝕后試樣表面出現(xiàn)晶界腐蝕,造成試樣表面出現(xiàn)許多細小裂紋,拉伸時試樣表面裂紋由于應(yīng)力集中導致抗拉強度急劇下降。
1Cr18Ni9Ti 因為含有穩(wěn)定性元素Ti,本應(yīng)大大提高其耐晶間腐蝕性能,但試驗結(jié)果表明,敏化態(tài)的試樣的強度損失率遠大于固溶態(tài)的試樣的強度損失率,也遠大于退火態(tài)的試樣的強度損失率。有相關(guān)研究表明,固溶處理+穩(wěn)定化處理能提高1Cr18Ni9Ti 敏化態(tài)的耐晶間腐蝕性能[12-13]。
1)相同酸蝕條件下,超薄壁1Cr18Ni9Ti 不銹鋼敏化態(tài)與固溶態(tài)、退火態(tài)相比其厚度損失率和強度損失率最大,3 中狀態(tài)下?lián)p失率大小順序為:敏化態(tài)>退火態(tài)>固溶態(tài),說明敏化態(tài)的1Cr18Ni9Ti耐腐蝕能力遠低于固溶態(tài)的1Cr18Ni9Ti 耐腐蝕能力。
2)A、B 酸蝕劑中HNO3濃度較低,跟試樣反應(yīng)激烈,對試樣厚度損失率影響較大;C、D、E 酸蝕劑中HNO3濃度含量較高,跟試樣反應(yīng)溫和,對試樣厚度損失率影響不大。
3)酸蝕劑中HNO3濃度達到30%以上,酸蝕劑中HF 含量的增加對厚度損失率影響不大,但對強度損失率影響增加;金相組織檢查表明腐蝕是以晶間腐蝕為主。
4)隨著酸洗時間的增加和酸液溫度的提高,超薄壁1Cr18Ni9Ti 不銹鋼帶的厚度損失率和強度損失率增加,但固溶態(tài)材料在20~40 ℃時酸蝕厚度損失率和強度損失率變化不大。
5)對超薄1Cr18Ni9Ti 不銹鋼酸洗液應(yīng)采用含較高濃度的HNO3和含較低濃度的HF,在常溫下短時酸洗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