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莫
作為曾經(jīng)的“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繁華享譽世界。《馬可·波羅游記》里有這樣一句話: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諸國,必有一百只船來這刺桐港……
如今,大航海時代的輝煌早已成為過去,泉州也在歷史大潮中歷經(jīng)浮沉,上千年歷史凝固為書上的一句句記載,以及眼前所見的那一條條古街和一座座古建筑,它們默守著時光,任人憑吊。
泉州的建制史,可追溯到周秦時期。西晉末年,中原戰(zhàn)亂,大批中原士族南遷至此。中原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文化知識,使泉州得到迅速開發(fā),從唐代建城開始,歷朝歷代都對泉州城進行了營建,使其城區(qū)的建設(shè)面積不斷擴大。
然而,由于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泉州城的建筑格局不得不突破傳統(tǒng)框架的束縛,即不再是沿中軸線對稱、方方正正的古城形式,而是呈現(xiàn)出一個廓圍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從地勢較高的清源山上俯瞰,其形狀竟恰似一尾錦鯉。因此,泉州城又被稱為“鯉城”或“鯉魚城”。
在泉州城中,民居以閩南紅磚厝為主,還有一些閩南騎樓、番仔樓的形式?!柏取笔欠孔拥囊馑?,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凹t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起,石雕木雕雙合壁。”這是對閩南紅磚厝的生動寫照。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紅磚厝的集中區(qū)域,多建于1862年到1911年間,現(xiàn)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7座,單體建筑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走進宅院內(nèi)部,隨處可見泥塑、木雕、磚雕及石雕裝飾,工藝精美,不僅集中表現(xiàn)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shù),也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藝術(shù)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筑的大觀園”。
這些建筑通常較為低矮,采用紅磚砌墻、紅瓦鋪頂,大紅色的整體色調(diào)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喜慶豪放,像極了閩南人開放熱烈的性格。而諸多燕尾飛檐、馬背蜿蜒的巧妙細節(jié),又透露出質(zhì)樸端莊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萬字紋、古錢花、龜背紋,還有“?!薄皦邸薄皣帧钡幕ùu墻飾,不僅訴說著人們對吉祥、幸福的向往,也蘊藏著人間煙火氣的生活溫情。對于泉州出身的海外游子而言,紅磚厝是濃濃的故鄉(xiāng)情,是最美的“閩南紅”。
紅磚厝的掩映下,泉州還有火紅的刺桐。五代時,泉州節(jié)度使留從效為了擴建城廓,下令環(huán)城遍植刺桐樹。如今,泉州大街小巷、公園庭院間,到處都是高大的刺桐樹,刺桐枝繁葉茂、花紅似火,與紅磚厝相互襯托,成為泉州最亮眼的風(fēng)景。泉州人愛刺桐,把它作為“瑞木”,還將刺桐花定為泉州市花,寓意紅紅火火,吉祥富貴,而“刺桐城”的雅號也馳名世界。
漫步在縱橫交錯的古街巷,傳統(tǒng)建筑與自然綠化的結(jié)合,組成了多彩的日?;顒訄鏊?,店鋪、茶館、書院、戲臺、古樹下、井臺邊……到處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訴說著這座“活著的古城”濃濃的人情味。
泉州,是一座天生的東方大港。在那些輝煌的港口史記中,這座古城的形象離不開兩種極具中國元素的建筑——塔與橋。
宋元時期,泉州人用石塔為出入港口的船只指引方向,如安平橋東側(cè)的瑞光塔、泉州灣南側(cè)的萬壽塔、石湖碼頭金釵山上的六勝塔等。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就是泉州灣主航道航標——六勝塔。它初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被廢棄,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年錦江人凌恢甫將其重建。這座塔巍然屹立于泉州灣入海處,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座燈塔。塔高36.06米,底圍47米,樣式為仿木質(zhì)樓閣,通體用花崗石巖建成,八角五層,翹脊飛檐,蔚為壯觀。當(dāng)年,六勝塔下有18個渡口,停泊著亞非各國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極一時。
800多年間,六勝塔曾為航海家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開道,清初又成為大陸與臺灣島之間的中心碼頭,指引著海峽兩岸同胞的親密往來。如今,六勝塔下的石湖港已成泉州最主要的現(xiàn)代集裝箱港,登上塔頂,依然可以俯瞰浩瀚海峽和往來穿梭的舟楫。
以六勝塔為代表的泉州燈塔,照亮了“海上絲綢之路”;相比之下,橋梁則成為海路上的重要“紐帶”。
筍橋、梅溪橋、蘇棣橋、順濟橋、盤光橋、無尾橋……大大小小的橋梁橫跨于江海河面,連接起一座座碼頭、港灣和城鎮(zhèn),將整個泉州和周邊地區(qū)變成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大書法家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陽橋。洛陽橋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從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開始,歷6年之久建成,橋長834米、寬7米,橋墩46座,墩孔凈跨8米。它橫跨洛陽江入???,不但方便行人往來,更是打開了泉州向北的貿(mào)易格局——由石湖碼頭、江口碼頭上岸的貨品在泉州城內(nèi)集散,便可沿清源山麓,在此直過洛陽江,向北抵達福州,遠至江浙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