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琪
明代中晚期,“桃源圖”盛行。遼寧省博物館藏文徵明款《桃源問津圖》是文徵明名下兩幅傳世的“桃源圖”作品之一。本文通過比對法對該卷進行鑒定,以作品內(nèi)容為主,著重從筆墨造型入手,分析山、水、樹、人物、建筑畫法,再結(jié)合文徵明的款識、印鑒進行探討,最后梳理流傳與著錄,結(jié)論為《桃源問津圖》是托文徵明名的偽作,且創(chuàng)作粗糙。
一、《桃源問津圖》的基本信息
文徵明(1470—1559)款《桃源問津圖》,長卷,紙本設(shè)色,縱32.88、長548.3厘米,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此畫真?zhèn)未嬉?,徐邦達《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中記載此畫存有異議。
卷末有自題款“嘉靖甲寅(1554)二月既望,徵明識。時年八十有五”,鈐蓋“徵”“明”二朱文方印,后有高士奇三則題跋和張照觀款。全卷共出現(xiàn)了高士奇、高氏家族、畢瀧、張照、清內(nèi)府以及東北博物館(即遼寧省博物館前身)的收藏印。另有一枚“王祖槐印”白文方印,王祖槐其人待考。
本卷根據(jù)陶淵明《桃花源記》文本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作,忠實于故事情節(jié),以人物活動為線,畫面布局連續(xù)??煞譃樗亩危c記文內(nèi)容相合(圖1)。
第一段畫面的故事情節(jié)是“忽逢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舍船,從口入”,畫卷開始處有兩棵松樹,溪水蜿蜒,夾岸桃花林中無雜樹,小船停留在溪水中,漁人形象則被安排在山洞口處,作攜槳欲進之態(tài),一段連綿山脈暗示了漁人在山洞中將會行走的路程。
第二段描繪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以山體遮擋住了桃花源中的部分景象,而屋舍與桑竹交相掩映。漁人被安排在和人交談,所反映的情節(jié)是“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此段包括漁人在內(nèi)共有九個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掩映的山體之前的有兩個,一個是田間種作者,一個是水上行船者,這是漁人已經(jīng)見到過的;和人交談時候的漁人形象與入洞口時相比,少了斗笠,但船槳依舊握在手中,此處的其他六人姿態(tài)各異,有一人聞訊而來,有一人對著另一人指著漁人解釋,和漁人在一起的三人中,一人與漁人面對面交談,另兩人一老一少在手把手傳遞著什么。第二、三段間以竹林相聯(lián)系。
第三段對應(yīng)的情節(jié)是“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以兩座屋舍為主要空間安排人物,分別從側(cè)面和正面反映桃花源中人對漁人的好奇與熱情。這部分人物最多,包括漁人在內(nèi)共有十三人。左側(cè)屋舍的門戶正對著閱覽者,可以看到漁人與其他三人端坐其中,席地交談,地上擺放著食物與酒水,船槳放在漁人身后;外間圍門附近共有六人,門外稍遠的一人也朝向著漁人所在的廳堂,門口處有三個婦人和兩個孩子,其中的兩個婦人與一個孩子正探頭向里張望;左右兩間屋舍間有一座小橋,有兩人手捧著食物正要送過橋去;右側(cè)屋舍里植樹的種類和數(shù)量甚多,有一婦人倚門而望。
第四段以重山復嶺作結(jié),有一人身著紅衣,在其間執(zhí)杖而行,應(yīng)是對應(yīng)“南陽劉子驥”復尋桃花源的情節(jié)。
二、文徵明及其青綠山水
此畫自題作于1554年,此時文徵明已是八十五歲高齡。從弘治八年(1495)到嘉靖元年(1522),文徵明在26歲至53歲之間先后九次赴應(yīng)天鄉(xiāng)試,但一無所成。嘉靖二年(1523),文徵明受林俊的看重和李充嗣的舉薦,得以赴京參加禮部考試,隨后即被授予了翰林院待詔。然而,九試應(yīng)天的年華、姍姍來遲的機遇、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一連串不完美帶來的后續(xù)連鎖反應(yīng),如身份問題、生存環(huán)境問題、為官模式問題等,使文徵明與仕途難以完美契合。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居官三年考滿而未赴吏部,在第三次上疏乞歸后致仕還吳,隨后便是數(shù)十年的市隱生活。1554年他的生存狀態(tài)應(yīng)是從容自適的,在書畫創(chuàng)作方面,這正是他風格成熟、技藝最圓融的階段。
文徵明的青綠山水畫是小青綠,標準本可分為三期,早期是四十多歲前,這階段的作品是《劍浦春云圖》(1509),畫意高古簡淡,留白多,勾勒用筆輕,線條斷續(xù),皴擦輕;中期是四十多歲至六十五歲許,已形成個人風格,作品有《惠山茶會圖》(1518)、《江南春圖》(1530)、《東園圖》(1530)、《蘭亭序圖》(1532)、《滸溪草堂圖》(1535),內(nèi)容表現(xiàn)文人生活,并體現(xiàn)江南一帶風光。畫意靜謐雅致,設(shè)色清雅淡潔,以赭石打底,淺絳與青綠調(diào)和和諧,下筆認真,松樹、叢竹與茅草屋頂?shù)慕ㄖ@些元素都在其中出現(xiàn)過;晚期是六十五歲之后,設(shè)色更多樣,出現(xiàn)了以青綠為主色調(diào)或以赭色為主色調(diào)的作品,前者如《滄谿圖》(1544),后者如《蘭亭修禊圖》(1542),墨筆勾勒細致,線條造型下筆流利自如,多用披麻皴,虬曲中寓舒展,干筆側(cè)擦使用不多,畫面清麗端莊中寓古拙。
三、畫面分析
從形態(tài)上來看,文徵明青綠山水畫中的山石多為江南山石,山形圓轉(zhuǎn),質(zhì)地松潤,晚期作品中可以上海博物館的《真賞齋圖》(1549)為典型參考?!短以磫柦驁D》中的山石因輪廓線條和皴筆僵硬、雜亂而不夠圓潤,更顯方折、癟硬之態(tài)(圖2)。此外,文徵明真跡中的赭石和青綠敷色與山石輪廓的勾勒線條、山面的皴筆之間十分干凈,互不干擾(圖3),勾勒線條穩(wěn)健勁潤,皴法為干筆細皴,流暢自然,設(shè)色與筆墨協(xié)調(diào),不會有《桃源問津圖》中出現(xiàn)的筆墨刷涂之感或筆墨雜亂而明暗凹凸交代不清。真跡中的筆法雖然寫意,但并不隨意粗率,在將山石造型準確、生動地傳達之外,具備朗潤、典雅的文人趣味(圖4)。
點苔作偽不易,《桃源問津圖》在點苔方面有很明顯的問題:其一,與文徵明常用的胡椒點不同,此畫點苔為圓點;其二,文徵明點苔有疏密和墨色深淺的變化,苔點在點與點之間、一簇與一簇之間有收放、呼吸之感,苔點生動自然、充滿變化,位置經(jīng)營寫實、傳神。而《桃源問津圖》中,全卷的點苔大小、墨色基本相同,且不僅在山體各部位都有所分布,從全卷來看也基本分布均勻,具有一定的程式化意味。另外,在描繪水紋和堤岸時,此畫中的筆觸都相當隨意,水面形勢無從體會,堤岸線條無力、浮躁,勾勒不成形。
從樹木方面來看,標準本中松樹多直干,勾勒松樹樹干的線條行筆穩(wěn)健而不輕浮,樹皮表面鱗片的曲線落筆圓轉(zhuǎn)、凝練?!短以磫柦驁D》中,勾勒松樹樹干用筆直板、滯澀,描繪鱗片的線條也十分凌亂草率,樹干質(zhì)感不佳(圖5),勾勒樹枝的線條也十分粗糙,樹枝形態(tài)怪異別扭,幾乎全卷所有松樹的姿態(tài)都僵硬、不舒展。不同于標準本中的松針是托著向上的攢聚狀,《桃源問津圖》中的松針360°發(fā)散呈團狀(圖6),叢竹竹竿線條欠佳,顯雜亂之態(tài),雜筆多。很多竹葉層次不顯,墨色濃的竹葉筆意不佳,顯呆板。有的竹葉更以禿筆隨意畫就,軟弱下耷,甚至不成竹葉形。標準本中的遠景樹以橫點點成,偏向于濕墨,有明顯的濃淡層次,樹干一筆畫就,線條挺直,所以樹干挺立,樹的整體姿態(tài)都向上挺拔。而《桃源問津圖》中遠景樹樹干線條不干凈,筆力軟弱不均,樹冠以淡墨干筆反復細擦,造型差,筆法凌亂(圖7)。此外還有不少粗糙、隨意、雜亂的樹的形象,不僅十分迥異于文徵明的畫風,也很不成法度。
在建筑方面,從筆墨線條來看,無論是茅草屋頂?shù)慕ㄖ€是瓦頂?shù)慕ㄖ?,在整幅畫中的描繪都充滿了草率。屋頂、臺階、大小木構(gòu),下筆極其隨意,敗筆、雜筆、錯筆不勝枚舉,線條軟弱、歪曲交雜,甚至還有隨意涂改,使建筑形象十分臟亂(圖8)。不談建筑是否如標準本中的精準、工致,有的甚至都不成形,水準奇差??坍嬋宋锏木€條雜亂、板滯、粗糙,人物姿態(tài)僵硬干癟,表情僵硬,除了在筆墨造型方面有問題外,一些人物的安排也令人生疑,比如為何將人物安排面對墻角,還有所畫人物不是兒童但身材卻比正常成人小了很多,比例失調(diào),這很明顯是創(chuàng)作失誤。
四、款識與印鑒
文徵明八十歲后的作品在落款時會署有年齡,體現(xiàn)在兩卷《真賞齋圖》(上博本與國博本)中,其中年齡都另起一行再落,成一列內(nèi)容,《桃源問津圖》在這點上不同。與同樣楷書落款的作品對比,該卷落款頓筆明顯,結(jié)體不佳,筆法筆意都與標準本有很大差距(表1)。如“嘉”“靖”二字歪斜,結(jié)體不穩(wěn),筆畫頓滯顯笨,不比文徵明真跡所寫流利舒展?!熬浮弊种小傲ⅰ钡膬牲c、“月”的左撇與文徵明用筆習慣也明顯不同?!岸弊謨A斜不平穩(wěn),第一橫過長,第二橫又收得急,章法筆意俱不佳?!搬纭弊纸Y(jié)體不佳,雙人旁的兩撇下筆重,豎筆軟,中間的“山”過大,豎折筆畫為分開寫成,“王”字和右邊文字旁下筆快速草率,幾乎都是敗筆。“識”字問題也很大,結(jié)體不佳,左中右依次向右下落;筆畫不如真跡流利,尤其表現(xiàn)在最后的彎鉤上?!皶r”“年”“十”“有”與真跡在筆意上的差別不再贅述,書風遠比不上文徵明清潤雅正。
此畫鈐蓋“徵”“明”二朱文方印,標準本中有《江南春圖》《真賞齋圖》(國博本)鈐此二朱文方印,將三者進行比對(表2)可以發(fā)現(xiàn),《桃源問津圖》所鈐印的“徵”字的筆畫設(shè)計與另兩枚完全不同,如雙人旁的開口、山字頭的朝向、文字旁的筆畫,差別一目了然?!懊鳌弊值淖筮叢蝗缌韮擅秷A潤,右邊又比另兩枚飽滿。所以本卷所鈐印章與另兩枚不同。
五、流傳與著錄
此卷僅有高士奇(1645—1704)三則跋文,其中兩則是長鑒賞跋,第一則為行書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詩歌是就桃花源的文學意象進行的創(chuàng)作;另一則長跋文為楷書,書于二月廿八日,記述了“余昔于長安市上獲文太史此卷”,可知此卷是高士奇從市場購得。二月廿八日,高士奇還有一段楷書小跋的七言詩,當是其反復觀摩后就桃花源故事再次有感而發(fā)。
本卷共出現(xiàn)高士奇鑒藏印十三枚,高士奇之孫高岱有兩枚印跡留下,為朱文方印“曠庵”與白文長方印“臣岱私印”。高士奇曾孫高涵留“高文恪公曾孫涵珍藏”白文方印的印跡。
在高士奇的題跋后面,有張照(1691—1745)的行書觀款“康熙癸巳(1713)五月張照觀”,鈐蓋有“張照之印”白文方印、“涇南”朱文方印。畢瀧(1733—1797)的“靜寄軒圖書印”白文長方印鈐印在后隔水處。有清內(nèi)府的諸收藏印共十二枚,為“石渠寶笈”“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石渠定鑒”“寶笈重編”“養(yǎng)心殿鑒藏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宣統(tǒng)鑒賞”與“無逸齋精鑒璽”?!皷|北博物館珍藏之印”朱文方印鈐蓋在張照觀款后面。
因此,此畫的流傳可梳理如下,在高士奇從市場購入之前流傳不清,高士奇購得后在高氏家族中遞藏,后依次經(jīng)張照、畢瀧收藏,不久即入清內(nèi)府。經(jīng)溥儀帶至長春,最后入遼博。
著錄見于《石渠寶笈》續(xù)編(“文徵明桃源問津圖卷”)、徐邦達《歷代流傳書畫作品編年表》(1963)、江兆申《文徵明與蘇州畫壇》(1977)、《遼寧省博物館藏畫集》續(xù)集(1980)、德國出版《中國明清繪畫展覽圖錄》(1985)、日本富山《中國遼寧省文物展》圖錄(1989)。高士奇《江村銷夏錄》“自題中等手卷”中有“明文待詔《桃源圖》一卷”,但“自跋四次”,與本卷有所出入,待考。
六、結(jié)論
從畫面分析來看,《桃源問津圖》筆墨較差,不少用筆隨意草率,出現(xiàn)很多雜亂敗筆;從款字分析來看,書法面貌與文徵明其他落款有很大的出入,筆意書風更達不到文徵明的水準;從印鑒來看,與文徵明其他作品上所鈐的不同。此畫又在高士奇之前流傳不清,并未見于清之前的著錄。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本卷《桃源問津圖》是托文徵明名的偽作,且創(chuàng)作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