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偲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骨腫瘤在臨床上并不多見,其主要指的是發(fā)生在骨骼及其附屬組織的腫瘤病變,在全身腫瘤疾病中僅占0.5%~1%[1],存在良惡性之分,良性骨腫瘤治療簡單、預后好。而惡性骨腫瘤一旦確診疾病進展迅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骨腫瘤誘發(fā)因素復雜多樣,其病因機制尚不明確,考慮與遺傳、病毒感染、內分泌等因素有關[2]。患者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骨膜下腫脹、疼痛、功能障礙等,部分患者伴隨肌肉萎縮,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針對骨腫瘤強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3]。MRI、X線以及CT診斷是目前臨床常見的骨腫瘤診斷方式,不同診斷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與優(yōu)劣,了解每種診斷方法的缺陷與優(yōu)勢對于疾病的準確檢出有著重要的意義[4]。此次研究將X線、MRI以及CT診斷骨腫瘤結果與病理學予以比較,收集骨腫瘤病例52例,均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現(xiàn)對研究結果予以如下匯報:
1.1一般資料 病例納入時間范圍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對該時間段內我院52例骨腫瘤患者進行分析,其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5例,年齡最大為58歲,最小為18歲,年齡均值為(33.63±4.72)歲。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診斷及檢查均確診為骨腫瘤[5];(2)患者臨床資料及病史、檢查記錄等資料完善,檢查前均告知患者,患者對研究目的、注意事項表示了解,在知情同意書簽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對研究表示認可,且批準研究。排除標準:(1)經診斷合并心肝腎疾病或嚴重器質性病變患者;(2)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礙患者;(3)合并其他類型腫瘤疾病患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5)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6)存在語言交流溝通障礙、聽力障礙以及無法配合研究者[6~7]。
1.3方法 X線診斷:選擇NAGOYA X線檢查機NXI-3300(深圳市衡鵬瑞和科技有限公司),采集正側位及斜位平片,攝影板規(guī)格包括三種類型,分別為35cm×43cm、35cm×35cm、24cm×30cm。CT診斷:52例患者中有40例采用CT診斷,采用Scintcare CT16層螺旋CT(上松偉業(yè)醫(yī)療科技(哈爾濱)有限公司),對橫斷面予以掃描,設置層間距為5cm,層厚以3~5cm為宜,矩陣參數為512×512;針對合并四肢病變患者同時實施雙側掃描,并予以對照,觀察骨窗及軟組織窗。MRI診斷:研究52例病例中38例采用MRI診斷,采用picoSpin 80波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集團),分別給予T1WI、T2WI、STIR掃描,對冠狀位、軸矢位方向圖像予以處理,層厚設置為5~8mm,層距控制在0.5~1.0mm之間。
1.4觀察指標 影像學掃描診斷結果由2~3名具有5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影像科診斷醫(yī)師負責評估,對CT、MRI診斷結果、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判斷臨床查體。當對影像結果存在爭議時,要共同協(xié)商、探討,最終得出一致結論。
2.1不同方式診斷骨腫瘤影像學特征 X線對骨質增生、硬化、病灶邊緣檢出情況與CT診斷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診斷鈣化灶、軟組織陰影、脊柱、骨盆病灶優(yōu)于X線診斷及MRI診斷(P<0.05);X線對骨膜反應具有較高的特異性;MRI對骨髓水腫特異性強,在其他方面檢出情況較差。見表1:
2.2X線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X線診斷結果顯示,12例為骨軟骨瘤,8例為骨巨細胞瘤,10例為肉骨瘤,6例為軟骨肉瘤,5例為尤文肉瘤,1例為骨囊腫,診斷準確率為86.54%,具體見表2,圖1和圖2:
圖1 骨腫瘤病理改變(×200)
圖2 骨腫瘤X線改變
表2 X線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2.3CT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CT診斷骨腫瘤準確率達到90.00%,具體見表3,圖3:
圖3 骨腫瘤CT改變
表3 CT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2.4MRI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MRI診斷骨腫瘤準確率達到94.74%,具體見表4,圖4:
圖4 骨腫瘤MRI改變
表4 MRI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骨腫瘤是骨科腫瘤的一種,臨床發(fā)病率較低,大多發(fā)生于8~18歲的青春期青少年。骨腫瘤早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但該疼痛與其他疼痛癥狀有著一定的不同,起初為隱匿性疼痛,隨著病情的進展,會發(fā)展成為持續(xù)性疼痛,疼痛間隔越來越短[8~9],患者四肢形成腫塊后很容易摸到,部分患者則伴隨功能障礙。骨腫瘤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因此臨床還無法有效預防。對于骨腫瘤,早期診斷并積極治療,才是挽救患者生命、保全生命健康的關鍵。以往學者研究表示,骨科腫瘤復雜多樣,大部分癥狀不典型,為臨床診斷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容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等,目前,聯(lián)合診治越來越成為針對骨腫瘤的有效療法[10]。
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X線、CT以及MRI等技術在骨腫瘤診斷中得以應用,其對于骨腫瘤良惡性鑒別以及早期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10]。不同診斷方式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與缺陷,如何能夠最大化利用診斷優(yōu)勢、彌補不足、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成為醫(yī)學界研究的重點話題。首先,作為一種常用診斷方式,X線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速度快等優(yōu)勢,蘊含的信息量豐富,不僅能夠將腫瘤位置、病變范圍等予以清晰的反映,而且能夠明確周圍組織破壞情況,以平面化圖形的形式展示人體立體結構,可作為骨腫瘤診斷的首選方案[11]。CT診斷具有組織分辨率高、圖像清晰等優(yōu)勢,一方面能夠將早期腫瘤髓腔記憶骨皮質破壞情況予以反映,而且能夠實現(xiàn)對局部解剖學情況的掃描,明確周圍組織鈣化程度,但其在空間分辨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細胞骨膜組織反應不清晰。MRI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能夠實現(xiàn)任意切面成像,反映出病灶軟組織范圍及腫塊[12],與此同時可以根據圖像判斷出病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但對鈣化灶顯示效果不佳。此次研究X線對骨質增生、硬化、病灶邊緣檢出情況與CT診斷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診斷鈣化灶、軟組織陰影、脊柱、骨盆病灶優(yōu)于X線診斷及MRI診斷(P<0.05);X線對骨膜反應具有較高的特異性;MRI對骨髓水腫特異性強,在其他方面檢出情況較差。X線、CT以及MRI診斷骨腫瘤準確率分別為86.54%、90.00%、94.74%,體現(xiàn)了三種診斷方式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針對骨腫瘤可以將X線掃描作為首選,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聯(lián)合診斷方式,以提升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早期診斷、預防及治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