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倩玉
近日,網(wǎng)上熱傳的一條學生會工作人員查寢視頻,引發(fā)熱議。視頻中,六位西裝革履的學生會干部頤指氣使,“除了我們六個,誰管你們都不好使?!?/p>
這幫學生會干部的做派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也引發(fā)了網(wǎng)友對學生會的大規(guī)模吐槽:
“大學時加入文藝部,結果發(fā)現(xiàn)要討好部長,果斷退出,一個芝麻官還要別人舔?!?/p>
“在學生會工作一年,以權謀私的壞思想很常見,意圖加分獎學金考公這些。”
“一個小社會,比大社會戾氣還重。”
而在網(wǎng)絡中,針對新生詢問的“大學要不要加入學生會”等問題,許多畢業(yè)生也都真誠建議“大可不必”“浪費時間”,甚至有人告誡新生“遠離學生會”,“大學學生會太黑暗”。如今的學生會,是否真的不能靠近?
高中畢業(yè)后,何詩詩順利考入南京一所雙一流大學。入學前她就開始考慮,要不要加入學生會。
在網(wǎng)上一番搜索,何詩詩發(fā)現(xiàn),很多“過來人”都在建議新生“遠離學生會”。“進了學生會無非是打雜”“大學學生會太黑暗”……網(wǎng)絡中充斥的各種負面評價,讓她著實有些吃驚。
比如在知乎,就有網(wǎng)友詢問:“為什么有人會瞧不起大學學生會干部?”高贊回答不僅提到,“在大學校園里從天上掉一塊板磚,可以砸倒一大片的部長、主席、主任、書記、助理”,更是細數(shù)了近年來刷新眼球的各種學生會事件:
浙江某高校學生會干部在與贊助方工作人員接洽時,粗口不斷,滿嘴的江湖氣息,甚至揚言“副黨委書記也不敢這么跟我說話,你們王總每天跟我吃飯吹牛,也不敢跟我這么說話,一個小小的財務牛逼的?!?/p>
成都某高校學生會,一低年級干事僅僅因為在群里@主席詢問是否開會,便受到兩位高年級干部的“教育”,“楊主席是你們直接@的?現(xiàn)在你是在叫學長?我不想看見第二次”“請各位試用干事以后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說話方式?!?/p>
山東某學院學生會對新進學生干部進行入職教育,“不管加入哪個部門,大一最開始的工作就是給領導打雜,你要做的工作包括給學長學姐買飯、取快遞。不要覺得苦,也不要抱怨,所謂多年媳婦熬成婆,只有大二大三后,才會真正鍛煉你各方面的能力。”
而在小紅書、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還有更多博主正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講述告誡年輕人慎重選擇。博主@甜椒銅豌豆 便提到自己在學生會遭遇“言語霸凌”的經(jīng)歷,僅僅因為自己在校園遇到學姐時沒有“打招呼”,便在學生會全體大會上遭到該學姐批評,后續(xù)甚至在觀看演出時被學姐辱罵為“身上有騷味”。
在各類網(wǎng)絡平臺中,對于學生會的觀感和討論正朝著“負面”方向發(fā)展,甚至有網(wǎng)友總結了“打招呼”“抱大腿”“耍官威”是學生會三件套。
有高校學生向記者回憶,軍訓的時候,目睹學院的女生因為在床鋪上亂放私人物品,被學生會的學姐將物品扔進垃圾桶,學姐甚至還把裝有私人物品的垃圾桶放到軍訓的操場中央展覽了一上午。而自己的室友也因為加入學生會,有事沒事就被喊去“做苦力”“開例會”。
不少曾經(jīng)在學生會工作的學生表示,“大學最后悔的事情是在學生會浪費了兩年時間”,更有網(wǎng)友將學生會形容為“成人社會的cosplay”“大學最陰暗的一角”以及“不是社會人,盡嘮社會嗑”。
有觀點認為,高校中的學生會本身就是一場“適應社會”的預演,價值觀沒有完全定型的學生們粗糙地模仿社會中的各種層級關系和糟糕現(xiàn)象,“能獲利”和“被鍛煉”的心態(tài)共同促成了學生會“丑陋”的現(xiàn)狀。
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曾公開表示自己不招收學生會的學生做自己的研究生。他在文章中坦言,對學生會學生的不喜歡,是在教學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一方面,學生會干部常常以活動為由不來上課?!坝械臅r候,就會有學生會的干部明晃晃地找上來,遞上一個條子,說是他們有活動,不能來上課了。”
另一方面,許多不讀書的學生干部,成績低于班級的平均分數(shù),卻可以大搖大擺地不用考試,直接保研。
也有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HR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及,“自己已經(jīng)很多年不招聘在高校中有學生會背景的學生了。這不是我個人決定的,是董事會舉手投票表決過的事。”
他們會在審查簡歷的時候將留有此類信息的學生排除掉,這兩年則直接寫到了招聘啟事里。
諸如此類的新聞屢見不鮮,讓人疑惑學生會的經(jīng)歷是否已經(jīng)成為“黑歷史”?
目前就職于某國際零售及食品制造企業(yè)的李佳,在各類外企從事市場營銷策劃工作25年,面試過諸多新人,她明確告訴南都周刊記者:“學生會的履歷不會特別被看重?!?/p>
不是“不要”學生會成員,而是“不太在乎”相關經(jīng)驗。李佳解釋:“其實我們的工作部門會需要外向、善于表達的工作者,但我們不會太在乎學生會的履歷,因為意義不大?!?/p>
她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會經(jīng)驗的學生未必就會比沒有學生會經(jīng)驗的要好。事實上,面試的時候,“可能我們問的是常規(guī)問題,但會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微表情進行判斷,可能會打亂他們背誦的面試詞來考察他的應變和表達能力。社招比較看重經(jīng)驗,但對于應屆畢業(yè)生來說,經(jīng)驗尚不充足,所以會更多考慮個性與潛力?!?/p>
李佳也坦言,“我也知道一些國企單位會對有學生會履歷的學生比較看重。但我們外企或者民企,不會特別考慮這方面。還有學生寫了一堆參加社會實踐、電子商務實習的經(jīng)歷,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通過判斷這個人的個性/需求,來看是否和崗位匹配?!?h3>學生會,真的“不要靠近”嗎
9月2日,中華全國學聯(lián)發(fā)布文章提到,學生會工作人員本質上是從會員中通過一定程序推舉出來、為大家做好日常服務的普通一員。學生會工作人員沒有居高臨下的管理權,也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愿意從事學生會工作的同學,應該把服務同學作為主要目標,不能只想著“鍛煉一下”,甚至動追求“級別”、謀求“上位”、獲得“好處”、增加“光環(huán)”、展示“威風”等歪念頭。
李佳1990年考入四川某高校,如今看多了學生會亂象的新聞,李佳覺得和自己上學時不同,“我們90年代那會兒,學生會干部都是要服務同學的。想在院系老師那里混熟畢業(yè)分個好工作,或是想做選調生,可能會比較需要學生會工作經(jīng)驗,但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其實并不熱衷做學生會干部,更沒有現(xiàn)在網(wǎng)上說的耍官威、訓新這些怪現(xiàn)象。”
2010年,小重考入廣州一本科院校。他回憶剛入學時,就有學長學姐們拿著傳單甚至小禮物來到宿舍,邀請新生報名,“面試什么都很簡單,隨便聊兩句就行”“學生會是個友愛的大家庭”……
而真正加入學生會后,第一次部門例會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學長學姐先是在會上刻意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然后表示,“有別的部門部長告訴我,咱們部門有干事看見他沒有打招呼。”
小重當時很震驚,但后來想想這樣的批評并不指名道姓,他甚至猜測這是學生會部長統(tǒng)一的話術,“給新來的一個下馬威。”
此后他慢慢發(fā)現(xiàn),除了剛開始的時候師姐師哥會比較嚴格,其實往后大家相處還是愉快的,一起辦活動,一起聚餐、唱歌、軋馬路……大二離開學生會也不是因為不開心,而是想花更多時間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
何詩詩雖然在網(wǎng)上看到不少學生會的“負面”,但因為身邊不少同學、好友都加入了學生會,入學后她還是加入了學生會。她發(fā)現(xiàn),學生會倒也沒有像網(wǎng)絡中說的那么可怕。學生會不僅舉辦各類活動、講座豐富了同學的生活,同時也協(xié)助學院、老師承擔一些組織、統(tǒng)計、宣傳的繁瑣工作,“層級越高承擔的工作會越多,并不是都把活丟給干事。”
在網(wǎng)上,對于學生會的 普遍觀感朝著“負面”發(fā)展,甚至有網(wǎng)友總結了 “打招呼”“抱大腿”“耍官威”是學生會三件套。
有一次辦活動時一位部員出現(xiàn)了比較嚴重的統(tǒng)計事故,部門的學姐卻能向老師主動扛下責任,被批評到流眼淚,但仍然和部員一起通宵修改統(tǒng)計結果。
事實上,何詩詩的感受絕非個例。本科時,阿k就在學生組織中擔任干事、部長等工作,研究生后她再次加入學生會,現(xiàn)在是學生會主席。
對于網(wǎng)絡上有關學生會“學不到東西”“風氣不好”“遠離學生會”等負面評價,阿k認為有一些言過其實?!霸趯W生會的五年時間,我其實學到了很多東西?!?/p>
首先是責任心,各項活動、工作的順利推進需要長時間的負責和跟進,出現(xiàn)問題后主席、部長要主動頂上和承擔責任,對于責任心都是考驗;
第二是統(tǒng)籌和策劃的能力和經(jīng)驗,對于活動的流程會格外了解,這在日后工作中會是一種有用的能力;
第三是與人溝通的能力,如何不卑不亢地與人相處和交流,“不要太軟弱,也不能太強勢”,學生會的工作都帶給她許多思考。
如今網(wǎng)上很多的批評聲音將學生會斥責為“大學生的小社會”“模仿成人社會的黑暗面”等等,在阿k看來,其實“你設想的社會是什么樣的,那么你眼中的學生會可能也是什么樣的?!?/p>
而另一位畢業(yè)多年的學生會主席也向南都周刊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我覺得學生會并不能改變人,而是人能改變學生會。一個性格有缺陷的人不管參不參與學生會,他的行為表現(xiàn)都會給他人造成困擾,只是進入學生會可能會放大這種困擾;一個與人為善的人,進入學生會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工作中收獲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他看來,“學生會,確實對于學生生活是有幫助的,如果大人們非要揪著學生會的缺點挑刺,那不如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是不是也被這種丑陋所包圍。所以我的觀點是學生會因人而異,學生會不是問題所在,里面的人才是?!?/p>
他坦言,一路從學生會干事做到主席的大學經(jīng)歷,鍛煉了調節(jié)壓力的能力,提前接觸到了“學習”之外的“工作”事物,甚至治好了他的社交恐懼癥,對于他目前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相較于過去只能在開學后聽學長學姐隱約透露,如今的學生顯然多了更多了解學生會的渠道。加入學生會后可能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但它也未必像許多評價中說的那樣“不堪”。
說到底,是否加入學生會,仍然是一個需要自己判斷的問題——你需要的是什么,學生會能給你帶來什么?
現(xiàn)在,何詩詩在實習和找工作的時候,仍然會把自己在學生會的工作經(jīng)歷寫在簡歷上,“因為簡歷模板上都有校園經(jīng)歷這一欄,而且策劃、組織、統(tǒng)籌講座等工作,感覺確實也能和自己想找的實習掛上鉤。”
(文中受訪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_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