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咸喜
湖南省寧遠縣九嶷山的舜帝陵是明代建造的祭祀陵而非真陵
寧遠縣九嶷山有舜廟、舜陵。湖南寧遠縣境內(nèi)的九嶷山屬于大萌渚嶺山脈。相傳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因境內(nèi)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簫韶、桂林九座峰巒,峰峰相似難以區(qū)別,故名九嶷山。九嶷山的主峰是舜源峰,舜源峰北麓有坐南朝北的舜帝廟,廟后亭內(nèi)豎石碑,上刻隸書“帝舜有虞氏之陵”,是為舜帝陵。此舜帝陵是明代建造的祭祀陵而非舜帝葬地所在的真陵。理由如下:
(一)《山海經(jīng)》《尚書》《竹書紀(jì)年》《史記》等西漢以前的古籍記載舜帝葬于九疑山,沒有記載舜帝陵在寧遠縣的九嶷山,寧遠縣的九嶷山舜帝陵目前無先秦時期的歷史依據(jù)。
1.成書于先秦時期的《山海經(jīng)》,有三篇定論舜葬蒼梧九疑山。卷一〇《海內(nèi)經(jīng)》:“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卷一五《大荒南經(jīng)》:“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本硪话恕逗?nèi)經(jīng)》:“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p>
2.成書于先秦至秦代時期的官方史籍《古文尚書》:“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薄督裎纳袝罚骸八慈?,庸二十,在位五十,陟方乃死?!惫?、今文《尚書》皆言舜三十歲時被堯召用,為帝堯效勞三十年,或者二十年。在帝位五十年,南巡視察時離世。
3.成書于公元前299年的編年體史書《竹書紀(jì)年》有《帝舜有虞氏》:“三十二年,帝命夏后總師,遂陟方岳?!闭f舜帝登臨帝位三十二年的時候,命令夏禹做攝政帝,自己就升道南方巡狩。
4.《史記》記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是司馬遷熟讀經(jīng)史,嚴謹治學(xué),“窺九疑,浮于沅湘”,親臨九疑山實地考察而作出的歷史結(jié)論。
以上文獻都肯定舜帝南巡、駕崩葬于九疑山的史實,但沒有說舜帝葬于寧遠縣的九嶷山;先秦古籍將舜帝的葬地記載在湘水源西北山嶺的全州九疑山,或同為一地的古赤水即今夫夷水東面的全州九疑山,可見在先秦時期寧遠縣的九嶷山并無舜帝陵。
(二)湖南寧遠九嶷山的舜帝陵是為了祭祀舜帝需要而人為造陵的結(jié)果。
先秦文獻至西漢時司馬遷的《史記》,都記載舜帝的葬地在湘水源西北山嶺的廣西全州九疑山并得到考證,湖南寧遠的九嶷山卻又出現(xiàn)舜帝陵。這個問題確實讓人費解,因為舜帝的真身葬地只有一處,不少學(xué)者認為湖南寧遠九嶷山的舜帝陵只是一個祭祀陵,一個假陵。
判斷寧遠九嶷山舜帝陵的真假,得先了解先秦墓葬禮制。
先秦墓葬禮制是“古不墓祭”“不封不樹”。
所謂“古不墓祭”,就是先秦時期的人不到死者的墓地去祭祀先人。《儀禮·士喪禮》對此說得很清楚,就是“送行而往”和“迎魄而返”,即把死者的肉體送往墓地安葬,再把其靈魂迎回家中致祭,以與家人常在。先秦《禮記》對此進行了解說。
《禮記·祭義》:孔子云“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于下,陰為野土。其氣發(fā)揚于上……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圣人以是為未足也,筑為宮室,設(shè)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教民反古復(fù)始,不忘其所由生也”。
《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zhí)紼?!编嵭ⅲ骸盀槠洳痪?。壟,冢也。墓,兆域?!贝司浯笠馐窃谀沟刂胁豢膳赖菈炃?,因為這樣做對墓主人不尊重。
《禮記·檀弓下》載顏子言:“吾聞之也,去國則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國,不哭,展墓而入。”鄭玄注此段曰,“去國”之后返其國,僅“展墓而入”即可,“展,省視之”,不用進行墓祭。
東漢蔡邕所撰《獨斷》,是關(guān)于漢代禮制的重要文獻,其考論舊制、綜述遺文說:“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于墓側(cè),漢因而不改?!?/p>
所謂“不封不樹”,就是在夏、商、周三代及以前,對死者下葬的墳冢不留標(biāo)識?!抖Y記·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墳?!薄澳埂笔侨怂乐舐袢氲叵?,地面恢復(fù)原樣,不起高為“墓”,墓土高出地面為“墳”。其意是說,古時候,是墓葬,不是墳葬。墓上起墳是戰(zhàn)國以后興起的。商周及先前的帝王離數(shù)千年之久,當(dāng)時又沒留任何標(biāo)志,后人找不到不足為奇。
《周易·系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孔穎達疏曰:“不封不樹者,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不種樹以標(biāo)其處,是不樹也?!?/p>
《國語·周語下》:“王無亦鑒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三季,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順時;不共神祇,而篾棄五則。是以人夷其宗廟而火焚其彝器,子孫為隸,不夷于民?!闭f的是在夏、商、周時期,如果發(fā)生改朝換代,帝王在身死國滅時的結(jié)果是“夷宗廟,焚彝器,子孫為隸”,實行“不封不樹”,奪權(quán)者就無法找到前朝帝王的陵,避免被掘墳毀尸。
尚秉和在《歷代事物風(fēng)俗考·墳?zāi)埂分姓f“自殷以前,不封不樹”,就是說在商朝以前,人死埋葬后是不堆墳堆、不種樹、不樹立墓碑等標(biāo)識的,沒有標(biāo)識就無法找到,而現(xiàn)有商朝之前的帝王之陵(墳堆)都是后人為了祭祀而假造出來的。
2016年,聊城大學(xué)教授、先秦秦漢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李桂民在《“古不墓祭”再思考》文中指出:早期宗廟祭祀制度的出現(xiàn)還和墓葬形式有關(guān)。由于受到改朝換代和盜墓活動的影響,夏商周三代時期流行“不封不樹”,后世便出現(xiàn)了依山建墓的葬制,都對祭祀方式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宗廟作為用于祭祀的重要建筑,在漢代以前尚未建在陵墓附近,在陵旁立廟始于漢惠帝為高帝修陵廟。據(jù)《禮記·曲禮》記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始創(chuàng)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nèi)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我們了解了先秦時期實行“古不墓祭”“不封不樹”的墓葬禮制,知道在先秦時期帝王的陵是找不到的,帝王的陵和廟是不在一起的。反觀寧遠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二者相距咫尺,是連在一起的。顯然,寧遠九嶷山的舜帝陵與舜帝廟不是先秦時期的陵廟?!肮挪荒辜馈钡南惹囟Y制決定了寧遠九嶷山舜帝廟后面的舜帝陵不是真身陵,而是在先秦之后為祭祀舜帝而建造的一個祭祀陵即假陵。
這個觀點得到不少舜學(xué)的學(xué)者認同。學(xué)者蔡次敏先生經(jīng)過多年潛心研究,撰寫《舜帝真身陵新考》,文中提出“湖南省寧遠縣九嶷山的舜帝陵只是一個祭祀陵,一個假冢,連零陵都不是”的觀點。
寧遠縣九嶷山的舜帝陵非舜帝真身陵的理由有:
其一,沒有確鑿的出土文物證實舜帝的真身葬在寧遠九嶷山。
其二,舜帝的真身陵古代已失,現(xiàn)在寧遠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為明代人雷燧所造。
舜帝的真身陵墓葬在哪里,早就不為人知。唐朝呂溫《論請舜廟議》說唐代的祭舜情況是:“第有詔書,令州縣致祭。奠酬荒野,恭命而已。”郭輝東先生《九嶷山舜帝陵的“正穴”究竟在哪》引用《寧遠縣志》:“‘謹按地圖,舜陵在九嶷山之中,舜廟在大陽之溪。舜陵古老已失,大陽溪不知何處。秦漢以來,置廟山中,年代浸遠,祠宇不存。唐僖宗時(874—888年)長沙人胡曾暫代延唐令,奏請于朝‘復(fù)立廟于玉琯巖下,有敕建舜廟碑?!贝宋墨I明確說明“舜陵古老已失”,后來唐代人在九嶷山玉琯巖下造了一個祭祀廟,沒造祭祀陵。清人吳傳祖在嘉慶年間所修《九嶷山志》載:“明洪武四年,遣編修雷燧(據(jù)《皇朝御制祭舜陵文》為雷敢)致祭,乃遷廟于舜源峰下。”《寧遠縣志》也有同樣記載。這些說明現(xiàn)在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不過是明代人雷燧所造,純粹是一個祭祀陵和一個祭祀廟?,F(xiàn)存寧遠九嶷山的《皇朝御制祭舜陵文》石碑有多塊,最早的為明洪武四年,是為明證。
其三,舜帝廟的位置在不同時代的不斷變化,說明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只是一個祭祀陵和祭祀廟。
清代嘉慶《九嶷山志》:“舜廟在大陽溪,蓋三代時祭于此,其遺址在白鶴觀前,土人呼為大廟。秦漢以來,立廟在玉琯巖前百步。至唐,舊廟湮廢。刺史元結(jié)奏立營道城西。僖宗時,長沙胡曾權(quán)延唐令,請復(fù)立于玉琯巖下,有敕建舜廟碑記。宋建隆初,刺史王繼勛奉詔重修,知制誥張炎奉敕撰碑,皆湮滅無存。明洪武四年,遣編修雷燧致祭,乃遷廟于舜源峰下。”《湖南通志》《永州府志》《寧遠縣志》均有同樣記載。
以上記載說明,第一個舜帝廟是建在大陽溪的大廟,建廟時間是“蓋三代時”,《九嶷山志》用了副詞“蓋”,相當(dāng)于“大概”,只是推測建于“三代”,到底建于何時,誰也說不清,修志者也找不出依據(jù)。
至于說大廟就是最早的舜帝廟,那寧遠的大廟確實也不是唯一。在廣西全州縣和湖南東安縣都有叫大廟的古老地名,如全州大廟腳村的大廟、東安大廟口鎮(zhèn)的大廟。寧遠舜帝廟的位置還經(jīng)歷大陽溪、玉琯巖、舜源峰三個不同地點的變化。舜帝廟的位置不斷變化,說明舜帝真身陵的準(zhǔn)確位置一直是個謎,現(xiàn)在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廟只是明代雷燧建造的祭祀陵和祭祀廟。
其四,寧遠九嶷山的舜冢是個假冢,如今的舜帝陵是看風(fēng)水看出來的。
《九嶷山志》對在寧遠九嶷山的舜帝陵(舜冢)、舜帝廟這樣記載:“陵廟。舜葬九疑,相傳有冢。西晉時《郡國志》注謂:舜冢在女英峰下,舊《志》謂三峰石上有冢,以銅為碑,字不可識,或疑為舜冢。考前代帝王崩,依山為陵,未有所謂冢也。況三峰皆非葬所,惟舜源峰虎踞龍蹯,外山拱護周密,舜陵當(dāng)在此峰。今廟建其下,自明初以來,遣官致祭,列于祀典?!?/p>
《九嶷山志》寫到寧遠九嶷山只是相傳有舜冢,具體在哪里,大家都搞不清楚:一是按西晉的《郡國志》所注,舜冢在女英峰下;二是按舊《志》記載,可能在三峰石上。而修志者都覺得在女英峰下和在三峰石上的兩處舜冢不符合“帝王崩,依山為陵”的規(guī)制,不是舜冢。夏、商、周三代實行“古不墓祭”和“不封不樹”,不留墳冢痕跡,在寧遠九嶷山又哪能找得到舜冢呢?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編修雷燧祭舜,此時舜廟已湮滅無存。主持修舜廟的雷燧在九嶷山找不出符合帝王規(guī)制的舜冢,最后他看舜源峰風(fēng)水好,覺得舜冢可能在舜源峰下:“惟舜源峰虎踞龍蹯,外山拱護周密,舜陵當(dāng)在此峰?!崩嘴菥驮谒丛捶逑陆ㄆ鹚磸R和舜帝陵:“今廟建其下,自明初以來,遣官致祭,列于祀典?!边@就是今天寧遠九嶷山并非舜帝葬地,而有舜廟和舜帝陵的緣由。
其五,現(xiàn)在寧遠九嶷山那個舜帝的“正穴”是后人造的假“穴”。
現(xiàn)在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的“正穴”,位于現(xiàn)在九嶷山舜帝陵正殿右側(cè)26米的石堆下,石堆上有“正穴”二字。此處“正穴”以九嶷山最高峰舜源峰為靠山,位于山腳,這與秦之前的墳?zāi)乖嵊谏巾?、山脊之上的?xí)俗是相悖的,與舜帝時代相近的陶寺遺址、二里頭遺址等的墓葬于山脊的考古挖掘發(fā)現(xiàn)相悖,也與《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記載“帝堯、帝嚳、帝舜葬于岳山”的記載相悖,高大的山稱為岳,“葬于岳山”就是葬于高大的山上,而不是山下。周朝之前,中原人的墓葬都在山坡或山脊之上,《呂覽·節(jié)喪》:“葬淺則狐貍擔(dān)之,深則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貍之患,水泉之濕?!贝怂吹哿晡挥谒丛捶逑?,明顯與古制記載不符,倒與漢代以后葬于山坡和山下的習(xí)俗相合,也與明代雷燧建造的舜帝祭祀陵相合。舜帝當(dāng)時的人在埋葬舜帝的時候不按當(dāng)時的葬俗,而按兩三千年后的葬俗,顯然是不可能的。
現(xiàn)在九嶷山舜帝陵的“正穴”,鄭國茂《舜帝之謎》一書指出:“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遣編修雷燧祭舜,確認舜源峰四周青山拱衛(wèi),頗有帝王之氣,應(yīng)是舜陵所在,于是將舜廟遷于舜源峰下,舜廟坐南朝北,表達舜帝身葬九嶷,不忘北國的意思。從此陵廟合一?!笨梢钥闯龃怂吹哿辍罢ā贝_定的依據(jù),簡單來講,就是明朝人按著當(dāng)時的風(fēng)水觀,指著某個風(fēng)水好的地方,就說是舜帝的正穴。當(dāng)然,這種指地為穴的名人祀墓,也算約定俗成,但此陵只是一個祭祀陵而不是舜帝的真身陵,談不上是舜帝的“正穴”所在。
其六,“望祭”不能證明寧遠九嶷山舜帝陵是舜帝的真身陵。
歷史上,很多皇帝都祭祀舜帝,但他們都不到九疑山去祭,而是采用一種特殊的祭法:望祭。如《大清一統(tǒng)志》:“禹南巡,筑紫金臺,望九疑而祭舜?!彼抉R遷《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夢,望祀虞舜于九疑山?!睎|漢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班固編撰《漢書·武帝紀(jì)》:武帝于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如前所說“古不墓祭”,他們即使要祭祀,也只是到舜帝廟里去祭祀,而不是去舜帝的陵祭祀,沒有廟,就“除地而祭”,即清掃一片地方對著墳?zāi)沟姆较蚣漓?,這就是望祭。在古代這是一種常用的祭祀方法?!巴乓啥浪础?,不能證明舜帝的真身陵在寧遠九嶷山,只能證明在秦漢時認為舜帝葬九疑說法已經(jīng)有相當(dāng)?shù)挠绊懥?。但此“九疑”非彼“九嶷”,如前所說,秦漢時九疑山所指的位置并不在現(xiàn)寧遠的九嶷山,是在湘水源西北山嶺古零陵所在的全州九疑山。
朝廷派大臣來祭舜的九疑,不應(yīng)是現(xiàn)在寧遠的九嶷山。從全州縣到洞庭湖的湘江兩岸,都有挖掘出土商周時代的四羊方尊等高等級的青銅祭器,都是單獨埋葬于山坡,并無古墓相隨,說明是祭祀后瘞埋的,專家推斷為祭舜所埋,而瀟水兩岸并無同樣的青銅器出土,說明商周時期派大臣來九疑祭舜,只是在湘江兩岸祭祀,不到現(xiàn)在的寧遠九嶷山。到九嶷山來祭舜,是東漢的史料記載及以后的事。
其七,考古挖掘和出土文物證明,寧遠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是祭祀陵和祭祀廟。
2002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九嶷山玉琯巖發(fā)現(xiàn)漢代建筑物遺存,經(jīng)勘探試掘,發(fā)現(xiàn)遺址占地約320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唐代的“舜”字頭專用祭器。2004年8月,專家論證認定:“在九嶷山玉琯巖南面已經(jīng)發(fā)掘出了宋代舜帝廟遺址,這是目前經(jīng)考古發(fā)掘證實的時代最早的舜帝廟?!痹谒未吹蹚R基址的下面,發(fā)現(xiàn)唐代舜帝廟的建筑遺址,在唐代的舜帝廟建筑基址下面,還發(fā)現(xiàn)東漢建筑基址,出土大量唐代、東漢時期的文物,例如唐代的“舜”字頭專用祭器,東漢“詣環(huán)吳”銘文杯柄,“王”字頭獸面瓦當(dāng)?shù)?。此項考古發(fā)現(xiàn),印證了史籍中關(guān)于玉琯巖下有舜帝廟的記載。
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九嶷山隔江村山門腳古遺址發(fā)掘出夏代的祭坑,出土象征權(quán)杖的石鉞、石鏃、石斧等眾多文物,說明這里在夏代就有高規(guī)格的祭祀活動,是否祭祀舜帝,目前無確鑿證據(jù),因為在除寧遠以外的其他地方,出土象征權(quán)杖的石鉞、石鏃、石斧等的新石器時代的人文遺址太多了。
從九嶷山山門腳和玉琯巖存在比舜源峰更早的祭祀(舜帝)考古證據(jù),證明九嶷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和舜帝廟是后人建造的祭祀陵和祭祀廟。此考古證據(jù)是否證明舜帝會葬在玉琯巖或山門腳其中一處呢?實際上不僅不能證明舜帝會葬在其中一處,反而證明這兩地都沒有舜帝的陵墓,因為“古不墓祭”,有廟則無陵。先秦時期的宗廟不建于陵旁,在陵旁立廟始于漢惠帝為高帝修陵廟。漢朝以前“古不墓祭”,在一地有廟則無陵。這些實實在在的證據(jù),證明舜帝的真身不葬在此處。
其八,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地形圖(圖一)顯示,當(dāng)時注名“帝舜”二字的舜帝廟在陽明山南麓而不在現(xiàn)九嶷山,圖中兩個特殊符號應(yīng)是舜帝在全州九疑山葬地的地形標(biāo)識。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地形圖繪制很精確,與現(xiàn)代地圖(圖二)相比,相差無幾。學(xué)者蔡次敏先生對馬王堆的帛書地形圖與現(xiàn)代地形圖進行過仔細對照,他在《舜帝真身陵新考》一文中說:“與現(xiàn)代地形圖對照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是在現(xiàn)雙牌縣陽明山南面的位置上畫了二個特殊符號即九條柱狀物和中間畫有五個‘∧型的蓋(有說可能是屋脊),旁邊注有‘帝舜二字。很多學(xué)者將畫了九條柱子和五個‘∧型的蓋的北面的山解讀為九嶷山?!?/p>
蔡次敏說:“對比圖(圖一與圖二)可看到,從該圖右側(cè)中部的觀陽(現(xiàn)灌陽縣城)可確定,圖的中部、河流的主干部分,畫的是現(xiàn)在的寧遠河,山和九條柱子及五個‘∧型的蓋畫在河主流的北面支流上,九嶷山卻在寧遠河主流的南面,方位完全相反。”這幅繪于公元前168年的地圖“說明至少在漢代文帝時為當(dāng)時大眾所知的舜帝廟,在現(xiàn)雙牌縣陽明山南麓”,而不是現(xiàn)寧遠縣的九嶷山。
湖南省博物館余斌霞研究館員在《馬王堆漢墓〈地形圖〉研究綜述》文中,對馬王堆的帛書地形圖標(biāo)注“帝舜”的古地今址考證,引用湖南省科技學(xué)院尤慎教授的觀點:“尤慎對九嶷山舜陵和舜廟的現(xiàn)今之地進行了考證。尤慎認為,《地形圖》上的九柱狀帝舜陵廟在今藍山靈江的源頭處。”(2013年《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73頁)
對于圖中那九條柱子及五個“∧”型的蓋,筆者認為畫的應(yīng)是舜帝在全州九疑山葬地的地形標(biāo)識,因為舜帝葬地的全州九疑山是一座由九條山脊共一山頂?shù)拇笊?,山勢有“九龍歸位”地相,在這座九疑山下,有以舜帝葬地“零陵”命名的“零陵屋”地名。相傳這“零陵屋”是在舜帝駕崩之地為舜帝招魂而建的房屋。人死后,按先秦風(fēng)俗儀式,要為死者招魂:“使人升屋北面,招呼死者之魂,令還復(fù)體中?!保ā抖Y記·曲禮下》)朱熹說:“古者人死,則使人以其上服升屋,履危北面而號曰:‘皋,某復(fù),遂以其衣三招之而下以覆尸?!币源死斫?,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地形圖中的那九條柱子,代表的應(yīng)是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九條山脊,那五個“∧”型的蓋,代表的應(yīng)是在舜帝駕崩之地全州為舜帝招魂而建的零陵屋。這樣就可將圖中的九條柱狀物和五個“∧”型的蓋(屋脊)的旁邊所注“帝舜”二字的畫面,解讀為舜帝的衣冠廟之類。先秦時期墓葬實行“不封不樹”,沒有留下標(biāo)識,再也找不到舜帝陵,統(tǒng)治者或者舜帝后裔為了立廟祭祀舜帝,只得畫上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九條山脊及為舜帝招魂而建的零陵屋,然后攜祭物及舜帝葬地地形標(biāo)識回去或到他方,為舜帝構(gòu)建祭祀廟宇。
綜合起來看,現(xiàn)在湖南寧遠縣九嶷山的舜帝陵只是明代建造的祭祀陵,不是舜帝真身所葬的零陵。
既然舜帝葬于湘江源西北山嶺的全州九疑山,那寧遠九嶷山為什么又立有舜廟,會不會有舜帝的后人在全州和寧遠一帶生活呢,會不會是舜帝的后人攜畫著舜帝在全州九疑山葬地的地形標(biāo)識,而到寧遠構(gòu)建祭祀舜帝的宗廟呢?
在青瑤峒生活的舜帝后裔古瑤民成為瑤族的祖先
(一)瑤族的《評皇券牒》記載舜帝葬地九疑山所在的青瑤峒,曾是勉瑤生活的原始家園或主要落腳點。
青瑤峒是今全州縣大西江鎮(zhèn)境域的古稱,峒名因境內(nèi)有大楚南會稽山,《評皇券牒》記載這個地處青山大河的大楚南會稽山,曾是勉瑤始祖盤瓠(盤護)與帝女成婚入住繁衍后代的勉瑤文明發(fā)祥地,故而稱之。(注:有瑤學(xué)學(xué)者認為,瑤族的始祖不叫盤瓠,而尊稱盤護。稱瑤人是盤瓠種,是魏晉南北朝的封建漢官對瑤人的污蔑)
舊時青瑤峒皆瑤人居,境內(nèi)有不少瑤人的文化遺址,流傳有關(guān)瑤人的故事傳說。為了解瑤人在全州青瑤峒居住這段歷史,我們查閱了瑤族廣泛流傳的民間歷史文獻《評皇券牒》。
《評皇券牒》又稱《評王券牒》《過山榜》《盤古皇圣牒》《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白箓敕帖》《盤古圣皇榜文券牒》等,迄今已發(fā)現(xiàn)百余件,所著年代各不相同,以東漢初平年號為最早,繼有隋、唐、宋、元、明、清及民國,內(nèi)容大同小異。它記述勉瑤的起源、生產(chǎn)方式、遷徙路線與分布、封建王朝對瑤族的授土封爵及婚姻、宗教和各種生活習(xí)俗。它是瑤族民間長期流傳和珍藏的一種漢字文書、珍貴的古文獻,在瑤人居住的泰國及湖南江華、藍山、道縣、城步,廣西的龍勝、臨桂、來賓及廣東的連山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
瑤人的《評皇券牒》詳細敘述了評皇、高王之爭,評皇因?qū)掖问?,于是出榜招募天下英雄。然而臣僚均懼怕高王強大,不敢?yīng)征,惟盤瓠(盤護)扯下皇榜,使用計謀殺了高王,為國立了功。評皇賜三公主與之為妻,后夫妻被送到南方會稽山里安居樂業(yè),數(shù)年后盤瓠(盤護)夫婦生育六男六女。
盤瓠(盤護)死后,評皇敕賜盤瓠(盤護)為始祖盤王,六男六女為王瑤子孫,并賜盤、沈、包、黃、李、鄧、周、趙、胡、馮、雷、唐12姓,瑤族從此誕生。
《評皇券牒》記載的瑤人始祖盤瓠(盤護)與帝女成婚繁衍后代的南方會稽山,這個勉瑤文明的發(fā)祥地在哪里呢?
《山海經(jīng)》:“會稽山在大楚南?!贝舜蟪系臅讲⒉皇谴笥頃T侯封禪之浙江紹興會稽山,因為紹興會稽山不在楚國南部,而在越國的北部。吳越歸楚后,浙江紹興的會稽山在楚國的東部而不在楚國的南部。全州《湘山志·圖考》載:“由會稽連綿崒嵂至干山,全(州)之北華也?!比莸倪@座會稽山在楚國南部三苗國南界蒼梧之野的全州青瑤峒內(nèi),是為《山海經(jīng)》所載之大楚南會稽山。在大楚南會稽山中有舜帝南巡的舜皇山。
日本研究華南民族史的學(xué)者白鳥芳郎,于1969年在日本著名私立學(xué)府上智大學(xué)成立“泰國西北部歷史文化調(diào)查團”,出任團長。他從當(dāng)年11月到1974年,隨調(diào)查團三次深入泰國西北等地對山地民族實地調(diào)查,調(diào)查期間,收集到大批從未被發(fā)現(xiàn)的、保存完好的瑤人漢字文書資料,其中有珍貴的《評皇券牒》。此《評皇券碟》所發(fā)布的山名,有七座以上的山在全州青瑤峒內(nèi)。它們是會稽山、九龍山、八十里山、東源山、西源山、仙源山、中坪山等。這些山在全州青瑤峒分布如下:會稽山在峒內(nèi)的炎井大峽谷以東、峽口大峽谷以北之間的連綿起伏山嶺,一直延伸到全州文橋的干山(諫山)。全州《湘山志·圖考》:“由會稽(山)連綿崒嵂至干山,全(州)之北華也。”全州的這座會稽山在楚國的南部,即“會稽山在大楚南”。此會稽山名取瑤人從此進峒停留安頓,在青瑤峒立家園之意。八十里山在青瑤峒的西北,因從全州到此山剛好里程是八十里,故名。西源山在青瑤峒的西邊,因有發(fā)源于兆源的西溪,其所流經(jīng)的這個大山區(qū)就稱西源山。九龍山在青瑤峒的西邊,因此山有九道山脊形態(tài)各異,猶如九龍騰飛而名。仙源山在青瑤峒西南。據(jù)河道總督蔣啟敭(全州龍水村人)《行狀》記載:“(全)州西有名山仙源……層巒疊嶂,萬木蓊翳?!比蔟埶宓摹妒Y君少麓家傳》也載:“鄉(xiāng)人伐木于仙源山,山童土敝,沙石盡頹,下斷羅水源。”此仙源山為羅水的發(fā)源地,泛指沙子坪、坦口、大仙殿以西至天湖周邊延伸的大山嶺。中坪山在青瑤峒南邊,因此一帶的山嶺位于萬鄉(xiāng)大峒中間,起伏不大,比較平緩而名,泛指亭子江、坦口、全佳、廣福、魯屏、沙子坪一帶的平緩山嶺。東源山在青瑤峒的東邊,因有發(fā)源于廣福村毛栗界的東溪,其所流經(jīng)的這個大山區(qū)就稱東源山。這些山嶺將青瑤峒四周團團圍住,組成一個廣闊的山間盆地。
瑤族始祖盤瓠(盤護)與帝女成婚入住全州青瑤峒會稽山,繁衍后代,此地成為勉瑤文明發(fā)祥地。這段歷史在《評皇券牒》記載得非常清楚。
泰國瑤人藏本《評皇券牒》記載:宮女“莫違父王之命,配合累結(jié)之婚,盤護(盤瓠)入,宮女相見,交拜成婚”?!按稳铡臉酚头蚱奕霑絻?nèi)。”“發(fā)會稽山內(nèi)曠野營生正是?!?/p>
江華瑤族自治縣檔案館藏《評皇券牒》記載:“龍犬入宮與之交拜成婚,宮女只得依從,謹遵父命。是時,宮內(nèi)擺設(shè)王宴,可國贅婿大賓相待。次日,安排車輛,舉臣數(shù)員,督力夫五百名,抬金銀二十缸,布帛二十柜,百般動用家具一付,備鼓樂送夫妻永屬深山藏身?!薄俺醢l(fā)會稽山曠野無計之處營生?!?/p>
原件存灌陽縣洞井瑤族鄉(xiāng)大竹園村趙氏瑤民家、手抄本存于灌陽縣民族事務(wù)管理局的《平皇券牒》記載:“皇見護(盤瓠)有此靈性,感成龍虎之威,就將宮女嫁之為妻。放內(nèi)排宴成親。次日勒令鼓樂集至五百客人,迎引會嵇(稽)安處。……許青山白云之地安處。”
《評皇券牒》還規(guī)定了瑤人的特權(quán)。
泰國瑤人藏本《評皇券牒》記載,全州青瑤峒內(nèi)以上“山場田地,付典王徭子孫耕管為業(yè),營生活命蠲勉國稅。夫后不敢需索侵害良徭,永遠管山,刀耕火種”,并“準(zhǔn)令一十二姓王徭子孫,發(fā)會稽山內(nèi)曠野營生正是,刀耕火種粟麥,活命安身,日后居住久遠,人眾山窮,開枝分派,圣旨敕下許各出山另擇山場,途中逢人不許作餌,過渡不用錢,見官不下跪,耕山不納稅”。
江華瑤族自治縣檔案館藏《評皇券牒》記載:“準(zhǔn)令十二姓王瑤子孫,初發(fā)會稽山曠野無計之處營生,正是刀耕火種黍、粟、麥、豆、麻,活命安生。日后居住久遠,人眾山窮,開支分派。許各出山另擇去處。途中遇人不作揖,過渡不用錢,見官不下跪。如采擇取所屬鄉(xiāng)山水源地,離田三尺三鍬,水戽不上之地,俱是瑤人所管。其余以下田產(chǎn),盡系民家所屬,完納國稅。如有鄉(xiāng)民橫蠻霸阻,不容瑤人耕種者,仰呈倦牒,投所在地方州府縣衙,所事安撫瑤人。為瑤人營生之計,勸諭百姓豪民,不得行橫欺凌霸占。憑券牒許瑤安生營計。如違者,決不輕恕?!?/p>
從《評皇券牒》規(guī)定瑤人的特權(quán),可以看出瑤族在全州青瑤峒的四條重要的歷史信息:一是盤護(盤瓠)與宮女成婚,被皇從他方送到青瑤峒會稽山,自此出現(xiàn)瑤族,可以說瑤族起源于全州青瑤峒會稽山;二是瑤族的生產(chǎn)方式是刀耕火種;三是瑤人的營生地是青瑤峒會稽山,由于在發(fā)祥地青瑤峒“居住久遠,人眾山窮”,繁衍的人口多了,養(yǎng)不活那么多人,于是“開支分派”,從“會稽山”初發(fā),各自“出山另擇去處”,便形成南方“無山不瑤”的局面;四是“王徭子孫”被準(zhǔn)許在全州的青瑤峒內(nèi)及外遷到其他山場,享有逢人不作揖,過渡不用錢,見官不下跪,耕山不納稅的特權(quán)。
《評皇券牒》文中還有“正忠景定元祀十二月十二日,招撫徭人一十二姓,照仍前朝《評皇券牒》,更新給一十二姓”記載。此處的“前朝”,即宋朝之前的唐朝或更早的朝代。迄今,《評皇券牒》以東漢初平年號的版本為最早,說明全州青瑤峒住著的十二姓瑤人,在東漢初平年間或更早就享有這種特權(quán)。
(二)有關(guān)文獻古籍說,在全州青瑤峒會稽山繁衍的盤瓠(盤護)一族與現(xiàn)代勉瑤一脈相承。
《山海經(jīng)》記述盤瓠(盤護)與瑤族的關(guān)系:“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毙煳木缸ⅰ吨駮o(jì)年》曰:“白犬,人名也?!薄端焉裼洝肪砣骸暗郏ǜ咝粒┠朔獗P瓠為會稽侯,其后子孫昌益,號為犬戎之國。”《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東有犬封國。”“犬封國曰犬戎國?!边@段古文用白話文表述,是說有名叫大行伯的神人,手持長戈。在他的東邊有個犬封國,又叫犬戎國。這是漢文典籍中有關(guān)成為后世“盤瓠傳說”的雛形。兩晉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訓(xùn)詁學(xué)家郭璞注釋《山海經(jīng)》,寫《玄中記》說:“辛帝有美女,未嫁。犬戎為亂,帝曰:‘有討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戶?!P護,三月而殺犬戎,以其首來。帝以為不可訓(xùn)民,乃妻以女,流之會稽二萬一千里?!薄胺饺Ю锒庵!?/p>
上述記載說明盤瓠(盤護)因殺敵有功,高辛帝把女嫁給他,后將盤瓠(盤護)從中原流放到很遠的南方會稽山(“流之會稽二萬一千里”),封盤瓠(盤護)為會稽侯,在會稽山繁衍子孫,他的領(lǐng)地叫犬戎國。
隋唐之前的正史將《評皇券牒》記載的源自全州青瑤峒會稽山的盤瓠(盤護)后裔稱為“莫徭”。
有關(guān)“莫徭”的名稱,最早見于《梁書·張贊傳》:“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因此向化。”《隋書·地理志》:“長沙郡又雜有夷蜒,名日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為名?!碧瞥罴λ对涂たh圖》:“潭州……南以五嶺為界,北以洞庭為界。漢晉以來,亦為重鎮(zhèn)。今按其俗,雜有夷人,名瑤。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
此時的莫徭指的就是現(xiàn)代勉支瑤族的先民。文獻提供以下兩個歷史信息:
一是表明在公元6世紀(jì)時或更早,在零陵等郡即我國南部的南嶺山區(qū)一帶,已有“莫徭蠻”生活,長期以來他們依山為險,不歸屬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西魏大統(tǒng)九年(543年),張纘任湘州刺史,因“寬徭省賦”“奉宣皇恩”,莫徭開始“向化”,莫徭從此與外界的官府衙門建立關(guān)系。
二是莫徭得名,是由于“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為名”,即由免服徭役而得名。
這里所謂的先祖有功,也就是指漢代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與《后漢書·南蠻傳》等所載的盤瓠(盤護)故事。即高辛帝(氏)屬下盤瓠(盤護)咬死敵方吳將軍,將其首級詣闕下,因立功而得與帝女成婚,入住南方會稽山繁衍后代的事。他們長期居住山區(qū),不歸朝廷統(tǒng)屬。
《后漢書·南蠻列傳》:“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铝钪?,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jīng)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薄段簳ばU傳》:“蠻之種類,蓋盤瓠之后,其來自久。”
莫徭的先祖盤瓠(盤護)因生活在舜帝葬地古零陵全州一帶,盤瓠(盤護)的后裔又稱“零陵蠻”?!傲懔晷U”作為古族名,是因秦始皇和漢武帝分別在今廣西全州縣置零陵縣和零陵郡,以居其縣郡而得名。他們分布在今湖南西南與廣西北部接壤地帶,秦屬長沙國,兩晉泛稱盤瓠(盤護)蠻。
可見《評皇券牒》記載的生活在舜帝葬地九疑山所在的青瑤峒會稽山這個原始家園的盤瓠(盤護)的后裔,與現(xiàn)代勉系瑤人是一脈相承的。
(未完待續(xù))(連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