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少英,李 雪,高安麗,姜 婧,余 娟,陳 力,劉偉平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 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昆明 650106)
偶聯(lián)反應是構(gòu)建有機新結(jié)構(gòu)和新骨架(C-C,CN,C-O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廣泛用于有機光電功能材料、有機藥物和天然產(chǎn)物的合成中[1-2]。偶聯(lián)反應離不開催化劑,其中以有機膦鈀基分子催化劑為代表的偶聯(lián)催化劑應用最為廣泛,目前常用的有[Pd(PPh3)4](PPh3=三苯基膦)、trans-[Pd(PPh3)2Cl2]、trans-Pd[(t-Bu)2PPh]2Cl2、trans-[Pd(Amphos)2Cl2](Amphos=二叔丁基-4-二甲氨基苯基膦)和trans-[Pd(dppf)Cl2][dppf=雙(三苯基)二茂鐵膦)]等[3-8],其中的trans-Pd[(t-Bu)2PPh]2Cl2,由于(t-Bu)2PPh存在大的空間位阻和富電性效應[9],賦予其Pd(II)配合物在一些重要的有機偶聯(lián)反應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在天然產(chǎn)物的合成方面應用特別廣泛。2019年以來,國際金屬鈀價格走勢迅猛,當下已達到鉑的3倍,造成含鈀催化劑的成本大增,因此,尋找鈀的替代催化劑成了工業(yè)生產(chǎn)降低成本的首選。
鉑與鈀同屬鉑族金屬,并且處于元素周期表的同族,化學性質(zhì)最為相似,在許多化學反應中顯示出類似的催化性能[10]。為此,本文采用鉑替代鈀合成以(t-Bu)2PPh和Cl或Br為配體的Pt(II)配合物,并對它們的化學結(jié)構(gòu)進行測試和表征,為開發(fā)有機膦鉑分子催化劑的應用提供技術(shù)支持。
PtCl2和PtBr2(純度≥98.0%,貴研鉑業(yè)股份有限公司);(t-Bu)2PPh (純度≥98.0%,阿法埃莎化學有限公司),DMSO (AR,500 mL,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所用其他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級。
化學合成使用常規(guī)實驗室玻璃反應器(自組裝)和旋轉(zhuǎn)蒸發(fā)儀(N-1300,日本東京理化儀器公司)。測定和表征采用元素分析儀(Vario EL Ⅲ,德國Elementar公司)、核磁共振儀(Avance III 500MHz,瑞士Bruker公司);X射線單晶衍射儀(Apex Duo,德國Bruker AXS公司)。
稱取PtCl22.65 g (10 mmol)于玻璃反應器中,加入適量DMSO,在50℃下加熱攪拌,直到PtCl2充分溶解。充換氮氣3次,并在氮氣保護下,滴加無色透明的(t-Bu)2PPh 4.45 g (20 mmol),溶液顏色由棕綠色緩慢變?yōu)闇\黃色透明液體,繼續(xù)攪拌反應1 h,冷卻至室溫,減壓蒸餾,得到黃綠色固體,經(jīng)乙醇洗滌2次,在50℃真空干燥1 h,得到6.88 g(9.69 mmol) Pt[(t-Bu)2PPh]2Cl2,產(chǎn)率96.9%,純度為99.5%(以鉑為基準進行計算)。
稱取PtBr23.54 g (10 mmol)于玻璃反應器中,加入適量的DMSO,在50℃下加熱攪拌,待PtBr2完全溶解,形成澄清的棕色溶液,充換氮氣3次,并在氮氣保護下,攪拌下緩慢滴加(t-Bu)2PPh 4.45 g(20 mmol)。溶液顏色由棕色緩慢變?yōu)榈S色透明液體,繼續(xù)攪拌反應1 h,有淡黃色沉淀析出,冷卻至室溫,減壓蒸餾、得到黃綠色固體,經(jīng)乙醇洗滌2次,100℃干燥1 h,得到Pt[(t-Bu)2PPh]2Br27.52 g(9.41 mmol),產(chǎn)率94.1%,純度為99.1%(以鉑含量為基準進行計算)。
1.4.1 元素分析
C、H元素含量分析:采用元素分析儀,稱量樣品至體系中徹底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據(jù)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對樣品中的C、H元素含量進行推算。
鉑含量測定采用還原-重量法進行[11-12],具體操作如下:準確稱取一定量樣品于燒杯中,加適量去離子水混合,用NaOH調(diào)節(jié)pH約11,加熱至沸騰,然后緩慢滴加約10倍量的水合肼還原溶液清亮無色為止,過濾收集,水洗滌,在110℃下恒重后準確稱重,計算金屬鉑的含量。
1.4.2 核磁共振氫譜(1H-NMR)的測定
取適量樣品加入氘代氯仿(CDCl3)溶解,在核磁共振儀上進行1H-NMR測試。
1.4.3 X射線單晶衍射分析(XRD)
取適量的樣品溶于去離子水中和乙醇混合溶液中,采用溶劑擴散法[12-13]在室溫下靜置培養(yǎng)單晶,1個月后得到淡黃色透明的針狀晶體。選取大小合適的晶體,置于單晶X射線衍射儀上,用Cu Kα熒光X射線(λ=0.154178 nm)為輻射光源,收集衍射點(θ)。數(shù)據(jù)經(jīng)Lp因子和經(jīng)驗吸收校正。所有非氫原子坐標由直接法得到,用最小二乘法對非氫原子坐標及各向異性溫度因子進行修正。
在合成目標化合物時,選擇PtCl2或PtBr2為起始原料,主要是考慮到它們比對應的常用化合物K2PtBr4和K2PtCl4含鹵素較少,有利于配位取代反應的進行[14],同時,以DMSO為溶劑是由于DMSO也有一定的配位能力,當PtBr2或PtClr2溶于DMSO時,首先生成不穩(wěn)定的中間體[Pt(DMSO)2X2],而(t-Bu)2PPh為相對較強的單齒磷配體[15],與Pt(II)的配位能力強于DMSO,當溶液中加入(t-Bu)2PPh,可以直接取代DMSO與Pt(II)配位,得到類似平面結(jié)構(gòu)的取代產(chǎn)物,該類取代產(chǎn)物的溶解度在DMSO相對較低,可直接從溶液中析出。由于含膦配體對空氣中的水氧敏感,該反應選擇在氮氣作保護氣氛下進行,目的是防止游離的有機膦配體在空氣中變質(zhì)。在所選定的反應條件下,2個目標化合物的產(chǎn)率分別達到96.9%和94.1%,產(chǎn)品純度均大于99%。目標化合物的合成反應過程如式(1)所示:
2.2.1 元素分析
表1為樣品元素分析結(jié)果,C、H、Pt含量分別與目標化合物化學式計算值基本一致,即與2個目標化合物的化學式C28H46P2Cl2Pt和C28H46P2Br2Pt數(shù)值相符合。
表1 目標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結(jié)果Tab.1 The element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ompounds
2.2.21H-NMR測定
圖1分別為樣品在CDCl3中的1H-NMR (500 MHz,CDCl3)譜圖。2個目標化合物的1H-NMR非常相似,提示Cl和Br的配位對有機膦配體上的質(zhì)子共振影響不大?;瘜W位移(δ/10-6)為7.89、7.92和7.34、7.33處的共振峰歸屬為配體上苯環(huán)的氫核共振峰。1.61的共振峰歸屬為-t-Bu上甲基氫的共振峰。1H-NMR譜圖中的化學位移、耦合常數(shù)和峰面積均與目標化合物的質(zhì)子一一對應。
圖1 化合物的1H-NMR譜圖Fig.1 1H-NMR spectra of the compounds
2.2.3 XRD分析
目標化合物的單晶主要衍射數(shù)據(jù)列于表2,主要鍵長鍵角列于表3,樣品的空間結(jié)構(gòu)見圖2。
表2 Pt[(t-Bu)2PPh]2X2晶體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和實驗參數(shù)Tab.2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of Pt[(t-Bu)2PPh]2X2
表3 Pt[(t-Bu)2PPh]2X2部分鍵長和部分鍵角Tab.3 Selected bond lengths and angles of Pt[(t-Bu)2PPh]2X2
從單晶結(jié)構(gòu)(圖2)可知,2個目標化合物分子中,Pt(II)處于配位的中心,分別與2個鹵素原子和2個(t-Bu)2PPh的磷原子鍵合,形成4配位的平面四邊形結(jié)構(gòu),2個鹵素原子和膦配體處于trans-構(gòu)型。trans-構(gòu)型的形成主要來自于有機膦配體強的反位效應,同時采取trans-構(gòu)型也有利于2個龐大體積的有機膦配體在空間上減少擁擠,從而增加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Pt-P鍵長為約0.2365 nm,處于Pt-Cl(0.23111 nm)和Pt-Br(0.24253 nm)鍵長之間,表明配位鍵的鍵能存在Pt-Cl?Pt-P>Pt-Br順序。以Pt為配位中心形成的配位平面中,Cl-Pt-Cl、P-Pt-P、Br-Pt-Br鍵角均為180°,其空間結(jié)構(gòu)具有很好的對稱性。在分子中,2個(t-Bu)2PPh配體上的苯環(huán)平面相互平行且指向相反,以取得最小的空間位阻。
圖2 Pt[(t-Bu)2PPh]2X2的空間結(jié)構(gòu)圖Fig.2 The structure of Pt[(t-Bu)2PPh]2X2
1) 以PtCl2和PtBr2為起始原料,DMSO為溶劑,在氮氣保護下與(t-Bu)2PPh反應,得到目標化合物trans-Pt[(t-Bu)2PPh]2X(X=Cl、Br),產(chǎn)率分別為96.9%和94.1%,純度均大于99%。
2) 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氫譜分析和XRD分析,測定和表征了目標化合物的化學結(jié)構(gòu)。在目標化合物分子中,Pt(II)處于配位中心位置,分別與2個鹵素原子和(t-Bu)2PPh的磷原子鍵合,形成4配位平面四邊形的結(jié)構(gòu),2個鹵素原子和膦配體處于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