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春
一
早就知道潘小平在寫《大別山上》,這本書是中國作協(xié)脫貧攻堅重點題材,全國有21個作家受邀參與創(chuàng)作,每人一部,命題寫作、同題寫作使命光榮,但也束縛多多,因此從一開始我就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
充滿期待倒不是因為它是重大題材、重點創(chuàng)作,而是基于我對潘小平寫作能力的高度信任。
請允許我稱呼她小平先生。記得好多好多年前,我還在報紙編副刊,第一次接觸小平先生,好像是在編輯部里,她笑著對我說:“我這篇文章,是非常漂亮的!”(大意)——這句話在我健忘的腦子里,卻像烙住一般牢牢記住了。那時候我見過的作家已經(jīng)不少了,但還沒碰到過有她這般自信的作家,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關(guān)注她的作品:是不是像她本人說的那么漂亮呢?
實話說,我沒有失望過。
盡管一茬茬的作家冒出來,各種寫法也層出不窮,但小平先生的寫法,從沒有過時過。
其實我最早知道她,還是在當醫(yī)生時。我那時候來安徽也沒幾年,文壇里的人物無一認識,但因為偶爾會看看報紙,便記住了潘小平和王麗萍兩位作者。她那時候?qū)懙氖峭砬迦宋铮m然是小文章卻見大視野,而后來的編劇王麗萍,當時在電臺主持一檔欄目,寫的是什么已經(jīng)忘掉。這兩人寫的都有些另類,醫(yī)護人員上夜班時偶爾也會聊到她們。在我棄醫(yī)從文投奔到媒體后,這兩個紙上的人物后來都有機會接觸到并成為我的嘉賓,而小平先生呢,因為和我住同一個小區(qū),甚至多次做過我的嘉賓。
對作家的信任,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壘起來的,而作家作品的品牌塑造,更非短時期內(nèi)所能達致。如果出品文字多,數(shù)量巨大,那出品數(shù)量和質(zhì)量是否呈正比呢?讀者心中有一桿秤。不在乎是不是著名作家,讀者閱讀的只是作品。在一機在手可讀物便可無限展開并延伸的當下,作家們普遍被晾到一邊,這個時候還能吸引人去讀的作家、去讀的作品,那么,讀者不是發(fā)神經(jīng)鐵桿粉絲便是作品真有吸引力。
小平先生的作品,我已讀過很多,記得有一本書(似乎是《讀書的女人不會老》),還讓我邊讀邊笑。我的閱讀很蕪雜也還挑剔,現(xiàn)當代作家的很多作品我是不讀的(這幾年讀民國的多一些),但小平先生的書是讀的,讀了后還感覺頗為愉快。她前兩年領(lǐng)銜創(chuàng)作的《一條大河波浪寬》在創(chuàng)作界廣受好評,高票入圍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雖最后痛失此獎,但至少顯示了小平先生是有能力拿大獎的?;谝陨戏N種,我對《大別山上》自然會有一種強烈期待。
此書在安徽圖書城首發(fā)時,是2021年4月某個周六下午的兩點鐘。當天上午我和一群人去三孝口書店,參加劉政屏的新書首發(fā)式,我是他兩本新書的審讀者兼其中一本的序作者。下午一點多的時候,我和作家、安徽省作協(xié)主席許春樵臨時決定去小平先生新書會上看一看。
新書發(fā)布會上有幾個人在說話,我都沒記住,但最后小平先生上臺說的話,我卻記住了。她說,主旋律寫作或者說主題創(chuàng)作,有很多作家不屑為、不愿為,他們更傾向于個體創(chuàng)作、自由創(chuàng)作,那誰不喜歡啊,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廣闊,束縛相應(yīng)要小得多。而主題創(chuàng)作,因為創(chuàng)作空間受限,是有難度的,也是充滿了挑戰(zhàn)的。最后小平先生說她喜歡有難度有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作,沒難度的寫作她是不感興趣的。這段話一結(jié)束,我就決定在我的節(jié)目中再做一次小平先生,就讓她談?wù)劇洞髣e山上》的主題創(chuàng)作和難度寫作問題。
二
寫下上面這一段時,我已經(jīng)把《大別山上》讀完了,而小平先生也已做客《徽派》,一個小時的視頻訪談她談得從容而精彩,我們記者的整理稿也即將推出。
接下來,要說一說《大別山上》給我的感覺了。
拿到這本書,看了一頁就把我吸引住了——此書延續(xù)小平先生一貫的風(fēng)格,大格局大視野卻又處處彌漫著文學(xué)氣息。書中細節(jié)鮮活,人物豐沛,而本書主題“脫貧攻堅”則貫穿始終,卻又不是硬性植入。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作家始終的在場感和人文氣質(zhì),讓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魅力。像我這樣的書蟲,對書本無比熟悉,但對生活卻又有著輕度疏離,而這本書恰恰彌補了我生活中的疏離感。書中的海量信息,對世界展示出的謎一般的中國當下生活,對于世界了解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窗口。而對生活在城里,與貧困絕緣又與鮮活的現(xiàn)實有著距離感的人來說,會感覺新鮮和親切。扶貧不光是中國政府的責(zé)任,也應(yīng)該是人類的共同責(zé)任。感謝這本書,讓我回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回到了五十年代,回到了不該遺忘的那些歷史中。書中很多處,讓我流下了眼淚。
“作家要有淚流滿面的能力”,是小平先生的話,這句話她在很多場合說過,成了她的金句?!白骷乙幸环N高貴的難過”,“作家的筆下一定要有暖意”,這也是她的金句。她在《徽派》訪談中說:一個作家,要有淚流滿面的能力,一個作家不被苦難、貧窮、傷痛所感動,那還是作家嗎?我書中寫到的一個貧困戶殘疾人,對我粲然一笑,我站在那里好長時間沒動,我是非常感動的。這么一個殘疾的、卑微的生命,一個農(nóng)村老光棍,沒有親人,生活非常凄苦,又不能表達,但卻露出了孩童般的笑,我知道是扶貧改變了他的命運。很多人提倡“零度寫作”,我是不贊成的,作家的筆一定要有溫度,我叫作有“暖意”。包括我寫小說,一個中篇,不管有幾個人物,也不管主要人物的命運多么坎坷,多么凄苦,我一定會安排一個帶有暖意的人物,作為整部作品的亮色,讓人感覺非常壓抑的人物命運之下,生活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溫暖的。這個暖意人物就是我個人的表達,在整部作品中,他散發(fā)著溫暖的氣息,這樣你的寫作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她說這一段時,我在現(xiàn)場聽著,特別有感觸,有感慨。
三
小平先生有著非常鮮明的性格。
她愛笑,愛爆金句,也愛說話。
不久前我們一起去河北省參加一個活動,一路上我們倆一直聊個不停,旁邊一個記者也一直豎著耳朵在聽。一路聽下來,她對潘小平非常喜歡,大概在她的采訪生涯中,還沒碰到過比小平先生更有趣的人物吧?這位記者年齡不大,卻對痛苦體驗很深。
小平先生不拘小節(jié),她的人和文章一樣,大氣,熱情,天真卻又純凈,保持著作家高貴的童心。和她相處,讓人無比放松,她還具有巨大的磁場效應(yīng)。一場聊天下來,會有很多信息流在空氣中彌漫,滋養(yǎng)著你,讓你應(yīng)接不暇。
很長一段時間里,小平先生堅持一天讀一本書,每天凌晨三點就起來寫作。對她而言,讀書寫作已是一種生活方式。退休后她似乎更忙了,中國作協(xié)這么重要的項目找到她,那也是基于對她的信任。
一個作家是離不開寫作的,就像畫家離不開畫筆一樣。
安徽作家中,退休后寫得更多更好的有幾個,小平先生是其中之一。
小平先生不單寫得好,還寫得快,比如《大別山上》,34萬字的書稿(成書時還刪去一兩萬字),只一個多月就完成了。她大量的時間,是用于實地采訪和田野調(diào)查。
她說她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就足夠了。
那么這本書,是什么風(fēng)格呢?不妨看看第一章的開頭:
“現(xiàn)在,我就坐在他的對面。
是上午的9點來鐘,風(fēng)靜的一刻,大別山冬日的陽光,甚至有些耀眼。
76歲的馮紀耐沉默地坐著,右目深陷?!?/p>
這樣的開頭,是典型的潘氏風(fēng)格。好看,抓人,簡潔生動,還充滿著詩意。
我在閱讀中,是順著本能走,看看會不會在半路上遇到點什么問題——整本書讀下來,還偏偏就沒有,這讓我極其佩服。這么厚的一本書(366頁),其實是很考驗作者和讀者的,文本的張力稍一松弛,就會讓讀者不耐煩而棄讀或去變換頻道。寫過劇本拍過紀錄片的作者,顯然非常好地處理了這些問題,而很多作品只讀一章,就會流失掉很多讀者。細節(jié)展開得剛剛好,不多不少,然后開始切換鏡頭,這時候宏大的場面出來了——作者在訪談中說她二十年前就去那里拍過紀錄片,后來又無數(shù)次地深入到大別山腹地。她喜歡做田野調(diào)查。在大別山,她是入戶采訪,當場記錄,她記得既快又好——難怪她用于實際寫作的時間并不多。
四
書名所指的“大別山”,具體是指金寨縣。
在建國前沒有金寨縣這一說,只有立煌縣。而更早之前,1932年之前,這里也沒有縣治,只有連綿起伏的大別山。這里走出過十萬紅軍,最終只有幾百名活了下來。作為革命的策源地,大別山是紅軍的故鄉(xiāng),全國排名第二的將軍縣,卻又是著名的貧困縣,還是庫區(qū)(建國后修建了梅山水庫和響洪甸水庫)。這里的紅軍遺跡多,移民多,苦難多,血淚也多。小平先生在接受這個任務(wù)時,就給了自己一個很高的站位:要將三千年沒有解決的溫飽問題,八百年淮河流域的苦難,建國七十年的積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jīng)濟騰飛,作為脫貧攻堅的大背景。只有站在如此高度上,才能真正講好大別山的故事,讓世界看到中國政府為解決貧困所做的努力和成就。
小平先生的《大別山上》寫了紅軍遺址、寫了紅軍后人、寫了庫區(qū)移民、寫了新一代農(nóng)民、寫了扶貧干部,他們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大別山人,他們的故事,飽含著一代又一代的血淚和苦難,更煥發(fā)出新時代奮發(fā)和奮進的精神。
不管是寫什么,她的筆下,都有溫度,有暖意,有感染人的真性情。
責(zé)任編輯 夏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