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平
80多年前,長征途中的南下北上之爭,是關乎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大抉擇。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于夾金山北麓的懋功縣達維鎮(zhèn)會合。半個月后,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自理縣趕來懋功,參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主要議題就是兩軍會師后下一步的行動方針。中央提出,此地地形地貌、氣候、經濟情況以及敵人布防情況,都不宜久留,而應該立即離開向北發(fā)展,建立川陜甘根據地,必要時靠近蘇聯(lián),以便于得到幫助。張國燾提出三個計劃:一是建立川甘康根據地,二是同意中央的“北進”,三是西進到河西走廊和新疆。最后經過討論,與會人員一致通過向北發(fā)展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意見,并形成了決議。
會議次日,中革軍委增選張國燾為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軍委委員,同日發(fā)布《松潘戰(zhàn)役計劃》。兩軍會師后,整個部隊籠罩著團結喜慶氣氛,但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會師前中央候補委員凱豐在中央機關刊物《前進報》刊發(fā)一篇《番民工作中的幾個問題》,其中主張康藏民族自治,建立人民革命政權。張國燾看到后,認為是影射他不久前建立的西北聯(lián)邦政府。再就是,中央領導人博古批評張國燾和四方面軍退出川陜蘇區(qū)是“逃跑主義”等,這使張國燾大為不快,心生悶氣。張國燾在達維期間,看到一方面軍經過長期征戰(zhàn),武器裝備很差,衣衫襤褸,心生疑慮。當他從紅軍總司令朱德那里得知一方面軍減員嚴重僅剩一萬多人時,與四方面軍現有的八萬之眾相比,認知的天平從巔峰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對中央紅軍由原來的欽敬瞬間轉化為蔑視,當領袖的欲望急劇膨脹開來。
毛澤東委婉地拒絕張國燾奪權野心
張國燾回到理縣雜谷腦,他把中央慰問團交給西北聯(lián)邦政府,自己率領衛(wèi)隊連夜趕回茂縣四方面軍總部,召集軍以上干部開會,在會上大談通過所見所聞對中央紅軍的看法,說是喪失中央根據地,人不足一萬,形同乞丐,平均每人只有三顆護槍的子彈。與會干部吃驚不小,接著張國燾提出,中央軍事路線錯了,政治路線勢必也是錯誤的,要追究中央政治路線的責任。
張國燾要依恃四方面軍的實力向中央要權。他發(fā)出的第一個信號:向中央提出改組充實紅軍總司令部,徐向前任副總司令、陳昌浩任總政委。接著他又授意川陜省委聯(lián)名致電中央也如此建議。幾天后,陳昌浩發(fā)電報,提議張國燾擔任軍委主席。張國燾的連續(xù)進攻,使中央認識到,不給張國燾一個位子,兩軍很難擰成一股繩迅速北上,擺脫藏區(qū)缺衣少食和到處挨打的被動局面。
在蘆花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央任命張國燾任紅軍總政委,陳昌浩任軍委常委,成立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總政委。
松潘戰(zhàn)役失利后,中央又制訂《夏洮戰(zhàn)役計劃》,攻占阿壩,北進夏河流域,突擊敵人包圍線右側背,向東壓迫敵人,于洮河流域消滅敵人主力,向甘南發(fā)展。張國燾的欲望由于沒有得到滿足,按兵不動,向中央提出召開會議,要求檢查中央離開根據地之后的政治路線問題,還提交了一份四方面軍高級干部參加中央工作的名單。
中央以大局為重,在毛兒蓋沙窩一座兩層土樓召開了政治局會議。討論組織問題時,政治局提議,徐向前、陳昌浩、周純全補選為中央委員,何畏、李先念、傅鐘為中央候補委員,陳昌浩補選為政治局委員,周純全補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張國燾還想再多提幾個人,毛澤東說,四方面軍有很多好的干部,我們提出這幾個同志是很慎重的,其他干部可以到各軍事政治領導機關工作。張國燾強硬地說:本來要提出四方面軍9個同志都到政治局的。毛澤東委婉地拒絕說:國燾同志的意見是很好的,將來可以多吸收到中央機關及其他部門來。沙窩會議上,張國燾讓四方面軍多一些高級干部進中央政治局的目的沒有達到,他耿耿于懷,氣憤難平,回到毛兒蓋四方面軍駐地,授意一些軍級干部以反映問題為名,把黨的總書記張聞天“騙”來,一起圍攻羞辱他。
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痛心疾首地勸阻道:“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這里沒有吃的,部隊天天吃黃麻、野菜,嘴都吃腫了,得趕快走!等找到有糧食的地方,你們再去爭吵好不好呀!我們要對十幾萬紅軍的生命負責??!”
張國燾不得已才執(zhí)行《夏洮戰(zhàn)役計劃》,中央接受張國燾把部隊分為左右路軍的建議,中央和前敵指揮部帶領右路軍穿越草地向班佑、巴西進發(fā),張國燾和朱德、劉伯承帶領左路軍向阿壩地區(qū)前進。
張國燾擅自南下,妄圖分裂紅軍
到了阿壩,張國燾秘密派出一支小分隊,在格爾登寺院喇嘛羅車兒兄弟帶領下,翻山涉水,到達黃河東岸的瑪曲縣齊哈瑪寺,尋找渡河口——秘密渡河暴露了他不南下就西進的蓄謀!現在看來,提議組成左右路軍,張國燾是有其個人的目的和用心的。
折騰了一周時間,小分隊沒有找到渡口,張國燾很是失望。右路軍方面,在前敵總指揮徐向前指揮下,四方面軍四軍、三十軍進行了包座戰(zhàn)役,并取得勝利,打通了北上的通道。中央決定左路軍迅速回來向右路軍靠攏,在班佑會師,一同北上。朱德、劉伯承再三催促張國燾率軍出發(fā),但張國燾無動于衷。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再不行動,北上的通道有可能再次被敵人截斷,徐向前、陳昌浩心急火燎,給張國燾發(fā)電報:“主力合而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關,遲則誤盡中國革命大事!”看到這封電報,張國燾再不情愿,也只好命令部隊行動,部隊離開刷金寺一天后,下起了大雨,來到噶曲河,河水陡漲,一片澤國。部隊在此停留了三天,朱德派警衛(wèi)員下到河中央試水,只是齊胸深,朱德又征求向導的意見,向導說停上一兩天,水勢減小,可以過得去。張國燾在這三天里,心情也是極為復雜的:過河吧,他是極不情愿的,不過,總說不過去,但得有一個充分的理由。最后,他思考再三,就以河水暴漲,部隊無法過河為由,任憑朱德、劉伯承如何勸誡,斷然下令,部隊返回阿壩!
中央接到張國燾返回阿壩的電報,很是著急,內心清楚噶曲河水暴漲只是張國燾的一個借口,他骨子里是不愿來會合的。
張國燾南下已是鐵了心,9月8日下午給陳昌浩發(fā)了一份電報“右路即準備南下,立即設法解決南下的具體問題”,命令部隊“準備皮衣”,即刻南下。陳昌浩做不了主,把電報拿給徐向前看,徐向前感覺這是個大事,要他把電報送給中央。夜里,中央立即通知徐向前趕來開會。會上經過討論,仍然是催促左路軍趕緊過來,一起北上,陳昌浩、徐向前也同意和支持這一決定,接著,中央領導張聞天、博古、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包括陳昌浩、徐向前一共七人,起草了一份發(fā)給張國燾的電報,歷數南下的諸多不利,誠摯敦促張國燾率部隊迅速趕來班佑,此時已是深夜。
9日下午,中央領導人察覺陳昌浩態(tài)度大變,大談阿壩的好處,認為張國燾南下的決心已定,無法挽回,就連夜會同周恩來、博古、王稼祥中央領導召開非正式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毛澤東認為,北上通道已經打開,紅軍務必要執(zhí)行兩河口會議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決議,張國燾執(zhí)意要南下,中央多次曉以利害,仍說服不了他,我們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只有先行北上。眼下三軍團與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駐地很近,行動務必要秘密、謹慎,一旦被他們知道了,很有可能引起內訌,給中國革命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于是大家最后商議:部隊番號改為北上抗日先遣支隊,凌晨兩點秘密行動。
身在潘州村前敵總指揮部的陳昌浩次日凌晨聞聽中央夜半秘密出走,十分吃驚,此時有人打來電話,說一方面軍向北走了,還對我們設了警戒,問打不打。徐向前聽到后,果斷地說:“天底下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命令他們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
張國燾電令陳昌浩、徐向前帶領尚在潘州、班佑、包座的四方面軍四軍、三十軍等部重新穿越草地,半個月后于大金川流域的馬塘、松崗、黨壩與左路軍會合。
張國燾一錯再錯,另立中央
在馬爾康西面的腳木足白賒廟,張國燾做出了一個舉世皆驚的決定——另立中央!他在軍以上干部會議上講:中央帶著一方面軍向北逃跑,已經不能肩負起領導全國革命的責任,它已在全國紅軍中失去了威信,鑒于此,我們仿效列寧成立第三國際的辦法,另立中央。原來的中央已經不再具有領導效力,是非法的,毛周張博應撤銷一切職務,開出黨籍,并予以通緝!接著他宣讀了自擬的所謂中央委員會名單,實現了他在沙窩會議上沒有實現的愿望。
南下紅軍首先發(fā)動了《綏崇丹懋戰(zhàn)役》,殲敵5000多人,初戰(zhàn)告捷,鼓舞了士氣,也增進了張國燾的信心,接著向南翻越夾金山,發(fā)動《天蘆名雅邛大》戰(zhàn)役。
大批紅軍南下,引起蔣介石的警覺,他察覺張國燾占據成都平原的意圖后十分震驚,委任四川省主席劉湘為四川“剿匪”總司令,劉湘急調其主力王纘緒、唐式遵等部以及李家鈺部7個軍、3個獨立師共85個團、9個獨立營,總計20多萬“圍剿”南下紅軍。劉湘制訂嚴格的軍規(guī),責成各地軍閥為守衛(wèi)自己的地盤,豁出血本拼死而戰(zhàn)。
據徐向前后來回憶,圍剿造成我軍損失近萬。此戰(zhàn),參戰(zhàn)的兩萬多名紅軍,殲敵一萬多,彈藥幾乎耗費精光,拼盡了血本,大傷了四方面軍的元氣,部隊不得不撤出百丈關,向蘆山、天全、寶興、滎經一帶山區(qū)撤退集結,休養(yǎng)生息。
1935年的冬天,這一帶下起了十年來罕見的大雪,方圓數百里大雪封山,天寒地凍,行動不便,不過這也正好阻礙了薛岳“圍剿”紅軍的計劃。但百丈關戰(zhàn)役受到重創(chuàng)后,他的心情極壞,徹底絕望了!南下半年多,部隊由八萬多銳減到四萬,損失過半,但他表面上仍然是君臨天下,不可一世,咄咄逼人,12月5日以“黨團中央”的名義致電毛澤東等人,“指示”今后“不得再冒用黨中央名義”。
黨中央對張國燾的挽救與批評
黨中央對張國燾另立中央的行為極為憤慨,一時又無辦法。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來了一個特殊身份的人——那就是共產國際派回來傳達“七大”會議精神的林育英。他在接受共產國際指示后,穿越大漠,幾經轉輾來到陜北。林育英與張國燾熟悉,又具有共產國際的特殊身份,黨中央就讓他出面,借助共產國際的權威勸誡張國燾,不能一條路走到黑,一意孤行。張國燾不依不饒,拒絕承認遵義會議決議,要中央“自動取消中央名義”。黨中央極為憤慨,政治局做出了《關于張國燾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決定》,稱為“自絕于黨,自絕于中國革命”,電令張國燾“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棄一切反黨傾向”,并決定在全黨公布俄界會議上政治局通過的《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之后,中央通過身在南下紅軍的朱德總司令做張國燾的工作,提出,只要放棄“第二黨”,其他都容易商量。處于川西紅軍中的黨組織可稱為西南局,直屬國際代表團,與中央所處的北方局保持同等的地位。林育英也去電張國燾,表示:對與中央原則上的爭論可提交共產國際解決。中央的做法是出于團結和大局的需要,給張國燾一個臺階下。這個做法出于政治角度考慮,是很睿智的。基于此,張國燾的火氣不再那么大,口氣不再那么硬了,他結合南下失敗后所面臨的殘酷現實,感到再這么堅持下去,就勢必走向絕路。與此同時,蔣介石不給紅軍喘息的機會,他命令薛岳六個師近十萬人馬從貴州調到川西,擔任進剿紅軍的主力。1936年2月14日,在敵人進攻炮聲此起彼伏、如雷貫耳的情勢下,紅軍總部在蘆山任家壩召開會議,討論通過中央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建立抗日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決議,并接受中央建議,做出制訂《康道爐戰(zhàn)役計劃》,策應二、六軍團北進,于甘孜地區(qū)會合后一起北上,到陜北與中央紅軍會師的決定。
部隊先后翻越夾金山、折多山這兩座海拔5000多米、終年積雪的大山,經過康定、道孚,到達爐霍,在那里駐下,一面籌集糧食,休養(yǎng)生息,一面等待和策應二、六軍團的到來。經過三個月的休整和大練兵活動,部隊逐漸恢復了元氣。6月底,二、六軍團相繼來到甘孜,與四方面軍會師。
紅軍總司令朱德和總參謀長劉伯承見到二、六軍團領導人任弼時、賀龍、王震,向他們通報了一年前張國燾違背兩河口會議決議,執(zhí)意南下,黨中央帶領一、三軍團秘密北上的經過,引起三個人的警覺。張國燾派人送往二、六軍團攻擊污蔑“中央北上逃跑”的宣傳冊子《干部必讀》,被他們扣留,禁止下發(fā)。張國燾本意是等二、六軍團來了,與他們聯(lián)手一起反對中央,他企圖控制和兼并二、六軍團,給二、六軍團派政委,遭到拒絕;他又提出把六軍團納入四方面軍,也遭到拒絕。張國燾又提議召開兩軍聯(lián)席會議企圖以多數壓倒少數,任弼時嚴肅指出:兩軍聯(lián)席會議由誰來做報告?如果發(fā)生意見分歧,結論由誰來做?決不能以多數壓倒少數,造成上層對立,將使工作更加困難。如果雙方態(tài)度尖銳,我不負責任!斷然否定了張國燾的提議。
為了團結張國燾,促使南下紅軍北上,中央以極其耐心的態(tài)度致電張國燾:“弟等與國燾同志之間,現已沒有政治上戰(zhàn)略上的分歧,過去的分歧不必再談,唯一任務是全紅軍團結一致,反對日帝與蔣介石。弟等對于兄等及二、四方面軍全體同志之艱苦奮斗表示無限敬意。中央與四方面軍的關系,可如諸兄之意,暫可采取協(xié)商方式?!睆碾妶蟮膬热?,可見中央對張國燾妥協(xié)讓步的程度!
黨中央取得了與張國燾斗爭的最后勝利
據彭德懷回憶:“俄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大家討論張國燾分裂紅軍罪行時,有人建議開除張國燾的黨籍,毛主席不同意,說這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應看到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你開除他黨籍,他還是統(tǒng)帥幾萬軍隊,還蒙蔽著幾萬軍隊,以后就不好見面了。在張國燾成立偽中央時又有人要開除他的黨籍,毛主席也不同意。如果當時開除張國燾的黨籍,以后爭取四方面軍過草地,就會困難得多,就不會有以后的二、四方面軍會合,更不會有一、二、四方面軍在陜北的大會師了?!保ā杜淼聭炎允觥罚┯纱丝梢?,黨中央、毛主席與張國燾路線斗爭過程中始終是本著“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進行,并取得最后成功的。
由于多重因素,1936年6月6日張國燾被迫取消了偽中央。二、四方面軍會師慶祝大會的第二天,兩支部隊兵分三路穿越草地,在松潘、包座一帶集結,按照中央指示制訂《岷洮西固戰(zhàn)役計劃》,向岷州、洮州、西固地區(qū)進攻,然后進軍陜甘,取得三個方面軍的會師。
此時,張國燾內心打著小九九,他不愿到陜北,還是想在甘南或河西另搞一片根據地。9月16日,西北局在岷州三十里鋪方面軍總部召開三天會議,進行了激烈爭論,張國燾主張部隊向青海西寧進軍,朱德、陳昌浩堅持按中央指示,向靜寧、會寧前進,并制訂了《靜寧會寧戰(zhàn)役綱領》,張國燾也在上面簽了字,當總部命令在漳縣的徐向前和部隊東行時,張國燾又命令部隊西進。陳昌浩以方面軍總指揮部的名義下達命令,停止西進。張國燾無奈,于22日連夜騎馬到漳縣徐向前指揮部,說服徐向前等人堅持他的西進計劃。第二日陳昌浩趕到時,發(fā)現所有人都支持張國燾,也就屈從了,朱德把這一變故電告中央,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之后一個星期時間,中央與張國燾電報往來頻繁,中央極力勸說張國燾北上會師,張國燾仍是堅持渡河西進,但此時大自然的客觀條件使他的企圖無法實現——黃河對岸已進入大雪封山的季節(jié),道路難行,沒有渡船,大部隊無法過河,恰在此時,中央發(fā)來“我一、四方面軍合則力厚,分則力薄”這封言辭懇切的著名電報。基于此,張國燾不得不放棄西進,同意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
不久,延安開展了對張國燾錯誤的批判,他自感已經退出中共政治舞臺,自怨自艾,灰心喪氣,對自己的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借國共兩黨祭祀黃陵之機,私自前往武漢,叛逃到國民黨蔣介石陣營里,永遠為黨和人民所不齒!
作者系中共黨史題材作家、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