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羽人與飛天是人們所想像出的關于天界的形象,是不同時期不同思想文化上的產物,是人們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反映。從圖像上看,他們外形相似在歷史演變的過程存在著一定的微妙聯系。
關鍵詞:羽人、飛天、聯系
羽人,也稱之為仙人。在漢畫像石中羽人具有長生不老,羽化升仙之意。根據史料的記載,羽人在中國歷史中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原始時期,人們將頭戴羽毛,身披鳥羽的形象作為圖騰來祭拜。夏商周時期,出現了最早的羽人,在形象上像鳥的形態(tài),商代的玉羽人,呈側身跽坐式,長環(huán)大耳,鼻子像鳥的形狀,在腰至臀部的位置刻有羽紋,肋下生出羽翼。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文化逐漸盛行,神巫思想愈演愈重,人們開始思考人死后如何安全渡到死后的世界,開始追求生命的自由,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開始形成,漢人求仙訪道學說開始盛行,羽人形象開始被人所神化。如戰(zhàn)國曾侯乙墓內管漆畫上的羽人頭上有尖角,肩生羽翼,身上有像魚鱗一樣的紋樣,像人和鳥、魚的結合體。
東漢時期,讖緯盛行,人們開始篤信天命,求長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將神話傳說與巫術禮節(jié)逐漸理性化,把神靈人化,各種超凡的傳說轉變?yōu)樵谡诩?,在國的一種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褻瀆了神靈的神秘性,他開始變得世俗,成為大眾的信仰。當然,也因為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將黃老學說進一步發(fā)展演變,形成了新的道家學派,提倡“長生不死,得到成仙,尊崇個體生命,自我超脫”的觀念。因此,漢朝時期的羽人更接近于人,人首人身,肩生羽翼,他由最初的猙獰呆板的形象變成現在纖細秀美,靈動的形象,由最初圖騰崇拜變成漢朝長生不老的象征,他時常陪伴在西王母和東王公的身邊,活動在伏羲女媧和各種神仙的周圍,手持仙芝靈藥,騰龍駕霧。除此之外,他們也與龍,虎,與瑞獸相戲舞,更好地展現出了漢朝人們想追求自由,長生不老的美好夙愿。
魏晉南北朝前期,羽化成為人們成仙的必經之路,想要得道成仙必須經過“羽化”這一關。相比之前的形象,這個時期它的形象更加修長,柔和飄逸,面相清秀,有“秀骨清像”之感。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當時思想文化在社會各個階層傳播,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高世氏族提出了新的思想。他們強調成仙要靠后天個人修仙的努力,其次,想要修仙借助藥和符都可以得以實現。這些理論的提出從而導致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羽人形象的轉變,羽人脫下鳥羽,向世俗形象發(fā)展,接引仙人形象代替羽人神獸的圖像。在酒泉丁家閘五號墓的壁畫和集安高句麗五號墓藻井西北第一重抹石壁畫中羽人形象的呈飛翔的狀態(tài),畫面中年輕的女子梳著環(huán)形發(fā)髻、看向遠方,在腰間束有寬帶,裙子的下擺處繪有羽毛,袖子肥而寬大,腳著軟履,風姿搖曳,自由飄動;北魏的石棺羽人,褒衣博帶,秀骨清像,衣角旒蘇隨風飄舞,瀟灑自如,雙手持物,雙腿一前一后騰空飛翔。
其二,南北朝時期新的思想傳播,對當時舊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安凰莱上伞?,“涅槃重生”,兩種不同的生死觀在矛盾沖突之后又相融合,傳統(tǒng)的生死觀念發(fā)生了改變,從追求肉體不死,即可成仙,變成功德積累,死后升入仙堂,或來世成仙,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直接導致了原來羽人形象的消失,被飛天取而代之。
所以,中國的飛天是根據中國傳統(tǒng)的羽人變化而來,他們相互融合,從而形成了中國不生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反而借助飄帶來舞動的特色飛天,他們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角色。
總之,羽人和飛天是不同文化上的產物和具體表現形式,是人們追求自由的表達,是在當時的社會下對美好生活以及精神解放的理想化身。兩者相比較的話,中國飛天在形象上比羽人更浪漫,更輕盈飄逸;其次,他們兩者展現的藝術手法不同,羽人用雕刻形式來實現,人們通常將他們雕刻在墓室內的石磚上,代表著人們對死者的美好愿望,以及人們求以靈魂不死的夙愿;飛天則畫在墓室的石壁上,代表墓室主人羽化升天。
羽人是漢朝時期人們對想要長生不死思想的藝術表達,反映了漢人對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與追求;飛天是佛學傳入中國后,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思想文化的表達形式。從朝代上來看,羽人產生在先,飛天產生在后,他們兩者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上具有順承關系。所以,羽人與飛天他們是不可分割的,他們具有著血脈相連內在聯系,他們都蘊含著最根本的思想文化。
參考文獻
[1]顧雪.中國古代的飛翔觀及其圖像表現[D].西北師范大學,2009.
[2]張建偉.從漢畫“羽人”考云岡“飛天”的嬗變[D].山東大學,2018.
[3]翦伯贊.秦漢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4]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5]王嘉.拾遺記[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
[6]沈海龍.漢畫像中羽人圖像的文化溯源[J].黑龍江史志,2009,(18):82- 83.
[7]黃宛峰.羽人與楚文化[J].南都學壇,1993,(01):1-4.
[8]苗嶺.漢畫像羽人圖像的演化研究[J].藝術科技,2015,(01):119.
作者簡介
張曉靜,出生年月:1997031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山西,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漢畫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