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介紹了一個關(guān)于蕎麥治療腸胃積滯和慢性瀉痢的故事。有一個叫楊起的醫(yī)生,在壯年時期患了腸胃病,腹部經(jīng)常微微作痛,并且一大便就瀉,白天夜里反復(fù)瀉好幾次。于是,楊起為自己治療,用了很多消食行氣的藥都沒有效果,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兩個多月,他的身體日漸消瘦。一次楊起偶遇一個和尚,和尚見他面色不好并且身體很消瘦,問清楚情況后便向他傳授了一個方子,就是用蕎麥面當(dāng)作飯食。楊起于是照做,連續(xù)吃了三四餐,果真見效,又吃了幾天后,幾個月的腸胃病真的治好了。后來楊起在給其他患者診治此類腸胃病時也用這個方,竟然都很靈驗。于是,楊起在晚年編寫講述自己用藥經(jīng)驗的方書——《簡便方》時,就把蕎麥面能治腸胃病的功效收錄了進(jìn)來。
蕎麥,為蓼科蕎麥屬植物蕎麥的種子。霜降前后種子成熟時收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曬干?!侗静菥V目》記載,蕎麥磨面如麥,故曰蕎曰荍,而與麥同名也。俗亦呼為甜蕎,以別苦蕎。
苦蕎麥,是蕎麥屬的另一栽培品種,也收入《本草綱目》中。苦蕎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飲,“三高”(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患者每日飲用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jìn)胃腸蠕動,對預(yù)防便秘有很好的作用。蕎麥還富含生物類黃酮等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由蕎麥加工制成的產(chǎn)品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米面類、茶飲類、酒類、保健品等。
中醫(yī)認(rèn)為,蕎麥味甘、微酸,性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有健脾消積、下氣寬腸、解毒斂瘡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腸胃積滯、泄瀉、痢疾、絞腸痧、白濁帶下、自汗、盜汗、皰疹、丹毒、癰疽、發(fā)背、瘰疬、燙火傷等,有較好療效。
絞腸痧痛 蕎麥面一撮。炒黃,水煮服。
咳嗽上氣 蕎麥粉120克,茶末6克,蜂蜜60克,水1碗。充分?jǐn)嚢杈鶆?,分次飲服?/p>
女子赤白帶下 蕎麥炒焦為末,雞蛋清混合拌勻,做成如梧子大丸劑。每服50丸,淡鹽湯送下,每日3次。
噤口痢 蕎麥面,每次6克,用砂糖水調(diào)服,每日3次。
需要注意的是,蕎麥性寒,脾胃虛寒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