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博
/承德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
隨著社會對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迫切呼喚,大學英語教學除了關注學生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把握外,也關注學生語言應用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變革后的教學理念與模式,使得學生英語學習主體價值得以凸顯。教學中更關注學生自主高效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而互動式教學法也倡導學生學習中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備受青睞。
顧名思義,其就是關注交互的教學模式。以社會互動理論為研究基礎,具體到教學中關注各學習主體、教學主體之間的互動。該教學法誕生之前,首先產生的是社會互動的概念,基于社會互動研究與語言符號的密切關聯(lián),兩者結合衍生出了互動式語言教學法,該教學法在語言教學如英語、日語、韓語講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咏虒W法的核心始終是教與學的互動,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其更強調語言情境下的互動,強調交互過程中主體心理、思想與行為的影響。時代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使得互動交流更深刻與頻繁,教學中也逐漸追求開放、自由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互動式教學法強調互動,與傳統(tǒng)授課不同,教師不再是唯一的信息輸出者,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對話與交流的情境下,信息雙向流通。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更為深入,及時獲取教學反饋、及時反饋問題在即時交流中落地。交互式特征也是互動式教學法最為核心的部分,交互實效對教學實效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互動式教學法互動的出發(fā)點和著眼點都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的發(fā)揮,這意味著教師的知識傳輸性減弱,更多的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的引導,課堂內外始終圍繞著學生主體價值發(fā)揮來展開?;邮浇虒W法教師輸出的不再是現(xiàn)成的知識,而是具有教學啟迪作用的線索資源,讓學生思考如何學習,怎樣安排學習。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當學生學習的主體價值得以凸顯,學生感到英語學習的滿足感。
現(xiàn)代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個體價值,關注學生潛力的開發(fā)與興趣的培養(yǎng)。在交互體驗較強的教學中,知識呈現(xiàn)形式多樣,學生可以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開闊視野,交流學習,提升完善自我,學習容量擴大,學習也更為高效。而互動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法不同,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更契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且融合了情境、演示、模擬、競賽教等多種教學形式,學生學習體驗更豐富,教學寓教于樂。
英語作為高校的必修課程之一,除了關注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把握,也關注學生交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互動式教學法強調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知識的靈活運用,兩者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而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發(fā)揮也講究一定的原則與策略,具體原則有大眾性原則、個性化原則和活動性原則。
大眾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采用互動式教學法組織英語教學時,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學習實際,基于學生的英語學學習訴求,組織教學活動。課堂探討時大眾性原則要求教學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嚴禁脫離學生英語學習實際,這也是學生主體性原則的體現(xiàn),當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興趣且較敏感,其才能交互探討,反之則引發(fā)學生的抵觸情緒。
個性化原則主要是考慮到了學生的獨特性。交互的有效交互,對學生個體差異必須有獨到的關注,符合學生個體特征的教學才能引發(fā)學生互動探討的熱情。特別是對于英語學習需求較高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更高層次的學習支持。個性化原則與大眾化原則并不相悖,如果說前者關注的是學生個體差異,后者關注的是教學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真正理想化的交互式教學,是符合學生英語學習實際且對學生自我獨立發(fā)展起引導作用的教學交互。
大學英語教學中交互教學實施的焦點是有效的互動,因此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環(huán)境是首要任務。教師也要基于活動性原則開展各種課堂教學活動,課外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主動探索實踐,才能帶來理想的互動和理想的英語教學預期。
大學英語中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要求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英語交互學習的訴求。而教學內容的質量也會影響到課堂課外交互效果。教師要嚴把內容關,要盡可能地選擇大容量、與生活關聯(lián)密切且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內容,而互聯(lián)網帶來的資源檢索便利也使得教學內容的多樣化選擇具有可行性,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層次和學習興趣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互動學習。內容選擇時也要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訴求,教師要優(yōu)選難度適中、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教學內容,要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要求,制定有梯度的教學任務,讓各階段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互動中,獲得英語學習的快樂感與滿足感。
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除了要優(yōu)選教學內容,更要創(chuàng)設學習的良好氛圍,以良好的氛圍找到互動探討的教學突破口。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十分明顯,氛圍同樣如此。氛圍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直接性的影響,當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其情緒愉快,學習心理較為輕松,更能自覺地融入到課堂內外的互動探討中,敢于質疑與發(fā)聲、探討與總結,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顯著增強,整個學習更高效。因此在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中必須著力營造有利于互動學習的氛圍,這要求教師要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影視資源等,為學生提供英語交際表達的良好語境氛圍,不知不覺地進入到語境中,交互學習,表達訓練。教師也要適當?shù)卦黾诱n前互動也就是適當?shù)剡M行教學熱身,通過熱身調動起學生英語探討積極性,在進行知識的呈現(xiàn)或者組織問題的探討。教學熱身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見聞或者分享一些新鮮資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開啟新的課程學習。好的教學開頭往往能讓教學達到最理想化的效果。
大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對應的是完整的教學過程,從教學目標的確定到教學設任務的設計再到教學授課再到教學活動的部署,甚至是課后互動,都要體現(xiàn)互動性,并以有效的互動串聯(lián)起英語教學的各個階段。具體來說,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料,制定教學方案,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探討學習,在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也會意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從而將學習薄弱點與疑惑點告訴教師,教師得到反饋信息的第一時間調整教學方案,并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消除疑惑,理解消化知識。課堂教學組織中更多地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互動中,師生間不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教學活動是以師生平等對話,溝通交流為前提,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要具有知識拓展補充的教學自覺性,對延伸性知識有所了解,防止出現(xiàn)因為知識儲備不足而導致課堂互動尷尬的情況。此外教師要多涉獵時事熱點,新聞資訊等,實現(xiàn)對多領域知識的涉獵學習,這樣在與學生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點撥指導,教學互動應對,啟發(fā)學生深層次多維度地探討學習。而課外教學活動的組織中也要遵循平等互動的要求,以課外活動、第二課堂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感與滿足感。課外英語互動的形式要多元,可以是英語配音大賽,可以是英語情景劇的演繹,可以是英文歌曲大賽等,總之讓學生盡可能地融入其中。課下環(huán)節(jié)的互動也不可或缺。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運用的普及化,課堂之外的互動也更為便捷,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有效地反饋學習訴求,教師在線答疑解惑,點撥指導。學生也可以建立學習小組,借助微信、QQ等進行探討協(xié)作,這種隨時隨地的交流讓學習更為高質高效。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要想互動常態(tài)化,有必要引入一定的獎勵機制,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或者個人給予表彰,以激勵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互動意識,也形成融洽的課堂氣氛。
綜合來說,交互體驗性的教學法作為創(chuàng)新有效的教學方法,理應在教學實踐中得以滲透與運用。其以師生與生生之間有效的互動,建構起教與學溝通的橋梁,而在交流探討的熱烈氣氛中,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更高,小組探討更深入,師生關系更和諧。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也很好地兼顧了學生英語學習的個體差異,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幫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網絡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支持更充分,大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的教學實效將得到真正的發(fā)揮,也帶動優(yōu)秀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與輸出。隨著教學研究的持續(xù)深入,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也將隨著技術的變革取得更大的教學研究突破,更好地助力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