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圣峰
張岱,明末山陰人,《陶庵夢憶》是其追憶舊事之作,此書文學(xué)性較強,因而后世研究者多著力于本書的文學(xué)成就,對作品的其他方面關(guān)注較少。筆者在翻閱此書時,見其間多雜佛教名相,時常透露出作者與佛教之間的某種關(guān)聯(lián)。因此本文以此書的佛教色彩為切入點,從佛教典故與史實、僧俗之間的交游、佛教色彩濃厚的民俗活動三個方面進行研究,進而分析張岱對佛教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及其原因。
縱觀《陶庵夢憶》一書,張岱所用的佛教典故并不少見,其中尤以《表勝庵》一篇最具代表性。《表勝庵》開頭先敘述此文緣起:“大父造表勝庵成,迎和尚還山住持。命余作啟?!贝似磸埲炅匦藿ū韯兮趾?,令張岱所作迎請常住之文。因是較為正式的文章,故張岱以四六句鋪排全文。同時,駢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暗含了用典的慣例,故而文中用典繁多。淺作梳理,大致有以下幾個:給孤獨長者舍吝鋪金、道生說法、遠(yuǎn)公結(jié)社。此中用典有的源于佛經(jīng),如給孤獨長者向祗陀太子施金購地,典出《賢愚因緣經(jīng)》。遠(yuǎn)公結(jié)社即東林慧遠(yuǎn)于廬山結(jié)蓮社之事:“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并棄世遺榮,依遠(yuǎn)游止,遠(yuǎn)乃于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倍h(yuǎn)公又常與文士交游,謝康樂曾與之學(xué),陶潛亦與之有所往來,故而此典多為文人所好,常載詩文。道生說法見于《高僧傳》:“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師,生剖析經(jīng)理,洞入幽微,迺說阿闡提人皆得成佛。于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fā),獨見忤眾……”道生說法之時,《大涅槃經(jīng)》尚未流化東土,其秉持的“闡提亦能成佛”之觀點未得依憑,遂為眾人摒棄,生自隱虎丘山中聚石說法,其所說法義精絕,頑石遂為點頭,此則公案亦因頗具文學(xué)性而常為文人樂道。
在用典之外,《陶庵夢憶》一書亦涉及與江南佛教相關(guān)的史實,如《岣嶁山房》記載的:“見一波斯坐龍象,蠻女四五獻(xiàn)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真伽像也。余椎落其首,并碎諸蠻女,置溺溲處以報之?!睆堘芬姉瞽I真伽像,便錐其首而棄之于溺,這背后也有其歷史緣由。據(jù)《元史·釋老傳》載:“有楊璉真迦者,世祖用為江南釋教總統(tǒng),發(fā)掘故宋趙氏諸陵之在錢塘、紹興者及其大臣冢墓凡一百一所?!庇帧鞍l(fā)諸陵寶器,以諸帝遺骨建浮圖塔於杭之故宮?!睔哪纤瘟辏ㄋ褐T帝遺骨以鎮(zhèn)王氣,這在張岱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張岱的《陶庵夢憶》中有一些其與僧人交往的筆墨?!独椎睢酚性疲骸坝嗝吭『罄匾簧?、石田上人、平子輩坐臺上,乘涼風(fēng),攜肴核,飲香雪酒。”文中的“上人”即僧人的別稱,可見張岱與僧人也有所交集。此外,作者游南京棲霞山時,也曾與山僧交談:“有顛僧住之。與余談,荒誕有奇理?!比灰陨现T篇尺幅皆短小,且記述僧俗交游多為描景狀物之外的偶一點染?!短焱律穭t用較長的篇幅進行敘述描摹。文首記述了入天童寺的規(guī)矩:“折入方丈,通名刺。老和尚見人便打,曰‘棒喝’。余坐方丈,老和尚遲遲出,二侍者執(zhí)杖、執(zhí)如意先導(dǎo)之,南向立……”而后文則轉(zhuǎn)入與老和尚的交談:“坐定,余曰:‘二生門外漢,不知佛理,亦不知佛法,望老和尚慈悲,明白開示。勿勞棒喝,勿落機鋒,只求如家常白話,老實商量,求個下落?!贝颂帍堘纷匝圆恢鹄矸鸱ㄊ亲灾t之詞,就其言語而觀之,他對于禪教二門是有所了解的。禪門之中多以機鋒棒喝施展教法,直截了當(dāng),然而非上根之人鮮能蒙其益處。教門雖沒有禪門的簡潔利落,但勝在“家常如話,老實商量”并能使人在佛法中“求得下落”。張岱此言,雖自稱門外漢,但字句之中還是能看出他的佛學(xué)素養(yǎng)。
除了與禪門耆宿的交往,從張岱的其他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他與凈土高僧的接觸。張岱在《云棲》與《放生池》兩篇中都曾提及明末的蓮池大師,蓮池即云棲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志所歸也,俗姓沈氏,古杭仁和人”。明末佛教衰微,中興宗匠中,蓮池算是扛鼎之人。他嚴(yán)持南山戒律,精研華嚴(yán)教門,是明末時期少有的通宗達(dá)教的高僧。張岱筆下反復(fù)提到一方外之人,這在其所存的作品中也是少見的。在《放生池》一篇中能看到如下記載:“后見兔鹿猢猻亦受禁鎖,余曰:‘雞鳧豚羖,皆藉食于人,若兔鹿猢猻,放之山林,皆能自食,何苦鎖禁,待以胥縻。’蓮師大笑,悉為撤禁,聽其所之,見者大快?!边@段文字中主要描寫了張岱向蓮池大師進言放生可以自活的物命之事。而在之后的《云棲》一文中,張岱概述了大師一生之行狀,評價他“平居笑談諧謔,灑脫委蛇,有永公清散之風(fēng)……真不可思議人也”,言語之中可見對蓮池的贊賞。
時朝末期,江南地區(qū)佛教興盛,佛教色彩濃厚的民俗也頗多。張岱自幼生長于此,因此本書對江南的佛教民俗多有記載。
《曹山》一篇中提道:“曹石宕為外祖放生池,積三十余年,放生幾百千萬。”石宕為越地方言,意為采石場,采石廢棄之后多貯水為塘。張岱的外祖父便以這樣的處所作為自己積功累德的放生池。文中提到“積三十余年,放生幾百千萬”,可見其所放之物命眾多,持續(xù)的時間也相當(dāng)長。而這樣的行為反映的正是江南佛教歷史悠久的放生習(xí)俗。
除放生外,《陶庵夢憶》還記載了與西湖香市相關(guān)的佛教民俗:“西湖香市,起于花朝,盡于端午。山東進香普陀者日至,嘉湖進香天竺者日至,至則與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痹趶堘返墓P下,西湖香市的主要起因是南北地區(qū)的朝圣風(fēng)氣,且這種朝圣活動并非僅限于江南地區(qū),從“山東進香普陀”可以得知,當(dāng)時的進香活動是全國范圍的。江浙地區(qū)觀音信仰盛行,而兩浙觀音信仰之中心則在杭州天竺與東海普陀,前者更因是白衣觀音信仰的發(fā)源地而備受尊崇,故而聲譽極?。骸疤祗迷谖骱?佛教寺院云集。農(nóng)歷二月十九觀音圣誕,清代文武百官,自撫臺以下,屆時都要親往拈香。善男信女更加踴躍,通常都會在十八日傍晚出城,步行趕往天竺,自茅家埠起,一路夜燈,絡(luò)繹不絕,便形成了‘天竺香市’?!迸c此同時,西湖則成了香客聚集的中心。人流的聚集帶動了物資的交互,香市的形成也是自然之事,因此香市也可謂朝圣風(fēng)俗的附屬產(chǎn)物。
從《陶庵夢憶》來看,早年的張岱對佛教多不尊重?!夺笉馍椒俊芬黄刑岬竭^“錐像”一事。另外,在游覽南京棲霞山時,張岱也說:“山上下左右鱗次而櫛比之,巖石頗佳,盡刻佛像,與杭州飛來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痹谝陨衔木渲袕堘凡⒉徽J(rèn)為造像為功德之事,這點其實就很能反映出他早期對佛教的冷淡態(tài)度。
張岱中年遭遇甲申國變,又因其父曾在魯王藩府任職,遂在國變之后與魯王朝廷保持了一定的交集。清軍破紹興城之際,張岱攜家眷避跡荒山,待時局穩(wěn)定后出山,早已物是人非。繁華的生活不再,世家宅地亦被蕩為丘墟,不得不賃屋居住。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下,張岱作品中的情感也發(fā)生了變化,從前張揚的俠氣和滿腔用世之心逐漸收斂,究其原因,大概明知國事已不可為,又不愿出仕異族,遂斷用世之念。用世之念既已淡薄,人間諸苦亦已嘗得,其作品中透露了他對人生的思索與對過去繁靡生活的悔意。他在《陶庵夢憶》的自序中反思:“因思昔人生長王、謝,頗事豪華,今日罹此果報:以笠報顱,以簣報踵,仇簪履也;以衲報裘,以苧報絺,仇輕暖也……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張岱以佛教的因果觀念詮釋其晚年的處境,并解釋自己當(dāng)今種種的坎坷。自序最后說:“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敘述了人世浮薄之感,“過眼皆空”“總成一夢”也透露出濃重的佛教色彩。如果說自序前面在因緣果報的詮釋中有對自身境遇的開脫和寬慰,那么后面則可見張岱對佛教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和情感上的皈依,這與他少年時的張狂之氣形成鮮明對比。
在另一篇《瑯?gòu)指5亍分校瑥堘穼ψ约旱纳砗笫乱沧髁私淮骸皦孔笥锌盏禺€許,架一草庵,供佛,供陶庵像,迎僧住之奉香火?!碧岬揭谧约旱哪顾懿葩忠怨┓穑⒀诱埳笋v錫,自然反映了他晚年對佛教的體認(rèn)和皈依。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張岱《陶庵夢憶》中確有一定的佛教色彩。不過,他早年對佛教并沒有太深的感情,張岱不甚喜佛卻又常常引入佛教經(jīng)典說理綴文,據(jù)此大致可以合理推論,早年的張岱或許被動受過佛教的影響。這點如果結(jié)合社會大環(huán)境及張岱的家庭情況加以分析,就不難理解。
中國佛教鼎盛于唐朝,然而唐中期以后,漢傳佛教先后經(jīng)歷了會昌法難與五代亂世,宗教凋零而氣數(shù)衰微,而此時偏居?xùn)|南的吳越國卻尊浮屠為國教:“錢氏歷世奉佛,今日西湖上佛寺多與有關(guān),而宋初之名僧多所庇翼?!笨陀^上說,錢氏對佛教的推崇不僅促進了佛學(xué)的復(fù)興,也奠定了吳越地區(qū)的信仰基石,這對于江南士人來說影響是十分深遠(yuǎn)的,以至于在張岱所生活的明代,江浙仍然是佛學(xué)興盛之地。此外,張岱的親友大多也深受佛教思想影響,抑或純?yōu)榉鸾绦磐剑谶@種佛教色彩濃厚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成長,文字之間偶然閃現(xiàn)佛教色彩,想來也是能夠理解的。
張岱家庭的信佛傳統(tǒng)可謂綿延久長,不僅父系一支多有信仰佛教者,母系一支亦然。上文曾提及張岱外祖陶允嘉蓄放生池,再聯(lián)系會稽陶氏與云棲蓮池的交集及蓮池大力弘揚放生的活動,便能理解張岱外祖放生的動機。而陶允嘉的佛教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女,即張岱生母陶宜人。在《曹山》一篇中,張岱記載:“余少時從先宜人至曹山庵作佛事。”在《高麗寺》一文里,張岱又說:“余少時從先宜人至寺燒香?!贝送猓瑥堘吠砟曜鳌栋滓掠^音贊序》也說:“岱離母胎,八十一年矣。常常于耳根清凈時,恍聞我母念經(jīng)之聲。蓋以我母年少祈嗣,許念白衣觀音經(jīng)三萬六千卷也。”《白衣觀音經(jīng)》即《普門品》之俗稱,因經(jīng)文中有“若有女人設(shè)欲求男,禮拜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shè)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之句,遂為祈嗣之人虔敬奉持,而岱母則許念三萬六千卷,實非小數(shù)。在此篇贊文中,張岱也寄托了他對母親的深切思念:“胞里聞經(jīng),八十一祀。一聞母聲,一見我母?!币陨线@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岱母好佛對張岱的深刻影響。
此外,張岱父系親眷中出入釋教者也不在少數(shù)。張岱曾祖張元忭曾與明末的云棲蓮池共同參禪,并留下《贈蓮池上人》一首,就其序文中“是歲乙亥冬,吾邑興浦庵結(jié)禪期,延為首座。予因獲見之,嘉其超世之勇……”字句看來,張元忭對于蓮池是非常敬重的。張岱的祖父汝霖對于佛教的態(tài)度則更加值得玩味,據(jù)張岱《興復(fù)大能仁寺因果記》所載,張汝霖在一開始被認(rèn)作無漏和尚后身時十分憤怒,直言“我恨不得一棒打殺此禿,料與狗吃,乃謂我是其后身耶”,言語之間不難見其怒氣。然而在張岱的記述中,張汝霖之后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而吾大父后乃大悔,晚年造無漏庵于砎園,請湛老和尚摩頂受記,而仍其號曰無漏居士。”從之前的拒斥與不屑,到晚年的悔過與皈依,這不僅體現(xiàn)了張汝霖本人對于佛教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在另一方面似乎也影響了張岱晚年對佛教的態(tài)度。
除張岱的長輩外,他的同齡親友之中也有不少奉佛之人。在記述靈隱寺時,張岱盛贊了靈隱寺住持具德和尚之能力,并言“具和尚為余族弟”。張岱的另一位族弟張陛在“抗清失敗后,亦深研佛法,與金堡等人來往密切”。此外,張岱的摯交祁文載在明亡之后也落發(fā)出家:“甲申三月,龍蛻鼎湖,文載削發(fā)披緇,坐破蒲團十有余載?!?/p>
綜上可見,張岱的思想雖以儒家為主,但至少在明亡以后,佛教思想開始走入他的生命,并充當(dāng)了較為重要的角色。他對佛教的態(tài)度也由之前的冷淡拒斥轉(zhuǎn)向隨順依托,這在其晚年著述《陶庵夢憶》中多有證據(jù)。如果單純站在儒家視角,我們似乎很難理解張岱的文風(fēng)由慷慨任俠向空靈雋秀的巨大轉(zhuǎn)變,但如果結(jié)合《陶庵夢憶》中的佛教色彩來分析,我們大概就能窺探這一轉(zhuǎn)變的重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