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斯甘
法國漢學家韓百詩(Louis Hambis,1906—1978)將西域史地的范圍概括為“從咸海到中國甘肅省的敦煌,從南西伯利亞直到阿爾泰山,從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脈一直到中國西藏北部的阿爾金山山脈?!?1)韓百詩著,耿昇譯:《西域的歷史文明與絲綢之路》,鄭炳林主編《法國西域史學精粹1》,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頁。西域史地作為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一直受到法國漢學界的關注。西域史地研究在伯希和時代從漢學脫離出來,成為一門新興學科,但漢學研究是西域史學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緊密相連。被公認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三種漢學雜志之一”(2)張西平:《西方漢學十六講》,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237頁。的學術期刊《通報》(T’oung Pao)重視西域史地研究,追蹤學界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主編沙畹(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伯 希 和(Paul Pelliot,1878—1945)發(fā)表過多篇有關該領域的論文和書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使法國漢學界失去了多位漢學巨擘,因此1945年可以稱為整個法國漢學研究史上“重要的分水嶺”。(3)謝和耐(Jacques Gernet)著,耿昇譯:《二戰(zhàn)之后法蘭西學院的漢學研究》,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2輯),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466頁。故本文以1944年為時間節(jié)點,梳理《通報》1890—1944年有關西域史地研究的論文及書評,以期有助于把握20世紀上半葉法國乃至歐洲西域史研究的整體脈絡和階段性特征。
1890年,法國漢學家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與荷蘭漢學家施古德(Gustave Schlegel,1840—1903)聯(lián)合創(chuàng)辦《通報》,創(chuàng)刊主編在聲明中將漢文文獻中的中亞問題研究列在首位,特別指出漢學家需要學習波利尼西亞和閃語族語言,強調了漢學家和東方學家的跨學科合作(4)“Avertissement des Directeurs,” T’oung Pao 1.1 (1890): I—IV, www.jstor.org/stable/4524798,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體現(xiàn)出當時法國乃至歐洲漢學界將中西文化交通作為研究中心的特點。1903年《訃告:施古德》(“Nécrologie : Le Dr. Gustave Schlegel”)一文中指明《通報》是當時歐洲唯一一份專門針對中亞和東亞的學術期刊。(5)Henri Cordier, “Nécrologie: Le Dr. Gustave Schlegel,” T’oung Pao, Série II 4.5 (1903): 407—415, www.jstor.org/stable/4525702,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
《通報》的第37卷(1944)刊載了《〈通報〉,1890—1944年47卷總索引》(“Index Général des Quarante-Sept Premiers Volumes années 1890—1944”),編輯索引了1890—1944年期間刊發(fā)的所有文章,《通報》編輯部、巴黎國家科學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de Paris)和荷蘭科學學院(l’Institut Néerlandais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共同參與了索引的編輯工作,使索引規(guī)范且具權威性。索引中“國家與地區(qū)”類別中將“中亞及北亞地區(qū)”(Asie Centrale et Septentrionale)列為獨立條目,“中亞及北亞地區(qū)”分為阿爾泰地區(qū)(Asie Alta?que)和亞洲西域(Asie Sérindienne)(1)“Sérindien”一詞作者采用了耿昇先生的譯文,該詞出現(xiàn)在阿里·瑪扎海里(Aly Mazahéri)著,耿昇譯 :《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4年,第495頁。兩個部分。以“中亞及北亞地區(qū)”條目為參考依據(jù)(2)因20世紀上半期阿爾泰語系各語言間的相互比較是研究熱點,芬蘭著名突厥學家蘭司鐵(G. J. Ramstedt, 1873—1950)在阿爾泰語系中加入朝鮮語,主張阿爾泰語系的親緣關系,故“中亞及北亞地區(qū)”條目收錄了期刊刊載的滿語及中國東北地區(qū)相關文章,包括專文欄目、資訊欄目文章,例如比利時傳教士閔宣化(J. L. M. Mullie,1886—1976)的文章、德國外交官希姆萊(Karl Himly,1836—1904)撰寫的《清文鑒》(“Thsing-wōn-kien”)滿語研究的系列文章。因此補充索引中的“中亞及北亞地區(qū)”主要指以蒙古高原為中心的亞洲腹地,亦涉及中國華北、東北地區(qū),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的突厥地區(qū)、帕米爾高原等亞洲內陸地區(qū),與20世紀上半期法國學界慣于使用的“高地亞洲”(La Haute Asie)概念較為接近。,每十年為一個統(tǒng)計單位,《通報》有關西域史地研究的文章數(shù)量分別是:1890—1899年共發(fā)表相關文章共計71篇(專文20篇、書評22篇、資訊類文章21篇、互動類文章8篇);1900—1909年共計64篇(專文15篇、書評31篇、資訊類文章17篇、互動類文章1篇);1910—1919年共計28篇(專文13篇、書評15篇、資訊類和互動類文章無);1920—1929年共計30篇(專文15篇、書評12篇、資訊類文章2篇、互動類文章1篇);1930—1939年共計114篇(專文13篇、書評100篇、資訊類文章1篇、互動類文章無);1940—1945年共計7篇(專文6篇、書評1篇、資訊類和互動類文章無)(3)此處“專文”指“學術論文”(Articles de fond)欄目、“雜識”(Mélanges)欄目刊發(fā)的文章,書評指“評論簡報”(Bulletin Critique)欄目、“書目”(Bibliographie)欄目、“收到書籍”(Livres Re?us)欄目的文章,“資訊類文章”指“紀事”(Chronique)欄目和“雜錄”(Variétés)欄目的文章,“互動類文章”指“按語與征詢”(Notes and Queries)欄目和“通信”(Correspondance)欄目的文章。。通過統(tǒng)計可知,專文數(shù)量保持穩(wěn)定,每十年基本在15篇左右浮動。書評數(shù)量在1930—1939年大幅度提升的原因是伯希和將書評收入“收到書籍”欄目中,第27卷至29卷每卷“收到書籍”欄目長達幾十頁乃至上百頁,書評數(shù)量眾多,西域史地研究書評數(shù)量大幅增加。資訊類文章集中在1890—1899年和1900—1909年,主要因為《通報》追蹤報道了包括杜特雷依(Dutreuil de Rhins,1846—1894)、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伯希和等多位歐洲探險家在西域、蒙古的考察信件和探險紀實,故該時期文章數(shù)量最多,1910年之后歐洲探險隊在西域的探險活動逐漸減少,沙畹、伯希和減少了資訊類欄目報道內容,文章數(shù)量遠少于前20年?;宇愇恼露鄶?shù)為施古德撰寫,創(chuàng)刊前十年數(shù)量最多,后因沙畹取消了“按語與征詢”欄目,此類文章數(shù)量驟減。
通過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有關西域史地研究的文章涉及期刊的各個欄目,研究領域廣泛,文章數(shù)量眾多,體現(xiàn)出期刊對于西域地區(qū)研究的重視。《通報》自創(chuàng)刊至20世紀40年代,西方漢學界對西域地區(q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歷史、文獻學和地理三個方面,西域史地研究發(fā)展基本與漢學研究發(fā)展趨勢相一致。
以補充索引中的“中亞及北亞地區(qū)”為參照系,統(tǒng)計專文作者國籍、書評所評專著或論文作者國籍、資訊類文章所涉及國家或探險家國籍,將《題材補充索引》(“Index Complémentaire par Matières”)作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可以從數(shù)量方面體現(xiàn)期刊中法國學者乃至法語文章在期刊中的占比(見表1)。
表1 《通報》中“中亞及北亞地區(qū)”條目中所刊文章之作者國籍一覽
表1顯示了不同主編時期各國學者論文、書評、資訊文章發(fā)表情況,總體來說法國學者的文章數(shù)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專文類和資訊類欄目,其次是德國、俄國、英國的書評類文章,此類書評體現(xiàn)了主編關注的西域史地研究重點和個人學術偏好。現(xiàn)以“主編時期”為參照,整理法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和主編書評,以期發(fā)現(xiàn)20世紀上半葉法國西域史地研究的發(fā)展趨勢。
施古德、考狄主編時期,法國作者的文章數(shù)量并不占優(yōu),法國學者的文章有考狄2篇(1)考狄整理刊布了法國耶穌會士宋君榮(Antoine Gaubil, 1689—1759)的未刊手稿,文章主要是對韃靼和林情況的勘察報告,屬于北亞地區(qū)研究,故不再展開討論。、德維利亞(Gabriel Devéria,1844—1899)1篇、端尼格(Joseph Deniker,1852—1918)1篇。德維利亞、端尼格在1891年第2卷第3期分別發(fā)表了有關葉尼塞河地區(qū)碑文的文章:德維利亞發(fā)現(xiàn)闕特勤碑漢文碑文中的“特勤”和新舊唐書中的“特勒”不符,提出當時尚未辨認的碑文可能與突厥文相關的假設(2)Gabriel Devéria, “La Stèle Funéraire de Kiuèh T’Eghin. Notice de Ye-lu-tchou (XIIIe Siècle),” T’oung Pao 2.3 (1891): 229—231,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4889,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端尼格簡述了俄國考察隊對葉尼塞河地區(qū)的考察成果,文末亦贊同德維利亞的假設(3)Joseph Deniker, “Note Sur les Inscriptions Du Yenissei,” T’oung Pao 2.3 (1891): 232—233,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4890,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書評方面,因考狄的學術專長是書目學研究,有關西域史地研究的書評多為介紹性書評,論述較少。施古德撰寫的書評多圍繞蒙古文、突厥文碑銘研究展開,他重視鄂爾渾葉尼塞碑銘的刊布與非漢文碑銘的釋讀研究,他“衷心希望這項工作取得成功”并對積極從事刊布、釋讀的芬蘭、俄國學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4)Gustave Schlegel, “Reviewed Work: Inscriptions de l’Orkhonrecueillies par l’expédition finnoise en 1890 et publiées par la Société Finno-Ougrienne,” T’oung Pao 3.5 (1892): 529—531,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4971,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施古德詳細介紹了丹麥學者湯姆森(Vilhelm Thomsen,1842—1927)的突厥文釋讀研究,評價湯姆森“以非凡的方式解讀了這篇神秘的文章,獲得了不朽的成就”(5)Gustave Schlegel, “Reviewed Work: Déchiffrement des Inscriptions de l’Orkhon et de l’Iénisséi,” T’oung Pao 5.2 (1894): 171—174,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5061,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此時期法國在西域地區(qū)探險考察落后于俄國、芬蘭等國家,法國學者積極參與鄂爾渾碑銘研究,但是在非漢文文獻研究方面難有突破,法國的西域史地研究稍顯滯后。
沙畹、考狄主編時期,法國學者的文章明顯增多,伯希和9篇、沙畹7篇、考狄3篇、鄂盧梭(Léonard Aurousseau,1888—1929)1篇。伯希和的文章主要屬于文獻學研究,他善于從文獻學出發(fā)考釋歷史人物、歷史細節(jié),文章多為語言和歷史、地理、宗教等多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以《默啜可汗公主與闕特勤的關系》(“La fille de Mo-tch’o qaghan et ses rapports avec Kül-tegin”)為例,它分屬于《題材補充索引》的“歷史”(Histoire)和“文獻與文學—碑銘和各 類 材 料”(Philologie et Littérature-épigraphie et documents divers)條目,伯氏贊同沙畹提出的西安府出土的賢力毗伽公主墓志為默啜可汗之女墓志的論斷,同時他認為《闕特勤碑》研究在公元8世紀中亞歷史研究中尤為重要,每一個與他相關的碑刻、墓志都應受到學界的關注(6)Paul Pelliot, “La fille de Mo-tch’o qaghan et ses rapports avec Kül-tegin,” T’oung Pao, Série II13.2 (1912): 301—306,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288,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沙畹的論文多屬于歷史研究領域,主要有《西域史料補充》(“Notes Additionnelles sur les Tou-kiue〈Turcs〉 Occidentaux”)、《據(jù)〈魏略〉所知的西方 國 家:前 言》(“Les Pays d’Occident d’après le Wei lio: Avant-propos”)、《〈后漢書〉中的西域地區(qū):前言》(“Les Pays d’Occident d’après leHeou Han chou: Avant-propos”),伯希和稱贊沙畹的譯本準確,附有詳細的注釋,大大豐富了法國學界對于中國古代西域地理知識。(7)Paul Pelliot, “Reviewed Work: Les pays d’Occident d’après le Wei lio by Ed. Chavannes,” Bulletin de l’école fran?aise d’Extrême-Orient 6.3/4 (1906):361—400, http://www.jstor.org/stable/43729406,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嫉业奈恼录性诘乩怼v史領域,他善于使用歐洲文獻材料、在華耶穌會士書信和筆記,整理宋君榮對青海、西藏地區(qū)勘察報告(8)Henri Cordier, “Mélanges géographiques et historiques. Manuscrit inédit du Père A. Gaubil S. J.,” T’oung Pao, Série II 16.4 (1915):515—561,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470,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梳理元朝時期的歐洲傳教士來華歷史,豐富了基督教在中亞傳播史的研究視角(1)Henri Cordier, “Le Christianisme En Chine Et En Asie Centrale Sous Les Mongols,” T’oung Pao, Série II 18.1/2 (1917): 49—113,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529,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鄂盧梭的文章是一篇書評,他詳細介紹了烈維(Sylvain Lévi,1863—1935)有關吐火羅語B種為龜茲語的研究成果和所使用的研究材料,尤其稱贊作為東方學家的烈維在研究中重視和使用大量漢文材料(2)Léonard Aurousseau, “A Propos De L’article De Sylvain Lévi: Le ‘Tokharien B’,Langue De Koutcha,” T’oung Pao, Série II 15.3 (1914): 391—404,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417,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此時期沙畹撰寫了大量書評,他持續(xù)關注吐魯番出土文獻的刊布,分別為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1860—1930)的著作撰寫了5篇書評,為德國著名東方語專家繆勒(Friedrich Wilhelm Karl Müller,1863—1930)撰 寫 了3篇書評,書評中多次強調吐魯番文獻刊布的重要性。沙畹另有5篇探險報告書評,介紹了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1865—1952)、斯坦因、龐佩利(Raphael Pumpelly,1837—1923)等各國探險家的考察成果。此時期沙畹的諸多研究成果聚焦中西交往史,改善了法國學界在西域史地研究的落后狀況。
伯希和主編時期法國學者的文章數(shù)量遠高于其他國家,其中伯希和21篇、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1911—1999)1篇、傳教士楊峻德神父(Karel de Jaegher,1872—1934)1篇(3)石泰安譯注的《遼志》、楊峻德神父研究南懷仁的滿語語法著作均屬于北亞研究,因此不再展開討論。。伯希和繼續(xù)深入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考釋了多個突厥文、蒙古文詞匯,討論中亞研究的熱門研究話題(4)Paul Pelliot, “Neuf Notes Sur Des Questions d’Asie Centrale,” T’oung Pao, Série II 26.4/5 (1929): 201—266,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900,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馮承鈞先生譯介此文,題為《中亞史地叢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1卷第5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110—159頁。。伯希和重視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他詳細梳理了王國維先生的著作(5)Paul Pelliot, “L’édition Collective Des ?uvres De Wang Kouo-Wei,” T’oung Pao, Série II 26.2/3 (1928): 113—182,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892,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馮承鈞先生翻譯了西域及蒙古史地部分,題為《評王國維遺書》,《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1卷第5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52—71頁。,有關西域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靜安先生的名作《鬼方昆夷獫狁考》和《西胡考》。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著名學者李蓋提(Lajos Ligeti,1902—1987)和塞諾(Denis Sinor,1916—2011)在《通報》發(fā)表的文章是在巴黎學習期間所作,他們均師從伯希和,伯希和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深深影響了兩位匈牙利學者,因此他們此時期的歷史、文獻學論文可以看作是法國學界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此時期的書評由伯希和負責撰寫,主要討論了吐火羅語的定名(6)Paul Peillot, “Reviewed Work: Tocharische Grammatik by E. Sieg et W. Siegling,” T’oung Pao, Série II 28.3/5 (1931): 444—450,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998,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大英博物館所藏粟特手稿的時間(7)Paul Peillot, “Reviewed Work: Die soghdischen Handschriftenreste des Britischen Museums in Umschrift und übersetzung.2. Teil by H. Reichelt,” T’oung Pao, Série II 28.3/5 (1931): 457—517,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7001,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阿爾泰語系同源關系等西域語言研究的熱門話題。伯希和的書評考證嚴謹,書評包含了豐富的補充材料,例如伯希和考證鋼和泰(Alexander von Sta?l-Holstein,1877—1937)所藏敦煌塞語文獻中西域地名(8)Paul Peillot, “Reviewed Work: The Geographical Names in the Sta?l-Holstein Scroll by G. L. M. Clauson,” T’oung Pao, Série II 28.1/2(1931) 129—240, www.jstor.org/stable/4526978,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6日。馮承鈞先生翻譯了此文,題為《塞語中之若干西域地名》,《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續(xù)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年,第53—54頁。、考證西域地名唆里迷以支持吐火羅語B種為龜茲語的觀點(9)Paul Peillot, “Reviewed Work: A propos des 大月氏Ta-yue-tche et des 貴霜Kouei-chonang by 羽田亨,” T’oung Pao, Série II 28.3/5 (1931): 478—514, www.jstor.org/stable/4527006,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6日。、指正海尼士(Erich Haenisch,1880—1966)的《蒙古秘史》(L’ histoire secrètedes Mongols)的復原本中將近50處復原不當?shù)牡胤?1)Paul Peillot, “Reviewed Work: Die letzten Feldzüge Cinggis Han’s und sein Tod nach der ostasiatischen Ueberlieferung by E. Haenisch,” T’oung Pao, Série II 31.1/2(1934):157—167,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7060,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綜上所述,《通報》在20世紀上半葉所刊載的文章數(shù)量表現(xiàn)出期刊對于西域史地研究的持續(xù)關注,文章數(shù)量保持在10%以上,尤其在文獻學、歷史學、地理學領域均高于10%,因20世紀初西域地區(qū)和敦煌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xiàn)為歐洲漢學界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研究材料,法國漢學在沙畹、伯希和的領導下,學術成果一度超越德國,期刊刊載的論文幾乎全部都是法語論文,研究中心亦從德國轉移到了法國。
通過對《通報》20世紀上半葉的論文及書評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20世紀上半葉法國西域史學分為兩個階段,下文分開述之。
20世紀初,法蘭西遠東學院(école Fran?aise d’Extrême-Orient)為法國漢學家提供了近距離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漢學家有機會在中國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20世紀的法國新一代漢學家在繼承了19世紀法國漢學家開創(chuàng)的文獻研究法的同時,利用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碑銘、題記等大量文獻綜合分析研究古代中國,沙畹是20世紀前期法國漢學家的代表,他完成了多部求法僧人所著的游記譯介工作,并在譯介的基礎上重視游記中記載的北印度、中亞、南海等各地方志,探尋游記所載的行程路線,由此擴展到了中國的宗教研究,著重討論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與改變。沙畹的研究重點包括西域及中亞史地研究,他關注中國史料中有關中國西部地區(qū)與中央政府間關系的材料,他的《西突厥史料》(Documents Sur Les Tou-Kiue,Turcs Occidentaux)是其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書中梳理和翻譯了《唐書》和《冊府元龜》相關西突厥史料,對史料中的中亞地名進行了簡單的名物考證,“此書的刊布將法國漢學界對內陸亞洲歷史的研究帶入一個全新的境界中”(2)鐘焓:《重釋內亞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69頁。。沙畹著重討論了唐朝與西突厥的關系,將研究范圍擴展到西突厥與柔然、波斯、東羅馬的外交關系,突出了各民族間的交往史,為中國與古羅馬帝國的文化交流提供證據(jù),繼而研究中國絲綢之路的起源與最初發(fā)展。
研究材料方面,沙畹將碑銘學研究引入了西域史地研究,研究視野更為寬廣。沙畹使用俄國學者拉德洛夫(Wilhelm Radloff,1837—1918)和丹麥語言學家湯姆森翻譯的突厥文碑銘材料比照漢文典籍,加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地區(qū)史料中突厥部分的材料,梳理中國西域突厥史,開創(chuàng)了法國漢學界使用東方學材料的先河。沙畹重視吐魯番、敦煌出土文獻的刊布,他在《評繆勒:中國西域吐魯番文獻中福音體文字手稿》(“F.W. K. Müller,Handschriften-Reste in Estrangelo-Schrift aus Turfant Chinesisch-Turkistan”)指 出 了繆勒文章的重要性在于新材料的公布:“格倫威德爾(Albert Grünwedel,1856—1935)同我們分享了他的考察細節(jié),為之后的中亞考察提供了指導,但是并未公布他(在吐魯番)的發(fā)現(xiàn)。繆勒于1904年2月18日在柏林科學院(L’Académie de Berlin)所提交的論文揭示了其考察的一角,使我們看到了一些在東方學界引起強烈興趣的發(fā)現(xiàn)?!?3)édouard Chavannes, “F. W. K. Müller, Handschriften-Reste in Estrangelo-Schrift aus Turfant Chinesisch-Turkistan,” T’oung Pao, Série II 5.2 (1904): 217—218,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5733,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2月7日。沙畹簡要介紹了繆勒刊布的新材料:“所公布的材料都是寫在紙、皮革、絲綢上,簡短殘卷的文字是敘利亞文字的衍生體,字母出現(xiàn)了各種重要的變化,主要涉及突厥語或波斯語??娎找砸环N無可爭議的方式證實了我們所處理的正是摩尼教文書殘卷?!?4)Ibid.沙畹尤其關注摩尼教文獻,“摩尼教文獻是格倫威德爾和勒柯克在吐魯番考古發(fā)現(xiàn)中最為重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锻▓蟆分耙呀泩蟮赖年P于柏林科學院所展出的文獻使我們對挖掘出的高昌古國宗教文獻予以特別關注?!?1)édouard Chavannes, “A. von Le Coq, Fragment einer manich?ischen Miniatur mit uigurischem Text aus der Ruinenstadt Idiut-Schahri bei Turfan (Ost-Turkistan)”T’oung Pao, Série II 9.5 (1908): 714—715,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047,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2月7日。沙畹在多篇書評中反復提到吐魯番文獻的重要性,認為這些文獻豐富了宗教史,尤其是摩尼教文獻不僅僅在語言學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預測會在更多科學領域中得到充分利用。
研究方法方面,沙畹積極接受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他在《評繆勒:回鶻文》(“Reviewed Work: F. W. K. Müller,Uigurica”)的 兩 篇 書 評中認同繆勒通過對比回鶻佛經《金光明經》(Suvaraprabhāsottamasūtra)與漢文佛經確定回鶻文詞匯以及突厥佛教詞匯的研究方法:“他不僅可以翻譯《金光明經》的突厥文仿制漢文的版本,還可以翻譯那些還未找出漢文版本的突厥文獻,或者只有一個類似的漢文版本的文獻。”(2)édouard Chavannes, “F. W. K. Müller, Uigurica: 1 Die Anbetung der Magier, ein christliches Bruchstück. 2 Die Reste des Buddhistischen Goldglanzsūtra. Ein vorl?ufiger Bericht,” T’oung Pao, Série II10.1 (1909): 98—100,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060,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2月7日。沙畹的《評西格和西格林:吐火羅語,印度斯基泰人的語言》(“E. Sieg, W. Siegling, Tocharisch, die Sprache der Indoscythen”)再次表示贊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兩位學者深入研究語音規(guī)則,對比吐火羅語言與歐洲語言,他們確定了吐火羅語的印歐字母?!?3)édouard Chavannes, “E. Sieg, W. Siegling, Tocharisch, die Sprache der Indoscythen,”T’oung Pao, Série II9. 4 (1908): 604—605,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026,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2月7日。但是總體來說,沙畹雖在西域史地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他僅精通漢文,并不擅長阿爾泰語系下的各種語言,相較于德國學界已經將西域史地研究深入到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研究中,20世紀初期法國學界的西域史地研究成就稍顯弱勢。
伯希和積極參與非漢語文獻的研究工作,他考釋了眾多蒙古語、突厥語詞匯,所撰文章從歷史比較語言學出發(fā)深入西域歷史、地理、人類學、社會風俗等諸多領域。20世紀上半葉阿爾泰語系同源關系研究是研究熱點,伯希和并未在論文中專門討論過他支持或反對阿爾泰語系的同源關系,但從多篇書評和文章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非常關注阿爾泰語系研究最新動態(tài)。伯希和為多名阿爾泰語系同源關系支持派的文章撰寫了書評,分別為符拉基米爾佐夫(Boris Yakovlevich Vladimirtsov,1884—1931)的書評10篇(其中阿爾泰語系對音研究書評共8篇)、鮑培(Nikola Nikolaevich Poppe,1897—1991)的書評6篇(其中阿爾泰語系對音研究書評2篇)、蘭司鐵(Gustaf John Ramstedt,1873—1950)阿爾泰語系對音研究的書評共2篇、科特維奇(Wladyslaw Kotwicz,1872—1944)1篇,而他僅為反對派的克勞森(Gerard Clauson,1891—1974)(4)符拉基米爾佐夫、鮑培、科特維奇、克勞森的譯名出自鮑培著,周建奇譯:《阿爾泰語言學導論》,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撰寫過1篇書評,且內容并不涉及阿爾泰語系,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伯希和更為關注阿爾泰語系同源關系派的最新研究成果。伯希和在非漢語文獻研究中強調漢文材料的重要性,伯希和重點使用《蒙古秘史》(L’ 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等雙語語料,認為“最近發(fā)現(xiàn)的蒙古編年史《蒙古秘史》混合了一半以上的古蒙古文,可以幫助我們更為準確地判斷明初的漢文譯本”(5)Paul Pelliot, “Un passage altéré dans le texte mongol ancien de l’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 T’oung Pao, Série II 27.2/3 (1930):199—202, http://www.jstor.org/stable/4526927,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月7日。,他將《蒙古秘史》《華夷譯語》等雙語材料加入到阿爾泰語系研究中,補充了大部分阿爾泰語系學者無法使用漢語材料的空白。1909年法蘭西公學院(Le Collège de France)為伯希和特設“西域語言、歷史和考古”講座(la Chaire de Langues, histoire et archéologie de l’Asie Centrale)正是對伯希和及其西域研究學術成就的肯定。他的書評涵蓋西域多種語言,補充了阿爾泰語系、東伊朗語支的漢文語料,向非漢文專長的阿爾泰語系學者展示了漢文文獻的重要性,擴展了東方學下諸多學科的研究視角。
伯希和的研究方法延續(xù)前輩漢學家的翻譯注釋法,但是他的研究深度和廣度都遠超前人。西方學界的逐行注釋是在印刷術普及之后逐漸流行起來的學術文體,這種注釋方式極其考驗研究者的學術水平,伯希和的遺著《馬可·波羅注》(Notes on Marco Polo)采用逐行注釋的方式調查元明藏書家的著述,他的弟子韓百詩對此評價為“此書早已不再僅是馬可·波羅行記的注釋,而是多篇足以展示其淵博學識的專題論文的匯集?!?1)《重釋內亞史》,第79頁。伯希和這種注釋方式明顯受到了中國乾嘉考證的學術方式的影響,也從側面證明了他與中國學者積極交往的事實。他贊同王國維先生“利用出土銅器銘文與文獻記載相印證”(2)陳得芝:《蒙元史與中華多元文化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21頁。的研究方法,他注重將考古發(fā)現(xiàn)與漢文文獻相互論證,打破文獻的局限,其治史觀念符合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jù)法”。
伯希和相較于前輩漢學家來說,不再將西域研究局限在漢學研究之中,而是將漢文作為橋梁,從漢文史料中收集各類西域、阿爾泰學的信息,將漢文史料與西域地區(qū)的非漢文文獻資料聯(lián)系在一起,使西域史地研究有了全新的發(fā)展。令人遺憾的是,伯希和更為關注具體詞匯的對音或結構研究,幾乎沒有綜述類研究或理論研究,塞諾認為伯希和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澄清了很多無關緊要的歷史細節(jié),“這是一種知識上的極大浪費”(3)塞諾著,羅新譯:《懷念伯希和》,見《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402—415頁。。
伯希和對西域地區(qū)的研究主要包括“西域古代史和中古史、塔里木盆地的定居民、突厥時代的敦煌和高地亞洲地帶、歐洲與遠東的關系、文化交流以及基督宗教的傳播等”(4)韓百詩著,耿昇譯:《法國50年來對西域的研究》,鄭炳林主編《法國西域史學精粹1》,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1頁。。《通報》作為有關特定地區(qū)和特定內容的多學科研究成果的傳播工具在20世紀上半葉迅速發(fā)展:專文方面,從考狄、施古德時期對闕特勤碑等考古發(fā)現(xiàn)的關注、沙畹主編時期對漢文典籍的譯介到伯希和主編時期西域非漢語歷史語言文字的釋讀,法國學者所關注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展;書評方面,沙畹的書評以摘要性陳述為主,附有個人評論和學術觀點,有助于讀者了解著作和研究觀點,伯希和所撰書評常深入著作內容細節(jié),列舉著作優(yōu)點與錯漏之處,提出質疑或解決思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西域史地研究充分體現(xiàn)出沙畹、伯希和二人鮮明的個人學術特色,重點梳理沙畹與伯希和的文章、書評為理清學術思路、推動法國西域史地研究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