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球視野下的明代北京鼎建

2021-11-18 10:40萬明
史學集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中華文明長安

摘 要: 明代北京鼎建,北京成為國家首都,南京作為陪都,這是明朝國家治理的一次重大決策,也是對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重大傳承與調(diào)整。在中國古代建都史上,秦漢大一統(tǒng)王朝奠都長安,自隋至唐末,長安成為統(tǒng)一中國的首都達322年;繼元朝之后,自明永樂至清末,北京成為統(tǒng)一中國的首都達490年。全國大一統(tǒng)格局是中國歷史區(qū)別于西方歷史的主要特征。中國都城獨樹一幟,在全球凸顯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中華文明。本文以“內(nèi)”與“外”為觀察點,考察明永樂帝鼎建北京,及其如何謀劃南北大一統(tǒng)對全國實行有效治理,又如何以北京作為絲綢之路的新起點與交匯點,重構絲路輝煌。這些探討有助于我們對整體明史和全球視野下中外關系史的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 北京;南京;長安;全球視野;永樂帝;中華文明;絲綢之路

北京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方位,從春秋燕國都城開始,到遼南京、金中都,至元大都,達致明清首都,北京可以說是千年古都,歷史文化積淀極為深厚。中外學界對于都城北京的研究,足稱“顯學”。從20世紀80年代王燦識先生編《北京史地風物書錄》開始,到21世紀初陳平原先生等編《北京研究書目》,“所錄書籍,包括各國學者及藝術家描寫、記錄、研究北京的各種文字及圖像資料”,可以使我們大致了解其豐厚積累重點集中在紫禁城的營建過程、營建制度、建筑藝術布局與相關歷史事件,成果極為豐碩,在此不一一贅述。20 世紀80年代筆者在北京大學隨許大齡師攻讀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題目是《明代兩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確立》,后以此題發(fā)表了關于明代兩京制度的首篇長篇論文(《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筆者謹以此文對明代北京鼎建略作延伸探討,希冀得到方家教正。

明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鼎建北京宮殿落成,永樂皇帝詔告天下,“仿古制,狥輿情,立兩京”,《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一,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戊辰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2235頁。于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御新殿接受朝賀,北京各衙門取消“行在”二字,同時應天各衙門皆加“南京”二字,北京提升為京師,而南京成為陪都。繼元大都之后,北京再次成為大一統(tǒng)王朝的首都,實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的建都理念。

鼎建北京,永樂帝下旨鑄造了永樂大鐘,并親自撰文,鑄造時間始于永樂十五年(1417),告成于永樂十七年(1419)。夏明明:《以鐘為書 鐘以載道——永樂大鐘及北京鐘鈴文化》,《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遷都北京之際,永樂大鐘敲響于宮中,它是大一統(tǒng)的象征,宣示北京成為首都。此鐘通體鑄有漢、梵 23萬字銘文,其中結尾部鑄有“敬愿大明永一統(tǒng)”“惟愿華夷一文軌”等銘文,明確表達了永樂帝遷都北京,并建兩京的南北大一統(tǒng)觀念,這是永樂帝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綱領的真實體現(xiàn)。

大一統(tǒng)觀,是中國自西周以來國家治理的基本觀念之一。春秋以后,雖然周王朝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但大一統(tǒng)的觀念卻長期持續(xù)存在。孟子在天下分裂的戰(zhàn)國時代預言天下“定于一”,(戰(zhàn)國)孟子著,楊伯峻、楊逢彬注釋:《孟子·梁惠王上》,岳麓書社2000年版,第9頁。就是大一統(tǒng)觀念的體現(xiàn)。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全國大一統(tǒng)格局是中國歷史區(qū)別于西方歷史的主要特征。明代北京鼎建,北京成為國家首都,南京作為陪都,是在新形勢與新基礎上的南北大一統(tǒng),是明朝國家治理的一次重大決策,也是對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重大傳承與調(diào)整。從此,北京在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中據(jù)有中心地位,對于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也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一、從南京到北京:繼承還是開新

明朝為定都曾經(jīng)頗費斟酌,長達30年以上。在中國古代王朝建都史上,兩京制和多京制是一個突出的特點。明太祖開創(chuàng)了明代兩京制,于洪武元年 (1368) 八月詔建兩京,“以金陵為南京,大梁為北京”,《明太祖實錄》卷三四,洪武元年八月己巳條,“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599 頁。明太宗于永樂十九年(1421)又一次“仿古制,狥輿情,立兩京”。《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一,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戊辰條,第2235頁。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兩京先后有著不同的地理概念。洪武初建兩京,所立是應天 (今江蘇南京) 和大粱 (今河南開封);而洪武年間營建的兩京,卻是應天和中都 (今安徽鳳陽) 。到永樂年間鼎建北京以后,兩京所指即是今天的北京與南京。

(一)明初定都的周折:國都之建立過程

明初建都的曲折歷程,還需要從國都初建開始考察。

1 兩京之設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八月,在陳友諒亡命鄱陽湖,張士誠被圍平江、命在旦夕之際,朱元璋開始把都城的建設提上日程,“拓建康城”,“作新宮于鐘山之陽……規(guī)制雄壯,盡據(jù)山川之勝焉”。《明太祖實錄》卷二一, 丙午八月庚戌條,第295頁。次年新城新宮成,煥然一新。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出師北伐,決心統(tǒng)一南北。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 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明太祖建國后第一步要正式定都,這關系到立國規(guī)劃。然而明太祖對此尚舉棋未定。三月,北伐大軍攻下汴梁(今河南開封),四月太祖親往視察。后來朱元璋在祭天地祝文中寫道:“當大軍初渡大江之時,臣每聽儒言,皆曰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既聽斯言,懷之不忘。忽爾上帝后土授命于臣,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保鳎┲煸白骸睹魈嬗莆募肪硪欢吨卸几婕捞斓刈N摹?,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版,第388頁。劉辰《國初事跡》則以“太祖克建康都之,嘗以六朝折數(shù)不久,深意遷都”(明)劉辰:《國初事跡》,上海博古齋1917年版,第18頁。來解釋此行目的。當時朱元璋考慮到金陵雖有著雄厚基礎,卻是六朝故都,偏于東南,不能完全符合治理全國的需要;而其時戰(zhàn)事倥傯,北部中國正待底定,汴梁位置居中,便于轉輸,又可以宋朝故都鼓動反元民族意識,適應統(tǒng)一南北的政治需要,可以順利推進北伐。因此,明太祖于洪武元年八月正式下詔,仿成周兩京之制,“其以金陵為南京,大梁為北京。朕于春秋往來巡守”,《明太祖實錄》卷三四,洪武元年八月己巳條,第599頁。這便是明代兩京創(chuàng)設的緣起。

2 南、北、中三都

明軍攻下元大都的同月,朱元璋再次巡視汴梁,對中原的凋敝有了深刻印象,故沒有下達營建北京宮闕城池之命。但對定都問題,他始終縈繞于懷,在洪武二年 (1369) 九月又一次提了出來: “上召老臣問以建都之地,或言關中險固,金陵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里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明)黃光昇:《昭代典則》卷六,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第27頁。朱元璋考慮,長安、洛陽、汴梁均為古都,但是建國之初,民力尚未蘇息,供給力役都要倚靠江南,北平的宮室變更,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南京“足以立國”。此外,在這次集議后,朱元璋以“臨濠則前江后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為由,奠定了其家鄉(xiāng)臨濠 (今安徽鳳陽)的中都地位。于是,明代出現(xiàn)了兩京(南京、北京)、一都(中都),即南、北、中三都制。

然而,明代三都的地位并不平衡,我們從都城宮闕城池的興建可以得知。京師修筑城垣,“城周一萬七百三十四丈二尺,為步二萬一千四百六十八有奇,為里五十有九。 內(nèi)城周二千五百七十一丈九尺,為步五千一百四十三,為里十有四”。《明太祖實錄》卷八三,洪武六年六月辛未條,第1481頁。北京一仍舊狀,而中都卻自詔立之日起,即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南京與中都城垣的營建,足以說明朱元璋心目中三都的真實地位。在制作中都城隍神主如京師之制時,禮部尚書陶凱曾上奏:“他日合祭以何主居上? ”帝答曰:“從朕所都為上。若他日遷中都,則先中都之主。”《明太祖實錄》卷七九,洪武六年二月丁丑條,第1439頁??梢娒魈娲_曾有過定京師于中都的想法。

洪武八年(1375) 四月,正當中都城規(guī)模已具之時,太祖親自巡幸了中都,停留數(shù)日,即返京師,竟然當天即“詔罷中都役作”。

《明太祖實錄》卷九九,洪武八年四月丁巳條,第 1685頁?!睹魈鎸嶄洝穼@一突發(fā)事件之原因,記載頗為簡單: “初,上欲如周漢之制,營建兩京。至是,以勞費罷之?!薄睹魈鎸嶄洝肪砭啪牛槲浒四晁脑露∷葪l,第 1685頁。這里道出了太祖欲建兩京于南京和鳳陽,而非南京和北京的事實,但僅將罷建中都歸結為“勞費”,恐不完全。耗費巨大的中都工程進行了六年之久,在大功垂成之際,不惜前功盡棄,似應尋求更深層的原因。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中都的地理位置不宜建都,無法解決遠離北部國防線的問題;二是明太祖巡幸時發(fā)生了“壓鎮(zhèn)”事件,成為罷建的導火索。在太祖祭告天地的祭文中揭示出:“于此建都,土木之功既興,役重傷人。當該有司,疊生奸弊,愈覺尤甚”,(明)朱元璋撰:《明太祖御制文集》卷一二《中都告祭天地祝文》,第388頁。從而印證了淮西功臣集團與皇權的矛盾已經(jīng)凸顯出來。

3 定都南京,仍思北遷

中都停建后,明太祖陸續(xù)改建了南京宮殿及太廟、圜丘、社稷壇等,工程竣工于洪武十年 (1377 ) 十月。洪武十一年 (1378) 正月,帝下詔改南京為京師。躊躇了十年之久的首都,至此正式確立。

然而,南京作為京師的地位并不穩(wěn)固。太祖遷都之心仍時有萌發(fā)。御史胡子祺曾上疏請都關中,“舉天下莫關中若也”,《明太祖實錄》卷五二,洪武三年五月乙未條,第1769頁。這件事并沒有隨歲月流逝而在朱元璋腦海中磨滅,接近晚年,反倒越加清晰。

大約繪制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的《大明混一圖》

反映了植根于傳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治理觀,“混一”即統(tǒng)一,也即大一統(tǒng)之意。至洪武二十四年 (1361) 八月,太祖“以江南地薄,頗有遷都之意。八月,命皇太子往視關、洛。皇太子志欲定都洛陽,歸而獻圖”。(明)姜清撰,吳明松點校,劉世南審訂:《姜氏秘史》卷一,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整理:《豫章叢書·明人小史八種》,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頁。但無論是籌劃遷都西安還是洛陽,都因太子不久即病死而擱置下來。二十五年(1362),明太祖親作《祭光祿寺灶神文》,表達出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朕經(jīng)營天下數(shù)十年,事事按古有緒,維宮城前昂中漥,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廢興有數(shù),只得聽天。惟愿鑒朕此心,福其子孫,云云。”(清)顧炎武撰,顧宏義、嚴佐之、嚴文儒校點:《天下郡國利病書》,(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整理:《顧炎武全集》第1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31頁。在此表明他終于完全放棄了遷都的雄心。

明朝為定都頗費斟酌,究其根本原因,實在于南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中國古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由來已久,李劍農(nóng)曾斷言:“宋以后之經(jīng)濟重心遂移于東南?!崩顒r(nóng):《宋元明經(jīng)濟史略·總敘》,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第7頁。江南的稻米畝產(chǎn)量,據(jù)估計在宋代是326斤,到元代為347斤。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 Pub Co,1969,p 315 明初,雖然全國普遍呈現(xiàn)社會凋敝景象,但南方經(jīng)濟在原有基礎上恢復較快,加之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便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社會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的措施。以人口為例,洪武二年 (1369) 北平府僅14 974戶,48 973口,所報墾官民田只有780多頃;洪武八年北平府人口數(shù)據(jù)為80 666戶,323 451口。參見繆荃孫輯:《永樂大典》輯本《順天府志》卷八,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頁。而江南吳江一縣在洪武四年 (1371) 人口已達80 382戶,361 686口,這一數(shù)字幾乎與洪武八年北平府人戶相等。嘉靖《吳江縣志》卷九,劉兆祐主編:《中國史學叢書三編》,學生書局1987年版,第435-436頁。萬斯同曾云:“元季以江淮多事,東南資儲不復達于燕薊, 日以瘠弱,以至于亡”,(清)萬斯同:《明史·地理志稿·天下志地·地理一》,浙江省圖書館藏清稿本。這說明北方經(jīng)濟無力支持龐大的中央機構。明初無法立即考慮大規(guī)模修河通漕,受到經(jīng)濟制約,不能遷都北方,也不得不“定鼎江南,以資兵食”。(明)王锜撰,張德信點校:《寓圃雜記》卷一《建都》,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頁。明太祖定都于南京,是將政治中心與經(jīng)濟中心相結合,待經(jīng)濟恢復后再作打算。因此,明初的定都為經(jīng)濟條件所制約。

明太祖考慮遷都,總體上是出于國家治理的需要。明初,“元亡而實未始亡耳”,北元仍有相當力量,這使北部邊防具有特殊意義。明朝“重兵之鎮(zhèn),惟在北邊”,(明)余繼登撰,顧思點校:《典故紀聞》卷三,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50頁。而皇帝遠在南京,自然無法放心。建都和分封的密切聯(lián)系,被李日華一語道破:“天子都金陵,去塞垣遠且萬里,近且數(shù)千里。虜出沒塞下難制,于是酌周、漢,啟諸王之封?!保鳎├钊杖A纂,魯重民補訂,錢蔚起校定:《官制備考》卷上《宗藩》,《四六全書》,崇禎十三年刻本,第3頁。

明太祖先后分封二十五王于全國軍事戰(zhàn)略要地,拱托著位于東南的帝國中心南京。其中朱棣被封燕王,駐守北平。由此,北部塞王逐漸代替元勛重臣,掌握了邊防指揮權。這不僅使明太祖得以毫無顧忌地剪除威脅皇權的功臣元勛,也使得年事已高的明太祖在太子死后,終于放棄了遷都北方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史家所謂有明一代南倭北虜之患,實已兆于明初。明朝綿長的海岸線上“島寇倭夷,在在出沒,故海防亦重”。《明史》卷九一《兵志三》,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243頁。明朝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一個開國伊始就遭遇海上挑戰(zhàn)的王朝。明太祖定都南京,其地理位置可就近控制海防,也必然為定都之考慮因素。

日本學者檀上寬認為,明初是南人政權,江南地主贊同定都南京,而朱元璋不甘于做南人政權之主,要做統(tǒng)一王朝之君,故有北都意。檀上寬:「明王朝成立期の軌跡」、『東洋史研究』、第三十七巻第三號,1978年。筆者認為朱元璋的思想出發(fā)點是從大一統(tǒng)王朝全局出發(fā),考慮如何有效地治理全國。雖然他的開國功臣以江、淮人為主,大多留戀故土是事實,這成為定都南京和營建中都的因素之一。但是還應該看到,在明初江、淮官員被派往北方常年駐守的也很多,提出遷都北方主張的也并不都是北方人,如提出關中之議的胡子祺就是江西吉水人。

綜上所述,明初的都城正是在當時政治、經(jīng)濟、軍事、地理等諸多因素縱橫交織的影響下,穩(wěn)定于南京,并持續(xù)了半個世紀。

(二)大一統(tǒng)的追求:奠都北京之過程

明朝定都南京,又不斷出現(xiàn)波折,都城明顯具有一種不確定性,明太祖在晚年深感無力情況下才放棄遷都的打算。靖難之役以后,燕王朱棣登上皇位,是為明太宗永樂皇帝。大一統(tǒng)治理的需要促使他順理成章地將自己的龍興之地作為京師提上了日程,于是遷都北京成為大勢所趨。

1 以北平為北京

從永樂帝即位,北平就提升到了都城的地位,并改名為北京。永樂元年 (1403) 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上言,以北平布政司為帝 “承運興王之地”,請求“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永樂皇帝允準,制曰:“其以北平為北京?!薄睹魈趯嶄洝肪硪涣罉吩暾滦撩畻l,第294頁。二月,永樂帝在北京設置了留守行后軍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國子監(jiān),并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北平行太仆寺為北京太仆寺。行都督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行部設尚書二員,侍郎二員,所屬六曹,《明太宗實錄》卷一七,永樂元年二月庚戌條,第 301頁。從而使北京中央機構初具規(guī)模。

北京提升為都城,主要是因自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史稱:“幽燕自昔稱雄,左環(huán)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撫居庸。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所謂不得不可為王之地?!?/p>

(清)孫承澤纂:《天府廣記》卷一《形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頁。更重要的是,“內(nèi)跨中原,外控朔漠,宜天下都會”。(明)楊榮:《楊文敏公集》卷一《題北京八景卷后》,陳子龍等輯:《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一七,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37頁。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從春秋燕國的都城、歷經(jīng)遼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逐漸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一般認為,自古為中國患,莫甚于“北虜”。北方游牧民族始終是中原政權的最大威脅,作為華北平原北方門戶的北京,具有軍事上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而明初“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明史》卷九一《兵志三》,第2235頁。的特殊歷史條件,更賦予了北京突出的軍事中心地位。

翻檢《明實錄》,永樂初年北虜犯邊之報紛至沓來,皇上諭邊防范之令也屢見于篇。永樂二年 (1404),中亞強盛的帖木兒帝國曾有調(diào)集軍隊,準備遠征中國之舉,布哇著,馮承鈞譯:《帖木兒帝國》上,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第57-59頁。此時由于朱棣即位實行削藩策,將太祖時布置于北方的塞王大半內(nèi)移,從而使北部軍事形勢非常嚴峻。

初立北京之時,永樂已有遷都之意,這一意念的實現(xiàn)還必須等待時機。為使經(jīng)數(shù)年戰(zhàn)火的北方經(jīng)濟得到恢復發(fā)展,朱棣采取了大量徙民充實北京、調(diào)發(fā)軍民屯種、大力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一系列措施,并屢次減免北京稅糧,以蘇息民力?!睹魈趯嶄洝肪矶?,永樂元年八月甲戌條,第 415頁;卷二四,永樂元年十月壬申條,第446頁;卷二五,永樂元年十一月戊戌條,第 458頁;卷三三,永樂二年七月己未條,第 579頁;卷三八,永樂三年正月庚申條,第646頁。

2 巡幸之所

永樂四年 (1406) 閏七月,淇國公丘福等請建北京宮殿,以備巡幸。由此,拉開了興建北京宮殿的序幕。永樂帝特遣以工部尚書宋禮為首的一批官員,赴全國各地督軍民采木、造磚瓦;又命工部征天下諸色工匠民夫于永樂五年(1407)五月赴北京聽役,這些可以被視為成祖永樂決意遷都的前奏。

兩年多以后,永樂七年 (1409) 春,永樂帝首次親巡北京。為了這次北巡,他特命禮部鑄就加有“行在”二字的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錦衣衛(wèi)等印十四顆。到北京后,永樂帝親臨定議,封昌平縣黃土山為天壽山,作為死于永樂五年的皇后徐氏的山陵。(明)鄭曉撰,李致忠點校:《今言》卷一,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46頁。

永樂帝北巡期間,南京由皇太子監(jiān)國。事實上,皇帝把整個中央官僚機構要員的一半以上都帶到了北京,并構成了一套新的中央機構,行使中央職權,可以說實際政本此時已經(jīng)北移。 當時“凡有重事并四夷來朝,俱達行在所”?!睹魈趯嶄洝肪戆硕?,永樂六年八月己卯條,第 1094-1095頁。但因巡狩的性質(zhì)所決定,當時北京官員設置的臨時性很強,如夏原吉曾一度“一佩九印”,就是突出的一例。(明)王世貞撰,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卷七《皇明異典述》,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2頁。

首次北巡回南京后,為加快遷都的步伐,永樂帝命工部尚書宋禮開通會通河,接著又開鑿了清江浦,使得南北漕運能夠暢通,連接南方經(jīng)濟中心與北方政治、軍事中心有了保障。他還將順天府升為正三品,官制同應天府,在名義和實際上更縮小了兩京差別。

在永樂帝第二次親巡北京期間,永樂十三年 (1415) 二月,北京“行在禮部會試天下舉人”,反映出冠以“行在”二字的北京中央機構,開始在名義上和形式上都完全行使中央職能,這是北京成為真正意義京師的標志性事件,表示正式遷都已為時不遠。會試的第五名王翱是畿輔鹽山人,被永樂帝召見并賜酒食?!睹魇贰分睍骸暗蹠r欲定都北京,思得北士用之。”《明史》卷一七七《王翱傳》,第4699頁。1415年年底,明朝一改以前由南京欽天監(jiān)進年歷的傳統(tǒng)慣例,由行在欽天監(jiān)進呈次年大統(tǒng)歷。此后不久,永樂帝又做出改趙王高燧封國于彰德的決定,結束了其居守北京14年的歷史。永樂十四年(1416),永樂帝又下令 “作西宮”,以為“視朝之所”,《明太宗實錄》卷一七九,永樂十四年八月丁亥條,第1953頁。這預示著北京宮殿群的大規(guī)模營建在即。

此次北巡回到南京后,永樂帝詔令群臣商議營建北京之事,在遷都物質(zhì)準備都已經(jīng)完備的情況下,經(jīng)此集議,宣示了從永樂四年開始, 長達10年的營建準備階段已經(jīng)結束,轉入了大規(guī)模的營建階段,營建性質(zhì)也由供巡幸變?yōu)榻ⅰ暗弁跞f世之都”。

永樂十五年 (1417) 春,永樂帝決定第三次北巡。這次的留守事宜,不同以往,規(guī)定太子視事時“其左右侍衛(wèi)及在京各衙門官員人等,啟事皆如常儀,其在外文武衙門合奏事,具奏待報而行”;又規(guī)定 “內(nèi)外文武大小官員俱從行在吏部、兵部奏請銓選”?!睹魈趯嶄洝肪硪话肆?,永樂十五年三月丁亥條,第 1989頁。將太子管轄的政務范圍縮小為南京日常事務;命行在吏部、兵部全權行使正式中央機構職能,而南京吏部、兵部雖名義尚為中央機構,實際權力相對已喪失殆盡。這反映出北京即將上升為京師、南京將下降為陪都過程中微妙的權力轉移。

3 遷都北京

北京西宮竣工后,更大規(guī)模的營建工程破土動工。“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guī)制悉如南京”。

《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一,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戊辰條,第 2235頁。

改造皇城“于東去舊宮可一里許,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過之”。(清)孫承澤著,王劍英點校:《春明夢余錄》卷六《宮闕》,北京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頁。永樂十八年(1420)九月,工程即將竣工時,永樂帝詔太子至北京,命皇太孫留守南京。自此,“六部政悉移而北”。(明)王世貞撰,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卷四七《六部尚書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880頁。永樂帝詔令自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始正北京為京師,不稱行在;南京衙門皆加“南京”二字,并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四日將北京營建完畢詔告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基創(chuàng)業(yè),興王之本為先,繼體守成,經(jīng)國之宜尤重。

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君主華夷,創(chuàng)立江右以肇邦基,肆朕纘承大統(tǒng),恢弘鴻業(yè),惟懷永圖。眷茲北京,實為都會,地勢雄壯,山川鞏固,四方萬國,道里適均,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仿古制,循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創(chuàng)建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貽子孫萬世之弘規(guī)。且于巡狩駐守實有便焉。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于趨事,天人協(xié)贊,京貺駢臻。今工已告成,選以永樂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誕新地理,用致雍熙。于戲!天地清寧,衍宗社萬年之福;華夷綏靖,隆古今全盛之基。故茲詔示,咸使聞知。(明)傅鳳翔輯:《皇明詔令》卷六《成祖文皇帝》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8冊,齊魯書社1999年版,第121-122頁。

詔書明言“眷茲北京,實為都會,地勢雄壯,山川鞏固,四方萬國,道里適均”,表明北京地理位置的極端重要性。又稱建立兩京,是“上以紹皇考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貽子孫萬代之弘規(guī)”。永樂十九年年底,北京宮殿、郊廟 、社壇全部營建完畢。為使北京與首都這一地位相匹配,永樂帝對官僚機構做了必要調(diào)整,革去北京行部及所屬六曹清吏司等機構,改北京行太仆寺為太仆寺,北京國子監(jiān)為國子監(jiān)。同時頒布了一系列新的任命。

永樂十九年正月,北京正式成為明朝首都。正月十九日,永樂帝頒布《北京營建工成寬恤詔》(又名《大赦詔》),再次強調(diào)“繼承大統(tǒng),撫馭萬方,夙夜祗勤,率遵成憲。乃者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志,效成周卜洛之規(guī),建立兩京,為子孫帝王萬世之基”,(明)傅鳳翔輯:《皇明詔令》卷六《成祖文皇帝》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8冊,第122頁。從而說明北京鼎建后形成的南北大一統(tǒng)的布局,是建立王朝千秋萬代的統(tǒng)治基礎。定都北京是明王朝國家治理的一次重大決策,同時保留南京,建立起南北不可分割的一統(tǒng)治理大格局。

明人曾言:“是則都燕之志,太祖實啟之,太宗克成之?!保鳎┩蹊熥瑥埖滦劈c校:《寓圃雜記》卷一《建都》,第1頁。對國家的整體治理,是明王朝統(tǒng)治者建都首要考慮的問題。遷都與兩京并建,是明朝國家治理的一次重大決策,也是對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重大調(diào)整,絕非永樂帝個人意志所決定,這是明朝帝王在當時政治經(jīng)濟條件制約下做出的合理選擇。永樂帝遷都北京,將政治中心與軍事中心合二為一,但他無法改變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超過北方的事實,丘浚對此有精辟的論斷:“文皇帝遷都金臺,天下萬世之大勢也。蓋天下財賦出于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于西北,而金臺為其樞。并建兩京,所以宅中圖治,足食足兵,據(jù)形勢之要,而為四方之極者也。用東南之財賦,統(tǒng)西北之戎馬,無敵于天下矣?!保鳎┣鹂V?,林冠群、周濟夫校點:《大學衍義補》卷八五《都邑之建》,京華出版社1999年版,第720頁。他道出了兩京并建的真實意義是把政治中心、軍事中心與經(jīng)濟中心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王朝對全國的治理。

參見萬明:《明代兩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確立》,《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歷史事實證明,明代兩京制既具有歷史繼承性,又顯示了自身的特殊性。國都在北,陪都于南,符合中國古代歷朝與中外建都的規(guī)律。“自古帝王維系天下,以人和不以地理,而卜都定鼎,計及萬世,必相天下之勢而厚集之”,參見(清)徐元文:《序》,(清)顧炎武著,于杰點校:《歷代宅京記》,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3頁。阿諾德·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談到首都:“大一統(tǒng)國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趨向:首都的地點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一般說來,帝國締造者開始通常是在方便自己的政府所在地向全國發(fā)號施令:要么是自己祖國原有的首都(如羅馬),要么是征服地區(qū)邊緣,便于帝國締造者從本國進入的新地點(如加爾各答)。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帝國行政經(jīng)驗的積累或形勢的壓力,最早的帝國締造者以及那些在帝國一度陷入癱瘓之后接掌大權的繼承人,往往會把首都遷到一個新地點。這個新地點不再只是為方便早先開疆拓土的當權者,而是考慮整個帝國的便利。當然,這種新的全局觀念使得統(tǒng)治者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的地點?!眳⒁奫英]阿諾德·湯因比著,郭小凌等譯:《歷史研究》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2-623頁。但是“商遷五都,不別置員。周營雒邑,惟命保厘。漢、唐舊邦,止設京尹。宋于西京,僅命留守”。(明)顧起元撰,孔一校點:《客座贅語》卷二《兩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頁。唯有明代,在兩京各設一套中央機構,由此派生出一套相當完整的兩京制度,形成歷代兩京制最為典型的一例。這正是南北大一統(tǒng)的治理需要,也是加強控制南方經(jīng)濟中心的一種重要部署。

美國學者范德教授(Edward L Farmer) 認為:兩京制度廣義上是指洪武、永樂在明初不同時期創(chuàng)建的政治中心——南京和開封,南京和鳳陽,南京和北京。狹義上僅指南京和北京,特別是指永樂遷都前后的南京和北京。Edward L Farmer,Early Ming Government, 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p 134 筆者則認為,廣義上的兩京制度應包括自洪武開國至正統(tǒng)初年對首都的選擇與確立,并使之制度化的過程;也應包括與明代相始終的這一制度在有明一代發(fā)展、演變的全部過程。狹義上包括南京和北京 (應天府和順天府,以至南、北直隸) 政治、經(jīng)濟、軍事各方面的安排設置,南京和北京的都城職能及其制度化的過程。參見萬明:《明代兩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確立》,《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這里應該補充的是,兩京之設,是國家治理南北一統(tǒng)大格局的謀劃,同時也是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體系的傳承,直接影響了有明一代國家治理模式的奠定。

明代北京鼎建,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也是開新。永樂十九年,永樂帝“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誕新治理,用致雍熙”。

《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一,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戊辰條,第2235 頁。新的政治中心的形成和確立,是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理論的傳承與實踐,也標志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模式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永樂時期,明朝疆土東北達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烏第河),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西藏、云南、貴州(于永樂時建?。?,東到渤海、黃海、東海,南到南海及南海諸島,雖然不如元朝疆土廣大,卻比宋朝疆土大了很多。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北京是全球農(nóng)耕文明中心自成體系的都城類型之一。美國學者芮沃壽提出,“此城不論與宋都相比還是與隋唐長安相比,都更接近于古典宇宙論”。芮沃壽:《中國城市的宇宙論》,[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77頁。明朝人對于南北空間層次的認識,構筑了一條長長的時間線,建構了都城的理論架構,彰顯了中國大一統(tǒng)歷史發(fā)展進程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突破以往主要以制度史理解國家治理的單一框架,從時空出發(fā),進一步闡釋明朝國家治理構想空間的方式,以及中國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時空體系。

二、從長安到北京:內(nèi)向還是外向?

15世紀初,明代鼎建的北京,如漢唐長安一樣,成為建立在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由此躋身于國際大都會之列。西方學者指出,“南京在明太祖改建十年左右,趕上開羅成為世界最大城市,至十五世紀為北京所接替。除了十七世紀短時間內(nèi)亞格拉、君士坦丁堡和德里曾向它的居首地位挑戰(zhàn)外,北京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直到1800年前后才被倫敦超過”。 特蒂烏斯·錢德勒(Tertius Chandler)、吉拉爾德·??怂梗℅erald Fox):《城市成長的3000年》,紐約:學術出版社1974年版,第364頁。轉引自[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第36頁。明代北京將高度發(fā)展的農(nóng)耕文明整合于人類文明共同體之中,中華文明獨特的國家治理與運作模式,推動了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整合,農(nóng)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交融,彰顯了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意義。

長期以來,西方學者在論述全球史時,主要論述的是西方航海擴張的功績,明代中國則往往被貶為保守和落后的代稱。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提出的“明朝:一個內(nèi)向和非競爭性的國家”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增補本),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第158頁。的觀點影響甚廣。但是明代中國是內(nèi)向還是外向?讓我們從永樂帝對外交往的事實出發(fā),尋求歷史的真相。

(一)遣使四出

明朝初年,對外交往是全方位的。永樂年間的對外交往更是全面展開,從而推動了絲綢之路繁榮發(fā)展至鼎盛時期。突出的對外關系事例有:傅安六使西域(第一次在洪武時出使,永樂時歸,后五次均在永樂時),萬明:《傅安西使與明初陸路交通的暢達》,中國明史學會:《明史研究》第2輯,黃山書社1992年版,第132-140頁。 陳誠五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在洪武時,后四次均在永樂時),王繼光:《陳誠西使及洪永之際明與帖木兒帝國的關系》,《西域研究》,2004年第1期。鄭和七下西洋(西洋,今印度洋,永樂年間六次,宣德年間一次),亦失哈七上北海(北海,今鄂霍次克海,永樂年間五次)。萬明:《明代永寧寺碑新探:基于整體絲綢之路的思考》,《史學集刊》,2019年第1期。海陸并舉,通過海陸絲綢之路,不僅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乃至印度洋沿岸國家的關系,而且東北亞絲綢之路也在明朝開拓北方水陸聯(lián)運線后發(fā)展起來。

在陸上,永樂帝曾派使臣出使哈烈,并頒發(fā)敕諭云:“大明皇帝詔諭撒馬爾罕國沙哈魯把都爾……今遣都指揮白阿兒忻臺、千戶某及隨從若干人,赍敕賜爾織金文綺、紅綾諸服及他色物件,示朕眷遇之意,期此后信使往來,朝聘不絕,商旅安然互市,各遂其欲”,邵循正:《有明初葉與帖木兒帝國之關系》,《邵循正歷史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90-91頁。明確表達了和平交往的愿望。美國學者羅薩比認為,終永樂之世,“有20個代表使團來自撒馬兒罕和哈烈,32個使節(jié)來自中亞其他城鎮(zhèn),44個使團來自哈密綠洲西北部附近”。[美]莫里斯·羅薩比著,劉坤一摘譯:《明代到亞洲腹地的兩位使者》,《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82年第2期。日本學者榎一雄將傅安的六次出使西域,看作是鄭和七下西洋的翻版。榎一雄:「傅安出使西域」、『東方學論文集』、日本東方學會、1972年、197頁。

更重要的是在海上。永樂時代的中國鄭和使團從海上把海陸絲綢之路聯(lián)結了起來,將一幅栩栩如生的人類文明互動的畫卷展現(xiàn)開來,這是明代中國對全球史的重大貢獻。

追尋全球化的緣起,自古以來,亞歐大陸的大河和平原,孕育了偉大的文明。在諸文明之間,如中華文明、印度文明、西亞文明和歐洲文明之間,自古就存在一種互動的關系,而互動的中心一直是在亞歐大陸上,這意味著人類交往的主要途徑是在陸路。西漢張騫鑿空西域,東漢甘英望洋興嘆于波斯灣頭,東西方文明匯聚之地定于西域,也即亞歐大陸,歷時上千年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漢唐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東西方文明重要的交匯點,在絲綢之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持續(xù)了近30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通事馬歡著有《瀛涯勝覽》,其中《記行詩》云:“曾聞博望使西域,如何當代覃恩光。”(明)馬歡著,萬明校注:《明本〈瀛涯勝覽〉校注》,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頁。這說明在明朝人的理念中,已將下西洋與鑿空西域的功績相提并論。筆者的研究表明,鄭和下西洋的“西洋”,一開始是有特指的,當時明朝人所認識的西洋,具體所指為“那沒黎洋”,即今天稱為印度洋的海域,下西洋的目的地指向西洋大國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卡拉拉邦的卡利卡特, 又譯科澤科德)。萬明:《鄭和七下印度洋——馬歡筆下的那沒黎洋》,《南洋問題研究》,2015年第1期。鑒于迄今很多學者仍以晚明的文萊作為劃分東西洋的界限,這種長期以來的模糊認識提示我們,對永樂時期明朝人對外交往的理念與實踐,應該有一個重新審視。對于明朝人七下印度洋的國家航海行為,應該持一個整體的視野,其意味著明朝人已具有中西海陸絲綢之路全面貫通的認知。

明代鄭和下西洋,標志著中國以史無前例的規(guī)模走向了海洋。西洋大國古里是鄭和下西洋時每次必到之地,并在第四次以后由古里延伸到波斯灣、阿拉伯半島,乃至東非,這些地區(qū)與海域都在印度洋的范圍以內(nèi)。更為重要的是,當時明朝人已經(jīng)清楚地認識到“古里通西域,山青景色奇”,(明)費信:《星槎勝覽·古里國》,(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卷一○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年版,第2083 頁。所至天方國(今沙特阿拉伯麥加),“其國乃西海之盡也……其地多曠漠,即古筠沖之地,名為西域”,(明)費信:《星槎勝覽》卷四《天方國》,(明)陸楫等輯:《古今說海》說選二十三, 巴蜀書社1988年版,第222頁。這里清楚地說明在明朝人的理念中,從海上打通西域絲綢之路,須將西洋與西域聯(lián)系在一起,陸海絲綢之路至此全面貫通,明朝人從海上給古代絲綢之路劃了一個圓。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歸國和北京鼎建的慶成大典,這些都是明代北京繼承漢唐長安,成為絲綢之路新起點與交匯點的重要標志,古代絲綢之路此時進入鼎盛時期。

今天我們知道,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積 749l 萬千方公里,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擁有紅海、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曼灣、孟加拉國灣、安達曼海等重要邊緣海和海灣。在古代,印度洋貿(mào)易緊緊地將亞、非、歐連在一起。鄭和七下印度洋,連通了亞、非、歐,中國參與了一個“全球” 貿(mào)易雛形的構建,更重要的是,永樂時期印度洋國際秩序的建立,具有與元朝、西方海外擴張殖民帝國迥然不同的特征,永樂帝在派遣鄭和下西洋詔書中,明確表述的是“共享太平之?!钡睦砟睿?/p>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nèi),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yè),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赍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皇帝敕諭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人等》(永樂七年三月),李士厚:《影印原本鄭和家譜校注》,晨光出版社2005年版,第6頁。

鄭和遠航印度洋,發(fā)揮了溝通明代中國與海外30余國關系的重要作用,在東亞與印度洋地區(qū)建立起新的國際秩序:政治上國家權力整體上揚、經(jīng)濟上官方貿(mào)易資源共享、文化上多元文化廣泛認同交融。包括今天的東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南亞乃至東非、歐洲等廣袤的地方,連成了一個文明互動的共同體。現(xiàn)存斯里蘭卡的“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以三種文字記載著鄭和代表永樂皇帝向佛祖、毗濕奴和真主阿拉貢獻布施的史實,這是明朝人對于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絲綢之路文化共生現(xiàn)象的突出表現(xiàn)。參見萬明:《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共生——以〈鄭和錫蘭布施碑〉為例》,《國際漢學》,2018年第4期。更為重要的是,滿剌加王國興起與鄭和下西洋密不可分,不僅彰顯了馬六甲海峽,而且連通了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上絲綢之路。

(二)萬國來朝

眾所周知,漢唐長安是中國古代盛世的象征。從大一統(tǒng)的秦漢王朝,經(jīng)歷動蕩分裂的魏晉南北朝,到重歸大一統(tǒng)的隋唐王朝,漢唐間歷史的發(fā)展變遷,實質(zhì)上與當時南北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特征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隨著隋唐王朝的建立,天下重歸一統(tǒng),政治中心重建于北方。此后,北宋建都開封、南宋建都杭州,北京則經(jīng)歷了金中都、遼南京,至元朝大一統(tǒng)政治中心回到了華北平原,北京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歷史底蘊深厚。至明代鼎建北京,中外關系的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明代中國和平的中華秩序理念得到了東亞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國的贊同和響應,因此,明朝奠都北京慶典之時,出現(xiàn)了“萬國來朝”的古代外交史上的盛況。

古代“萬國來朝”一語,“萬國”并不是實數(shù),而是概數(shù),形容諸多國家前來朝拜之意。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記載:隋朝長安“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nèi),綿亙八里,列為戲場”。(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四六《樂典六》,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第764頁。由此我們可以了解當時在長安,每當王朝大慶典之時“萬國來朝”,表演樂舞已成為制度。唐代長安的“萬國來朝”,更是極大地擴展了中外關系,并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制度?!睹鲿洹分忻鞔_記載,自洪武年間開始,明朝凡大宴樂,都要演奏樂章《太清歌》:“萬國來朝進貢,仰賀圣明主,一統(tǒng)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托圣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將兵器銷為農(nóng)器,旌旗不動酒旗招,仰荷天地。”(明)申時行等:《明會典》卷七三《禮部》,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24頁。

經(jīng)過明初幾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明王朝日益強盛。永樂帝積極推行“銳意通四夷”的對外政策,宣稱:“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薄睹魈趯嶄洝肪硪欢?,洪武三十五年九月丁亥條,第205頁。永樂十八年十一月,皇帝頒詔天下:在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舉行遷都慶典,時值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回國之后,據(jù)《明實錄》記載,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北京,有16國的使節(jié)來華,出現(xiàn)了“萬國來朝”的古代外交史上的盛況。永樂二十一年(1423)正月,永樂皇帝在奉天殿接見文武百官和外國使節(jié),這是16國使臣約1200人聚集北京的又一大盛會?!睹鲗嶄洝吩斴d了16國名稱,現(xiàn)特列于下:西洋古里(今印度卡拉拉邦卡利卡特,又譯科澤科德)、忽魯謨斯(今伊朗霍爾木茲)、錫蘭山(今斯里蘭卡)、阿丹(今也門亞?。⒆娣▋海ń癜⒙舴枺?、剌撒(一說在索馬里澤拉,一說在今也門亞丁附近)、不剌哇(今索馬里布拉瓦)、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柯枝(今印度柯欽)、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甘巴里(今印度南部科因巴托爾)、溜山(今馬爾代夫)、南浡里(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蘇門答剌(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阿魯(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岸巴魯蒙河口)、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細查可知,這些參加北京盛會的國家以西洋古里為首??疾?6國的地理位置,可見大多是鄭和下西洋交往招徠的海外國家。明代中國外交使節(jié)將“共享太平之?!钡暮推街刃蚶砟睿瑐鞑サ胶M?,得到了東亞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國的贊同和響應,各國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型的國際體系。參見萬明:《15世紀印度洋國際體系的建構——以明代“下西洋”親歷者記述為線索》,《南國學術》,2018年第4期。

上述記載只是來華外國使團的一個不完全統(tǒng)計。其時參加北京盛會的,不僅有忽魯謨斯等諸多海外國家,而且也有從中亞陸路來華的使團。這是對明朝傅安、陳誠等出使中亞、西亞的回應。帖木兒的兒子,當時統(tǒng)治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的沙哈魯國王派出使團,包括隨行商人在內(nèi)多達510人。他們于1419年11月從哈烈出發(fā),經(jīng)過撒馬爾罕、達失干(今烏茲別克斯坦之塔什干)、哈喇和卓(明代火州)、哈密等地,進入河西走廊;又途經(jīng)肅州(甘肅酒泉)、甘州(甘肅張掖)、蘭州、真定(河北正定)等地,于1420年12月14日抵達北京。作為使團成員的畫師蓋耶速丁,以日記形式撰寫的《沙哈魯遣使中國記》真實記錄了使團到北京的所見所聞,特別是對于紫禁城的描述非常珍貴:“他們于黎明時看到了一座一望無垠的京城,其地面呈長方形狀,由一堵城墻環(huán)繞,城墻的每側都有1波斯古里(6200米),全長為4波斯古里(24800米)……由于尚未到應打開中國京城大門的晨曦升起的時候,使節(jié)們只好通過已竣工的建筑——城樓的地方進入那里。中國官員徑直把他們領到了宮門。在那里讓他們下馬并繼續(xù)在一條長七百步的美不勝收的林蔭道中徒步前進,這條路鋪有蔚為壯觀的長石條,它把宮門與軍營(斡耳朵)連接起來了?!薄渡彻斍彩怪袊洝?,[法]阿里·瑪札海里著,耿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中國藏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7-48頁。

接著,蓋耶速丁記錄了北京的宮殿建筑、宮廷禮儀、以及使團所受到的禮遇,他還特別提到了大鐘:“一口鐘懸掛在凱旋門之上的鼓一側。為了撞鐘,有兩名官員時刻等待著皇帝登上御座的具體時刻?!薄渡彻斍彩怪袊洝罚琜法]阿里·瑪札海里著,耿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第48頁。他也記述了皇帝新建的宮殿,這一宮殿共包括一個長30腕尺和寬80腕尺的上朝廳,內(nèi)有木柱,木柱如此之粗大以至于三個男子都不能以其雙臂合圍。《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法]阿里·瑪札海里著,耿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第 66頁。他也記下了使團參加紫禁城新宮落成慶典的情況:在1421年“2月3日(伊斯蘭歷824年1月29日)夜,剛剛到子夜的時候,寺人便牽著備鞍馬前來迎接使臣以把他們領到新宮。此宮經(jīng)過十九年的工程剛剛竣工。這一夜,在龐大的京城,每個人都用燈籠、蠟燭和燈照亮了其住宅或店鋪,燈火數(shù)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使人覺得旭日已冉冉東升。大地照得如此明亮,以至于能夠清楚地看到掉落在地上的一根針。寒流也于同時結束了。有人把所有來人都領進了新宮殿內(nèi)。從契丹、江南、中國中原、摩訶支那、卡爾梅克(蒙古)、吐蕃、哈密、哈剌和卓、女真(滿洲)、海濱地帶(渤海國),和其他未知名地區(qū)的四面八方擁來了十萬之眾。有人把他們引進了新宮殿,皇帝在那里盛宴群臣”,《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法]阿里·瑪札海里著,耿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第58頁。御宴到接近中午才結束。因此,中外的交往和文明的互動得以實現(xiàn)。結 語

明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皇帝追贈永樂帝廟號成祖。當時帝諭禮部曰:“朕惟我國家之興始,皇祖高皇帝也;中定難艱,則我皇祖文皇帝也……尊文皇帝廟號為成祖”,《明世宗實錄》卷二一六,嘉靖十七年九月辛未條,第4409頁。從而彰顯了國都北京鼎建的豐功偉績。清修《明史本紀》對此評價道:“至其季年,威徳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薄睹魇贰肪砦濉冻勺姹炯o三》,第105頁。

在全球視野下,從明代都城的發(fā)展歷程入手,結合歷史上都城的獨特背景及其對外交往風格的確立、發(fā)展與演進,重新審視明朝北京鼎建的重大意涵,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認識:

第一,從南京到北京。在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理念之下,明成祖永樂定都北京,并建兩京,將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發(fā)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建立起全國南北一統(tǒng)的格局,這是對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體系的繼承與開新。由此,“實為都會”的北京,連接起長城內(nèi)外與大江南北,標志農(nóng)耕文明發(fā)展至頂峰時期,實現(xiàn)了農(nóng)牧文明的一統(tǒng)和陸海文明的重大接軌與共生。其后清朝沿襲以北京為首都,北京作為首都持續(xù)了長達490年。今天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北京是能把壯麗宏偉的古跡完好無損地保留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唯一的中國帝都”。牟復禮:《元末明初時期南京的變遷》,[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第166頁。

第二,從長安到北京。在“共享太平之?!崩砟钕?,明成祖永樂作為中華文明體系的重要傳承者,定都北京,復興了傳統(tǒng)首都國際大都會的地位。漢唐時期的都城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交匯點。明成祖在北京奠定了絲綢之路新的起點與交匯點,將古代絲綢之路發(fā)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對外海陸并舉,特別是航海外交從海上貫通了陸海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共同體互動層次上有了新的提升,形成了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大格局,重構了絲路輝煌。明代中國為全球史在海上誕生拉開了序幕,是對漢唐絲綢之路的傳承與開拓發(fā)展,也是對全球史做出的重大貢獻。

責任編輯:孫久龍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WAN Ming

(Institute for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it became the national capital and Nanjing became the secondary capital, which was a major decis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also a major inheritance and adjustme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found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established Changan(長安)as the capital. From Sui Dynasty to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Changan had been the capital of unified China for 322 years. After the Yuan Dynasty, Beijing served as the capital of unified China for 490 years, from the period of emperor Yongle(永樂)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pattern of national unity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Chinese history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highlight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iviliz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by emperor Yong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ide” and “outside” to discuss how he plann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o govern the whole country effectively, and how he took Beijing as the new starting point and meeting point of the Silk Road to reconstruct its splendor. It is conductive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from the overall Ming history and the global perspective.

Key words:Beijing; Nanjing; Changan(長安); global perspective; Chinese civilization; Silk Road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1.0036

收稿日期:2020-11-14

基金項目: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清代天津科舉研究”(52WJ1884)

作者簡介:張獻忠,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明史、書籍史和科舉學;李宗輯,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

① [美]施堅雅著,史建云、徐秀麗譯:《中國農(nóng)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頁。

② 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林純業(yè):《明代漕運與天津商業(yè)城市的興起》,《天津社會科學》,1984年第5期;胡光明:《開埠前天津城市化過程及內(nèi)貿(mào)型商業(yè)市場的形成》,《天津社會科學》,1987年第2期;許檀:《清代前期的沿海貿(mào)易與天津城市的崛起》,劉海巖主編:《城市史研究》第13-14輯,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3-101頁;徐永志:《明清政府與天津社會經(jīng)濟變遷》,《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8年第4期;張利民:《從軍事衛(wèi)所到經(jīng)濟中心——天津城市主要功能的演變》,劉海巖主編:《城市史研究》第22輯,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7頁。漕運與鹽業(yè)作為天津成長的根基,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居功甚偉,學界研究成果豐碩。本文僅言及以往學界忽視的一些內(nèi)容,下不贅言。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中華文明長安
漢字三千年
人類挑戰(zhàn)自然的傳說
水VS火
長安歐尚X7PLUS
說算籌
俄羅斯?jié)h學研究400年:與中華文明對話
西游新記 2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水與火
绵竹市| 保定市| 浠水县| 桐柏县| 海门市| 苗栗县| 长阳| 新和县| 万盛区| 龙江县| 韶山市| 和林格尔县| 广灵县| 夏津县| 陇西县| 凌源市| 桂东县| 自贡市| 吴江市| 镇平县| 同江市| 沙雅县| 大足县| 铜鼓县| 鄂托克前旗| 漠河县| 松江区| 鄂托克旗| 克东县| 马公市| 巴青县| 云南省| 井冈山市| 南宫市| 巴东县| 固阳县| 铜川市| 娱乐| 区。| 疏附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