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琳
[摘? ?要]部分高一學生存在語法知識薄弱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師要明確初高中語文課程對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要求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銜接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構建語法知識體系:一要了解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學習現(xiàn)狀,二要研究初中教材,利用遷移效應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三要多途徑構建語法知識框架,既要梳理語法知識,又要將語法知識貫穿于教學中。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教學;語法知識;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31-0001-03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教學改革的深入,筆者在高一語文教學中遇到了諸多問題。例如,初中語文成績很好的學生在進入高中后遭遇語文成績的“滑鐵盧”、在教學中提到的初中知識點是學生的知識盲點、學生完成試題的速度很慢、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等。這些現(xiàn)象的成因都指向初高中語文教學的不銜接。初高中語文課程對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差異,一些初中語文教學有淡化、弱化現(xiàn)代漢語知識的傾向等,導致部分剛升入高中的學生無法很好適應高中的語文學習。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的使用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節(jié)奏加快的趨勢,這便使得高中語文教師很難在教學過程中階段性地進行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補充。由此凸顯出有效銜接初高中語法知識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中語文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去了解高一學生存在的語法知識盲區(qū)和薄弱點,幫助他們完成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從而使他們能迅速適應高中語文學習,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研究,認為在高中起始階段,語文教師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幫助高一學生做好語法知識的銜接。
一、明確初高中語文課程對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要求差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教學建議”中明確,“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語法知識教學”。同時還在“評價建議”中明確,“語法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由于課程標準沒有具體說明“必要的語法知識”所包含的范圍和對象,且語法知識僅在初中語文課本的附錄中出現(xiàn),一些學校在組織教學時對這部分知識點便采取“結合學情由授課教師自主處理”的做法,于是有的教師大膽地將其舍棄,有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雖會或多或少地講授一些,但存在隨意性強、缺乏系統(tǒng)性等弊端。這就必然導致語法知識教學難以有效落實。語法知識在一些初中語文教學中被嚴重地忽視了。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學生要能“根據(jù)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xiàn)力”,要能“聯(lián)系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閱讀有關著作,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做出解釋”。這對學生的語法知識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語文教師要尋準高一學生的語法知識盲點,以在教學之初進行必要的重溫、補充和提升。
二、制定有針對性的銜接教學策略
(一)了解高一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學習情況
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高一學生在閱讀、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在高一學生剛入學時進行一次現(xiàn)代漢語知識摸底考試以排查知識盲點,可以通過研究相關材料發(fā)現(xiàn)并明確,對于哪些知識和方法的學習,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則要求較高。語文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精心備課,設計教學案,以使知識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研究初中教材,利用遷移效應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由初中進入高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語言基礎知識學習由識記文學常識上升到聯(lián)系語境運用相關知識,現(xiàn)代文閱讀由淺易材料的初步理解上升到艱深文本的批判性閱讀,文言文閱讀由教師引導下的初步感知上升到全面深入的閱讀理解,等等?;诖?,高中語文教師要主動去熟悉初中教材,力求在教學中將新知識與學生熟悉的初中教材中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這樣做能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不斷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
例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時,學生的認知難點集中在“何厭之有”這個句式上。教師可以結合《論語》中的“學而不厭”讓學生明白,“厭”是個通假字,再結合《愛蓮說》中的“何陋之有”,調動學生積累的與賓語前置句有關的知識,這樣教學重點就不難突破了。又例如,講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時,聯(lián)系《岳陽樓記》中的“微斯人,吾誰與歸”來探究“微”字的用法。教師若能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便能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興趣被激發(fā)。
(三)多途徑構建語法知識框架
1.梳理語法知識,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
高中語文教師要梳理出相應的語法知識,圍繞語素、詞、短語、句子、句群五個基本單位來組織教學內容,并密切關注寫作訓練。教師要有意識地將這些行為貫穿到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這樣才能使學生了解常見的語法知識,建構起知識框架,并通過針對性訓練學會靈活運用語法知識解決相關語文問題,提高語文基本能力和素養(yǎng)。
例如,筆者是這樣講授句子成分這個知識點的:
(1)明確認知句子成分的重要性,給學生講清楚可以通過劃分句子成分的方法辨析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的句子;可以在閱讀文言文時通過分析句子成分來梳理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等倒裝句。
(2)將精心設計的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熟知知識點,如句子成分的劃分方法、相應成分的名稱等,并做好筆記。
(3)在學生嘗試劃分句子成分時巡視了解學情并及時進行輔導。
(4)明確劃分句子成分的步驟: 先分清主語和謂語,再確定賓語,最后確定修飾語。
(5)開展造句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寫出一些簡單的句子。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寫出了如下句子:“許志杰(班里一位男生的姓名)吃包子”“天上有飛碟”“門外有槍聲”“明天下雪”“沉默是金”等。再加大難度,讓學生寫出包括多種句子成分的句子。有的學生便擴寫剛才造的句子,如“帥氣的許志杰狼吞虎咽地吃著我校特有的腌菜包子”;有的學生則另寫句子:“歷史悠久的臨滄市第二中學承載著莘莘學子的成才夢”“我們的班主任即將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等。
筆者這樣做能使學生對句子成分這個知識點產生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在后續(xù)教學中,筆者會不定期地開展強化訓練,以使學生有效掌握這個知識點。針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筆者還開展了培優(yōu)教學,即補充講解了多項定語的排列原則、常見結構性病句的辨析等多個知識點。
2.將語法知識貫穿到教學中
一些教師想在通過系統(tǒng)講授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了語法知識框架后,開展大量、長期的專題知識訓練。這種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教師應有意識地把語法知識貫穿教學過程。
(1)在講授那些內容復雜、手法多樣、語言靈活的課文時,要想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就需要引導學生有效運用語法知識。
例如,《記念劉和珍君》中有一個長句:“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痹诮虒W時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語法知識提煉出“事實為明證”的主干,從而幫助學生明了,這個句子是要表達“這次事件能夠證明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的意思。
又例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有個段落:“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這個段落很長,但其實可濃縮成一個單句。若能借助語法知識提煉出“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發(fā)展規(guī)律”這個主干,便能更好了解這個段落的內容。
(2)重視古詩文教學。高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并梳理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以使其更好掌握詞類、句子成分等語法知識。教師可以在古詩文教學中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
例如,《過秦論》中“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講解時先明確三個要點:①這是由“有……之意,……之心”構成的整句。②“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笔侨齻€并列短語聯(lián)合充當“意”的定語。③“席”“包”“囊”是名詞作狀語。再明確,這個句子氣勢酣暢地顯示秦國的野心。這樣做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這一句子。
又如例,《阿房宮賦》中的“鼎鐺玉石,金塊珠礫”一句,在教學時同樣需要借助語法知識讓學生知道,其中的“鼎、玉、金、珠”是名詞作狀語,如“鼎”應翻譯為“把寶鼎”;“鐺、石、塊、礫”是名詞作動詞,如“鐺”應翻譯為“當成飯鍋”。教師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再例如,《鴻門宴》“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一句與《阿房宮賦》“杳不知其所之也”一句中的“之”字的用法尤為特殊,教師可結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之”字的用法,引導學生明確“之”字的詞性和詞義。這樣能讓學生對“之”字的用法有全面的了解。
(3)寫作訓練也是夯實語法知識的絕佳途徑。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要求學生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借助語法知識構建表意明確、結構清晰的句子,培養(yǎng)規(guī)范、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要培養(yǎng)高一學生用刪減論點法、祈使句式法、對稱句式法、形象寓意法等擬寫作文標題的能力,以及在擬題時運用主謂短語或動賓短語來表達明確意思的意識。以指導學生寫作2021年云南省第二次統(tǒng)測的語文作文為例。作文題給出三段材料,請學生結合材料,給針對“知”與“行”這一主題舉辦征文活動的《時代新青年》雜志社投稿,談談思考和感悟。教師在作文講評過程中把重點放在作文標題的擬寫上,首先指出學生所擬的作文標題存在表意不明、邏輯混亂、搭配不當、缺乏文采等問題,再把優(yōu)秀的標題展示出來,如《孜孜踐行我所知》《知行合一,青年有為》《勿忘己知,篤志于行》《知行須臾不可離》《以良知為尺,正人生之行》《青年立心,知行合一》《以知促行,行促偉業(yè)》《有良之知,依知而行》《知為行之如,行是知之成》《明知行合一,亮時代底色》等,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表意明晰、新穎別致的標題都是規(guī)范語法和恰當修辭的巧妙結合,從而使學生樹立運用語法知識來錘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意識。
(4)重視試卷講評。各類語文試卷總會涉及病句修改、文言特殊句式辨析、畫線句子含義理解等內容。教師可結合語法知識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做好筆記,不斷構建并完善語法知識體系。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語法知識學習習慣。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緊扣課程標準和教材,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又要結合學情,做好銜接。只有充分重視并落實初高中語文語法知識的銜接,才能讓高一學生較為順利地實現(xiàn)身份角色的轉變,為他們順利完成高中語文學習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