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強光
日本“箱根驛傳”對我國校園馬拉松發(fā)展的啟示
莫強光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探討日本馬拉松的發(fā)展歷史與“箱根驛傳”賽的聯(lián)系并進行梳理和整合,研究認為,重視大學生馬拉松運動員的培養(yǎng)、舉辦大學生馬拉松賽事對國家馬拉松后備人才的輸送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近年來我國馬拉松賽事的井噴式發(fā)展使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相比社會賽事的舉辦火熱程度,校園馬拉松的發(fā)展滯后明顯,作為最具活力的群體,校園馬拉松發(fā)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通過對比,提出要重視我國校園馬拉松賽事的發(fā)展,組建校馬拉松運動隊,舉辦全國性馬拉松聯(lián)賽等建議。
箱根驛傳;校園馬拉松;馬拉松賽事;日本馬拉松
隨著《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實施,國家體育總局逐步放開了馬拉松賽事的審批程序,馬拉松賽事在我國開始了井噴式的發(fā)展?!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yè)總規(guī)模將達16萬億元,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達到5.3億人,鍛煉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I畈豢扇鄙俚囊徊糠?,馬拉松賽事的快速發(fā)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賽事定位模糊、同質化現(xiàn)象突出,水平和完賽率低等。[1]我國馬拉松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整體水平與其他馬拉松強國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不管是成績還是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都有著明顯的距離。高校在馬拉松發(fā)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半封閉式的訓練環(huán)境、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理應成為我國馬拉松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但在目前的賽事成績來看,大學生群體在整體水平跟不上社會群體。
在2020的東京馬拉松上,隨著日本馬拉松運動員大迫杰在最后幾公里的絕地反殺,以2:05:29打破了自己在2018芝加哥馬拉松創(chuàng)下的日本記錄,同時也成為了馬拉松最快的黃種人,但是在大迫杰的身后,日本本土有19人跑進2小時10分以內(nèi),其中2小時08分以內(nèi)就有10人!對比我國的馬拉松記錄2小時08分16秒,這種巨大的差距也讓我們看到中日兩國在馬拉松賽場的距離。在2019年東京馬拉松賽場上日本的111名精英選手,其中大學時代參加過“箱根驛傳”比賽的有78個,七成運動員都是從“箱根驛傳”走出來的,因此,要研究日本馬拉松,就必須要研究日本著名的校園馬拉松—“箱根驛傳”接力賽。
日本高校馬拉松文化的代表是“東京箱根往復大學馬拉松接力賽”,簡稱“箱根驛傳”或“箱根馬拉松”,是一項以日本關東地區(qū)高校大學生為參賽對象的馬拉松接力賽,由日本馬拉松之父金粟四三等人于1920年創(chuàng)辦。[2]近年來,我國校園馬拉松開始逐漸被關注,很多高校舉辦校園特色長跑賽事,某些城市大型馬拉松賽也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專項通道,還有高校之間的長跑聯(lián)賽。盡管當前校園馬拉松的舉辦如火如荼,但依舊存在著如賽事服務水平低下、校方對賽事不夠重視、沒有全國性或者地區(qū)性權威的聯(lián)賽等問題,鑒于此,本文對日本“箱根驛傳”賽選手和日本馬拉松發(fā)展歷史進行歸納整理,對我國校園馬拉松發(fā)展提出建議。
學校對體育賽事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賽事活動的開展效果,對于大部分高校來說,第一個是觀念問題,關于體育的重視程度明顯沒有其他重要,在體育宣傳、體育經(jīng)費、運動場館建設、體育活動組織等方面不夠重視。第二是客觀因素,與校運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等賽程有關,馬拉松這種超長距離的賽事沒有在比賽項目里面,都是比較重視中短跑,帶來的自然就是學校不會將這種項目作為發(fā)展對象。第三是安全問題,長跑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每年都有因訓練過度或者在比賽中出現(xiàn)猝死的情況發(fā)生,這也成為校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之一。但是近年來,隨著馬拉松在國內(nèi)的井噴式發(fā)展以及超高的獎勵,慢慢的也有很多高校的學生嘗試著從中長跑改項到馬拉松上。
近年來,校園馬拉松賽事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很多大學都有舉辦微型的長跑比賽,但是總體來說水平普遍不高,氛圍一般,學生參與熱情不夠,帶動效應不足,局限于賽道因素,大部分都是以5km,10km等迷你馬拉松為主,半程以上的賽事很少,學生很難體會到真正馬拉松賽事的激情和馬拉松的精神魅力。主要是由于賽事組織經(jīng)驗不足,從賽道設計、補給點安排、計時系統(tǒng)、完賽獎牌的設計等都需要專業(yè)的人員來做,如果沒有校方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很難達成的,還需要很大的經(jīng)費支持,這也成了校園馬拉松發(fā)展滯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長跑,通常是指三千米或者五千米以上的跑步運動,需要一定的耐力和堅強的意志力,單調(diào)且運動時間長,這也是很多學生不喜歡長跑的原因之一,特別在現(xiàn)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下,很多人學生都存在長跑恐懼癥,平時強制鍛煉打卡的APP步道樂跑都讓很多學生叫苦叫累。這也與我國的體育體制有很大的關系,沒有從中小學開始重視長跑課程的開設,在田徑運動會上長跑比賽的分量太輕,學生在學校體育鍛煉時間的不足有很大的關系,對馬拉松這種超長跑的賽事更是理解甚少,更別談去跑步實踐了。
從1920年開始的“箱根驛傳”賽,已經(jīng)光榮地走過了一百年,這一百年來,也確如金粟四三所希冀的那樣,日本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長跑強國,在近二十年東非選手崛起之前,在奧運會,馬拉松世界排行榜,日本的選手都曾讓對手仰望,直到現(xiàn)在,世界馬拉松賽場上日本選手的成績也依舊“榜上有名”,正是這種氛圍和跑步文化的熏陶,使日本全民健身的口號變成了現(xiàn)實。每年的箱根驛傳賽都保持著相當高的收視率,被譽為“日本的春晚”,街道兩旁站滿了加油的群眾,已經(jīng)成為東京到箱根街頭的長跑“盛宴”,由此可以看出國民的跑步的熱情是如此的熱烈。
不管是知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名作《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里面的那句“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個支柱,只要跑步,我就感到快樂”。還是三浦紫苑以“箱根驛傳”為基礎的電影《強風吹拂》,又或是在九十年代日本經(jīng)典動漫作品《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的情節(jié)里小朋友參加馬拉松大會的情節(jié),再加上百年的箱根賽,長跑文化已經(jīng)深深地烙印在日本人民的心里,以至于跑步成為日本的全民運動,在2014年做過一次統(tǒng)計,“日本每23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每周跑一次馬拉松以上”,這是一個恐怖的數(shù)字,相對于目前中國馬拉松的發(fā)展,“井噴”這個詞也黯然失色。
日本高校長跑水平高到讓我們膛目結舌,達到5000米13分40秒/萬米28分30秒/半馬63分以內(nèi)的選手不在少數(shù),可見日本長跑儲備人才之多,在2019年從參加驛傳賽的選手水平來看,達到半馬63分鐘以內(nèi)的占一半以上,60分左右的都有幾個,要知道半馬的世界記錄才58分多,相比之下,我國大學生的水平與之相差甚遠,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5000米冠軍的水平都要14分50秒左右,差距可謂相當之大。日本高校非常重視“箱根驛傳”這種全國重要性的比賽,上場參賽就已經(jīng)意味著將得到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關注,這種宣傳效應勢必會引來高校的重視,所以高校間為了爭取參賽名額,要展開激烈的競爭。
對一件事情的敬業(yè)之心體現(xiàn)在最困難的時候還能堅持,僅靠意志力和堅韌頑強的精神仍然難以做到,或許我們對日本“武士精神”存在著一定的偏見,但是單單敬業(yè)這一點就值得我們?nèi)W習。在2019年的箱根賽中,剛開賽30秒就有選手被絆倒,扭傷腳踝,然而并沒有因傷退賽,而是選擇繼續(xù)堅持,因為他退賽就意味著整支隊伍都將出局,21.3km的距離還能跑出1:11:15的成績,這個成績放在國內(nèi)很多半程馬拉松都可以拿到前三的成績,不得不佩服這種敬業(yè)精神。這種敬業(yè)之心得益于他們從小就對學生進行長跑的訓練,不一定要拿第一,但是要比上一次有進步的超越自我的精神。正如陳國強教授所說的“提高馬拉松競技水平,需要有真正的工匠精神,扎扎實實,在正確的道路上闊步向前,如果投機取巧,頂多曇花一現(xiàn)”。[3]
競技體育的發(fā)展離不開賽事的舉辦,我國可以通過賽事、獎金和榮譽的刺激,吸引更多的大學生群體參與到馬拉松的賽事上來。高校方面通過舉辦校園長跑賽事,一方面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學生的長跑意識,使大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品質,也為學校長跑隊的發(fā)展積累人才和挖掘人才。在這方面,昆明呈貢區(qū)大學城做的比較好,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賽事,大學城各高校之間也參與競爭,在大學校園里形成了很好的長跑氛圍。清遠馬拉松設置的高校聯(lián)賽也吸引了全國幾十所高校的參賽,使清遠馬拉松成為高校長跑比拼的盛宴。舉辦校園長跑文化節(jié),個人賽、團體賽、班級接力賽等項目,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提升同學的參賽熱情。
學生參賽離不開高校的支持、更需要賽事組織對高校的關照,放寬準入門檻,減免報名費等措施為大學生參賽減少精神壓力和經(jīng)濟負擔,對高水平的大學生運動員給予一定的贊助和保障,這樣才能讓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去。另外,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周邊地區(qū)舉辦的賽事,有條件的參加全國性的大型賽事,拿到好成績的學校給予獎勵表揚,按照比賽的等級和名次進行,比如在學校網(wǎng)站上增設一欄“運動之星”,既體現(xiàn)出學校的重視,又能對學生形成一種激勵,滿足學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高校培養(yǎng)是日本高水平馬拉松運動員的主要輸送途徑,高校田徑隊教練員到高中選拔具備有潛力的運動員,進入大學后參加系統(tǒng)的訓練。[4]與其他田徑項目一樣,組建學校馬拉松運動隊,對學生運動員進行選拔和訓練,聘請教練進行專門的指導,統(tǒng)一訓練,方便管理,提升保障水平,避免了個人訓練的盲目性、枯燥性。根據(jù)運動員的水平設置不同的梯隊,保持隊內(nèi)人員的流動以促進競爭,最后從中選擇優(yōu)秀的選手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組建訓練隊不僅有利于成績的提高,而且能起到一種模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學生去關注該項目。
中國的體育體制是政府主導型的體制,一般是三級訓練體系,這種體制有利于快速培養(yǎng)出高水平選手,但是這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的需求了,改革的呼聲從未停止過,現(xiàn)實種所倡導的全民健身,從全運會開始改革,開放非專業(yè)選手參賽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績已經(jīng)說明,體制外的選手一樣可以與體制內(nèi)的一拼,在我國目前的馬拉松領域,業(yè)余選手與專業(yè)選手之間的差別在進一步縮小,這些都在提示我們,體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可以多樣化,馬拉松作為一項需要時間和跑量積累的項目,需要從中小學開始培養(yǎng),對比中日兩國中學生運動會的成績,特別是長跑類的項目,已經(jīng)被拉的很遠了,說明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jīng)打好了基礎,大學生運動員水平之高也不足為怪了。
目前我國比較有影響力的校園接力賽有耐克高校精英賽和中國高校百英里接力賽,但是由于開展的時間短,規(guī)模有限,參與的高校不多。有影響力的全國性賽事,要舉辦一個像“箱根驛傳“這么有影響力的龍頭賽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梢詤⒖糃UBA(全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等賽制一樣,設置全國大學生馬拉松聯(lián)賽,由各個高校派出隊伍參加,先分賽區(qū)進行比賽,而后抽出優(yōu)勝隊伍進行全國賽的比拼,可以以接力或者團隊的方式進行,賽制可以根據(jù)需要來制定,目的在于增加比賽的不確定性和增大比賽的含金量,引起高校的重視,把高校馬拉松聯(lián)賽舉辦成有影響力的大學賽事,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并參與到長跑中來,使體育鍛煉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百年賽事“箱根驛傳”,源源不斷地為日本馬拉松輸送人才,在運動員成材率和成績上來說,他們是成功的,讓我們看到了培養(yǎng)馬拉松人才的另一條路徑—校園馬拉松,其中小學、大學的體育體制值得我們?nèi)W習和借鑒,只是這一切要從文化、體制、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改變做起,需要意志和勇氣,還需要虛心學習別人的訓練方法,正像馬拉松一樣,我國的學校體育體制改革也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只要邁開第一步和堅持跑下去,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箱根驛傳”。
[1]賈鵬,羅林.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城市馬拉松發(fā)展路徑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9,37(2):61.
[2]管瑩瑩,沈信生,鄧萬金.日本馬拉松運動發(fā)展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7(184):38-42.
[3]陳國強.“馬拉松之父”與日本馬拉松的崛起[J].體育學研究,2018(2):79-80.
[4]張曉琳.基于文化層次理論的中日馬拉松賽事文化比較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6):115-122.
[5]董二為,毛翼軒.日本馬拉松發(fā)展的奧秘[J].田徑,1997:24-27.
[6]夏偉恩,陸長江.日本馬拉松為何長盛不衰[J].田徑,2000:5-7.
[7]郭高.校園迷你馬拉松在昆明高校開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現(xiàn)代營銷(創(chuàng)富信息版),2018(176):49-50.
The Enlightenment of Hakone Rela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Marathon in China
MO Qianggua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莫強光(1993—),碩士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