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璐宜
(江蘇省江陰市要塞中學,江蘇江陰 214400)
信息技術已經(jīng)跨過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為主要特征的2.0階段,進入了以數(shù)據(jù)的深度挖掘與融合應用為核心的3.0階段。根據(jù)“十四五”規(guī)劃的目標要求,強化所有公民的數(shù)字技能,提高全民數(shù)學素養(yǎng)成為必然趨勢。
在未來,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科技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發(fā)展其信息素養(yǎng)、提升未來數(shù)字化競爭力的基礎課程,是科學與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緊密銜接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緊跟時代步伐,吸收學科領域的前沿成果;高舉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的旗幟,聚焦信息意識、計算思維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突出計算機科學思想和人工智能教育等核心內容,靈活運用學科大概念、項目式學習等課程組織方式。而這些新概念對初中信息技術一線教師來說,理解難度大,實施門檻高,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法維度和教學思想上面臨著亟待跨越的“理念鴻溝”。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而在該教學法中,發(fā)揮導向性作用的因素是行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建構知識,而不是被動聽從教師的安排。同時,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在項目教學法背景下,教師必須以某個問題或任務為核心進行項目設計。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確定項目后,和學生一起制訂工作計劃,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形成明確、具體的成果(作品),并對其進行展示、評價。項目實施時間短可為一到兩天,長可至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項目主題既要包括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又要貼合實際生活,還要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教師要精準預測并把握項目實施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對學生來說,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習過程是自主性的,學習資源是開放性的,教師的指導相對較少。這個過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合作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項目教學中,學生必須對知識融會貫通,同時掌握基本技能,能夠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筆者所在的中學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雖然小學已經(jīng)廣泛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是部分學生不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基礎,甚至需要教師從打字開始手把手教學。另外,項目式教學周期長,而信息技術課每周只有一課時,在此情況下,完全實施項目式教學是不切實際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結合教學實際,筆者歸納出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子項目、任務驅動和半成品法深化項目式教學。
教師對一個綜合項目進行子項目的劃分,可以在發(fā)揮項目學習優(yōu)勢的同時明確項目進程,控制項目時間。子項目間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知識點、重點、難點滲透到子項目中的任務中。在規(guī)劃項目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讓學生參與和討論,使學生能夠對項目、子項目和項目內各個任務之間的內在關系、邏輯結構有整體的了解、認識和把握。規(guī)劃項目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項目化學習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分工協(xié)作,因此,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項目順利推進的基礎。教師要對班級學生有較高程度的了解,將不同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的學生分到一個組,并及時關注和幫助他們解決小組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一開始可能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協(xié)作,這時小組分工表可以有效幫助小組成員明確共同目標、小組規(guī)則、個人角色。
如何讓學生持續(xù)深入地思考,建立思維聯(lián)系和知識框架,是教師面臨的一道難題。教師如果把任務和項目驅動兩者緊密結合,就能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結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將總項目分解為子項目,層層劃分教學目標和項目任務,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谌蝿盏膶W習單應形式靈活,具有針對性,可以成為學生在實施項目過程中的方向指引和思維支持的“腳手架”。例如,在用photoshop制作日歷這個小項目中,筆者將制作過程分解成一個思維鏈,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全局把控和規(guī)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劃意識和計算思維。
每個學生的基礎是有差異的,所以,開展項目教學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相應的技能,但是有一些學生從未接觸過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將核心操作和難點制作成微課上傳到學習平臺,并鏈接到學習任務單中。這樣,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對相應知識點有所了解,在課堂上可以對著視頻進行模仿操作,即使課上不能完全理解知識,也能夠完成一定的任務。這能給技術比較薄弱的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微課時間不能過長,時長應控制在2~3分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有師生互動和交流反饋的環(huán)節(jié)。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需求,適當預留相應的知識空白,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探究,最終完成作品,這就是半成品法[1]。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在短時間內某個完成任務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教師利用半成品法,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完成半成品的基礎上,有更多時間對作品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和探究;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完成基本作品。
例如,在利用Flash制作古詩詞動畫的項目教學中,筆者選用了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并將詩詞背景和人物造型提前導入元件庫。針對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如何突出秋天的意境,筆者設置了兩個引導動畫任務,一是“秋葉紛飛”,二是“大雁南去”。學生通過任務一能夠快速掌握動畫的操作要點,再做任務二就能順利完成知識遷移。同時,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的作品將是下一子項目“遮罩動畫”的半成品。
第一,項目覆蓋的知識點要精煉,不用面面俱到,但要包含主要知識點。項目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立足實踐,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
第二,教師應以生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在項目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作品至上”。項目作品不能代表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的收獲和他們的社交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評價內容。對于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反思,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合作技能,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第三,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項目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精力來選定項目主題,要搜集充足的資料為教學做好準備。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分組的有效性,進而影響項目的實施。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利用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而項目教學法是改革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項目教學法,積極探索具體應用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