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雙語實驗學校 李紅娟
古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中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融入古詩詞教學,不僅是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更是提升新時代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需要。在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摸索,就本文提出在古詩詞中“句斟字酌”“意象理解”“融入意境”的相關策略進行探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朗讀情感,品悟古詩詞語言基本思想,感受其意境之美。因而,培養(yǎng)小學生古詩詞朗讀能力、理解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基本能力。由此,語文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古詩詞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潛入感性的情境中學習知識,不斷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登鸛雀樓》時,首先,教師利用課件為學生播放古詩的誦讀錄音,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接著,讓學生對這首詩的朗讀節(jié)奏進行劃分,用課件呈現(xiàn):“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后,讓學生模仿錄音進行朗讀,同時找出古詩中每一句里的關鍵字詞,教師板書“依”“盡”“欲”等。繼而,結合具體的古詩情境,帶領學生理解古詩文句中關鍵詞語的意思。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翻譯這首古詩。
由此,學生也就對古詩的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時也理清了寫作思路,讓學生反復朗讀、誦讀,讀出情感,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從而讓學生在文字的品悟中,在古詩節(jié)奏的把握中獲得對古詩的初步理解。
古詩詞中多有經久流傳的名句,這些名句也就是人們常提及的古詩詞中的“文眼”,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在具體的古詩詞教學中,需要學生對古詩詞中的名句進行細致賞析與深度探究,對其言語特點進行剖析,深入意境,讓誦讀學習逐漸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
例如,學習《望廬山瀑布》,教師首先應借助課件將廬山瀑布的美妙景色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自然潛入古詩意境。在朗讀中進行詩句的反復賞析,找出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深入賞析。教師問:“這句古詩先寫了什么?”而后又問:“這句古詩采用了怎樣的寫法呢?”學生也都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說出:“瀑布真的很高,水流很急!”“場面宏偉,意境奇妙?!崩^而,教師追問:“哪些詞體現(xiàn)了瀑布很高?哪些詞體現(xiàn)了水流很急?”同時,教師將瀑布之水流聲、瀑布之美妙景色再次用課件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宏偉壯觀。
教師以賞析名句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對名句的深入理解與其意境感知,學生的心靈受到碰撞,由此他們也都發(fā)出了不同的心聲。學生已經融入美麗的故事意境,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提升,語文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古詩詞不單單有特定的語言意境,同時還兼具著豐富的想象,這皆是古詩詞應有的特征。因而,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圍繞古詩詞的表現(xiàn)主題進行深入探析,從文字表面向特定意象展開。古詩詞文本中大多為借物言志,透過詩文中的意象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感。立足于古詩詞所表現(xiàn)的主題進行延伸賞析,不僅拓寬了古詩詞學習的方法,也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例如,學習《敕勒歌》,通過朗讀,學生早已對“天蒼蒼,野茫?!钡脑娋涠剟t誦了。在賞析活動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從詩歌的意象出發(fā)進行延伸想象學習。教師首先讓學生對詩歌中所涉及的景物進行列舉,而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猶如躺在那廣闊的大草原上,還能想到草原上有哪些美景。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將美麗草原中更多的人物、景色一一再現(xiàn),讓詩歌中的意象更加豐富。最后,教師結合歌謠,對其中的意象進行整體建構:“藍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辛勤的牧羊人……構筑了一幅動人而美麗的景象?!痹趯W習中,學生更為靈動地感受到歌謠的語言美、意象美。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基于文本中的意象進行大膽想象與理解,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空,引發(fā)他們更好地進行古詩詞學習。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古代文學的學習,離不開對古詩詞文本的理解與賞析。在具體的學習中,教師要積極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本中的生動情境,深入進行字斟句酌,由表象深入本質,大膽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感受古詩詞文本中的意象,逐漸形成語文情感,進而獲得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