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平
(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陜西 西安 710600)
魯迅文學英譯活動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陸續(xù)開展,涌出了許多優(yōu)秀譯作,其中威廉?萊爾(William A.Lyell)的英譯作品《魯迅的<狂人日記>及其他小說》就深受讀者喜愛。《今日世界文學》稱萊爾的譯本“準確而怡人”。[1]Kowallis[2]也給予萊爾譯本高度的評價,認為萊爾既追求詞匯意義正確,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深入刻畫原文中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竭力追求準確再現(xiàn)魯迅文學作品風格中辛辣的智慧。萊爾譯本自1990年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來,受到諸多翻譯研究者關注,多數(shù)學者將楊憲益譯本、藍詩玲譯本和萊爾譯本進行對比研究,如王樹槐[3]采用文體學批評和譯者翻譯觀描寫相結合的模式比較三個譯本的文體差異;付曉朦、王樹槐[4]從文體視角切入,分別在四個方面具體探討小說中的隱喻翻譯;嚴苡丹、韓寧[5]采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考察譯者的翻譯風格和策略等。還有的學者從翻譯目的[6]、操控改寫理論[7]及倫理觀[8]等角度對萊爾譯本進行深入研究。這些學者從不同視角分析萊爾譯本,豐富了翻譯研究,但他們大多著重于從微觀層面解讀譯文,從具體詞匯和句子層面來分析萊爾所使用的翻譯策略,較少關注譯者主體,分析萊爾在社會互動中潛移默化形成的慣習對他自身做出各種翻譯選擇的影響。翻譯是社會中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譯者是在社會中成長的主體,帶有社會的烙印,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譯者的翻譯行為,可以豐富翻譯研究的維度”[9]31。其中,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慣習理論可以為譯者主體性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因此,本文以萊爾英譯的《端午節(jié)》為例,借助布迪厄的“慣習”理論來分析譯者慣習與翻譯行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凸顯譯者主體性在翻譯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布迪厄[10]在其社會學理論中提出:實踐={(場域)+(資本)(慣習)}。由此可見,慣習是影響實踐的關鍵因素之一。所謂慣習,就是指“知覺、評價和行動的分類圖式構成的系統(tǒng),它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又可以轉(zhuǎn)換,它來自社會制度,又寄居在身體之中(或者說生物性的個體里)”[11]171。慣習是一種“被結構化的結構”[12],即指慣習是行動者在社會化過程中,把客觀的社會結構內(nèi)在化,建構成能被人們認識和感知的思維方式。同時,慣習又能外化成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有規(guī)律的行為,能動地建構新的社會結構。譯者是翻譯實踐活動的行為主體,在家庭教育、風尚習染、社會互動和文化傳承等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思維習慣,這種思維習慣發(fā)揮作用時會表現(xiàn)出慣性,從而對譯者外在品味及行為產(chǎn)生相對持續(xù)的影響。但譯者是獨立的個體,對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會做出能動地認知,“認知”的過程賦予了譯者更多的自主性,故布迪厄的慣習理論可有效地研究譯者主體性。譯者慣習決定了其翻譯方向,為其翻譯行為提供動力支持,讓他能夠靈活地發(fā)揮譯者主體性,從而充分凸顯了譯者主體性在翻譯實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從20世紀末開始,越來越多的學者把布迪厄的慣習理論與翻譯研究結合,從宏觀角度探索翻譯過程中影響譯者選擇的社會因素。1998年,西米奧尼率先借助布迪厄提出的“慣習”概念來探討作為社會活動的翻譯現(xiàn)象及譯者行為。[13]此后,許多學者利用“慣習”進行了不同文化語境、不同歷史時期的實證研究。例如:瑞恩·梅拉尓茨[14]通過觀察得出布迪厄的慣習理論可以有效闡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維持或變更翻譯規(guī)范所發(fā)揮的作用。在國內(nèi),邢杰[15]10-16研究慣習理論對描述翻譯學的作用;任文、徐寒[16]運用布迪厄社會學理論中場域、慣習和資本分析口譯中權力關系和意義構建;王洪濤、王海珠[17]探討譯者慣習對翻譯活動的具體影響等,學者們利用慣習理論進行翻譯研究,在不同方面彰顯了譯者慣習在翻譯活動中的影響。
因此,既能被塑造又具有塑造力的慣習特點,同樣可在美國漢學家威廉·萊爾的“社會軌跡(social trajectory)”[18]及其翻譯活動中窺見,據(jù)此也能深入分析研究萊爾的譯者主體性如何在自身慣習影響下發(fā)揮作用,讓其英譯作品廣受讀者喜愛。
威廉·萊爾是美國著名的漢學家之一,1930年6月29日在新澤西州拉衛(wèi)出生。畢業(yè)之際,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萊爾被派到耶魯大學學漢語,接受專業(yè)的中文教育,并逐漸喜歡研讀魯迅的作品。1967通過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譯作品《魯迅小說集》,初步形成他的中文慣習及熱愛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慣習。隨后被派到朝鮮戰(zhàn)場當翻譯,這極大地提升了萊爾的漢語水平,為其后來譯介中國文學作品積累了充足的文化資本。退伍后,萊爾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中國學博士,讀博期間依然熱衷于研究魯迅文學,并完成博士畢業(yè)論文《魯迅短篇小說的戲劇性》,這是他的中文慣習、喜愛中國文學和研習中國文學的慣習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從1972年開始,他就在斯坦福大學的亞洲語文系任教,教授中國文學、東亞文明、中國語言方面的課,教師的職業(yè)促使他非常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反饋,為他形成注重讀者接受度的譯者慣習奠定了基礎。萊爾先后英譯了張恨水、老舍、魯迅等作家的作品,不斷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擴充自己的文化資本,加固了自己的中文慣習。萊爾頗為喜愛魯迅文學,從1967年就著手翻譯魯迅小說,先后陸續(xù)出版了魯迅的25篇短篇小說英譯作品,還撰寫了關于魯迅的研究著作《魯迅的現(xiàn)實觀》《魯迅及其遺產(chǎn)》和《魯迅的讀者》。正是在這些學習和實踐過程中,萊爾形成了深愛中國文學及熟悉中國文化的學者慣習,進而形成了其熱衷于選擇翻譯中國文學作品的譯者慣習。
另外,萊爾是地道的美國人,精通母語又學識淵博,熟悉美國社會文化環(huán)境,更了解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方式、認知模式、審美習慣和閱讀期待,這為他用地道的英語進行翻譯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本,促使其形成譯文充分考慮讀者接受能力的譯者慣習。翻譯實踐過程充滿選擇,萊爾的這些慣習必然會影響和指導他在翻譯實踐中逐一做出抉擇,構建自身譯者主體性。
慣習是譯者早期的生活教育經(jīng)歷和各種文化熏陶經(jīng)過長期積淀后不斷內(nèi)化于心,“深刻地扎根于譯者性情傾向系統(tǒng)中,作為一種技藝存在的生成性能力”[11]165。譯者慣習會在潛意識里影響和指導譯者主體在翻譯實踐活動中的種種選擇,推動其做出自認為最合理的翻譯選擇,進而表現(xiàn)其譯者主體性。因此譯者慣習給譯者的“翻譯選擇提供了動力支撐,使他能夠有的放矢地充分發(fā)揮他的主體性”[9]32。譯者慣習主要表征在選擇翻譯文本、翻譯思想及翻譯策略上。[15]13
萊爾選擇翻譯魯迅文學作品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對原作者及原作的象征資本的識別,長期閱讀并研究魯迅小說的慣習所驅(qū)使及夏威夷大學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
“魯迅是現(xiàn)代中國的經(jīng)典作家”[19],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作品的文學及文化底蘊深厚,他的短篇小說因其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情節(jié)和主旨而引人入勝,也是語言運用的典范,是研究中國文學及文化的必讀之作。正是因為萊爾清晰地認識到了魯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所具有的象征資本,所以他才會選擇翻譯魯迅作品以期能夠增加自己的象征資本。此外,萊爾在耶魯大學學習漢語時所逐步形成的喜歡研讀魯迅文學的學者慣習促使其選擇翻譯魯迅文學作品,并出版了英譯作品《魯迅小說集》。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萊爾進一步深入研究魯迅及其作品,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魯迅短篇小說的戲劇性》,同時,他也在其著作《魯迅的現(xiàn)實觀》中給予魯迅非常高的評價,稱贊魯迅為“故事的建筑師,語言的巧匠”[20]263,這都是他喜愛魯迅文學、喜愛研究魯迅文學的譯者慣習推動下的主動訴求。正如學者駱萍[21]指出,譯者慣習會“指揮和調(diào)動譯者的翻譯方向”,萊爾自身喜愛魯迅及其文學作品的譯者慣習,促使其有意識地選擇了英譯魯迅文學作品。
翻譯思想是譯者文化慣習的外化結果。萊爾在其英譯作品《魯迅的<狂人日記>及其他小說》開篇就明確地闡釋了他的翻譯思想:首先,要盡量還原魯迅風格,準確傳達原文的信息,確保譯入語讀者能夠獲取與源語讀者基本一致的閱讀體驗;其次,努力為譯作爭取到盡可能多的讀者,進一步擴大讀者群。[22]xlii這種翻譯思想也體現(xiàn)在了萊爾所撰寫的魯迅研究專著中;萊爾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魯迅的現(xiàn)實觀》,序言中稱介紹魯迅及其作品給普通讀者,是為了讓讀者們一起“共享財富”[20]ix??墒囚斞肝膶W底蘊深厚,風格獨樹一幟,要做到忠實地傳達魯迅作品的思想,再現(xiàn)文章風格絕非易事。在以奈達和卡德為代表的交際學派看來,翻譯活動必須考慮源語文本的交際目的、譯語的文體形式及讀者的解碼能力,才能達到翻譯等值,再現(xiàn)原文風格。而萊爾多年積累的注重讀者接受度的專業(yè)學者慣習促使他秉持這種翻譯思想,以目標語讀者為導向,全面考慮譯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多種翻譯策略進行翻譯實踐,以照顧到不熟悉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目的語讀者。與此同時,基于對魯迅的喜愛、敬重之情,以及長期研究魯迅文學作品的譯者慣習,萊爾十分重視譯文的忠實度,認為譯者應該提供充足的文獻資料來確保讀者對原作的理解與譯者所得到的理解一致。由此可見,這些翻譯思想正是萊爾多年喜愛并研究魯迅文學作品的專業(yè)學者慣習影響下譯者主體性的顯現(xiàn)。
譯者所采取的翻譯策略是其翻譯思想的具體化表現(xiàn),也是受到自身腦海深處特定的思想機制支配,根據(jù)文本類型、自身文化素養(yǎng)、意識形態(tài)和讀者感受等方面做出的具體選擇,這是譯者主體性介入的體現(xiàn)。萊爾喜歡中國文學、熱衷研究中國文學作品的譯者慣習,以及注重讀者接受能力的專業(yè)學者慣習,促使他本著溝通源語與譯語兩種文化的原則,極力避免單純地使用“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而是充分考慮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以一個整體性的眼光去審視和選擇夸張化、斜體化、厚譯等合適的翻譯策略,讓譯文更加迎合讀者的用語習慣、文字偏好和審美品位。下面以《端午節(jié)》(Dragonboat Festival)為例,分析萊爾所采用的翻譯策略。
1.巧用夸張化策略
萊爾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大膽地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夸張化的譯法,使用地道且常見的表達來翻譯,或是通過自己的理解闡釋性翻譯,努力再現(xiàn)原文風貌,以期讓目的語讀者大體上獲得與原文讀者一致的閱讀體驗。萊爾所采用的夸張譯法主要體現(xiàn)在全文的詞語表達上,多使用美式英語中地道且常見的俗語,故而譯文字數(shù)偏多,篇幅較長。例如:
(1)思想言論舉動豐采都沒有什么大區(qū)別……[23]363
When a modern student becomes a modern official,you won't see any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him and any other official:he'll think the same things,he'll say the same things,and he'll do the same things.He'll even carry himself in the same way.[22]174
(2)而且他是不敢見手握經(jīng)濟之權的人物,這種人待到失了權勢之后,捧著一本《大乘起信論》講佛學的時候,固然也很是“藹然可親”的了……[23]370
Furthermore,he had a positive dread of having to go see people in positions of financial power.Granted,when such men fell from their lofty perches and were piously padding about in Buddhist serenity with copies of the Mahayana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ir hands,they would of course be full of gentle,meek,and mild……[22]178
在例(1)中,萊爾采用了闡釋性翻譯的方式,使原文中只有16個漢字的句子,翻譯成篇幅較長兩個句子。這是因為魯迅文學作品中文言文與白話文交雜,且中文又是意合語言,英文是形合語言,直接根據(jù)原文簡潔地翻譯,恐怕會讓目的語讀者不知因此然,所以萊爾根據(jù)上下文,理順前后邏輯,結合自己的理解,補充足夠的信息翻譯成地道的英語。而在例(2)我們也看到,萊爾將“不敢”翻譯為“had a positive dread of having to”,將“藹然可親”翻譯為“full of gentle,meek,and mild”等美國地道、生動且常用的表達,同時聯(lián)系上下文,增譯了“You could tell what they were thinking”,利于目的語讀者理解。由此可見,萊爾在翻譯實踐中較多地考慮了譯語讀者的感受,巧用夸張化譯法用喜聞樂見的語言再現(xiàn)魯迅文學中那種辛辣諷刺的意味,便于讀者體會,因此萊爾譯本可讀性更強且讀者喜愛度高。萊爾在翻譯過程中對源語文本注入個人理解的做法,正是其譯者主體性介入的結果,這也都是萊爾關照目的語讀者接受能力的譯者慣習外顯。
2.斜體化策略
萊爾注重再現(xiàn)原文的要旨及風格,為了貼近原文形式,他將某些譯文用斜體形式表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原文中引用的文言文,這類文言文在原文中便加了雙引號來突出,萊爾為了關照那些不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讀者,用斜體的形式來凸顯這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文體差異,高度還原了原文文體。例如:“無是非之心(one who loses sight of what is wrong and what is right)”等;第二種是原文中一些專有名詞、專有事物,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特有名詞的翻譯,例如:“衙門(yamen)”“蓮花白(White Lotus)”“《大乘起信論》(Awakening of Faith)”等;第三種是將文中一些普通的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代詞、連詞及詞組等斜體化處理,達到強化語調(diào)或凸顯諷刺意味的翻譯效果。例如:
(3)當是時,便是廉吏清官們也漸以為薪之不可不索……[23]368
At this point,even their eminences the honest and incorruptible officials of the realm gradually began to feel tha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for them to press for their back pay too...22]177
在以上例句中,萊爾將“廉吏清官”用斜體形式表現(xiàn)出來,引起讀者的注意及思考,從而有利于讀者領悟語義里蘊含的諷刺意味,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閱讀體驗。萊爾在翻譯實踐中注重再現(xiàn)原文風格、考慮原文作者意圖和譯文讀者的審美習慣和認知水平,正折射出萊爾關照譯入語讀者閱讀體驗的學者慣習。
3.厚譯策略
萊爾深諳中國文化的專業(yè)學者慣習,以及注重讀者接受度的譯者慣習,驅(qū)使其利用自身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儲備,采用厚譯策略,即通過添加注解、腳注等方式來詳細介紹原作的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幫助普通讀者擴大中文知識儲備、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以便他們理解魯迅文學中的深刻寓意,盡可能地達到擴大讀者群的目標。例如:
(4)The Festival itself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around June) and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summer solstice.The important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is celebration are throwing ricecakes into the river to feed the soul of the fourth-century B.C.patriot and poet Qu Yuan (the festival is also known as Poets'Day);competing in dragon-boat races on the river;and (most importantly for the present story) repaying debts.[22]173
該例來源于正文下對標題《端午節(jié)》(Dragon-boat Festival)的腳注,這段腳注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歷史來源及原始意義呈現(xiàn)給目的語讀者,增加讀者的中國文化知識。當讀者對端午節(ji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之后,便會對正文產(chǎn)生閱讀興趣,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綜上可見,萊爾細致地研究了魯迅文學中的文化信息,其多年研究魯迅文學作品的慣習讓他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故得以為普通讀者提供豐富的注釋。中西方文化差異大,萊爾利用厚譯策略盡可能地幫助目的語讀者克服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理解困難,這一切都是萊爾關照目的語讀者接受度和閱讀體驗的譯者慣習所投射出的譯者主體性。
本文基于布迪厄提出的“既被塑造又具有塑造力的”慣習理論討論萊爾受自身喜愛并深諳中國文化的專業(yè)學者慣習、關照讀者的譯者慣習和自身的認知能力的影響,在翻譯文本、翻譯思想、翻譯策略等選擇上所折射出的譯者主體性。這樣的譯者主體性研究,讓我們得以看到萊爾譯本的讀者喜愛度高,得益于其在社會化過程中不斷被塑造而形成的獨特慣習,以及自身認知能力帶來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因此,譯者在翻譯活動中,應該適當?shù)匕l(fā)揮自主性,主動關注譯入語國家讀者的認知水平和審美期待,在保證原文信息傳達準確的同時,根據(jù)具體的情形靈活地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翻譯技巧、方法與策略,增加譯文在譯語文化中的可讀性、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