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國西域探險團與德藏回鶻語文獻

2021-11-25 15:25吐送江依明
敦煌學輯刊 2021年2期
關鍵詞:吐魯番文獻研究

吐送江·依明

(蘭州大學 敦煌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20)

19世紀末20世紀初,來自瑞典、俄國、法國、德國、芬蘭、英國、日本和美國等國家考古探險隊在敦煌、酒泉、吐魯番、庫車、焉耆、喀什、和田以及周圍地區(qū)進行了多次考古發(fā)掘,并盜走了非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文獻。

德國普魯士皇家科學院探險隊格倫韋德爾 (Albert Grünwedel)和勒柯克 (Albert von Le Coq)等率隊于1902年至1914年之間到吐魯番地區(qū)進行了四次考古發(fā)掘,并帶走數(shù)量不少的文獻資料、壁畫、飾品等。德國探險隊帶走的文物現(xiàn)藏于德國布蘭登堡科學院吐魯番學研究中心 (BBAW Turfanforschung)和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地。

德國探險隊盜走的文獻中有漢文、婆羅謎文、回鶻文、魯尼文、古藏文、摩尼文、蒙古文、于闐文、波斯文、察哈臺文等不同文字的文獻。其中回鶻文等不同文字的回鶻語文獻占相當重要的比例。德藏回鶻語文獻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到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以及社會經(jīng)濟等。它們?yōu)檠芯?-14世紀的中國西北地區(qū)歷史,特別是為甘州回鶻、高昌回鶻、西夏、喀喇汗、西遼、元代和明代的歷史文化研究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一、德國普魯士皇家探險隊在吐魯番以及周圍地區(qū)的探險活動

德國普魯士皇家科學院探險隊于1902年至1914年在吐魯番和周圍地區(qū)進行了四次考古探險。德國探險隊帶走的文物以及文獻最初保存在德國民族學博物館,自1912年開始在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館藏。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開始這些文獻受到被破壞的威脅,因而在1943年被轉(zhuǎn)移到其他地點,但是盡管如此實際上多數(shù)文獻仍然遭到破壞。吐魯番出土的上述文獻中有一部分在1947年捐贈給德國美因茲 (Mainz)科學院。大約三分之一 (主要是伊蘭語文獻)轉(zhuǎn)交給漢堡大學中東歷史系之后,留在美因茨的文獻被分類并重新上架。從此這些文獻被編目為 “美因茨文獻”或 “美因茨文獻匯集”。從而 “美因茨文獻匯集”(Mainz Collection)稱號在學術界廣泛使用。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格林伯赫 (K.Greunbech),普里察克 (Omelian Pritsak) 和特肯 (?inasi Tekin) 等學者對上述文獻進行編目工作。由特肯完成的編目手冊至今沒有出版。后來,“美因茨文獻匯集”轉(zhuǎn)移到普魯士文化遺產(chǎn)基金會的國家圖書館,然后再轉(zhuǎn)移至馬爾堡 (Marburg),最終在70年代轉(zhuǎn)移到了西柏林。美因茨文獻匯集中的大部分是回鶻語文獻,還包括粟特文、回鶻文、魯尼文、古敘利亞文、婆羅謎文、摩尼文、古藏文和蒙古文文獻。

根據(jù)德國吐魯番學研究中心的在線文獻目錄以及早期其他學者的研究,回鶻文獻從吐魯番木爾吐克 (Murtuq)、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Bez?klik)、勝金 (S?ngim)、高昌城內(nèi) (Qo o)、克孜爾千佛洞 (Qizil Ming ?y)以及吐魯番周圍的山腳等地出土。

德國探險隊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格倫韋德爾 (Albert Grünwedel),另一個是勒柯克 (Le Coq)。格倫韋德爾是印度、西藏和中亞的考古學家,曾在慕尼黑大學學習東方研究,1881年他在柏林民俗博物館工作并研究佛像。從1892年起,他成為博物館印度研究室主任,1904年成為館長。德國派出的四次吐魯番探險中,第一次 (1902-03)和第三次 (1905-1907)探險由他負責帶隊,并發(fā)表了詳細的探險報告。

格倫韋德爾一部名叫《1902-1903年冬季亦都護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①Albert Grünwedel,Bericht über Arch?ologische Arbeiten in Idikutschari und Umgebung im Winter 1902-1903,Germany Munich,Verlag der K.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06.的調(diào)查報告 (1906年)是關于德國第一次吐魯番遠征探險 (1902-1903)活動的報告。包含在1902年11月24日至1903年3月初之間在高昌古城 (Kara-Khōja) 及周邊地區(qū)勝金 (S?ngim)、木爾吐克 (Murtuq)進行的考古研究的報告。副標題 “Idikutschari”亦都護市是定居點的本地Kara-khoja名稱,也稱為Apsus或Ephesus。本報告包括回鶻語文獻的相關研究和俄國學者拉德洛夫 (W.Radloff)的翻譯。

《新疆的古代佛教寺院》(1912年)②Albert Grünwedel,Altbuddhistische Kultst?tten in Chinesisch-Turkistan,De Gruyter,1912.是由格倫韋德爾帶領的第三次中亞探險 (1906年1月至1907年4月)的探險報告。他在報告中列出了在中國西部地區(qū)北部進行的考古調(diào)查結果。主要調(diào)查地點是庫姆特拉 (Kumtura)、克孜爾 (Qizil),庫車 (Kucha)附近的克力士 (Kyrish)、卡拉什 (Kalashal),西南的爍爾楚克 (Sholchuk),吐魯番(Turfan) 北部的柏孜克里克 (Bez?klik) 和吐峪溝 (Toyoq-Mazaar)。最重要的是,他熟悉克孜爾 (Qizil)石窟和柏孜克里克 (Bez?klik)千佛洞。在克孜爾洞窟壁畫上附加的豐富的局部草圖在每個細節(jié)上都極為精確,并且是圖像研究的重要材料。

格倫韋德爾的《Avesta的魔鬼及其與中亞佛教影像學的關系》①Albert Grünwedel,Die Teufel des Avesta und ihre Beziehungen zur Ikonographie des Buddhismus Zentral- Asiens,Berlin Otto Elsner Verlag,1924.(1924年)是格倫韋德爾在其職業(yè)生涯的后期撰寫的一項研究成果。格倫韋德爾認為,新疆的石窟并非基于坦陀羅的純粹傳統(tǒng),而是源自東方古代波斯祆教 (Avesta)的象形學,與摩尼教有密切關系。

格倫韋德爾名為《古代庫車》②Albert Grünwedel,Alt-Ktscha,Berlin Otto Elsner Verlag,1920.的調(diào)查報告 (1920年)包含了與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相關的研究論文。由正文和總共25種原始彩色印刷品組成。德國遠征探險隊沒有對這些石窟進行編號,而是根據(jù)其特征命名它們。

德國皇家普魯士探險隊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勒柯克 (Albert Von Le Coq),他是探險家和東方學專家。他生于一個富裕的葡萄酒商人的家庭。在英國和美國學習醫(yī)學后,他27歲回到德國幫助家族企業(yè),40歲時他移居柏林并開始學習東方語言,并在42歲(1900年)開始學習柏林人種學。1904年后,他在格倫韋德爾的領導下加入了中亞探險隊,并擔任第二和第四次探險隊的隊長。他精通阿拉伯語、土耳其語和波斯語,還致力于解讀回鶻語文獻,組織了第四次德國吐魯番探險帶來的巨大材料的解讀和整理。他發(fā)布了文獻目錄,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通貨膨脹時期,出版發(fā)行七卷本《中亞古代佛教文化》。自1925年以來,他一直擔任柏林民俗博物館的館長,負責學術展覽和目錄制作。

勒柯克的調(diào)查報告《中亞古代佛教文化》③Albert Von Le Coq,Die Buddhistische Sp?tantike in Mittelasien I-VII,Ergebnisse der Kgl.Preussischen Turfan-Expeditionen,Berlin 1922-1933.(1922年)共7卷,是德國團隊進行的四次中亞考察隊帶到德國的收藏品的集合。德國探險隊的成立時間是1902年至1914年,第一次探險隊是由印度學者格倫韋德爾領導的,他對高昌古城、勝金和木爾吐克進行了考察。從第二次起,勒柯克加入并主要在吐魯番綠洲進行考古發(fā)掘。在第三次探險中,除了吐魯番以外,還在庫車、庫姆吐拉、克孜爾和卡拉沙爾地區(qū)進行考古發(fā)掘。在第四次探險中,在庫車附近考察了阿其克艾熱克 (Achiq Irek)和蘇巴什 (Subashi)以及巴楚 (Maralbashi)附近的圖木舒克 (Tumushuq)。

勒柯克的專著《高昌》①Albert Von Le Coq,Chotscho- Facsimile-Wiedergaben der wichtigeren Funde der Ersten K?niglich Preussischen Expedition nach Turfan in Ost-Turkistan ,Berlin,Dietrich Reimer 1913.中收錄了大幅壁畫和非常詳細的目錄,總結了由勒柯克領導的第二次德國吐魯番探險 (1904-05)的研究結果。大量的壁畫、雕像和古代文獻的照片出自于高昌古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和吐峪溝石窟。書中插圖中的大部分出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空襲而丟失,本書是唯一能使用的研究材料。此外,它還包括在高昌古城發(fā)現(xiàn)的文物插圖、摩尼教和景教相關的古代文獻。

勒柯克的《新疆掩埋的寶藏》②Albert Von Le Coq,Auf Hellas Spuren in Ostturkistan,Liepzig Hinrichssche Buchhandlung,1928.(1926年)考察報告是德國吐魯番探險隊進行的第二次 (1904年11月至1905年12月)和第三次 (1905年12月至1907年6月)探險的經(jīng)歷,他們進行了四次中亞探險。他們挖掘了廢墟,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文物,例如壁畫和灰泥圖像。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在吐魯番地區(qū)哈拉和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溝等地進行考察。在第三次考察中,他們到庫車 (庫木圖拉和克孜爾洞窟)地區(qū)進行考察。這本書生動地記錄了他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和挖掘這些廢墟的,并描述了當?shù)厝说纳詈土曀住?/p>

勒柯克的《新疆的土地和人民》③Albert Von Le Coq,Von Land und Leuten in Ossturkistan,Liepzig,Hinrichssche Buchhandlung,1928.(Von Land und Leuten in Ostturkistan,1928年)游記中,記錄了第四次探險 (1913年1月至1914年2月),這是德國在新疆的最后一次探險。這項調(diào)查主要在庫車的克孜爾千佛洞 (Qizil)、蘇巴什 (Subashi)、西木西姆(Simsim)和圖木舒克 (Thomsuq)地區(qū)進行。除了對調(diào)查的描述之外,它還包括許多居住在該地區(qū)的人們的照片。勒科克參加了四次德國吐魯番探險,并保留了該探險的旅行日記。這是了解德國考察團成就概述和 “亞洲尋寶”的寶貴記錄。勒科克的出版的《吐魯番地區(qū)的諺語和民歌》(Sprichw?rter und Lieder aus der Gegend von Turfan,1991年)④Albert Von Le Coq,Sprichw?rter und Lieder aus der Gegend von Turfan,Leipzig und Berlin,Druck und Verlag von B.G Teubner,1911.中記錄了吐魯番地區(qū)流行的諺語和歌曲。

二、德藏回鶻語文獻的研究

德國探險隊獲取吐魯番文書以后,就開始對這批文獻進行研究,因此德藏回鶻文獻解讀研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他們獲取的吐魯番文書數(shù)量超過3萬多件,回鶻語文書8000多件,其中有手抄本、木刻印刷本等。他們帶走的文獻大部分已在德國布蘭登堡科學院吐魯番學研究中心網(wǎng)站得以公布⑤BBAW Turfanforschung,http://turfan.bbaw.de/dta/index.html.。

德藏回鶻文獻最早由勒柯克和繆勒 (F.W.Müller)等學者進行研究,他們與邦戈(Willi Bang)、葛瑪麗 (A.Von Gabain)等學者合作對回鶻文獻進行研究。在1908年至1931年期間,出版了《回鶻學》(Uigurica)①F.W.K.Müller,A.Von Gabain,Uigurica I-VI,Sonderrausabe aus den Sitzungsberichten der Prer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Phil-Hist.Klasse,Verlag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in Kommission bei walter de Gruzter U.Co.Berlin 1931.共四卷,其中包括了回鶻文《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折吒王的故事》等多個佛教文獻的研究。勒柯克的《高昌出土摩尼教文獻》②Albert Von Le Coq,Türkische Manichaia aus Chotscho I-III,Abhandlungen der Ko?niglich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Phil.-h(huán)ist.Cl.1911-1922.1911-1922年共三卷,對吐魯番出土摩尼教回鶻語文獻進行詳細的研究。1925年邦格整理出版了《摩尼教贊美詩》③Willi Bang,Manichaeische Hymen,Imprimerie J.B.ISTAS,Louvain Belgique,1925.。

1929至1959年期間由德國學者邦戈、葛瑪麗、阿拉特等學者出版了包括回鶻文《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回鶻文《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回鶻文《折吒王的故事》等多個佛教文獻、婆羅謎文回鶻語文獻以及回鶻文社會經(jīng)濟文書和文學作品在內(nèi)的《古突厥語吐魯番文書》(Türkische Turfan-Texte)④Willi Bang,A.Von Gabain,A.A.Arat,Türkische Turfan-Texte I-X,Berlin :Akademie-Verlag,1929-1959.系列專著共十卷。阿拉特在1965年整理出版了吐魯番出土的回鶻文詩歌《古代突厥語詩歌》⑤R.R.Arat,Eski Türk ?iiri,Türk Tarih Kurumu yay?nlar?,Ankara,1965.。

西納斯·特肯 (?inasi Tekin)等對德藏回鶻佛教文獻和回鶻詩歌進行研究,發(fā)表多篇論文和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特肯著《元代回鶻文文書》(1980年),在其中對《說心性經(jīng)》和法藏《般若波蘿蜜多經(jīng) (常啼菩薩的求發(fā)故事)》兩部著名回鶻文文獻進行了詳細研究。特肯的研究還包括對回鶻文《妙法蓮華經(jīng)普門品-觀世音菩薩的故事》(Quan?i-im Pusar)⑥?inasi Tekin,Kuan?i im Pusar- Vap hua ki atl?g nom ?e?eki sudur Saddharmapundar?ka-Sūtra ,Türk dil Kurumlar? Yay?nlar?,Ankara 1960.(1960 年) 和回鶻文《彌勒會見記》(Maitirisimit)⑦?inasi Tekin,Maitrisimit nom bitig.Die uigurische übersetzung eines Werkes der buddhistischen Vaibhāsika-Schule.1.Transliteration,übersetzung,Anmerkungen.2.Analytischer und rückl?ufiger Index.Berlin.AdW der DDR.ZAGA.SGKAO.BTT.9.1980.(1980年)的研究。

回鶻語文獻研究中影響最大的學者是葛瑪麗,她參與了《突厥語吐魯番文書》(Türkische Turfan-Texte)系列叢書的整理研究。她最早對回鶻語文獻語言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1941年出版了《古代突厥語語法》(Alttürkische Grammatik)⑧A.Von Gabain,Alttürkische Grammatik mit Bibliographie,Lesestücken und W?rterverzeichnis ,auch Neutürkisch,mit vier Schrifttafeln und sieben Schriftproben.Otto Harrassowitz,Leipzig,1941.,1959年和1964年與阿拉特、讓德尼 (Jean Deny)等學者合作出版了古代突厥語和現(xiàn)代突厥語族語言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標志性著作之一《古突厥語文學基礎》(Philologiae Turcicae Fundamenta)1-2⑨Louis Bazin,Alession Bombaci,Jean Deny,A.Von Gabain,Philologiae Turcicae fundamenta I-II; iussu et auctoritate Unionis Universae Studiosorum Rerum Orientalium,auxilio et opera Unitarum Nationum Educationis Scientiae Culturae Ordinis,una cum praestantibus Turcologis ediderunt Jean Deny [et al.] 1959-1964.。在1961年出版了《高昌回鶻王國》(Das Uigurische K?nigreich von Chotcho)①A.Von Gabain,Das Leben in Uigurischen K?nigreisch von Qo o (850-1250),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61.等專著以及多篇學術論文,主要研究了回鶻文獻和回鶻歷史文化。她的著作至今被國內(nèi)外學者參考和引用。她還培養(yǎng)了粟特語專家阿斯木森 (J.P.Assmussen),回鶻文專家希納斯·特肯 (?inasi Tekin)和羅本 (Klaus R?hrborn)等世界著名學者。

德藏吐魯番文書的研究成果以《柏林吐魯番文書》(Berliner Turfantexte,簡稱BTT或BT)命名出版。吐魯番文書系列叢書至今共出版了47卷,其中回鶻文獻研究專著有21卷。BTT-1是由哈再 (Geroge Hazai) 整理出版的《回鶻語金剛經(jīng)殘卷》②Geroge Hazai,Peter Zieme,F(xiàn)ragmente der Uigurischen Version des Jin Gangjing min den Gāthās Meister Fu,BTT 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1.(1971)、BTT-2是由羅本 (Klause R?hrborn) 整理出版的《回鶻語懺悔書》③Klaus R?rhborn,Eine Uigurische Toten Messe-Text übersetzung,Kommentar Faksimiles,BTT I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1.(1971),BTT-3是鐵茲江 (Semih Tezcan)整理的《回鶻語因薩底經(jīng)》④Semih Tezcan,Das Uigurische Insadi-Sūtra,BTT II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4.(1974),BTT5是皮特·茨默(Peter Zieme) 整理出版的《古突厥語摩尼教文書》⑤Peter Zieme,Manich?isch-Türkische Texte,BTT V,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5.(1975),BTT7-8是卡拉 (George Kara)和茨默聯(lián)合整理出版的《回鶻語密宗文獻》⑥Gerog Kara,Peter Zieme,F(xiàn)ragmente tantrische Werke in Uigurische übersetzung,BTT VI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6.(1976)和《薩斯迦·班彌怛的妙吉祥根本續(xù)回鶻語譯本》⑦Gerog Kara,Peter Zieme,Die Uigurischen übersetzung des Guruyogas Tiefer Weg von Sa-skya Pandita und der Ma?ju rīnāmasamgīti,BTT VII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77.(1977),BTT-9是希納斯·特肯 (?inasi Tekin)的兩卷回鶻文《彌勒會見記》⑧?inasi Tekin,Maitrisimit nom bitig Die uigurische übersetzung eines Werkes der buddhistischen Vaibhāsika-Schule,Teil I-II,BTT IX,Akademie Verlag Berlin,1980.(1980),BTT-13是茨默的《回鶻語佛教詩集》⑨Peter Zieme,Buddhistische Stabreimdichtungen der Uiguren,BTT XIII,Akademie Verlag Berlin,1985.(1996),BTT-18是茨默的《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序言和第一卷》[10]Peter Zieme,Altun Yaruq sudur.Vorworte und Das Erste Buch,BTT XVII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1996.(1996),BTT-20是茨默的《柏林和東京藏 〈維摩經(jīng)古代突厥語譯本〉》[11]Peter Zieme,Vimalakirtinirdesasutra.Edition alttürkischer übersetzungen nach Handschriftfragmenten von Berlin und Kyoto,BTT-XX,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00.(2000),BTT-21是威肯斯 (Jens Wilkens)的《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分別三身品》[12]Jens Wilken,Die drei K?rper des Buddha (trikaya),BTT-XX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01.(2001),BTT-23是茨默的《回鶻語陀羅尼經(jīng)類文書》[13]Peter Zieme,Magische Texte des uigurischen Buddhismus,BTT-XXII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05.(2005),BTT-25 是威肯斯的《回鶻語慈悲道場懺法》[14]Jens Wilken,Das Buch von der Sündentilgung.SET,BTT-XXV,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07.(2007),BTT-26 是笠井幸代 (Yukiyo Kasai) 的《回鶻語佛教文書題記》[15]Yukiyo Kasai,Die uigurischen buddhistischen Kolophone,BTT-XXV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08.(2008),BTT-28是阿不都熱西·亞庫甫的《回鶻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文獻》[16]Abdureshid Yakup,Praj?āpāramitā Literature in Old Uyghur,BTT-XXVII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11.(2011),BTT-29是笠井幸代的《回鶻文維摩詰所說經(jīng)疏》①Yukiyo Kasai,Der alttürkische Kommentar zum Vimalakirtinirdesa-Sutra,BTT-XXX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11.(2011),BTT-33是小田壽典的《回鶻文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②Juten Oda,A Study of the Buddhist Sūtra called S?kiz yükm?k yɑruq or s?kiz T?rlügin yarum?? yɑltr?m?? in old Turkic,Brepolis,Turmhout Belgium,2015.(2015),BTT-34是莊垣內(nèi)正弘等編的《回鶻文書寫的柏林漢文文書U5335》③Masahiro Shōgaito,Setsu Fujishiro,Noriko Ohsaki ,Mutsumi Sugahara,Abdureshid Yakup,The Berlin Chinese text U5335 written in Uighur script,Brepolis,Turnhout Belgium ,2015.(2015),BTT-36是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的《回鶻文較小密宗文獻研究》④Abdureshid Yakup,Altuigurische Aparimitāyus- Literatur und kleinere tantrische Texte,BTT - XXXVI,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16.(2016),BTT-37是威肯斯的《中亞佛教故事之回鶻語十業(yè)道譬喻故事》⑤Jens Wilkens,Buddhistische Erz?lungen ausdem alten Zentralasien edition der altuigurischen Da akarmapathāvadānamālā,I,II,III,BTT37,Brepolis,Belgium,2016.(2016),BTT-38是笠井幸代的《帶有婆羅謎因素的回鶻語文獻》(2017),BTT-43是費爾 (M.Ver)《關于蒙古帝國驛站系統(tǒng)的回鶻語文獻》(2019),BTT-44是阿布都熱西提·亞庫甫的《回鶻語華嚴經(jīng)文獻》⑥Abdureshid Yakup,Buddhāvatamsaka literature in Old Uyghur,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21.(2020),BTT-46是由森安孝夫 (Takao Moriyasu)出版的《東部絲綢之路的回鶻語信件語料庫》⑦Takao Moriyasu,Corpus of the Old Uighur letters from eastern Silk Road,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19.(2020),BTT-47是茨默的《回鶻文小篇文獻》⑧Peter Zieme,Uigurorum veterum fragmenta minora,Brepolis,Turnhout Belgium,2020.(2020)。

德國藏吐魯番文獻目錄以《德國東方寫本目錄》(Verzeichnis der Orientalischen Handschriften in Deutschland)簡稱VOHD的形式出版。其中的VOHD 13的9至28卷是古突厥語寫本目錄,另一編號是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古代突厥語寫本1至20卷,以下簡稱AT)。本目錄收錄了不同文字寫成的古突厥語文書的目錄信息。在每卷目錄中,編者給出屬于該類文獻的寫本 (刻本)殘片的目錄信息,首末行的轉(zhuǎn)寫。VOHD13(9-28) 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1-20),除了勞特負責編 VOHD13 第 12 卷 (AT-4)《彌勒會見記》目錄以外,已出版19卷。VOHD 13第9卷 (AT-1)是毛埃 (Dieter Maue)所編《婆羅謎語文、古藏文古突厥語文獻》第一冊 (1996)⑨Dieter Maue,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Teil 1:Dokumente in Brāhmī und tibetischer Schrift.Beschrieben und herausgegeben von DIETER MAUE.Stuttgart 1996.)。VOHD13第10卷 (AT-2)是艾爾力斯 (Gerhard Ehlers)的佛教故事專題,包括回鶻文《金光明經(jīng)》和《十業(yè)道譬喻故事》殘卷 (1987)[10]Gerhard Ehlers.,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Teil 2:Das Goldglanzsūtra und der buddhistische Legendenzyklus Dasákarmapathā vadānamālā.Depositum der Preu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Staatsbibliothek Preuischer Kulturbesitz,Berlin) .Beschrieben von GERHARD EHLERS.Stuttgart 1987.。 VOHD 13第11卷 (AT-3) 是勞特 (Jens Peter Laut)和威肯斯編的《勝金和木爾吐克出土柏林藏回鶻文彌勒會見記》[11]Jens Peter Laut,Jens Wilkens,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Teil 2:Die Handschriftenfragmente der Maitrisimit aus S?ngim und Murtuk in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2017.。VOHD 13第12卷 (AT-4)是勞特負責出版的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目錄,至今未出版。VOHD 13第13卷、14卷和15卷 (AT-5,6,7) 是拉舍曼 (Simone Christiane Raschmann) 編《柏林藏回鶻文 〈金光明經(jīng)〉殘卷》第一至第三冊 (2000,2002,2005)①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5-6-7,Berliner Fragmente des Goldglanz-Sūtras.Teil 1-2-3:Vorworte und Erstes bis Drittes Buch.Beschrieben von 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Stuttgart,2000,2002,2005.。VOHD第16卷 (AT-8)是威肯斯編《柏林藏古突厥語摩尼教文獻》②Jens Wilkens,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8,Manich?sche-Türkische Text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2000.。VOHD 13第17卷 (AT-9)是威肯斯編《佛教徒懺悔文書》③Jens Wilkens,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9,Buddhistischhe Beichttext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2003.。VOHD 13第18卷 (AT-10)是威肯斯編《佛教故事文書》④Jens Wilkens,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10,Buddhistischhe Erz?hltext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2010.。VOHD 13第19卷 (AT-11)是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和邁克 (Michael Knüpple)編《回鶻文密教文獻》⑤Abdurishid Yakup and Michael Knüppel.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Teil 11.Die uigurischen Blockdruck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Teil 1:Tantrische Texte,Stuttgart 2007:Franz Steiner Verlag.),VOHD 13第20卷 (AT-12) 是阿布都熱西提·亞庫甫編《回鶻文偽經(jīng)、大乘經(jīng)、佛教故事、陀羅尼類文獻、經(jīng)論和題》⑥Abdureshid Yakup,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12,Die uigurischen Blockdruck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Teil 2:Apokryphen,Mahāyāna-Sūtren,Erz?hlungen,Magische Texte,Kommentare und Kolophone,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Stuttgart 2008.。VOHD 13第21、22卷 (AT-13、14) 是拉舍曼編公私文書⑦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13-14,Dokumente 1-2,F(xiàn)ranz Steiner Verlag,2007,2009.。VOHD13第23卷 (AT-15) 是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編《柏林藏回鶻文木刻文書》⑧Abdureshid Yakup,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15,Die Uigurische Blockdruck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F(xiàn)anz Steiner Verlag,2009.。VOHD13第24卷 (AT-16)是烏茲圖熱勒 (Zekine ?ztural) 編《大乘佛教經(jīng)和論》⑨Zekine ?ztural,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16,Mahāyāna-Sūtras und Kommentartexte,F(xiàn)anz Steiner Verlag,2012.。VOHD13第25卷 (AT-17) 是邁克(Michael Knüpple) 編《醫(yī)學文獻、民間宗教和儀式文書》。VOHD13第26卷 (AT-18)是拉舍曼編《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10]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Alttürkische Handschriften Teil 18,Das Apokryphhe Sutra S?kiz yükm?k yaruk,F(xiàn)ra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2012.。VOHD13第27卷 (AT-19)是毛埃編《婆羅謎語文、古藏文古突厥語文獻》目錄續(xù)編。VOHD13第28卷 (AT-20)時候拉舍曼和謝提卡亞編《阿拉特拍攝柏林藏文書目錄》。哥廷根大學回鶻學家勞特 (Jens Peter Laut)在2003年至2010年發(fā)表了名為《古代突厥語研究補編和新目錄》(Bibliographie alttürkischer Studien Nachtr?ge und Neuzug?nge) I-VIII的8 篇論文,對德藏回鶻文獻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綜述,對已整理目錄進行補充和整理。

德藏回鶻語文書在U(回鶻文)、Ch/U(漢文/回鶻文)、Mainz和MIK(印度藝術博物館,即今亞洲藝術博物館)4個編號下。摩尼文回鶻語文獻寫在M(摩尼文)號下。德藏吐魯番文書中的8500件回鶻語文獻、5000多件伊蘭語文獻和100多件蒙古語文獻的圖片已在德國布蘭登寶科學院吐魯番學研究中的 “數(shù)據(jù)化吐魯番圖庫”(Digital Turfan Archive)上公布。

除了寫本研究以外,還有一些對回鶻語文獻研究非常重要的回鶻語研究專著。如:以色列學者艾爾達爾 (Marcel Erdal)在1991年使用出版至今的回鶻文獻研究成果編寫了《古代突厥語構詞法》(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一書①Marcel Erdal,Old Turkic Word Formation,Turkologica Band 7,Otto Harrassoitz,Wiesbaden,1991.。此書至今為止被稱為最重要的回鶻語言研究專著之一。艾爾達爾在2004年編寫了《古代突厥語語法》(Old Turkic Grammar)②Marcel Erdal,Old Turkic Grammer,Brill,Leiden,2004.一書,2017年由我國學者劉釗翻譯成漢語出版③Marcel Erdal著,劉釗譯《古突厥語語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年。。

烏拉爾阿爾泰學會叢書Ver?ffentlichungen der Societas Uralo-Altaica(簡稱VdSUA)的第34號是研究《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專號《玄奘的生平與著作》(Xuangzangs Leben und Werk)系列專著。1991年開始到2015年由德國著名回鶻學家羅本 (Klaus R?hrborn) 為主,歐勒麥茲 (Mehmet ?lmez)、 迪特茲 (Siglinde Dietz)、賽麥提 (Ablet Semet)、米爾蘇勒坦 (Aysima Mirsultan)、阿依德米爾 (Hakan Aydemir)等學者加入,研究刊布了漢文和回鶻文《玄奘傳》的有關研究和系列圖書,至今出版了對玄奘研究的11部著作,其中編號為34-3 (1991)、 34-5 (1996)、 34-7 (2001)、 34-8 (2005)、34-9 (2010)、 34-10 (2013)、 34-11 (2015) 等七本著作是回鶻文《玄奘傳》的研究成果,其他四部為《玄奘傳》漢文原文的研究成果。回鶻文《玄奘傳》的研究成果至今出版了10卷中的卷2、卷3、卷5、卷7、卷8、卷9和卷10。除此之外,吐古舍娃(Tugu?eva)是俄羅斯著名回鶻學家,主要研究回鶻文《玄奘傳》圣彼得堡館藏的部分,前后出版了多個研究成果。1971年,她在《東方古文獻》上刊布了保存在圣彼得堡科學院的7葉殘卷的研究成果,名為《回鶻文譯文 〈玄奘傳〉》④Lilija Ju.Tugu?eva,Ujgurskaja versija biografii Sjuan’ -czana (Fragmentiiz gl.X),Pis’ mennie Pamjatniki Vostoka,1971,pp.253-296.。1980年出版了《回鶻文譯本 〈玄奘傳〉殘卷》一書,內(nèi)容包括圣彼得堡館藏16葉,其涉及玄奘從塔什庫爾干至長安的一段經(jīng)歷⑤Lilija Ju.Tugu?eva,F(xiàn)ragmenty ujgurskoj versii biografii Sjuan’ -czana,Moskva,1980.。1991年她出版了《回鶻文 〈玄奘傳〉》一書,研究了《玄奘傳》第5、6、8和10卷⑥Lilija Ju.Tugu?eva,Ujgurskaja versija biografii Sjuan’ -czana.Fragmenty iz Leningradskogo rukopisnogo sobranija Instituta vostoko vedenija AN SSSR,Moskva,1991.。國內(nèi)馮家昇、耿世民、卡哈爾·巴拉提和買提熱依木·沙依提等學者也對《玄奘傳》進行過研究。如:耿世民對《玄奘傳》7、8卷,卡哈爾·巴拉提對《玄奘傳》9、10卷進行研究。國內(nèi)還有數(shù)十篇回鶻文《玄奘傳》相關研究論文①吐送江·依明《回鶻文 〈玄奘傳〉國內(nèi)外研究情況綜述》,《敦煌學輯刊》2017年第2期,第161-169頁。。

烏拉爾阿爾泰學會叢書VdSUA第44號是拉舍曼著《中亞的棉》,全面研究了與棉有關的回鶻文吐魯番文書②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Baumewolle im Türkischen Zentralasien,Ver?ffentlichungen der Societas Uralo-Altaica,Band 44,Harrasowitz Verlag,1995.。第71號是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出版的《回鶻文四眾經(jīng)Di?astvustik》③Abdureshid Yakup,Di?astvustik:Eine altuigurische Bearbeitung einer Legende aus dem Catusparisat-sutra,VdSUA Band 71,Wiesbaden:Harrassowitz Verlag,2006.,書中拉德洛夫曾刊布過的中一個傳說進行了再研究。第74號烏茲圖熱勒著《回鶻摩尼教》,書中對勒柯克在《摩尼教文獻》(Manichaica1-3)兩卷中的回鶻摩尼教文獻進行了再研究。87號伊麗莎白 (Elisabetta Ragagnin)和威肯斯主編的《福樂之書-Jens Peter Laut勞特教授60華誕論文集》④Elisabetta Ragagnin,Jens Wilkens,Kutadgu Nom Bitig,F(xiàn)esschrift für Jens Peter Laut zum 60.Geburtstag,Harrassowitz Verlag,Wiebaden,2015.,其中包括了回鶻語文書的研究論文。

德國Harrassowitz Verlag出版社1985年開始出版Turcologica命名突厥學研究系列專著。至2020年已經(jīng)出版121卷。這些列圖書主要以現(xiàn)代突厥語族語言研究為主,但是其中的18號是土耳其學者Talat Tekin塔拉特·特肯研究的敦煌出土回鶻語魯尼文《占卜書》⑤Talat Tekin,Irk Bitig-the Book of Omen,Harrassowitz Verlag,Wiebaden,1994.,23號是艾爾達爾和鐵茲江編《格爾哈特·達爾菲教授75華誕論文集》⑥Marcel Erdal,Semih Tezcan,Bel?k Bitig-Sprachsttudien für Gehard Doerfer zum 75.Geburtstag,Harrassowitz Verlag,Wiebaden,1995.。99號是日本學者莊垣內(nèi)正弘的《斯德哥爾摩人種學博物館館藏的回鶻文阿毗達摩俱舍論》⑦Masahiro Shogaito,The Uighur Abhidarmako abhāsya perserved at the museum of ethnography in Stockholm,Harrassowitz Verlag,Wiebaden,2014.。

比利時Brepolis出版社1997年開始出版Silk Road Studies簡稱SRS系列專著關注敦煌西域歷史語言和文獻研究,至今已出版30卷,其中回鶻語文獻研究相關的有五卷。SRS第一卷是俄勒威爾斯科格 (Johan Elverskog)1997年出版的《回鶻佛教文獻》⑧Johan Elverskog,Silk Road Studies I,Uygur Buddhist Literature,Brepols,1997,Turnhout.,書中將回鶻佛教文獻分為大乘佛教文獻、非大乘佛教文獻、佛教論藏文獻、回鶻文疑偽佛經(jīng)、密宗文獻、其他佛教文獻六大類。并對81件回鶻佛教文獻進行介紹和研究綜述,這本著作受到學術界認可并被廣泛參考⑨吐送江·依明《回鶻佛教文獻源流與佛教術語考述》,《西夏研究》2019年第4期,第51-65頁。。SRS5第五卷是有茨默和巴贊 (Louis Bazin)主編《從敦煌到伊斯坦納布爾哈密爾頓教授的紀念論文集》[10]Peter Zieme,Louis Bazin,De Dunhuang à Istanbul:Hommage à James Russel Hamilton,Silk Road Studies 5,Turnhout,Brepolis,2000.,其中包含我國學者耿世民、牛汝極和榮新江在內(nèi)的多位歷史學家、回鶻學家和語言學家的學術論文。SRS16是茨默主編的《中亞佛教研究的方方面面》①Peter Zieme,Aspects of research into central Asian Buddhisim-in the mermorium of Kogi Kudara,Turnhout,Brepolis,2008.是紀念日本回鶻學家百濟康義 (Kōgi Kudara)教授紀念論文集,其中收錄了回鶻文獻研究相關的多篇論文。SRS17卷是杜爾金 (Desmond Durkin-Meisterernst),笠井幸代和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主編的《吐火羅語和古代突厥語彌勒會見記探索》命名的論文集,是德國布蘭登寶科學院吐魯番學研究中心于2008年 “吐火羅語研究100周年”之際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中論文合集。其中包含了吐火羅語和古代突厥語彌勒會見相關內(nèi)容學術論文。SRS19蘇珊娜 (Zsuzanna Gulàcsi)主編的《拉雷·克拉克教授紀念論文集》②Zsuzanna Gulàcsi,Language,Society and Religion in the world of Turks,Turnhout,Brepolis,2018.,書中包括了西域古代民族語言、社會和宗教研究相關論文。

著名回鶻學家羅本 (Klause R?hrborn)在1970年開始使用已發(fā)表吐魯番出土回鶻文獻研究成果作為語言材料,編寫了一部全面描寫9-14世紀回鶻語的詞典,名為《回鶻語詞典-中亞出土的伊斯蘭前古突厥語文獻的語言材料》(Uigurisches W?rterbuch-Sprachmaterial der vorislamischen türkisch texte aus zentralasien)。羅本教授在1977年出版了共6卷,在2010、2014、2017、2020年出版了四卷回鶻語詞典。其中1卷羅本與烏茲圖熱勒合作出版。1977年出版的回鶻語詞典僅包括字母a、?開頭的回鶻語詞匯。而2014和2017年出版的2卷是a、?開頭的靜詞 (包括名詞、形容詞和后置詞)。2010年和2020年出版的兩卷是a、?開頭動詞。因為豐富的回鶻語語言材料,回鶻語編寫工作是龐大的工程,經(jīng)過三十幾年的工作羅本教授僅完成了a、?開頭回鶻語詞匯。在2017年羅本教授與哥廷根大學的勞特教授聯(lián)合申報的《回鶻語詞典編寫》(W?rterbuch des Altuigurischen)項目獲得了德國政府的資金資助,該項目科研團隊每年獲資335,000歐元,此《回鶻語詞典編寫》項目將持續(xù)24年。作為該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的《回鶻語簡明詞典》(Hand W?rterbuch des Altuigurisch)即《回鶻語-德語-土耳其語簡明詞典》③Jens Wilkens,Handw?rterbuch des Altuigurischen,Altuigurisch - Deutsch - Türkisch,Universit?tverlag G?ttingen,2021.在2021年由哥廷根大學的威肯斯教授整理出版,其中包括公開發(fā)表的所有回鶻語文獻的所有詞匯。

德藏回鶻文獻在國內(nèi)也有相關目錄出版,榮新江主編的《吐魯番文書總目 (歐美收藏卷)》④榮新江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中收錄了德藏吐魯番回鶻語文書在VOHD13《古代突厥語文獻目錄1-9卷的》的大部分目錄。其內(nèi)容包括文獻目錄和相關研究情況。國內(nèi)德藏回鶻文獻的相關研究由馮家昇、耿世民、李經(jīng)緯、伊斯拉非爾·玉素甫、卡哈爾·巴拉提、張鐵山、買提熱依木·沙依提、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楊富學、牛汝極、李樹輝、亞森·吾守爾、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吐送江·依明、迪拉娜·伊斯拉菲爾、熱孜婭·努日、王紅梅等學者研究。

國內(nèi)最早對回鶻文獻進行研究的是馮家昇先生,馮先生在1951年負責出版國家圖書館藏回鶻文《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影印本①馮家昇《回鶻文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51年。,影印本共240頁。1953年他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考古學??邪l(fā)表了回鶻文寫本《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的研究報告。②馮家昇《回鶻文寫本 〈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考古學??罚?953年,第1-35頁。1955年在《考古學報》第1期中對俄國、德國、英國和日本館藏回鶻文《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殘卷進行研究。③馮家昇《刻本回鶻文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研究——兼論回鶻人對于大藏經(jīng)的貢獻》,《考古學報》1955年第1期,第277-278頁。1960年對吐魯番出土兩件回鶻文契約文書進行研究。

國內(nèi)對回鶻文獻研究貢獻最大的學者是耿世民先生,他對國內(nèi)外藏回鶻文獻的研究最為全面。他整理出版了《古代維吾爾詩歌》④耿世民《古代維吾爾詩歌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1982年),《新疆文史論集》(2001年)⑤耿世民《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新疆歷史與文化概論》⑥耿世民《新疆歷史與文化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2006年),《西域歷史文化庫-西域文史論稿》(2000年),《維吾爾古代文獻研究》⑦耿世民《維吾爾古代文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2003年),《古代維吾爾文獻教程》⑧耿世民《古代維吾爾文獻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2006年),《回鶻文社會經(jīng)濟文書》⑨耿世民《回鶻文社會經(jīng)濟文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2006年),《內(nèi)亞文史論集》[10]耿世民《內(nèi)亞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年。(2015年)等多部專著。其中包括回鶻文《玄奘傳》《華嚴經(jīng)》《彌勒會見記》《白蓮華社經(jīng)》等多個佛教文獻研究。除此之外,他還培養(yǎng)了伊斯拉非爾·玉素甫、買提熱依木·沙依提、吐爾遜·阿尤甫、迪拉娜·伊斯拉非爾、熱孜婭·努日等優(yōu)秀回鶻文獻專家。耿世民先生是在國內(nèi)外對回鶻文獻研究貢獻最大的世界知名回鶻學家。

李經(jīng)緯使用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的回鶻文獻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了《高昌回鶻文獻的語言研究》[11]李經(jīng)緯《高昌回鶻文獻語言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年。一書。他在書中對高昌回鶻文獻和喀喇汗王朝文獻的語言進行綜述。在書中把回鶻文《金光明經(jīng)最勝王經(jīng)》《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彌勒三彌底經(jīng)》《善惡兩個王子的故事》以及社會經(jīng)濟文書等作為了原始語言資料,并對文獻進行研究綜述,并對回鶻文字體進行詳細的描述和分析。除此之外,他對國內(nèi)外藏回鶻文經(jīng)濟文書進行解讀和翻譯,在2016年出版了《回鶻文社會經(jīng)濟文書輯解上下卷》。

楊富學出版了《回鶻之佛教》[12]楊富學《回鶻之佛教》,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13]楊富學《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回鶻學譯文集》[14]楊富學《回鶻學譯文集》,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2年。,《回鶻與敦煌》①楊富學《回鶻與敦煌》,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沙州回鶻及其文獻》②楊富學、牛汝極《沙州回鶻及其文獻》,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年。、《回鶻摩尼教研究》③楊富學《回鶻摩尼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元代畏兀兒宗教文化研究》④王紅梅、楊富學《元代畏兀兒宗教文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2019年與王紅梅合著)、《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⑤楊富學《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等多個研究專著,其中對德藏、法藏部分回鶻文獻進行解讀和研究。除此之外,他發(fā)表了多個回鶻歷史文獻的論文,其中對回鶻文《折吒王的故事》、魯尼文《占卜書》等文獻進行了解讀和研究。他的研究主要從文獻出發(fā)對回鶻歷史文化進行研究。

張鐵山關注包括德藏回鶻文獻在內(nèi)的多個文獻和新發(fā)現(xiàn)回鶻文文獻的研究,出版了《回鶻文獻語言的結構與特點》⑥張鐵山《回鶻文獻語言的結構與特點》,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回鶻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⑦朱國祥、張鐵山《回鶻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回鶻文古籍概覽》⑧張鐵山《回鶻文古籍概覽》,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年。、《回鶻文文獻語言簡志》⑨李增祥、買提熱依木、張鐵山《回鶻文文獻語言簡志》,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9年。等多部專著和數(shù)十篇論文。

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主編的《古代維吾爾詩歌集成》系列圖書計劃出版7卷,至今已經(jīng)出版4卷。已出版的研究包括,第一卷是阿布都熱西提·亞庫甫的《古代維吾爾語贊美詩和描寫性韻文的語文學研究》[10]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古代維吾爾語贊美詩和描寫性韻文的語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二卷是張鐵山的《古代維吾爾詩體故事、懺悔文及碑銘研究》[11]張鐵山《古代維吾爾語詩體故事、懺悔文及碑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四卷是熱孜婭·努日的《巴黎藏回鶻文詩體般若文獻研究》[12]熱孜婭·努日《巴黎藏回鶻文詩體般若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五卷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的《回鶻文詩體注疏和新發(fā)現(xiàn)敦煌本韻文研究》[13]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回鶻文詩體注疏和新發(fā)現(xiàn)敦煌本韻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諸國對中亞、新疆和甘肅等地考古探險的成果,他們對考古探險撰寫了多個調(diào)查報告和游記。20世紀初已經(jīng)開始對所獲文獻進行解讀、整理和研究。在英國、德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美國、土耳其、芬蘭和瑞典等國家的研究當中,德國皇家普魯士探險隊所獲吐魯番文書的研究成果頗為突出。德國的回鶻語文獻的研究也同時推動了其他國家的研究。雖然德藏回鶻語文獻在德國已經(jīng)有大量相關研究,但多以德語和英語出版。有些重要的歷史文獻有必要進行重新研究并翻譯成漢語,為歷史學家、語言學家提供重要的史料和語言材料。

猜你喜歡
吐魯番文獻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對周期函數(shù)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吐魯番的高
吐魯番,漫過香甜的長風(散文詩 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