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陽,張亞明,孟中如,卞海林
(南通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江蘇 224001)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血脂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1]。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而減少內(nèi)源性膽固醇的合成,為治療血脂異常的一線用藥[2]。不同個體應用他汀類藥物的降脂效果及不良反應存在較大差異,與SLCO1B1和載脂蛋白E(ApoE)基因單核甘酸多態(tài)性相關[3]。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心內(nèi)科、神經(jīng)內(nèi)科診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41例,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異常的危險因素以及SLCO1B1和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脂異常的相關性,為臨床個體化使用他汀類藥物提供一定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心血管疾病患者241例,均為漢族,男性170例,女性71例,平均年齡63.36±11.71歲,1個月內(nèi)未服用降血脂藥物。根據(jù)血脂水平分為血脂正常組114例和血脂異常組127例。血脂異常標準:根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4],(1)血清膽固醇(TC)≥6.2 mmol/L;(2)血清甘油三酯(TG)≥2.3 mmol/L;(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 mmol/L;(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mmol/L,符合以上四項之一者為血脂異常。
1.2 SLCO1B1和ApoE基因型測定采集患者2 mL外周靜脈血,EDTA抗凝,采用PCR-熒光探針法進行檢測。將待測樣本加入適量血液基因組試劑,充分混合后離心提取樣本DNA。取2μL待測樣本基因組DNA、弱陽性對照、空白對照,分別加入裝有3種PCR反應液的反應管中。將反應管放置在儀器樣品槽相應位置,設置擴增相關參數(shù)后進行PCR擴增。根據(jù)擴增曲線,劃定合適基線和熒光閾值,得到不同通道Ct值,進行結果判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遺傳Hardy-Weinberg平衡及多個樣本率之間的差異性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危險比。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脂異常臨床相關因素分析血脂異常組與血脂正常組比較,性別、冠心病患病率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脂異常組年齡低于血脂正常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高血壓病及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以是否發(fā)生血脂異常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年齡、BMI、高血壓病、糖尿病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糖尿病(OR=1.949)、BMI(OR=1.009)是血脂異常的獨立相關因素。見表2。
表1 血脂異常組與血脂正常組臨床相關因素比較 例(%)
表2 血脂異常相關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2 SLCO1B1及ApoE基因分布特征 241例心腦血管病患者中,SLCO1B1基因388 A>G及521 T>C等位基因變異發(fā)生率分別為69.09%和9.34%;ApoE基因526 C>T及388 T>C等位基因變異發(fā)生率分別為7.26%和11.20%。經(jīng)χ2檢驗,發(fā)現(xiàn)各基因型分布頻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說明樣本具有群體代表性。見表3。
表3 SLCO1B1和ApoE基因多態(tài)性頻率分布
2.3 血脂異常與SLCO1B1基因型多態(tài)性關系 據(jù)他汀類藥物肌病風險水平[5],SLCO1B1基因可分為三種表型,即低風險A型(*1a/*1a、*1a/*1b、*1b/*1b),中風險B型(*1a/*5、*1a/*15、*1b/*15)和高風險C型(*5/*5、*5/*15、*15/*15)。其中A型最多,占血脂異常組78.74%,占血脂正常組85.09%;C型最少,僅占血脂異常組0.97%,在血脂正常組未檢出。血脂異常組與血脂正常組SLCO1B1三種基因型分布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血脂異常組和血脂正常組SLC01B1基因多態(tài)性分布比較 n(%)
2.4 血脂異常與ApoE基因型多態(tài)性關系ApoE三種等位基因中ε3攜帶者最多,分別占血脂正常組和血脂異常組79.92%和83.33%;ε2攜帶者最少,分別占血脂正常組和血脂異常組7.09%和7.46%。血脂異常組與血脂正常組ApoE三種等位基因分布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血脂異常組和血脂正常組ApoE基因多態(tài)性分布比較 n(%)
誘發(fā)血脂異常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區(qū)、飲食、營養(yǎng)狀況以及所患疾病等[6]。本研究單因素相關性分析提示,高齡、超重、合并高血壓病或糖尿病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異常的風險增高,多因素回歸分析表明糖尿病(OR=1.949)和BMI(OR=1.009)是血脂異常的獨立相關因素,因此對超重和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應密切關注血脂水平的變化。
有機陰離子轉(zhuǎn)運多肽OATP1B1對肝臟中他汀類藥物攝取及轉(zhuǎn)運起著重要的作用,基因變異可能影響肝細胞中他汀藥物濃度,從而影響他汀代謝和療效。OATP1B1主要由SLCO1B1基因編碼,388A>G和521T>C是SLCO1B1基因兩種常見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可形成*1a(388A-521T)、*1b(388G-521T)、*5(388A-521C)和*15(388G-521C)四種單倍體。研究顯示,SLCO1B1 521T>C位點變異存在于*5和*15,可引起OATP1B1底物蛋白親和力和轉(zhuǎn)運能力下降,他汀類藥物代謝速率減慢,血藥濃度增高,從而導致肌病發(fā)生風險顯著增加[3,7]。本研究鹽城地區(qū)241例心血管病患者中521 T>C等位基因變異發(fā)生率僅9.34%,說明大多數(shù)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發(fā)生肌病風險較低。表4結果顯示,血脂異常組和血脂正常組SLCO1B1基因型分布基本一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中大部分患者肌病發(fā)生風險為低分險和中等風險,可以正常使用他汀類藥物,血脂異常組有1例為高風險型,不推薦長期大劑量使用他汀類藥物。
載脂蛋白E(ApoE)是由29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富含精氨酸的堿性蛋白,主要存在于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乳糜微粒(CM)及CM殘粒中,參與脂蛋白的構成、轉(zhuǎn)化、代謝,是脂類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決定因子[8]。ApoE基因主要有兩種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即526C>T和388T>C,可以形成3種單倍體:ε3(388T-526C)、ε2(388T-526T)和ε4(388C-526C),分別編碼產(chǎn)生6種不同表型:E2/2、E2/3、E3/3、E2/4、E3/4和E4/4。多項研究證實,ApoE變異體(Apoε2,c.526C>T和Apoε4,c.388T>C)與血脂水平和心血管風險有關[3]。ε2攜帶者不僅血漿TC、LDL-C水平低于ε3和ε4型,他汀類藥物降脂作用也最強。而ε4攜帶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ε3攜帶者的1.34倍,并且他汀類藥物療效往往不佳或無療效[9]。本研究中ε3攜帶者最多,ε2攜帶者最少,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10],說明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類藥物療效正常,可按指南推薦劑量使用。本研究顯示,ApoE不同等位基因在血脂異常組和血脂正常組中分布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血管病患者ApoE基因型分布與血脂水平無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