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歡 李秀惠
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中西醫(yī)結(jié)合中心 (北京, 100069)
肝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嚴重肝病癥候群,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嚴重肝臟損害,病死率極高[1]。肝衰竭屬于中醫(yī)“急黃”“瘟黃”等范疇[2],核心病機為“毒損肝體”,肝之“體用同損”?!岸拘啊敝饕獮闈駸嵋叨竞蛢?nèi)生濁毒。“毒損肝體”的臟腑影響主要涉及脾腎,并導(dǎo)致肝脾腎,氣血津液病變及陰陽虛損。李秀惠教授認為慢性肝衰竭的主要病機以氣血不足為本,瘀、痰(濕)熱毒為邪的本虛標實證。在治療上常以清熱燥濕、活血解毒以截斷病勢,“益氣和血法”以逆流挽舟。在臨床上治療慢性肝衰竭時,每收捷效,筆者舉典型病例1則如下。
患者馬某,女,54歲,患者2011年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開始口服恩替卡韋0.5 mg/d抗病毒治療,期間患者多次自行停藥。2017年6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乏力,皮膚鞏膜黃染,濃茶色尿、清亮,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于當(dāng)?shù)蒯t(yī)院查肝功能:ALT 214 U/L、AST 316 U/L、TBil 100.1 μmol/L、Alb 28.7 g/L、HBV DNA 5.5×106IU/ml;予抗病毒、護肝降酶治療后,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
2017年6月15日患者于我院住院治療,入院時患者皮膚鞏膜中度黃染,濃茶色尿,腹脹,乏力,雙下肢水腫,納眠差,大便不成形。入院查體:BP 120/78 mmHg,神清,皮膚鞏膜中度黃染,心肺腹查體未見異常。雙下肢對稱性水腫。肝功能:ALT 216 U/L,AST 313 U/L,TBil 98.5 μmol/L,Alb 21.1 g/L,PTA 34.0%;HBsAg陽性、HBeAg陽性;HBV DNA 3.58×106IU/ml。(2017年6月15日)B超:彌漫性肝病表現(xiàn)(肝硬化不除外),脾大側(cè)支循環(huán)形成,少量腹水。診斷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肝功能衰竭。入院后給予積極保肝治療,根據(jù)化驗結(jié)果,考慮患者目前肝硬化基礎(chǔ)上肝衰竭,加強保肝退黃治療。住院治療20 d后患者皮膚黃染、乏力等癥狀較前減輕,因經(jīng)濟困難要求出院,轉(zhuǎn)李秀惠教授門診治療。
一診(2017年7月13日):患者面色暗黃,偶有肝區(qū)脹痛不適,脘悶腹脹,口淡不渴,納少,睡眠可,大便不實。舌紅偏暗,苔白厚膩。查肝功能:ALT 69 U/L、AST 130 U/L、TBil 140.7 μmol/L、Alb 39.8 g/L、ALP 287 U/L、PTA 32.0%。
診斷:慢性肝衰竭、黃疸(濕重于熱證),治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處方:茯苓15 g, 赤芍、郁金、當(dāng)歸各12 g,麩炒枳殼、秦艽、片姜黃、炒半夏曲、荷葉各10 g,薏苡仁30 g,陳皮9 g,垂盆草20 g,麩甘草6 g。14劑,1劑/d,水煎服,150 ml/次,2次/d。
二診(2017年7月27日):患者肝區(qū)脹痛較前減輕,晨起口干口苦,食欲差,自覺食后腹脹,乏力,睡眠可,小便黃,大便黏膩。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肝功能:ALT 55 U/L,AST 60 U/L,TBil 109.3 μmol/L,Alb 36 g/L,PTA 40%。此時考慮患者為肝膽濕熱證,治以清肝利膽,去濕退黃。方藥:麩炒半夏曲10 g,黃芩、秦艽、炒梔子各9 g,焦山楂12 g,黃連5 g,綿茵陳、稻芽、焦麥芽、茯苓、酒黃精、雞血藤各15 g。14劑,1劑/d,水煎服,150 ml/次,2次/d。
三診(2017年8月10日)時患者訴服藥后肝區(qū)脹痛已緩解,食欲較前好轉(zhuǎn),腹脹、口干口苦、乏力癥狀較前明顯減輕,眠可,二便調(diào)。舌紅偏暗,苔薄白。繼予上方28劑。
四診(2017年10月10日):黃疸消退,食欲較前好轉(zhuǎn),腹脹減輕,近期口干渴,偶有乏力,手腳怕冷,睡眠可,二便調(diào)。舌暗紅,苔白少津。肝功能:ALT 56 U/L,AST 11 U/L,TBil 39.3 μmol/L,Alb 29.2 g/L,PTA 57%。此時患者辨證為肝腎不足,瘀血阻絡(luò)證。治療上以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為主兼以清肝膽濕熱。方用:焦山楂、秦艽、稻芽、雞血藤、赤芍、茯苓、生地、姜黃、桂枝各15 g,綿茵陳20 g,黃芩、川楝子、麩炒枳殼各10 g,白茅根、黃芪、麥冬各30 g,山萸肉12 g。21劑,1劑/d,水煎服,150 ml/次,2次/d。
后患者間斷口服中藥,均在原方基礎(chǔ)上隨證加減,同時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患者從2017年至2020年期間肝功能一直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內(nèi),PTA逐漸升高,臨床癥狀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最近一次復(fù)診(2020年10月27日):患者無不適,納食睡眠可,二便調(diào)。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肝功能:ALT 15 U/L,AST 24 U/L,TBil 25.5 μmol/L,Alb 42.8 g/L,ALP 104 U/L,PTA 72%。
一診時,患者納少、脘悶、腹脹、大便不實、口淡不渴,舌紅偏暗,苔白厚膩等癥,為濕困中土、脾陽不振,運化功能失常的表現(xiàn)。由于濕邪阻滯脾胃,壅塞肝膽,郁而化熱,導(dǎo)致膽汁外泄,發(fā)為黃疸?!督饏T要略》云:“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固在治法上從濕治之。方用陳皮、半夏曲清熱燥濕;垂盆草清熱利濕退黃;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濕,以“截斷”濕熱之邪?;颊?月份出現(xiàn)身目發(fā)黃,正處于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暑,《淮南子·精神訓(xùn)》中言:“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說明人的機體的內(nèi)環(huán)境與外界環(huán)境的運動變化存在著隨應(yīng)而動的天人統(tǒng)一,故方中加入荷葉祛暑化濕,《醫(yī)林纂要》:“荷葉,功略同于藕及蓮心,而多入肝分,平熱、去濕,以行清氣,以青入肝也。然苦澀之味,實以瀉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熱、平氣血也”;赤芍涼血活血,善行“血中之滯”;郁金、片姜黃、秦艽活血化瘀。國醫(yī)大師關(guān)幼波也提出過“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卻”的觀點[3]。姜黃,藥性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具有破血行氣通經(jīng)止痛的作用,這里除了取其活血行氣的作用,還因其有利膽退黃的功效。李香丹等人[4]研究表明姜黃中的姜黃素具有降低阻塞性黃疸大鼠血清中ALT,AST及TBil水平, 保護肝臟的作用;當(dāng)歸補血活血以養(yǎng)肝血;炒枳殼行氣止痛以調(diào)肝氣。諸藥合用氣血同治共奏清熱利濕活血之效。
二診時,患者出現(xiàn)口干口苦,納差,腹脹,舌紅,苔黃厚等癥狀,此為濕從熱化,以肝膽濕熱,肝胃不和為主,治法上以清熱化濕,健脾消食為主,加用黃芩、黃連、炒梔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茵陳味苦、性微寒、清熱利濕退黃,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促進膽汁分泌及保肝作用[5];雞血藤活血化瘀。諸藥合用以“截斷”濕熱毒邪。在祛邪的同時應(yīng)注意顧護正氣以“逆流挽舟”,李秀惠教授根據(jù)《金匱要略》中“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dāng)先實脾”的理論,在治肝病時,注重顧護脾胃,補益中焦,在方中加入稻芽、焦麥芽、焦山楂以消食健脾開胃;茯苓健脾利濕;酒黃精健脾益腎,補益氣陰。使“后天之本”得固,則正氣乃復(fù),有助于祛邪外出。廉亞男等[6]研究發(fā)現(xiàn)正虛機制在肝衰竭中占重要地位, 并運用益氣健脾法治療乙型肝炎相關(guān)性肝衰竭取得了良好療效。
四診時,患者濕熱癥狀明顯減輕,出現(xiàn)口干口渴的癥狀,此時不可繼用黃連、梔子等苦寒之藥,避免長期使用而化燥傷陰。但濕性重濁粘滯,纏綿難愈,患者體內(nèi)仍有余邪,去掉黃連、梔子,保留原方重的黃芩、綿茵陳以清濕熱;加用黃芪補氣;山萸肉補益肝腎;生地、麥冬養(yǎng)陰生津;患者手腳不溫,加用桂枝以溫通陽氣。
李秀惠教授根據(jù)患者處在疾病不同時期、不同階段“證-癥”的特點,靈活運用截斷逆挽法,及時調(diào)整用藥策略。因而患者在服用中藥治療慢性肝衰竭的過程中,肝功能逐漸恢復(fù),臨床癥狀均得以緩解,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截斷逆挽法最早是錢英教授在臨床上治療重型肝炎時提出的學(xué)術(shù)觀點,是“截斷法”和“逆流挽舟法”在治療上的綜合運用。他認為對于久病、正氣不足的慢性肝衰竭患者, 用益氣健中、溫腎扶陽、逆流而上之法, 祛邪同時有助早期截斷病勢[7]。李秀惠教授師從于國家級名老中醫(yī)錢英教授,在治療慢性肝衰竭時,靈活運用截斷逆挽法,善于抓住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病機演變、虛實轉(zhuǎn)化,將“病-證-癥”緊密結(jié)合,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又直達病機,用方嚴謹而又靈活多變,因此在臨床上收到了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