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娜
好的管理是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在有效管理的基礎上,我們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若要管理更加精細化,就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從人的管理、環(huán)境的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
“6S”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整理(S)、整 頓(Seiton)、清 掃(Seiso)、清 潔(Seiketsu)、素 養(yǎng)(Shitsuke)、安 全(Security)?!?S”之 間 彼 此 關 聯,只有結合園本實際,尋找精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6S”標準有效發(fā)揮作用,使幼兒園園本管理更加精細化。
良好的團隊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關鍵,要想將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就要成立以園長為首的精細化管理團隊,吸引教師和家長都參與其中,促使精細化管理深入人心。這樣,“6S”標準才能在全園得到貫徹與執(zhí)行。
團隊成立后,就要有相應的目標。幼兒園各個成員要圍繞著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在“6S”標準的基礎上,為實現精細化管理而努力。
要想在“6S”標準下更好地實施精細化管理,幼兒園領導、教師和家長就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園領導牽頭制定大的方向,其中包括精細化管理的標準、細則,其他成員在領導的引領下熟悉“6S”標準,明確精細化管理目標,熟悉自己的職責,并為之而努力。
在精細化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核心要素。幼兒園人的管理體現在三個方面:園長自身的發(fā)展、領導對教師的管理、教師對幼兒的管理。
園長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領導者,其自身的行為準則、處事方式關乎整個幼兒園的發(fā)展。沒有好的領導,一個團隊就是一盤散沙,一切管理辦法都是一紙空談。教師作為管理方法、教學方法的實施者,其自身的教育水平、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是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關鍵。有好的方法,缺少好的執(zhí)行者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教師不能讓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管理,而應注重提升其主動性。
1.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推進以及家長教育觀念的提升,學前教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幼兒園的辦園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長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大幅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強化幼兒園的管理方法,在現有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結合“6S”標準提高幼兒園的管理水平,使幼兒園走上科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
2.強化教師團隊建設
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他們的自身道德素質與教學水平直接關乎管理的成效和教學質量。園長可從以下幾點來強化教師團隊建設。
(1)滿足教師繼續(xù)學習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長的素質與學習能力也在與時俱進。教師如果依舊閉門造車,靠一些早已過時的技能去教育幼兒,肯定會被社會淘汰。因此,園長要多組織教師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管理方法。同時,要多安排教師參加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個人素質。
(2)增強教師的歸屬感
若一個人對團隊缺少歸屬感,將集體的事情與自己分割開來,是不可能盡心盡力為團隊服務的。園長要多關心、體諒教師的個人生活,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幼兒園的建設中。當教師情緒低落時,園長須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疏導與幫助。對于外地教師,要盡可能幫助其解決住宿伙食等問題,減少其后顧之憂。園長還可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在提升教師情緒的同時增強教師之間的凝聚力。
3.提高幼兒園的基礎性建設
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與學習環(huán)境對于教師和幼兒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善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使教師能夠在工作中舒適、舒心,保持身心愉悅,才能讓其更好地投身教育事業(yè)。此外,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
園長要端正自己的管理心態(tài),放下架子,多關心教師與幼兒的成長,才能更好地管理幼兒園,將幼兒園帶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教師是幼兒園管理的參與者與實施者,園長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培訓,讓每一位教師熟知精細化管理和“6S”標準的相關知識,包括幼兒園的環(huán)境管理、安全管理、教學管理和幼兒管理,以此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將教師的發(fā)展與幼兒園的成長緊密結合。
1.提醒教師要牢牢抓住一切可學習的機會
當幼兒園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時,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讓教師懂得參加培訓不僅僅是為了幼兒園的發(fā)展,更是為了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
2.引導教師注重對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精細化管理下,教師除了要懂得幼兒生活中的管理外,更應該懂得如何運用“6S”標準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在幼兒的成長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次接受系統(tǒng)學習的幼兒來說更是如此。教師應重視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若引導得好,幼兒會終身受益。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入手去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的主要特點就是好動,教師應該抓住幼兒的天性,將教學與活動結合起來,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如增設一些自由墻,讓幼兒將自己想到的東西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通過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與學習,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多讓幼兒參與室內主題畫報創(chuàng)辦活動,在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幼兒的成就感。
(2)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教師在傳授幼兒知識時,可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讓幼兒參與其中。這比教師單方面?zhèn)魇谥R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要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做一些道路、斑馬線、小車、紅綠燈等基本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標志,然后讓幼兒模擬在道路上開小車、行走等動作,預設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出現的種種嚴重后果。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交通知識。
(3)加強室內區(qū)角的精細化建設
教師要定期對教室區(qū)角進行精細的規(guī)劃,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間,讓活動形式無處不在。通過對教室區(qū)角的精細化管理,懂得“6S”標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管理幼兒園、發(fā)展自己,并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提高幼兒的素養(yǎng)。
由于幼兒年齡小、認知度不夠、自律性差,其良好常規(guī)習慣的培養(yǎng)不可能只依靠他們自己來完成。在“6S”標準的管理下,教師應以引導為主、強制約束為輔,以表揚為主、懲戒為輔。在入園初期,幼兒對家長的依賴與認同要大于對教師的依賴。因此,教師要想更好地管理幼兒,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就要與家長共同努力,如定期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知識與良好的學習習慣,采用園內外相結合的方法,共同培養(yǎng)幼兒。教師還要向家長了解幼兒的特點,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幼兒。
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活動室,活動室的管理必須結合“6S”標準,這樣才能確?;顒邮业沫h(huán)境整潔、有序。此外,活動室內的材料準備工作也要堅持“6S”標準,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且要方便幼兒的使用和操作。
戶外活動場地是幼兒進行活動的又一場所,也必須按照精細化管理細則進行管理。一方面,要及時打掃,以保證地面整潔。另一方面,要將戶外游戲器材擺放整齊,還要保證游戲器材的安全,定期檢修,定時消毒。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活動需求,對戶外游戲材料進行增減,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實施精細化管理,要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園長與教師要結合“6S”標準,將好的管理方法盡快付諸行動,才能更好地將幼兒園引上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