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悅
(吉林省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睂W史可以明理,學史可以增信,只有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才能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才能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才能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F(xiàn)在的大學生是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主力軍,所以我們有必要強化思政課教學中的中共黨史教育,讓學生以史為鑒、知古鑒今,發(fā)揚傳統(tǒng)、接續(xù)奮斗,樹立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
黨史是黨帶領我們取得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的歷史,也是加快國家建設與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歷史,更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奮斗取得進步的歷史,不管是從思想上、政治上、民生上,黨史都有著不可小覷的育人價值。
中國共產黨是基于馬克思主義而誕生、發(fā)展的黨,在黨史發(fā)展中,我黨所依據(jù)的馬克思主義逐漸中國化、日益現(xiàn)代化、慢慢大眾化,而這樣的歷史也構成了中共黨史的主體,讓馬克思主義愈加貼合我國的國情,不斷完善進化,孕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深化了我黨的本質與發(fā)展理念。簡單來說,學習黨史是讓大學生理解把握馬克思主義、黨、國家三者關系的必要條件。
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革命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寶貴的革命精神,例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等。這些精神是我們黨在100 年奮斗歷程中流著血汗、歷過生死換來的,是經過實踐多次提煉萃取出來的,也是大學生的必修內容,讓當代大學生學習、傳承并弘揚革命傳統(tǒng)可以激勵他們鍛造出為民族、國家發(fā)展而奮斗的斗爭意志,樹立崇高的理想目標。
黨史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中蘊含的革命傳統(tǒng)是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基本規(guī)范與行動要求,也是指導、幫助大學生克服重重困難的重要力量。思政教師在加強黨史教育時應積極發(fā)掘中共黨史中蘊含的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素材,引導學生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對學生產生無形的教育作用,使他們自覺將革命傳統(tǒng)入腦、入心。
當前很多大學生沉迷于互聯(lián)網(wǎng),比起要事新聞、正能量文章,他們觀看更多的是搞笑視頻、娛樂新聞和營銷文章,生逢盛世的他們,鮮有人去思考今天的歲月靜好是多少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奮戰(zhàn),前赴后繼才換來的。同時,受多樣文化的影響,還有很多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對自己的民族、國家缺乏應有的關心和關注,致使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去中國化”的現(xiàn)象頻頻出現(xiàn)。而黨史與我國的近代史、基本國情緊密聯(lián)系,推動黨史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課,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對學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進而使其積極投身到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黨史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深刻了解我國國情、馬克思主義、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革命傳統(tǒng),也能夠引導他們正視我國革命歷程,明確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的重要意義,并進一步加深對建國后我黨曲折發(fā)展、摸索道路、自力更生的認識。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讓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思想、意識、價值觀等個體發(fā)展內容受到了猛烈的沖擊,也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誠然,這些外來思想文化中不乏積極、正面的內容,但是大學生社會閱歷與生活經歷相對匱乏,并不具備較高自我辨別的能力,很容易被復雜多樣的社會文化與信息、思想迷惑。在此嚴峻的背景下,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必須要在思政課上加強黨史教育,強化學生對我國國情的了解,幫助學生形成國家認同感,明確自身對黨史精神繼承的責任感,讓學生認識到黨史學習的重要作用,使理論學習與中國革命建設歷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發(fā)揮“活生生”的教育作用。
高等教育有義務在思政課堂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明白民族與國家取得當下成就的不易,通過黨史教育激發(fā)大學生的自豪感和進取心。黨史與中國近代史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可以說,人民經歷了多少苦難,中國共產黨就經歷了多少苦難,因此,黨史是一部混雜著鮮血與榮耀的歷史,抗爭并奮斗著,悲壯并自豪著,失敗并不懈著。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大學生只有充分了解這一段歷史,才能領會國家今天所有偉大成就的來之不易,才能堅定他們矢志不渝擁護中國共產黨的信心,才能激發(fā)他們“伏案苦學”筑牢自身知識根基,才能堅定他們?yōu)閲野l(fā)展盡心盡力乃至“愿得此身長報國”的決心。
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理念、信念上深層次的問題,簡單來說,思政教育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當前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要內容緊密貼合,大學生學習黨史就是奠定理想信念教育基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更加明確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優(yōu)越性,并愈加堅定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正確性,堅定理想信念,自覺維護黨的領導。
無論處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發(fā)展時期,我們黨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lián)系,黨所規(guī)劃的道路與我國國情緊密貼合,進一步明確、細化了我國的發(fā)展方向,給了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信心和底氣。大學生學習黨史的過程就是親自驗證我們所走的道路的正確性與必要性的過程,從中能夠培養(yǎng)和鞏固大學生為國奮斗的使命感、責任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大學生應自主接受黨史教育,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涵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縱觀百年征程,黨的發(fā)展歷程不僅造就了今日我們所見的黨史,還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成果。鮮活、真實是黨史的主要特點,其中真實的紅色故事能夠感染和影響大學生;黨史中的具體事件有著強烈的育人功能,黨史中的深刻思想具有深厚的啟迪功效。所以,黨史教育可以將黨史中抽象的理論形象化、零散的故事具體化、書面的記錄生動化,思政教師應用好、用活紅色革命資源,引導大學生學習黨史中英雄人物的優(yōu)良品質、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再現(xiàn)改革開放的宏偉場景與建設發(fā)展中朝氣蓬勃的景象,提高大學生對我國現(xiàn)行理論體系的把握程度,加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思政教師站在教授和傳播黨史的最前端,他們對黨史的研究與掌握程度直接關乎到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教學水平與教育成果。所以,為了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思政教師應自覺深入學習黨史,認真研究黨史知識,深刻理解黨史理論中的基本內容,并梳理黨史理論產生的原因、背景,結合黨的發(fā)展史達到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將黨的發(fā)展歷史真實生動地講述給學生,使他們真正理解黨史的內容,體會到黨史學習的魅力與黨史所蘊含的知識,發(fā)揮黨史教育在思政課中的真實效果。
大學生正處于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和民族觀的階段,思政課堂作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應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將黨史納入教學重點,結合黨史串聯(lián)教育主線,依據(jù)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黨史特征開展形式豐富的黨史學習,比如黨史相關選修課、黨史專題講座、黨史研討小組等等。閱讀是沉淀一個人精神的絕佳方式,思政教師應積極引導大學生閱讀具有藝術性與思想性的黨史讀物,以思政教育為核心,以黨史教育為媒介,依據(jù)大學生實際生活,根據(jù)其認知水平展開教學。思政教師還應在課堂教學時選擇一些真實生動的紅色教學案例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比如優(yōu)秀黨員的模范事跡、領導人的進步歷程等,以此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觸發(fā)學生的情感,調動大學生學習黨史的積極性,推動思政教育的進步。
思政課程在高等學府中設置的時間已久,但其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并沒有改進多少,為了適應當前時代的發(fā)展、滿足學生的主體需求,思政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當前黨史教育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盡管黨史教育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與嚴謹性,但是其教學方式是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思維模式進化而調整改變的,思政教師可以將所有可用的教學素材和資源整合起來,開發(fā)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演唱紅歌豐富黨史教育的形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聆聽歌聲中體會我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歷史,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走進歷史情境,感受歷史史實,產生心靈的碰撞,形成情感感悟,提升黨史教育的實效性;教師還可以搜集一些當?shù)氐狞h史素材,豐富教學內容,促進課堂互動,在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思政課堂的參與度,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對黨史知識、理論的掌握,使黨史教育走出課堂,走進學生的真實生活。同時,教師也要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閱讀黨史相關的讀物與材料,提高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與辨別能力。
身為新時代接班人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有必要系統(tǒng)地學習黨史、領會黨史、銘記黨史,明確黨的發(fā)展歷史與黨的發(fā)展目標,體會到黨對自己的深切期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自覺踐行黨對大學生提出的各項要求,堅定方向,矢志不渝,續(xù)寫黨的偉大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