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皓宇 劉福裕 韓冰 趙楊 王雪偉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近年來機器人受到各行各業(yè)的青睞,尤其是在火災救援、地質災害救援時因可代替人員進行搜救深受喜愛,本文基于,設計了一款可在履帶運動模式、四足運動模式自由切換的機器人,本文所研究的機器人是基于熱傳感模塊、opencv技術的視覺火源識別定位系統(tǒng)和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消防偵察機器人。在軍事、生活、工業(yè)領域越來越受社會和國家重視,而能夠適應復雜環(huán)境地形的足式機器人更是受到廣泛關注,足式機器人可以擺脫 輪式機器人對復雜環(huán)境地形的限制,自由穿梭于森 林、河流、山坡、沙漠等嚴峻的地貌。足式機器人 又分為雙足、四足、六足,其中四足的應用范圍較 其他 2 種更為廣泛。美國 Shigle 及 Baldwin 在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設計使用凹凸輪的連桿機構來 設計機動性較好的步行車,但由于技術限制,步行 車的復雜地面車適應性較差,1968 年美國人 MOSher 設計出 Walking Truck。Walking Truck 雖然 在操作過程中并不能實現流暢行走,但是其已經具 備有效行走及跨過障礙物的能力,Walking Truck 的 出現被視為現代步行機器人發(fā)展歷程中的偉大突破
目前我國的消防偵察無人機和智能化高射水炮迅速發(fā)展,但是仍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消防無人機存在空中發(fā)射后坐力大和需要破窗進入的缺點,高射水泡存在著靈活性和機動性較差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設計了一款可在履帶運動模式、四足運動模式自由切換,基于熱傳感模塊、opencv技術的視覺火源識別定位系統(tǒng)和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消防偵察機器人??蓱糜跇堑?、復雜地形的消防和偵察。
1.結構設計
目前四足機器人用腿部來區(qū)分主要分為串聯腿和并聯腿,根據關節(jié)配置進行分類分為外膝肘式、全肘式、全膝式、內膝肘式。根據自由度來劃分,主要分為8個自由度和12個自由度。目前的足端的設計主要分為球形足端、圓柱形足端、仿生足端。本文設計的為偽球形足端,偽球形足端擁有和球形足端一樣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但在防滑和穩(wěn)定上更勝一籌,如圖。
本設計將波士頓動力的無刷電機改用做舵機作為動力,舵機的控制原理較為容易,需要一個20 ms的脈沖周期,本設計使用180°舵機,在 20 ms 的脈沖周期中使用不同占空比的高低電平,不同的占空比對應的角度不同[13-14],占空比和角度對應比如表 1所示。
控制算法模型是以每個腿建立中心點,采用運動學逆解,進行計算。
將足端坐標離散化,離散為許多小點再用逆解將足端坐標轉換成舵機轉動角度。
我國樓房建筑踏步樓梯的尺寸一般情況下為樓梯的寬度為300mm,高度為150mm。四足機器人的最大長度為因此必須保證y不小于150mm,x為100mm
根據機械的整體設計四足機器人各零件對應的尺寸如表 2
根據大腿、小腿長度進行推算。
本文對單腿運動學逆解的采用幾何法進行分析:
以大腿的圓心建立坐標原點為o,已知足端坐標為(x,y),a為公共邊。
求出來、后既可確定出舵機的轉動角度。
公式中先計算出小腿的舵機轉動角度再根據小腿舵機角度,計算出大腿舵機轉動角度步態(tài)采用單腿前進步態(tài),每個的足端相差 1/2.5 個相位。
參考文獻
[1]麥楊杰,袁泓博,郭建,等. 仿生四足機器人的設計與 運動步態(tài)分析[J]. 機械制造,2019,57(12): 52-55,114.
[2]黃寅光,劉祚時. 基于線性 CCD 仿生四足爬坡的設計和 實現[J]. 制造業(yè)自動化,2019,41(11): 73-7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