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強
(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 陜西咸陽 712082)
長慶會盟是唐蕃間最后一次會盟,雙方對此次會盟都非常重視,分別在長安、拉薩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關(guān)于長安會盟的地點,由于文獻記載的差異,導致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下面就此問題再加探究,期方家指正。
據(jù)《唐蕃會盟碑》記載,唐蕃長慶會盟在“唐之京師西隅囗囗寺前”()[1](P43)?!啊睉獮闈h文某寺的藏譯,系指何寺,很難定奪。漢文史籍中,《唐會要》記載“盟于郡城西王會寺”[2](P1738),隋煬帝時,長安曾改為京兆郡,所謂郡城,仍是指唐都長安。然王會寺與藏文發(fā)音聯(lián)系不上,因而學界對會盟地點出現(xiàn)了以下多種說法。
一是石羊寺,如張健木持此觀點[3]。從發(fā)音上看,“”與石羊寺似能聯(lián)系上,陳踐將《唐蕃會盟碑》漢譯文意譯為通俗藏文,對藏文碑文直接作了修改,為“”[4](P496()京師長安西郊的石羊寺),亦是認同會盟地為石羊寺。但有學者對此持異議,認為文獻中記石羊寺是后秦姚興時在此譯經(jīng),事隔四五百年,此寺早已不存,更何得在吐蕃古藏文石刻之會盟碑內(nèi)出現(xiàn),就是唐宋有關(guān)長安的文獻中,也無石羊寺之名[5](P164)。張文又稱,石羊寺可能為一般口頭稱呼,王會寺為其雅稱,推論缺乏依據(jù),彌縫漢藏文獻的差異過于牽強。故此,這一看法并沒有得到學界廣泛認可。
二是興唐寺,如王堯譯《唐蕃會盟碑》稱為“興唐寺”,其理由為代宗朝曾在興唐寺會盟。不過王堯也并不確定,稱暫譯作興唐寺,待考[1](P74)。從藏語發(fā)音上看,吐蕃時期“”一般發(fā)“sh(詩)”,而不是“x(i希)”,詳見后文論述?!啊弊g為興唐寺,有誤。且興唐寺不在長安西郊,故譯為興唐寺,從寺址和譯音看,都不恰當。
三是香積寺,日本學者佐滕長推測為長安西南郊的香積寺[5](P163),香積寺雖在長安西,但在發(fā)音上與“”相差甚遠,也與漢文“王會寺”沒有絲毫聯(lián)系,是一種想當然的推測。
四是“釋僧寺”,法國藏學家石泰安認為,“王會”一詞可能是暗示兩邦為會盟而相會的地方,此寺并不是興唐寺,“”并不是一個專用名詞的對音,而是一個普通名詞,也可能為“釋僧寺”的對音[6](P378)。這種推論沒有任何史料依據(jù),只是個人的推測,其觀點很難令人認同。
五是臨時建起的官署名,如周偉洲認為“至于《唐會要》所云盟于郡城西郊之‘王會寺’,僅是唐蕃兩王遣使相會盟誓,而建之暫時官署名,盟罷,即撤銷,故以后文獻典籍再沒有記載。而今存拉薩之《唐蕃會盟碑》古藏文部分所云之長安會盟地京師西隅之‘Shen-sang-si’,可能如佐藤長所說,‘或者系碑文所記寺名有誤’,因為‘寺’僅是暫時之官署名,錯記的情況是存在的”[5](P166)。將“王會寺”作為官署名,缺少證據(jù)。在唐蕃關(guān)系中,唐高宗曾封松贊干布為“賨王”,此后歷代贊普并未封王的記載,文獻中稱贊普而不稱王,且唐蕃為舅甥關(guān)系,若以“王會”署名,則降低了唐穆宗的地位,使皇帝與贊普對等,唐朝官員不可能在命名上犯此等錯誤,在有關(guān)唐代文獻中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官署名,且歷史上也未曾出現(xiàn)過為一次會盟設置一官署者。此外,會盟是事關(guān)唐蕃關(guān)系的重大事件,藏文會盟碑刻寫失誤可能性極小,在沒有其他史料證據(jù)的情況下,推論其錯記并不恰當。
六是武功縣的慶善寺,李宗俊持此觀點[7],其理由依據(jù)《拔協(xié)(增補本)》提到的“甥舅議定的盟約誓文作三份:其一刻于漢地姑休宮()前的石碑上,其一刻于贊普的拉薩大昭寺前的石碑上;其一刻于貢布麥如的石碑上”[8](P62),認為《拔協(xié)(增補本)》中的姑休宮(),應譯為“故行宮”,即武功慶善宮,因與慈德寺相近,也可稱為慶善寺。從藏文發(fā)音看,“”譯為慶善寺并不合適,且有關(guān)長安文獻中沒有慶善寺的名稱,該寺一直稱為慈德寺,只是慶善宮與慈德寺距離很近而已。另外,武功距長安較遠,約有一二天驛程,若在此盟會,不當稱為京師西郊,從漢藏文獻的記述看,會盟地應距長安較近,而不是遠至武功。且慶善宮本為唐太宗出生之地,乃唐帝行宮,在此刑牲歃血,似不吉利,故會盟之地不當在武功。
其他如李方桂等學者在解讀碑文時,多持疑問,認為尚難確定。那么,長安會盟地點究竟應在哪里呢?據(jù)《太平寰宇記》記載,“盟于都城西三會寺”[9](P3544)?!短藉居钣洝肥潜彼纬跄暌徊渴穼W名著,撰成于太平興國年間(976-983),該書資料繁富,考據(jù)精核,廣泛引用了歷代史書、地志、文集、碑刻、詩賦等,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作者樂史曾在南唐和北宋任職,擔任過三館編修,有機會查閱皇室藏書,具有較高可信度。王文楚等在點?!短藉居钣洝窌r,參考了中山大學藏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傅增湘《太平寰環(huán)宇校本》等版本,未見“三會寺”有其他說法者。查《長安志》“三會寺在(長安)縣西南二十里宮張村,唐景龍中中宗幸寺,其地本倉頡造書堂”[10](P394),造書堂,應為造書臺。岑參(約715-770)《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詩云:“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针A有鳥跡,猶似造書時”[11](P432),在長慶會盟之前,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似已荒廢。清代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曾親筆書寫“倉頡造字臺”,殘碑至今猶存。三會寺在長安西南二十里,有高臺便于會盟。王與三形近,易誤,因此,《唐會要》所云“王會寺”很可能是“三會寺”的誤寫。因會盟時三會寺已荒蕪,刑牲歃血似也無礙。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拔協(xié)(增補本)》所記唐蕃會盟立碑之處的“姑休宮”(),應是距倉頡造字臺較近的宮殿定昆池?!杜f唐書》記載,安樂公主“令楊務廉于城西造定昆池于其莊,延袤數(shù)里”[16](P4734)。宋人張禮《城南游記》稱“上畢原,西望三會寺、定昆池”,并注曰:“寺邊有大冢,世傳為周穆王陵,北有池舊與昆明池相通,唐為放生池。有臺俗曰迦葉佛說法臺,而傳記以為倉頡造書臺,景龍中,中宗幸三會寺,與群臣賦詩,上官婕妤所謂‘釋子談經(jīng)處,軒臣刻字留’是也。定昆池,安樂公主之西莊也,在京城之延平門外,景龍初,命司農(nóng)卿趙履溫、將作少監(jiān)楊務廉,為園鑿沼,延十數(shù)里,時號定昆。中宗臨幸與群臣賦詩?!盵17](P167)《長安志》記載:“定昆池,在縣西南十五里,《景龍文館》記曰:‘安樂公主西莊,在京城西延平門外二十里,司農(nóng)卿趙履溫、種植將作大匠楊務亷,引流鑿沼,延袤十數(shù)里,時號定昆池?!盵10](P391)定昆池是安樂公主修建游玩之地,唐中宗曾臨此地,命群臣賦詩。吐蕃將定昆池稱為姑休宮似亦合理,抑或當時就有姑休宮的稱呼。此地與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不遠,石碑立于定昆池前,與唐蕃會盟于倉頡造字臺一致。唐德宗清水會盟時,唐蕃在長安延平門曾舉行會盟儀式,至長慶會盟,參與人數(shù)、規(guī)模較之清水會盟擴大,因此,會盟地點再向西移,選擇了場地較為寬廣的倉頡造字臺和三會寺。
長慶會盟在長安舉行的儀式極為莊重,據(jù)《舊唐書》記載:“凡讀誓、刑牲、加書、復壤、陟降、周旋之禮,動無違者?!盵16](P5264)既然有刑牲儀式就不應是在寺廟舉行,然漢藏文獻卻一致稱會盟在寺廟舉行(雖然名稱不一),豈不失誤?劉元鼎前往吐蕃會盟,與長安會盟禮儀應基本上是一致的,所述邏娑會盟情形云:“所筑盟臺,闊十步,高二尺,漢使與蕃相及高位者十余人相向列位,酋領(lǐng)百余人坐于壇下,壇上設一榻,高五六尺,使缽掣逋讀誓文,則蕃中文字,使人譯之,讀訖,歃血,惟缽制逋不預,以僧故也。盟畢,于佛像前作禮,使僧諷文以為誓約。欝金呪水,飲訖,引漢使焚香行道,相賀而退?!盵18](P11532-11533)長慶會盟在拉薩舉行的會盟儀式是在“”(拉薩東哲堆園),哲堆園具體在哪里尚不清楚,但“”是園而非寺廟,盟畢于佛像前作禮,應是在就近寺廟內(nèi)舉行的佛教儀式,而不是在盟壇旁供一佛像,“引漢使焚香行道”,寺廟與盟壇似有一定距離。這樣看來,會盟儀式分兩階段進行,先是在野外,刑牲歃血,然后在寺廟佛像前宣誓。這種模式是唐蕃文化碰撞的結(jié)果,是在多次會盟中不斷協(xié)商,逐漸形成的禮儀。
據(jù)《舊唐書·吐蕃傳》記載,“肅宗元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來朝請和,敕宰相郭子儀、蕭華、裴遵慶等,于中書設宴,將詣光宅寺為盟誓,使者云:蕃法盟誓,取三牲血歃之,無向佛寺之事,請明日須于鴻臚寺歃血,以申蕃戎之禮,從之。”[16](P5236-5237)這段史料又見《冊府元龜·外臣部·盟誓》:“肅宗元年建寅月,吐蕃使來朝請和,勅宰相于中書宴設,將詣光宅寺為盟,使者曰:蕃法盟誓,取三牲血歃之,無向佛寺之事,請明日復于鴻臚寺歃血,以申蕃戎之禮,從之。”[18](P11528)這兩段史料記載同一事件,雖個別詞匯有差異,但基本史事表述一致?!杜f唐書》稱“明日須于鴻臚寺歃血”,意即唐原定在光宅寺會盟,但吐蕃使者堅持在鴻臚寺會盟?!秲愿敗贩Q“明日復于鴻臚寺歃血”,似乎是先在光宅寺,后在鴻臚寺會盟,但文中稱“將詣光宅寺”,說明尚未在光宅寺會盟,吐蕃使者已提出異議,明確指出吐蕃盟誓無向佛寺之事,故改為鴻臚寺,可以推斷,會盟實際僅在鴻臚寺舉行了一次。關(guān)于此次會盟的禮儀問題,法國學者石泰安曾有過討論,認為此次會盟儀式,“大家按照吐蕃習慣還要前往佛寺盟誓。然而,由于漢地的習慣要求以三牲(牛羊豕)為祭并歃血。吐蕃人提出反對意見說,為此沒有必要前往一座佛寺。漢人于是便重新建議按漢地方式在鴻臚寺歃盟,以補充蕃戎之禮,也就是過去曾在佛寺中舉行的吐蕃人的佛教禮儀”,因而,他堅持認為“762年的盟誓也是舉行了兩次(而且肯定每次均有雙方參加),為了吐蕃人要在一座佛寺中,為了漢人則是在其他地方刑牲”[6](P372—373)。這種解讀文本的方法,很難讓人認同,尤其對于“將”“復”“申”等字的理解,可能是錯誤的,將歃血視為漢地儀式,認為吐蕃遵守了佛教儀式,恐不符合事實。石泰安之所以有這種認識,是認定吐蕃使者一定是從佛教觀念出發(fā)看待禮儀問題,將吐蕃與佛教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結(jié)果。持此觀念的學者還有很多,如霍巍認為,這次會盟禮儀的爭論“表明吐蕃使節(jié)已經(jīng)深受佛教儀軌的節(jié)制,明確地向唐廷提出不能在佛寺舉行‘刑牲歃血’的要求”[19]。但筆者并不同意這些看法,赤松德贊發(fā)展佛教并非一帆風順,繼贊普位初期,大權(quán)由苯教大臣掌握,直到20歲時,赤松德贊才下決心奉行佛法,一般認為是在肅宗上元二年(761)[20](P76、800)。事實上,赤松德贊推行佛教不可能像后世佛教史書所說,能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很大影響。寶應元年(762)正月,唐蕃會盟時,赤松德贊剛剛開始推行佛法還不到一年,佛教因素已滲透到唐蕃交往的禮儀中,恐不符合歷史事實。在我們還不能確定使者是否信奉佛教時,便輕易地認為,吐蕃使者在禮儀上要求按佛教行事,或他們深受佛教儀軌影響,甚至以此為據(jù),認為“佛教在赤松德贊在位初期就已經(jīng)被正式實施了”[6](P373),推論過于武斷。恰恰相反,筆者認為,寶應元年唐蕃會盟禮儀之爭,說明當時佛教在吐蕃社會中還沒有普及,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吐蕃使者依然堅持歃血會盟的傳統(tǒng),而這種儀式顯然與佛教不殺生的理念是相違背的。吐蕃使者提出的要求其實正反映出赤松德贊推行佛教初期,苯教依然在支配著吐蕃的思維方式。當然,刑牲歃血一直是中原會盟的最主要方式,這應是雙方共同認可的會盟儀式。
此后,代宗朝唐蕃兩度會盟。第一次是,永泰元年(765)三月,“吐蕃遣使請和,詔元載、杜鴻漸與盟于興唐寺”,第二次是大歷二年(767),“命宰相、魚朝恩與吐蕃盟于興唐寺”[21](P7292、7314)。寶應元年(762)唐朝提出在光宅寺盟誓,吐蕃使者不同意,改在鴻臚寺。三年后再次盟誓于寺廟,卻未見有任何爭議。據(jù)《酉陽雜俎續(xù)集》記載:“(宣陽坊凈域寺)佛殿內(nèi),西座蕃神,甚古質(zhì),貞元已前,西蕃兩度盟,皆載此神立于壇而誓,相傳當時頗有靈?!盵22](P525—526)看來凈域寺所供蕃神,與代宗朝兩次會盟有關(guān)。然凈域寺本是太穆皇后住宅,而興唐寺為太平公主為武則天所建,初名罔極寺,開元二十年(732)改為興唐寺,則凈域寺與興唐寺是兩座寺廟。唐蕃會盟在興唐寺,最初蕃神應在興唐寺,后來才移至凈域寺。段成式(803-863)在撰寫《酉陽雜俎》時,已記述該神像供于凈域寺。既然雙方在吐蕃神像面前盟誓,則場所、禮儀很可能是由吐蕃使者提出,考慮到永泰元年(765)時,赤松德贊已推行佛法四年,在社會中已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佛教自上而下推行,作為重要官員的使者信奉佛法是順理成章之事。由于內(nèi)地人對吐蕃神像并不熟悉,這尊神像不應在內(nèi)地鑄造,很可能是使者從吐蕃攜帶至內(nèi)地,這樣就更說明他們利用佛教儀式盟誓是有備而來。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禮儀完全是遵循了吐蕃的要求。唐朝盟誓參與人元載、杜鴻漸都是信佛之人,在大臣的影響下,唐代宗也虔誠信佛,“常于禁中飯僧百余人,有寇至則令僧講《仁王經(jīng)》以禳之,寇去則厚加賞賜?!盵21](P7315)在這種情形下,唐朝樂意在寺廟會盟,也甚好理解。寺廟會盟不能有刑牲歃血儀式,但由于雙方都是信佛人士,這卻是最好的禮儀選擇,在佛像面前盟誓,對于信佛之人來說,較之刑牲歃血或許更有可信度。興唐寺兩次會盟是唐蕃文化一次高度重合,反映了佛教因素在雙方關(guān)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此,佛教成為影響唐蕃關(guān)系的重要因素,在會盟禮儀上,增添了新的元素。
不同于代宗,唐德宗并不推崇佛教,尤其在繼位之初,銳意進取,對佛教持抑制態(tài)度。清水會盟時禮儀又改為刑牲歃血,但此時,佛教在吐蕃發(fā)展已深,很多將領(lǐng)、使者也信奉佛教,根據(jù)唐蕃不同文化觀念,清水會盟采取了不同的會盟禮。會盟先在清水由張鎰與尚結(jié)贊舉行會盟儀式,在刑牲歃血宣讀誓文后,“結(jié)贊請鎰就壇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為誓。誓畢,復升壇飲酒?!盵16](P5248)所謂佛幄,可能是在會盟地附近臨時搭建的帳篷,放置一尊佛像(可能因清水為交界區(qū),寺院稀少),這一儀式顯然是由吐蕃提出,反映出佛教對吐蕃社會已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其禮儀滲入唐蕃交往中。此次會盟在長安又舉行了一次儀式,“禮如清水”[23](P6094)。長安不像清水那么偏遠,佛像前焚香為誓,可選擇就近寺廟舉行。清水會盟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會盟禮儀,即分兩階段舉行不同的會盟儀式,長慶會盟時,仍沿襲之。由此推斷,長慶會盟在長安舉行儀式,突出表現(xiàn)了會盟儀式的莊重,但對后一個階段在寺廟佛像前盟誓,《舊唐書》失載。佛像前重新盟誓應是三會寺舉行,被《唐會要》《唐蕃會盟碑》記錄下來,故均稱會盟在寺廟舉行?!杜f唐書》《唐會要》《唐蕃會盟碑》等對會盟地點的記載,其實都不完整,并沒有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