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磊 汪文杰 劉吉林
(長江大學 法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的校園欺凌逐漸演變?yōu)樾滦偷木W絡欺凌。據《新京報》報道,深圳市一初中生遭同學網絡造謠誣陷,后被網絡社交運營公司以刪帖為由敲詐勒索。該案例刷新了公眾對網絡欺凌危害的認知。[1]無獨有偶,據新華社報道,臺灣兒童福利聯盟2020年10月22日公布的調查顯示,47%的臺灣青少年曾經涉入網絡霸凌事件。[2]這一結果再度引發(fā)公眾對校園欺凌現象的擔憂。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對校園網絡欺凌進行了規(guī)定,凸顯了其高發(fā)性、復雜性、嚴重性的特點。
責任主體、行為主體適用法律的確定難度以及追究相關責任主體和行為主體責任的認定難度等因素,讓校園網絡欺凌的處理變得十分棘手。校園網絡欺凌行為不僅侵犯了受害者的民事權益,而且嚴重威脅到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及社會公共安全。
對此,姚建龍?zhí)岢鲋卫硇@欺凌應該體現“東方智慧”——依靠中國路徑,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3];黃明濤指出,應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有益經驗,健全我國校園欺凌的立法治理體系[4]。目前,我國學者的研究多聚焦于校園網絡欺凌的行為表現形式、呈現特點、流行趨勢分析,以及域外經驗教訓總結,對校園網絡欺凌行為性質的研究仍有不足。對校園網絡欺凌侵權行為進行界定,既有助于正確區(qū)分傳統校園欺凌與網絡欺凌,有針對性地防治校園網絡欺凌,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又有助于精準施策,從法律層面防治欺凌行為。
所謂校園網絡欺凌,主要指學生借助微信、QQ、郵件、論壇等網絡傳播媒介,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對其他學生實施戲弄、侮辱、誹謗、恐嚇、攻擊等傷害行為。校園網絡欺凌行為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這些傷害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受害人的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絕對權或一般人格利益,是違反法律的行為。[5]校園網絡欺凌行為完全符合侵權行為的特點,進一步而言,其中的具體侵權行為屬于網絡侵權,校園網絡欺凌行為構成網絡侵權應當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過錯四個要件。[6](P416)因此,可以從構成要件角度入手,通過對比傳統欺凌和網絡欺凌,進一步界定校園網絡欺凌侵權行為。
校園網絡欺凌行為具有主觀惡意性,即主觀過錯是故意。當行為人為一人時,其實施的網絡欺凌行為構成單獨侵權行為,此時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后果,仍抱有希望或放任發(fā)生的主觀心態(tài)。當行為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時,其利用網絡實施攻擊、傷害受害人的行為,且行為主體之間具有共同的意思聯絡或客觀的關聯,則構成共同侵權。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網絡上攻擊、謾罵、傷害他人的行為是故意為之,即便對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可能持過失心態(tài),也并不影響行為人實施的欺凌行為構成侵權。校園網絡欺凌侵權行為是一種事實行為,不以行為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條件。當行為人為未成年人時,其實施的欺凌行為并不能因為行為主體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否認侵權事實,行為人的年齡限制只是在判斷是否承擔侵權責任上發(fā)揮作用,傳統的校園欺凌與校園網絡欺凌在對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認定上并無較大差異。
校園網絡欺凌行為是違反法律的行為,此類行為通常是積極的作為,欺凌者在網絡上實施的攻擊、傷害行為侵害了受害人的一般人格利益或者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權等具體人格權。人格權作為一種絕對權、對世權,除了權利主體之外,任何人都負有不侵害的法定義務。所以,行為人侵害受害人的權利,違反法定義務的欺凌行為具有違法性。
不論是傳統的校園欺凌還是校園網絡欺凌,行為主體都故意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行為或者侵害了他人的法益。傳統校園欺凌中欺凌者對受害者實施的行為,通常采取面對面的言語辱罵、人身攻擊、奪取財物等方式;而校園網絡欺凌中欺凌者對受害者實施的欺凌行為,一般是借助網絡平臺等媒介,運用信息網絡技術發(fā)布中傷、侮辱、誹謗受害人的信息,身體的非接觸性突出。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空間信息傳播快捷,校園網絡欺凌對受害人的影響和傷害是不可預估、難以控制的。對照現實社會,網絡欺凌行為的“力量對比原則”發(fā)生異化,欺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力量不對等、不一致,現實社會中擁有力量較多的一方在網絡欺凌中也可能成為受害者。[7]所以,不管是傳統的校園欺凌還是校園網絡欺凌,都具有違法性,只是在具體的行為方式上有較大不同。
校園網絡欺凌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具有關聯性,即引起與被引起的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是指實施的違法行為導致損害事實發(fā)生的客觀聯系。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判斷標準原則上采用“相當因果關系說”,即按照一般社會經驗與智識水平,這種行為是導致損害后果發(fā)生的不可或缺的適當條件,則認定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8](P887~888)在校園網絡欺凌中,欺凌行為影響了受害人正常的生活,導致受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厭學情緒,患上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甚至不堪忍受而自殺。按照一般社會觀念分析,欺凌行為是造成受害人損害事實發(fā)生的適當條件,說明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與傳統欺凌行為相比,由于欺凌行為場所發(fā)生了變化,網絡欺凌侵權行為具有網絡空間賦予的特殊性,二者存在明顯差異。在認定欺凌者實施網絡欺凌侵權行為的過程中,出現了法律因果關系斷裂的現象,具體表現為法律中時間和空間的“移位”或“延伸”[9](P106~107)。欺凌行為與其對受害人造成的損害二者之間是否具備引起與被引起的因果關系,會受到現實世界與網絡空間隔閡的影響。另外,網絡欺凌行為給受害人帶來的傷害通常是精神上的折磨與痛苦,這些損害后果常常具有長久性、不可覺察性等特點。這導致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對這種因果關系的推定陷入困境,行為主體在網絡空間中實施的欺凌行為很難被追究責任。
欺凌主體的惡意性、欺凌行為的違法性、欺凌行為與損害后果的關聯性,是校園網絡欺凌中侵權行為的重要構成要件,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規(guī)制校園網絡欺凌的關鍵。在認定欺凌行為的法律性質時,還應區(qū)分傳統欺凌行為、網絡欺凌行為的不同之處,分清二者的界限,對癥下藥,找到應對之策。
我國《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出臺和修訂,為防治校園網絡欺凌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最新法律規(guī)定的指導下,筆者主要分析校園網絡欺凌中相關責任主體的義務與法律責任,進一步厘清校園網絡欺凌侵權行為背后的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边@就明確了校園網絡欺凌中實施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主體的責任。當行為人實施的是針對受害人的“一對一”網絡欺凌行為時,構成單獨侵權,應承擔侵權責任。若行為人是成年人,則直接對其行為承擔責任。若行為人是未成年人,先要考慮其監(jiān)護人是否履行了監(jiān)護職責,再去討論承擔相應責任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網絡欺凌行為主體涉及兩人以上的群體?!睹穹ǖ洹返谝磺б话倭藯l規(guī)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根據行為人實施網絡欺凌行為時發(fā)揮作用的不同,行為人可以分為原始信息的制造上傳人、轉發(fā)信息人、信息評論人、跟帖人等。原始信息的制造上傳人符合上述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通常情況下,與原始信息的制造上傳人非基于共同意識聯絡的轉發(fā)人、評論人、跟帖人是不承擔連帶責任的,這些人不是基于主觀上的故意而實施的行為,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明知是違法行為而故意轉發(fā)不良信息或超出原始信息的必要限度,過分夸大事實內容,導致受害人受到損害的,轉發(fā)人、評論人、跟帖人與原始信息的制造上傳人構成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實施網絡欺凌行為的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被侵權人如需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應該自己承擔舉證責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網絡環(huán)境的特殊性加大了受害人的舉證困難,網絡空間的匿名性使受害人在證據收集過程中難以確定實施欺凌行為的行為主體,網絡空間的即時性又加大了證據固定的難度。
在校園網絡欺凌事件中,實施網絡欺凌侵權行為的行為主體主要是未成年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jiān)護人盡到監(jiān)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段闯赡耆吮Wo法》第二章“家庭保護”詳細列舉了監(jiān)護人的保護責任。這些法律規(guī)定表明,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在校園網絡欺凌中可能成為責任主體。
在校園網絡欺凌中,由于一些未成年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受到限制,監(jiān)護人應承擔無過錯的替代責任。無論監(jiān)護人是否存在過錯,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監(jiān)護人的無過錯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受害人的損失,彰顯了公平正義的價值。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此時,教唆人、幫助人、行為人都為成年人。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網絡欺凌行為的,也可以構成共同侵權。根據該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除了教唆人、幫助人承擔侵權責任之外,監(jiān)護人未盡到監(jiān)護責任,具有過錯的,和教唆人、幫助人構成共同侵權。此時,教唆人、幫助人承擔的是連帶責任,而監(jiān)護人只需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單向連帶責任。這種責任類型不僅保護了受害人,也減輕了監(jiān)護人承擔責任的風險。
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對其負有管理、教育及保護的義務。《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條規(guī)定,學生在幼兒園、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到人身損害的,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學校等,應當承擔責任?!段闯赡耆吮Wo法》第三十五條也有類似規(guī)定,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校期間遭遇人身損害,學校應當承擔責任。根據過錯推定的特別歸責方式,學生遭受網絡欺凌,推定學校具有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若學校能證明合理履行了教育管理職責的,即不具有過錯,不承擔責任。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即使學校能證明受害人遭受損害是由第三人實施的欺凌行為所致,但不能證明自己履行了合理的教育管理職責的,仍不能免責。過錯推定的歸責方式對過錯的證明采用舉證責任倒置,受害人遭受網絡欺凌請求學校損害賠償,需由學校證明是否盡到了教育管理的義務。當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校期間遭受網絡欺凌的,學校具有過錯的,應當承擔責任,此時依照過錯責任原則,需由受害人證明學校是否具有過錯。
學校在網絡欺凌侵權行為中是否承擔責任,關鍵在于是否盡到教育管理職責。有的學者認為“學校是否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防止可預見危險的發(fā)生,能預見而未能阻止危險的發(fā)生,說明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10]。然而,在校園網絡欺凌中,我國現行法律對學校的教育管理職責以及合理注意義務卻未做詳細的規(guī)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了網絡服務提供者未及時履行義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了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積極制止網絡欺凌行為,防止信息擴散。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實施網絡欺凌侵權行為的,例如,學生開創(chuàng)對外開放的學校論壇,在論壇上發(fā)布侵害受害者權益的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連帶責任分兩種情形。其一,若行為人借助網站發(fā)布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信息,網站不知道侵權事件,在被侵權人的提示下,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或者明知侵權行為發(fā)生,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其二,若網絡服務提供者對網絡欺凌行為的發(fā)生并不知情,未經被侵權人提示,或者經提示后及時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不承擔責任。
對損害擴大部分的界定,有的學者提出應當以“被侵權人提示的那個時間開始計算”[11]。例如,校園網絡欺凌發(fā)生后,受害人請求網絡平臺屏蔽用戶賬號,刪除侵權信息,網絡平臺未作出回應,也未采取相應的措施,放任損害持續(xù),受害人進一步遭受侵害,網絡平臺就受害人發(fā)出請求時間后造成的損害承擔連帶責任。
在認定校園網絡欺凌相關責任主體法律責任時,網絡欺凌行為發(fā)生場所——網絡空間的超時空性等特性,不僅加大了認定難度,同時使傳統法律上時間、空間的界定難以發(fā)揮作用。
校園欺凌行為主體責任類型主要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三種。而在校園欺凌中,只有針對惡性校園欺凌事件,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才能受刑法處罰;又因為欺凌行為主體涉及未成年人,受刑事責任年齡的限制,行為人一般不受刑事處罰。責令家長教育、收容教養(yǎng)、工讀教育這三種非刑罰處罰措施常常因為父母管教無實際約束作用,收容教養(yǎng)名存實亡,工讀教育的非強制性招生陷入招生難困境而形同虛設。[12]侵權責任中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責任方式時常不能撫平受害者心中的傷痕。關于欺凌主體的行政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也因行為主體的年齡限制難以發(fā)揮實質作用。因此,構建校園網絡欺凌法治體系,確定欺凌行為主體的責任承擔規(guī)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13]
筆者認為,針對校園網絡欺凌,應當建立國家立法指導、社會綜合引導、行為主體負責的長效防治機制。一方面,校園網絡欺凌事件發(fā)生后,欺凌行為主體的行為應該適當受到管控。網絡平臺可以建立關于行為人使用網絡的歷史軌跡數據庫,行為人有了不良行為之后,將被列入類似“黑名單”,其在網絡平臺的行為將被限制。相關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社區(qū)聯合起來,重點關注行為主體的日常動向。家長對學生的管控和教育應當受到學校及當地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監(jiān)督,對于不負責任的家長,可以通過約談勸導、通報批評等方式予以約束。另一方面,行為人實施網絡欺凌行為后,要對其網絡活動的范圍進行限制。例如,在網絡空間中禁言,封存在網絡上的賬戶,關閉IP地址。學校、社區(qū)可以建立反網絡欺凌的矯正機構,行為人要定期匯報日常情況,在兼顧日常學習生活的同時,幫助學校、社區(qū)修繕建筑物,打掃衛(wèi)生,協助公益活動等。未成年欺凌行為主體對本人實施的網絡欺凌行為承擔不利后果,有助于提高其對網絡欺凌事件性質和后果的認識,從而制約其實施不良行為。
一方面,確定教育部等教育行政部門為首要責任主體。以教育部等教育行政部門為中心,便于利用其自身優(yōu)勢,協調各方,整合資源,統籌兼顧,自上而下地為具體實施校園網絡欺凌治理提供政策制度支持和技術指導。教育行政部門除了積極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九十條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現診治職能之外,還要明確其具體職責。在法定職責的引領下,敦促各級教育部門所屬的地方學校制定防治校園網絡欺凌的相關管理制度與具體實施辦法,報請所屬教育部門備案,并由上級教育部門匯總至教育部。對于謊報情況、掩蓋事實的學校和相關部門,依法嚴厲懲處。
另一方面,確定學校為治理校園網絡欺凌的主要執(zhí)行者。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是學生投入時間、精力最多的地方,因而在具體處理校園網絡欺凌事件中,學校作為主要的實施者是最為合適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九條和第七十條也明確規(guī)定了學校的網絡安全監(jiān)督教育職責。學生在校期間遭受民事權益侵犯,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傳統意義上“在校期間”是確定學校是否有管轄權的劃分標準,由于校園網絡欺凌發(fā)生場所的特殊性,應當重新界定學校的管轄標準。一般情況下,應將是否于校內或利用校內設施發(fā)布網絡欺凌言論作為判定學校管轄權的主要標準,但不限于欺凌者在校內發(fā)布的網絡言論。[14]還應考慮網絡欺凌內容在校內的擴散范圍,網絡欺凌內容是否對校園、校內人員造成實質損害,以及網絡欺凌內容是否與校園之間存在某些必然的聯系等。清晰界定學校在校園網絡欺凌中的管轄范圍,對于準確定位學校職責,及時處理網絡欺凌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網絡媒體應積極協助家庭、學校、教育部門及相關責任主體共同防范校園網絡欺凌,降低網絡欺凌侵權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與危害性。
首先,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一切社會生活可由數據記錄和反映,同樣,利用數據來觀察和記錄青少年的網絡行為是信息時代的重要反映。[15]網絡服務提供者除了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與家長進行溝通之外,還應與學校以及受害者建立一定的聯系。當校園網絡欺凌正在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之后,首先控制網絡欺凌事件傳播的路徑,通知學?;虍斒氯思皶r處理。當受害者需要網絡數據證明事實時,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查明情況之后應積極提供技術上的幫助,促成受害者正當維權。[16]
其次,網絡服務提供者要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發(fā)揮其預防校園網絡欺凌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相關網絡平臺的“惡意屏蔽”功能,屏蔽、過濾未成年用戶的網上不良言論。[17]擁有未成年人網絡用戶的網站,特別是學校論壇,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對未成年人的網絡行為進行特別監(jiān)管,常態(tài)化監(jiān)控網絡用戶的不良行為。
最后,網絡媒體應提高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水平,減少網絡“標題黨”報道,不歪曲和擴大事實。在報道校園網絡欺凌事件時,應充分保護受害者的個人隱私,正確引導輿論力量,避免因媒體傳播而導致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同樣,網絡媒體應當擔負起宣傳網絡欺凌危害,引導青少年正確上網求知,開發(fā)適合青少年的文明上網系統等責任。
校園網絡欺凌行為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侵權行為界定的復雜性及在民事侵權行為界定中的特殊地位,校園網絡欺凌侵權行為的界定是規(guī)制該行為的重要一步,但并非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全部。在規(guī)制校園網絡欺凌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法律視角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相關主體的責任,做好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劃分及程序銜接,實現校園教育管理的規(guī)范化與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