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超,楊焱冰,安明態(tài),2*,崔興勇,2,張央,2
(1 貴州大學(xué)林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2 貴州大學(xué)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25)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其豐富度位居北半球之首[1],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fù)雜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豐富的野生蘭科植物[2],尤以西南高山峽谷區(qū)為重點分布區(qū)域[3]。貴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最典型的地區(qū)之一,喀斯特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1.9%[4],地形多變,山高谷深,溝嶺縱橫,氣候垂直分異大,水熱資源充沛[5],為野生蘭科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生境。近年來,筆者在進行野外調(diào)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5種貴州蘭科植物新紀錄,其中疊鞘蘭屬(Chamaegastrodia)為貴州省新記錄屬,現(xiàn)予以報道,并提供相應(yīng)的物種照片及主要形態(tài)特征描述。憑證標本皆保存于貴州大學(xué)林學(xué)院樹木標本室(GZAC)。
ChamaegastrodiaMakino et F.Maekawa in Bot.Mag.Tokyo 49:496. 1935.
本屬約5種,分布于中國、日本至亞洲熱帶地區(qū)。我國產(chǎn)4種,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陜西、湖北、廣西和海南[6]。本屬植物均為腐生植物,無綠色葉;花不倒置;萼片離生,近相似;唇瓣呈T字形;花藥2室;花粉團2個,每個縱裂為2;蕊喙2裂;柱頭2個,離生。
Chamaegastrodiainverta(W.W.Smith) Seidenf.in Nord.J.Bot.14(3):297. 1994;中國植物志17:191. 1999;Flora of China 25:70. 2009(圖1A,圖1B)
產(chǎn)四川木里縣、云南昆明市、元江縣、保山市、騰沖縣[7],采集地:盤州平關(guān)鎮(zhèn)老黑山風(fēng)電場、普安白沙鄉(xiāng)桃子樹,生境:灌木林下石縫旁,采集人:葉超、侯歡歡、張央,采集號:PZ2019072264。
疊鞘蘭屬(ChamaegastrodiaMakino et F.Maekawa),腐生草本,根粗壯,肉質(zhì)。莖具密集褐黃色膜質(zhì)的鞘狀鱗片,彼此多少疊生。總狀花序具幾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較子房稍短;花橙黃色;唇瓣輪廓T字形,基部稍擴大并凹陷呈囊,其內(nèi)在靠近基部兩側(cè)各具1枚隆起呈圓形的胼胝體,中部具爪,邊緣全緣,前部擴大成2裂,其裂片長方形或近方形并常對折,展開時約180度叉開,兩裂片中間略凹陷或具1枚很小尖頭,其頂部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嚙蝕齒?;ㄆ?~8月。
HabenariamalipoensisQ.Liu & W.L.Zhang in Phytotaxa 332(1):93. 2017(圖1C,圖1D)。
本種為2017年發(fā)表的新種,產(chǎn)云南麻栗坡縣[8],本次發(fā)現(xiàn)于荔波縣黎明關(guān)鄉(xiāng)板寨村白鷴山,生境:石灰?guī)r山地林下。因植株較少,僅發(fā)現(xiàn)3株,且該地位于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保護情況較好,故未采集標本,僅拍攝憑證照片。
玉鳳花屬(HabenariaWilld.),地生草本,具橢圓形塊根。莖直立、無毛;葉橢圓形且集生于莖中部;花序軸無毛,花苞片長于花梗和子房;花小且呈橙黃色,花瓣狹披針形,2裂,萼片具芒,唇瓣的側(cè)裂片短于中裂片。
CheirostylismalipoensisX.H.Jin et S.C.Chen in Acta Phytotax.Sin.45(6):797. 2007;Flora of China 25:61. 2009(圖1E,圖1F)
本種為2007年發(fā)表新種,產(chǎn)云南麻栗坡縣[9],本次發(fā)現(xiàn)于荔波縣黎明關(guān)鄉(xiāng)板寨村白鷴山、望謨縣筆架山,生境:林下巖石上,采集人:葉超,施金竹,采集號:LB2019105384。
叉柱蘭屬(CheirostylisBl.),地生或附生。根狀莖匍匐,肉質(zhì),具收狹的節(jié);葉心形,急尖;花葶具短柔毛,被鞘;花苞片長于子房和花梗;花白色;萼片相似,后半部聚合成萼管;花瓣傾斜,鐮刀狀;唇瓣下唇囊狀;上唇半圓形,深2裂,兩側(cè)各具1個突出的綠色斑點,裂片邊緣具齒。花期12月至翌年1月[10]。
ConchidiumpusillumGriff,Icon.Pl.Asiat 3:t.310. 1851;Flora of China 25:347. 2009(圖1G,圖1H)
產(chǎn)福建平和縣、香港、廣西寧明縣、上思縣、云南貢山縣、平和縣、西藏墨脫縣[11],采集地:平塘縣克度鎮(zhèn),生境:林下陰濕巖石上,采集人:嚴令斌、楊焱冰、崔興勇、葉超,采集號:PT2019049930。
Flora of China采用分子系統(tǒng)學(xué)的部分研究成果將《中國植物志》[11]中廣義的毛蘭屬(EriaLindl.)中的對莖毛蘭(Eriapusilla(Griff.) Lindl.)與小毛蘭(Eriasinica(Lindl.) Lindl.)合并為蛤蘭[12]。
蛤蘭屬(EriaLindl.)。附生植物,植株矮小。假鱗莖半球形,成對著生于細長的根狀莖上;葉從對生的假鱗莖之間發(fā)出,先端收狹成芒,具5條主脈;花序從葉內(nèi)側(cè)發(fā)出,纖細;花苞片較大,較花梗和子房長;中萼片卵形,先端漸尖;側(cè)萼片三角形,基部與蕊柱足合生成萼囊;萼囊較長,內(nèi)彎;花瓣與中萼片近相似,但較窄;唇瓣披針形,不裂,基部收狹,先端漸尖,邊緣具細緣毛;唇盤上具2條線紋,延伸至近中部?;ㄆ?0~11月。
Platanthera clavigera Lindl.,Gen.Sp.Oich.Pl.289. 1835;中國植物志17:325. 1999;Flora of China 25:112. 2009(圖1I,圖1J)
A、B—川滇疊鞘蘭Chamaegastrodia inverta;C、D—麻栗坡玉鳳花 Habenaria malipoensis;E、F—麻栗坡叉柱蘭Cheirostylis malipoensis; G、H—蛤蘭Conchidium pusillum;I、J—藏南舌唇蘭Platanthera clavigera圖1 5種貴州蘭科新記錄植物
產(chǎn)西藏吉隆縣、亞東縣[13],采集地:盤州平關(guān)鎮(zhèn)老黑山風(fēng)電場,生境:草坡,采集人:葉超、侯歡歡、張央,采集號:PZ2019072437。
舌唇蘭屬(PlatantheraL.C.Rich.),地生草本。莖直立,基部具2~3枚筒狀鞘。葉互生,先端漸尖,基部成抱莖的鞘??偁罨ㄐ蚓叨鄶?shù)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被短柔毛;子房扭轉(zhuǎn),近先端稍弓曲;花較小,黃綠色,萼片被短柔毛,邊緣具睫毛狀細齒;中萼片直立;側(cè)萼片偏斜;花瓣直立,與中萼片相靠合;唇瓣線形,在基部距口的前方具1枚凸出的胼胝體;距下垂,棒狀,短于子房;柱頭2個,隆起,短棒狀或狹長圓形,并行伸出至唇瓣基部兩邊?;ㄆ?~9月。
5種蘭科植物新記錄的發(fā)現(xiàn)豐富了貴州省蘭科植物基礎(chǔ)資料,亦表明這5種蘭科植物具有更廣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對研究貴州省與毗鄰地區(qū)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義。這幾種蘭科植物中僅有麻栗坡玉鳳花分布于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其余幾種均面臨一定的威脅,其中川滇疊鞘蘭、藏南舌唇蘭分布地在風(fēng)電場附近、麻栗坡叉柱蘭生境受砂石場破壞,因此,這些種新分布地的發(fā)現(xiàn)能為學(xué)者對其的瀕危狀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
致謝:感謝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金效華研究員對標本鑒定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