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國慶
甘薯病蟲害防治,按照“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病蟲害綠色防控原則。
1.選用高抗多抗的的品種和脫毒種苗。生產(chǎn)中根據(jù)甘薯用途及主要病蟲害控制對象不同,可因地制宜分別選用,淀粉加工型品種可選徐薯18、商薯19、濟薯25、濟薯21、徐薯27等,鮮食及加工型品種可用煙薯25、濟薯26、北京553、蘇薯8號、龍薯9號普薯32、紅香蕉、紫羅蘭、渝紫7號、煙紫薯3號等,色素加工型品種有濟紫薯1號、煙紫薯1號,薯脯加工型品種可選濟薯26、濟薯5號等,菜用型品種可選福薯7-6、福薯18等。
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可選用脫毒種薯、薯苗預(yù)防病毒病。
2.實行嚴(yán)格輪作制度。育苗選用從未種植甘薯的生茬地,用舊苗床時,舊的床土必須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消毒;大田要與非旋花科作物(甘薯為旋花科作物)輪作,如玉米、花生等作物輪作,間隔時間3年以上;
3.培育適齡壯苗,高剪苗防病毒病。即在離床土5厘米高處剪苗,保留底部1~2節(jié),注意剪苗更換品種前,先用2%氯化鈉浸泡3~5分鐘消毒。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清潔田園,清除田間及地邊雜草,建立無病種薯田。堅決禁止拔苗栽插或拔苗后再剪根,以防薯苗帶病毒。
4.薯苗處理。栽插前,薯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浸泡基部3~5分鐘防治黑斑??;用20%三唑磷微囊懸浮劑100~150倍液,浸泡薯苗基部5~10分鐘防治莖線蟲病。
5.及時清除病薯、病株。在貯藏、育苗等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病薯、病株殘體等及時清除,遠(yuǎn)離深埋。
種薯用51~54℃的溫湯浸種消毒10分鐘,可防治黑斑病、莖線蟲病等;甘薯天蛾一般零星發(fā)生,可隨田間管理人工捕殺甘薯天蛾幼蟲。同時利用成蟲晝伏夜岀,喜食糖蜜,趨光的特性,安裝黑光燈、配置糖醋液誘殺成蟲;斜紋夜蛾人工摘除斜紋夜蛾卵塊或捕捉低齡幼蟲,糖醋液誘殺成蟲。
防治甘薯天蛾、斜紋夜蛾等地上害蟲,在幼蟲1~2齡期,每畝用16000國際單位/米克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150克,配制成500~1000倍液噴霧,或天然除蟲菊或斜紋夜蛾型多角體病毒噴霧;防治蚜蟲及金針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可用0.36%苦參堿水劑2~4公斤,配制成300~500倍液穴施;利用2%的白僵菌粉防治蠐螬等,每畝用量2公斤,起壟前撒施或栽植時穴施,施后覆土,嚴(yán)防日曬。
1.黑斑病。種薯種苗及薯種要做好貯藏處理(按種薯種苗消毒方法處理)。
2.莖線蟲病。一是土壤處理。每畝用10%丙溴磷顆粒劑2公斤~3公斤或5%滅線磷顆粒劑2.5~3公斤穴施,或5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克~400克拌土條施或鋪施;二是種薯種苗消毒(按種薯種苗方法處理)。
3.病毒?。阂皇沁x用脫毒種薯種苗;二是在在發(fā)病初期,畝用2.%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50~250克,兌水30公斤噴霧處理?;?%氨基寡糖素水劑160~270克,兌水30公斤噴霧處理,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三次。
4.斜紋夜蛾、甘薯天蛾:掌握3齡前局訃發(fā)生階段挑治,用藥時間最好在傍晚,效果較好。每畝用5%氯蟲苯甲酰胺30~55克或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懸浮劑3.5~5克,兌水30公斤噴霧?;蛴?0%氯氰菊酯(滅百可)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1000倍液噴霧,每畝用藥液50公斤。以上藥劑交替使用。
5.地下害蟲:整地起壟施肥時,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180~240克(量少,可拌3~5公斤干細(xì)沙便于施用)均勻撒施,防治地下害蟲。
1.舊貯窖清潔消毒:貯藏前,貯藏窖要清掃消毒,可每立方米空間用20克硫磺,點燃后封閉2~3天熏窖殺滅病菌,之后放出煙氣。
2.待貯種薯處理:嚴(yán)格剔除帶病、破傷、受水浸、受凍害的薯塊,種薯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灑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