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瑩
【摘要】隨著語文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如何開展朗讀教學備受教師關注,在語文朗讀教學課堂,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際,有效的總結(jié)了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具體措施,希望分析能夠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研究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是必要的,教師要重視結(jié)合朗讀教學內(nèi)容,科學的進行朗讀教學方案設計,這樣利于幫助學生不斷掌握朗讀技巧,以實現(xiàn)朗讀教學有效性。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際,深入總結(jié)具體的朗讀教學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一)激發(fā)審美體驗
文學作品中的部分語句會帶有作者的主觀情感,如嚴厲的抨擊、熱情的贊美等,只有通過朗讀方可獲得充分體會。若學生在朗讀中進入狀態(tài),則能與作者進行對話,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過長期熏陶而獲得審美能力及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同時學生在他人面前朗讀能有效克服膽怯的心理,樹立自信心,善于展示自我,形成開朗和樂觀的性格。
(二)培養(yǎng)語感
語文學科依賴于感性的原始積累,而朗讀能有效調(diào)動各種感官能力,通過具象聲音和抽象文字的學習來培養(yǎng)語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能學習和掌握各種句式,對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加以熟悉,豐富詞匯量,進而實現(xiàn)語句和詞匯的原始積累,提高語言的運用及理解能力。
(三)強化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難點,而朗讀是寫作的前提與基礎,學生通過朗讀練習能積累豐富的寫作手法、句式、詞匯等,進而為寫作打好基礎,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一)明確朗讀教學目標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方法有限,因此教師應先教會小學生識字認讀,然后再幫助小學生理解全文意思,逐句分析,才能讓小學生在朗讀時加入自身情感,從而達到理想的朗讀狀態(tài)。因此,三年級以上的小學生要學會通過字典詞典解決生字生詞的問題。同時,教師在備課時也要為小學生制定好每天的朗讀任務。比如在學習《泊船瓜洲》過程中,教師組織小學生利用字典詞典進行輔助朗讀后,教師適時提出相應思考問題,然后教師先引導小學生大聲朗讀,再次有流利地朗讀,最后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小學生熟讀全文,又能尋找到思考問題的正確答案。所謂有感情地朗讀,是小學生能夠通過課文懂得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情感,在朗讀中產(chǎn)生共鳴點。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在朗讀時要注意“抑揚頓挫”的讀法,有利于幫助小學生豐富自身情感,從而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力。
(二)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模式
現(xiàn)有的朗讀教學方式過于老舊、單調(diào),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朗讀教學方式當然也會有不小的突破。比如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指名讀變成小組讀,每位學生朗讀的部分由自己決定,或是自己朗讀,或是小組合作朗讀,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逐漸拉近小組成員之間的距離,增加組內(nèi)成員的默契,既能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鍛煉小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的過程中,由于文中有許多對話和動作描寫出現(xiàn),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精心制作課件,在課件中插入帶有字幕的相關視頻,組織小學生按照字幕進行朗讀,在看視頻朗讀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楚王情緒前后的變化以及晏子的沉穩(wěn)盡量表達出來。
(三)強化學生讀寫能力
競賽,是檢驗學生能力的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塑造學生個人心理素質(zhì)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各種朗讀方式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競賽,最后再由全班同學進行評選,選出公認的“朗讀者”,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另外,教師也可以安排小組競賽,以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位競賽選手,增加學生之間的切磋機會,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應多多鼓勵學生,表揚學生,給小學生增加一定的信心。比如,“朗讀地很有感情”、“你讀得很流利,真棒”等,這些表揚都會提高小學生朗讀的信心。
(四)合理開展朗讀訓練
教師可以以具體文章為依據(jù)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朗讀內(nèi)容,獲得朗讀能力的提升。如在朗讀活動中運用配樂的方式,對配樂進行正確選擇,讓學生快速融入文章情境中,了解文章主題和人物形象,準確把握中心思想,確保朗讀更富有情感。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教師應該提前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對文章的背景進行詳細介紹,讓學生了解當時社會的凄涼和小女孩的可憐及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課文朗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先播放配樂,營造悲涼的氛圍,使學生逐漸進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讀;當小女孩看到圣誕樹、烤鵝、火爐時,配樂的感情應更加強烈,促使學生準確理解當時的黑暗社會現(xiàn)實、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與主旨。
(五)重視朗讀評價的多樣性
教師評價時應科學合理,給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以及評語。教師的合理評價對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有極大幫助,既能幫助小學生發(fā)現(xiàn)在朗讀時的不足之處,又可以為小學生增加信心和朗讀興趣。比如,有些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語速過快,那么教師就可以這樣評價:“你朗讀得很有感情,而且吐字清晰,若是能稍稍將語速放慢一些,我覺得會更加完美?!边@種先認可表揚再提出意見的評價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喜歡從心底里接受。教師正確的指導的方式,會讓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朗讀的習慣。
總之,通過結(jié)合以上研究,總結(jié)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在有效的分析過程,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構(gòu)建更加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不斷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日紅.耿國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華夏教師,2019(24):15.
[2]李耀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90.
[3]王鵬.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