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俊霖
每到秋天,便是芋頭成熟的時節(jié)了。田間那接天的芋葉,碧綠無窮卻也隱約泛黃,在金秋的艷陽下,闊大的芋葉都微微卷起,頗似盛夏時節(jié)的荷葉。所以,故鄉(xiāng)的人們也把芋葉叫作“芋荷”。
雖被人們叫芋葉為“荷”,但是芋葉卻是一頭寬、一頭窄,呈現(xiàn)出“盾”的形狀,而真正的荷葉則是圓形的。秋天的南方,陽光依然熱烈,挖芋頭的時候,在陽光底下,人們也習慣性地扯下芋荷當遮陽帽。
芋頭多長在潮濕的田地或是溝渠的旁邊。挖芋頭的時候,不能著急,若是急了,難免將芋頭挖得“破了相”。所以,要先抓住芋頭那長長的莖稈子,再用鋤頭在芋葉根的四周松松土,待得芋頭露了頭之后,用鋤頭小心挖開,再使勁拔出。
出土后的芋頭連著莖稈。在故鄉(xiāng),芋頭、芋莖、芋葉皆有其吃法。芋葉可以當作一道應季的時蔬,烹飪簡單,通常清炒食用便可,也可切成碎末后與大米熬粥喝,或是和雞蛋一起,做一道雞蛋芋荷湯,也別是一番風味。
至于芋頭的莖稈子,則用酒釀制成的漿水泡制成酸芋荷,這樣泡出來的芋荷,酸爽鮮美,香脆無比。此外,酸芋荷金黃的色澤,也與農(nóng)家豐收的喜悅相互映襯著。
而芋頭,則可以切塊或是刨成芋頭絲,用來蒸、煮、炒或是紅燒皆可。不過,故鄉(xiāng)的人們總是偏愛那一道青菜芋頭羹。對于我來說,青菜芋頭羹也是令人心心念念的美味。童年時,每當秋天收了芋頭之后,我便坐在灶膛口,想著往柴火灶的灶肚里添柴火,讓長輩們給我做青菜芋頭羹。
芋頭外裹著的是一層毛茸茸的外皮,做芋頭羹時,需要先將芋頭洗凈,但無須去皮。然后將一個個的芋頭放入加水的鍋中,用水煮熟,之后再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煮熟后的芋頭,直接用手便可輕松將其外皮剝除。
之后,將鍋燒熱,倒入一勺菜油,油熱之后,油煙立即漫溢整個廚房。緊接著,再把大蒜、生姜、辣椒等佐料放入油鍋里煸香,再加入剝了皮的芋頭,倒入清水。然后,將芋頭適當碾爛,蓋上鍋蓋,待水煮沸,投進剁好的酸菜和青菜,入鍋翻勻。
一鍋熱氣騰騰的芋頭羹,湯汁是濃稠的。最后,撒上蔥花、芹菜珠或是香菜就可以出鍋了。其實,煮好之后的青菜芋頭羹并不好看,食材與湯汁融在一起,里頭夾雜著大大小小的菜葉,頗像一道雜燴,又似乎更像一道“殘羹”。然而,這些都不妨礙熱騰騰的香氣噴涌而出。
待到吃飯的時候,盛滿一碗飯,然后拿起湯勺,往碗里舀上幾勺芋頭羹,拌著香噴噴的米飯,頓時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青菜芋頭羹雖然賣相不好,吃起來卻格外美味,用它拌過的米飯,口感黏糊而細膩,綿柔香糯,略微帶有辣味,還有酸菜所裹挾的酸味,食之令人齒頰生津。猶記得兒時,生活條件并不富足,一碗青菜芋頭羹拌上米飯,夾一筷子酸芋荷,就著芋葉就能吃上一天。
芋頭本身便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餐桌上有青菜芋頭羹這道菜時,會令人食欲大增。此外,芋頭的生命力也很頑強,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里,芋頭就是人們重要的口糧之一。汪曾祺先生在其散文《生機》中便提到,1946年,他離開昆明去上海,因等船期滯留,在其居住的公寓樓上有一堆煤塊,里頭居然長出了一棵芋頭。沒有土壤,也沒有肥料,僅僅依靠一點雨水,竟然長出了幾片碧綠肥厚的葉子,在風中搖曳著。頑強的芋頭,讓人歡喜無比,更給了他一點生活的勇氣。
后來,我上了中學,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人們在做芋頭羹的時候,也會往里頭加些肉丁。而到了現(xiàn)在,芋頭湯里的佐料變得愈加豐富起來,除了肉丁,還有蝦仁等各種可口的食材。為了鮮美,也有人會往芋頭羹里加鮑魚。
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青菜芋頭羹早已算不上有排場的菜了??墒牵糠昴旯?jié)時,故鄉(xiāng)人們的餐桌上,還是會看到青菜芋頭羹的身影。
一碗青菜芋頭羹,食材普通,其貌不揚,卻香味濃郁、鄉(xiāng)味濃濃。我愛吃青菜芋頭羹,那難忘的味道總是能夠喚醒記憶里的馨香。無論何時,那道青菜芋頭羹,始終溫暖著我的腸胃,滋潤著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