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若馳
起源于西方的樂器小號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歷史比較悠久,是一種鋼管樂器,在演奏的過程中,小號演奏能夠體表現(xiàn)出一些高旋律以及高音的演奏,因此在整體鋼管樂器中,音域水平相對來說會比較高,這種演奏的方式在整個樂隊的演奏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基本上不容忽視。也正是因此,在整體樂隊演奏的過程中,小號成為了一些管樂愛好者所熱愛的樂器。小號的演奏過程需要重視呼吸方式的運用,明確小號的發(fā)聲會由演奏者的嘴唇以及氣息的共同作用產生了解呼吸的有效方式,通過演奏者各個身體部位的融合來使整體的呼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要演奏出更加準確,富有音樂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音樂作品,就需要對呼吸的方式進行相對應的掌控,了解呼吸的技巧。
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會和演奏者日常的呼吸方式存在關聯(lián)性,但是也和日常的呼吸方式體現(xiàn)出差異性,演奏的過程中需要使呼吸的方式和樂器產生緊密的融合,根據小號樂器本身的藝術特點和表現(xiàn)方面的客觀需求來完成氣息的掌控,使其氣息的應用更加科學、合理,具體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三種方式。
首先,了解胸式呼吸方式。這種呼吸方式是吸入氣體將其保存在胸部,之后將表演者的腹部收縮,從而能夠形成吐出的氣流,這種胸式呼吸方式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表現(xiàn)出音色較窄,同時音色不渾厚的特點。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保持演奏者的肺部氣息充足,但是卻忽視了演奏者腹部的支撐效果,不需要演奏者下沉來完成用氣。
在演奏的過程中,針對小號演奏環(huán)節(jié)的氣息控制,需要完全通過胸腔來完成,但是實際中在胸部的空間相對來說會比較狹窄,導致對氣息進行收縮以及吐出方面的彈性不足,力量也會比較缺乏,與此同時來自于胸部的力量和喉嚨的距離會比較近,在用力時會導致演奏者的喉嚨受到相對應的影響,導致演奏出的小號作品音色極其狹窄,這種胸式呼吸法在具體的應用過程當中會嚴重影響到演奏的效果,同時還會對演奏者的肺部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在高音區(qū)的表現(xiàn)極其明顯。
其次,腹式呼吸法。在人們的長期訓練過程中,對于小號的演奏方式產生了更加客觀的認識,小號演奏者能夠發(fā)現(xiàn)更加輕松的呼吸方式,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來進行吸氣,并通過腰部以及腹部周圍的力量進行提氣,將其形成氣流,完成小號的演奏。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可能會對腹式呼吸法產生一些不全面和不周到的理解,僅僅認為將氣吸進演奏者的肚子,保持較深的狀態(tài)即可,這種觀點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嚴格來說,氣體是不可能進入人體的腹部,腹式呼吸主要強調的是腹部對于吸入氣流的一種支配性效果,也就是說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一些演奏者可能將腹部進行擴張,但是實際中對于肺部的控制卻不夠理想,這就會導致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難以控制一些氣流。在吹奏一部分音調時就會體現(xiàn)出無法適應的特點,導致在這種情況下演奏出的小號音色極其厚重。因此,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腹式呼吸法要比胸式呼吸法體現(xiàn)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特點,也是小號演奏過程中呼吸方法的具體發(fā)展方向。但是在呼吸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太過于強調對于腹部的擴張而忽視了肺部的重要價值,就會導致吸氣量無法得到相應的控制,可能會影響到演奏者的表演狀態(tài)和表演效果。
除此之外,胸腹式呼吸法的應用。當前很多小號演奏家能夠采取胸腹式呼吸法來進行完整的演奏,這種演奏方式也是受到相關學界所推崇的一種呼吸方式,在胸腹式呼吸法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是先通過腹部來完成擴張,吸氣之后使演奏者的胸部實現(xiàn)全面性的擴張,達到吸氣的飽和狀態(tài),在此之后通過腹部用力地擴張來使氣息下沉到橫隔膜,使演奏者的氣息飽滿,在此之后將全面推出。這種胸腹式呼吸方法的應用能夠滿足腹部對于氣息的支撐方面客觀需求,同時也能夠保證演奏者肺部氣息的足夠。在采取胸腹式呼吸法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即便是吹奏的樂曲難度較大,演奏者也不會感覺太過于吃力,直到用完上次呼吸的氣體之后也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能夠使演奏者本身的身體疲勞得到相對應的緩解,使其能夠在演奏的過程當中更加省力,體現(xiàn)出良好的演奏效果,使演奏者能夠穩(wěn)定發(fā)揮。
在對小號演奏方式進行練習時,為了能夠提高演奏者的肺活量,使呼吸的實際效果得到相對應的提高,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有效的呼吸訓練方式能夠使小號的演奏更加輕松和靈活,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演奏者和練習者能夠進行不斷的訓練,最終能夠養(yǎng)成在小號演奏方面的一些良好習慣,使其在演奏的過程中實現(xiàn)呼吸以及技巧的完美融合,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在小號的演奏過程中對具體的呼吸技巧進行相對應的掌握,實現(xiàn)科學化、合理化的應用,并通過長期的練習來達到小號的演奏要求。具體來說,小號呼吸技巧練習主要是包括長音練習、站立呼吸練習以及坐臥呼吸練習三種方式[1]。
首先,長音練習方面。需要小號演奏者能夠保持身體放松,進行站立,采取正確的姿勢自然地吸氣,在吸氣之后采取自然的音量吹奏一個完整的中C,在吹奏的過程中盡量控制時間的長度,使其達到最大化的效果,直到練習者的氣息已經全部用完。通過這樣的模式進行反復的訓練,確保在長音練習的過程中練習者的練習姿勢完全正確,使其各個身體部位以及演奏的技巧得到相對應的融合,并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來實現(xiàn)對整體呼吸節(jié)奏的合理化控制。使小號演奏過程中各部分肌肉都能夠得到全面有效的鍛煉,體現(xiàn)出良好的演奏效果,與此同時也能夠提高演奏者對于自身腹部以及胸部和各部分肌肉的控制能力,使小號演奏的整體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2]。
其次,站立呼吸練習方式。這種呼吸的過程中需要使小號演奏者的身體始終放松,同時要保持直立,在此之后逐漸打開小號演奏者的口腔以及喉嚨,通過緩慢的呼吸來調整整體的呼吸速度,與此同時需要保證呼吸過程中能夠有適當的停頓,在此之后應當了解采取站立式呼吸練習法的過程中,需要使演奏者的腰部肌肉能夠實現(xiàn)自覺的、靈活的運動,如果在演奏者的呼吸過程中胸部擴張,可能會出現(xiàn)產生身體緊張的情況,導致演奏的效果受到相對應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站立呼吸練習吸氣時就需要盡量避免抬起演奏者的肩部,體現(xiàn)出良好的循環(huán)性效果。在此基礎上,應當明確采取站立式呼吸法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調整整體的呼吸狀態(tài),與此同時提高演奏者的吸氣量[3]。
另外,坐臥呼吸練習方式。這種練習方式主要是為了能夠幫助練習者快速尋找到正確呼吸的具體感覺,從而能夠更好地完成站立呼吸訓練。因此,坐臥呼吸方式的應用過程中,首先可以采取平躺的方式來完成呼吸練習,將一本書放在腹部進行呼吸,讓書能夠在腹部上下起伏,對這種呼吸的狀態(tài)進行相對應的感受和體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將演奏者的身體坐起,使用雙手來對腹部施加壓力,調整呼吸狀態(tài),尋找平躺時的呼吸感覺[4]。
小號演奏的過程中,良好的演奏技術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來完成,如果小號演奏者的狀態(tài)不夠穩(wěn)定,很容易會產生吐舌不清晰或者快慢方面的差異性問題。與此同時,小號演奏者的演奏狀態(tài)也會影響到小號演奏的流暢性以及完整性。
一方面,在小號演奏高音時的呼吸技巧方面,應當了解小號的發(fā)音原理、氣息的情況對小號發(fā)音的主要影響。只有在吹奏高音的過程當中適當調整嘴唇,合理地去利用氣息,完成嘴唇的支撐,才能夠使整體的氣流速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氣流進行更有效的控制,實現(xiàn)良好的震動和演奏,吹奏出更完善的小號高音[5]。
另一方面,在小號吐音時的呼吸技巧。吐音是一種通過舌頭來完成的吹奏技巧,能夠通過嘴唇振動來發(fā)出相應的聲音,形成一種良好的音樂旋律。在小號吐音的過程中需要吸滿氣,并將氣息進行保持,還需要按照吹奏的音調需求來對舌頭進行相應的控制,形成吐音。吹奏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力量進行控制,防止舌頭以及和喉嚨過于緊張而導致氣息受到抑制,使吐出的聲音太過于干澀沒有韌性,嚴重影響到小號的演奏效果。也就是說在小號的演奏過程當中重視吐音方面的呼吸技巧,對舌頭的位置進行良好的處理,使其保持自然以及放松的狀態(tài),才能夠產生更加良好的吐音效果[6]。
總而言之,小號演奏本身體現(xiàn)出復雜性,需要演奏者本身能夠對呼吸方面進行全面的控制,掌握更加有效的呼吸方式,通過長期的練習才能夠了解更加正確的呼吸技巧,使小號的演奏效果更加理想,并且能夠有效地解決在小號演奏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