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聲
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日本天明三年(一七八三),十二月二十五日拂曉,臥病的與謝蕪村招門生月溪近前,口占俳句二首。月溪慌忙取紙筆傾耳記下。似略作沉吟,又吟了一首,便像是睡去,與世長辭。
其一是“冬鶯むかし王維が垣根かな”(輞川籬下鶯/ 飛越千年幾千里/ 啾啾深冬鳴)。
與謝蕪村生于享保元年(一七一六),其時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shè)的幕府已存在一百一十年,還將延續(xù)一百五十年。享年六十八,正好活在江戶時代中期,即十八世紀當(dāng)中。松尾芭蕉生存在十七世紀后半的江戶時代前期,俳句史上尊他為俳圣,那么,蕪村就恰是俳仙。
不過,蕪村在世時,俳壇的他遠不如作為畫家的名聲大。死去一個世紀后,明治年間正岡子規(guī)搞革新運動,將十七音結(jié)構(gòu)的發(fā)句改造成近代文學(xué)的俳句。他反對神化芭蕉,撰《俳人蕪村》道:江戶時代俳句界二百年間以元祿和天明為鼎盛時期。元祿的盛運是以芭蕉為中心形成的,蕪村之于天明雖不如芭蕉之于元祿,但造成天明隆盛,也是他的力量最大。天明余勢及于寬政、文化而漸衰,文政以后又不留痕跡。蕪村的俳句存世一千四百余首,留下千首俳句的俳人應(yīng)不出四五人,蕪村屬于作品比較多的。但一生寫十七字多達千首,作為文學(xué)家不足為奇,可驚的是蕪村千首盡佳作。規(guī)模沒有杜甫那么大,但千首俳句皆臻巧妙,則不見他例。蕪村的本事橫絕俳句界,終非芭蕉、其角所能及(元祿、天明、寬政、文化、文政,均為江戶時代天皇的年號)。
關(guān)于蕪村的繪畫,子規(guī)說:他作畫很多,是與池大雅齊名的南宗畫家。天明以后繪畫忽而勃興,給美術(shù)史帶來一個新時代,與蕪村也多少有關(guān),但他的影響極其微弱,不可與他在俳句界的作用同日而論。
可以說,蕪村的俳句有今日之盛名,子規(guī)鼓吹之功至偉?;蚴芷溆绊懀暮老哪渴蚕矚g蕪村。俳人河?xùn)|碧梧桐更稱他是“古今第一人”。蕪村有一首“蔥買うて枯木の中を帰りけり”(買了蔥回家/ 枯木蕭疏下夕陽/ 一把翠生生),文學(xué)家芥川龍之介評之為俳句近代之始。
詩人大岡信認為,芭蕉是求道者,蕪村是藝術(shù)家。求道,求的是哲學(xué)性、思想性。芭蕉一副苦行僧模樣,不斷地行旅,上下而求索,提出一個又一個理念,如“寂”(さび)、“余情”(しおり)、“細”(ほそみ)、“輕”(かるみ)以及誠、不易流行云云。他的俳句未必一看就覺得好,往往需要在了解其理念的前提下才能品出好來。例如在世界上代表日本俳句的名作“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老塘呀蛙跳入的水聲),若不說些閑寂啦幽玄啦,怕是誰都想不出意境多么不得了,連詩都不像。俳人高濱虛子說此作只是寫景,沒什么主觀表現(xiàn),但評家各逞其能,解釋得云山霧罩。蕪村吟俳作畫,藝術(shù)傾向于唯美。雖仰慕芭蕉,說“三日不唱芭蕉之作,口生荊棘”,卻沒有芭蕉那樣的使命感,也“不蹈襲蕉翁之語風(fēng)”。理念似的東西只有一個離俗論,即“俳句尚用俗語而離俗,離俗而用俗,離俗之法最難”。
芭蕉在京都寄宿去來家,這弟子深知他愛讀白居易,特意在桌上備置《白氏文集》《源氏物語》等書籍。江戶時代(始于一六0三年)之初,明人李攀龍《唐詩選》傳入日本,一七二四年經(jīng)漢詩人服部南郭??潭鴱V為流行,至今猶是唐詩教科書。芭蕉應(yīng)該無緣見此書,他曾說:近來詩人中有個李攀龍,詩不少,我也聽說過,但忘了。蕪村記得李攀龍的詩“春來鴻雁書千里,夜入樓臺雪萬家”,畫了一幅《夜色樓臺雪萬家》。有日本人認為畫題出自與服部南郭交游的詩僧萬庵原資《游東山詠落花》的“湖上樓臺雪萬家”。芭蕉承襲了王朝時代的尊崇白居易,而蕪村更鐘情于李白。《唐詩選》收唐代一百二十八位詩人,不取白居易、李賀、杜牧。序云李白作詩“以不用意得之,即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蕪村便主張寫俳句也要“不用意”。芭蕉說自己是白樂天洗腸,杜子美入心,但寫不來漢詩。蕪村卻寫得很地道,例如畫一幅淡彩寫意《柳蔭渡舟圖》,題詩:“東岸客既去,西岸客復(fù)來,渡頭日如此,不見王孫回?!背龅滹@然是王維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蕪村終其一生對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心向往之,他在藝術(shù)理念與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上與芭蕉不同,近乎李白與白居易之別。
和歌、連歌是貴族文化, 如今天皇家依然作和歌, 不作俳句。作為庶民的文娛,俳句低一等,歷史不會為俳人存檔,所以連芭蕉的身世也知之不詳。芭蕉遺留書信約二百三十封,蕪村多達四百五十來封,卻只有晚年創(chuàng)作《春風(fēng)馬堤曲》后寫給女弟子的信提及故鄉(xiāng):“余幼童時,春色清和之日,必和伙伴們上堤玩耍。水上有船上下,堤上有客往來?!彼錾诘泶ㄟ叺拿R村,今屬大阪市。門生幾董撰《夜半翁終焉記》,墨稿上抹去“生于村長之家”,令人猜測蕪村家是富農(nóng),因何衰敗了。信中說“實愚老懷舊”,懷舊未必就成了詩人萩原朔太郎所說的“鄉(xiāng)愁詩人”,這首敘事詩寫得亮麗而歡快,實際上蕪村離鄉(xiāng)后再未回去過。
大清乾隆帝登基的一七三五年,蕪村二十歲,可能這時只身赴江戶。兩年后,早野巴人在京都俳壇活躍了十年又回到江戶,構(gòu)居于日本橋石町(今本石町),附近有鐘報時,從唐人張繼的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取名夜半亭。他受教于芭蕉的門徒其角、嵐雪,蕪村拜為師,住進夜半亭。巴人教誨,不必拘泥于師傅的做法,時變時化。這個師訓(xùn)大概最合乎蕪村的秉性,銘記一輩子。同時還師事服部南郭,他是深受李攀龍等影響的古文辭學(xué)派荻生徂徠的門生。
從師六年,巴人去世。蕪村離開江戶,往下總國(今茨城縣)結(jié)城投靠同門及俳友。芭蕉把俳諧(總稱俳句、連句等) 與旅行相結(jié)合,幾乎成模式,蕪村也游歷奧州(今東北地方)如儀。在芭蕉及其敬仰的歌人西行曾吟詠的游行柳(在今櫪木縣那須町)下吟了八個漢字“柳散清水涸石處處”,意思也完全是漢文的,用日語讀是俳句(やなぎちりしみずかれいしところどころ),難怪很多人把愛用漢語當(dāng)作他唯一的特色。二十九歲在下野國(今櫪木縣)受托編輯新年俳句集,始用俳號蕪村。
結(jié)城有前輩俳友去世,蕪村寫了一首《悼北壽老仙》:“今朝君去我心向晚亂糟糟/ 為何一去遙復(fù)遙/ 思君漫步登丘崗/ 丘崗如既往/ 蒲公英黃薺花白/ 賞花人啊已不在……”詩長十八行,打破了五音、七音的傳統(tǒng)韻律,形式是日本文學(xué)史上前所未有的,名之為俳詩。萩原朔太郎評價:“把這首詩的作者名字遮起來,說它是明治時代年輕新體詩人作,大概人們也絕不懷疑。詩中的情操是江戶文化里完全沒有的東西。明治新體詩到島崎藤村時代取得成果也花費很長時間,初期的東西幼稚得根本看不下去。蕪村一百幾十年以前作的詩在藝術(shù)上比明治新體詩高得多,且接近西歐詩,這在日本文化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也有人質(zhì)疑這首抒情詩是蕪村三十年后的祭奠,可是從內(nèi)容及情緒來看,確像是驚聞噩耗時所作。應(yīng)該疑惑的倒是為什么只寫了一首清新的自由詩,稍縱即逝。
寶歷元年(一七五一)秋,三十六歲的蕪村告別關(guān)東,前往京都。滿嘴江戶話,東游西逛,觀賞各處寺廟珍藏的美術(shù)品。三十九歲春天往丹后國(今京都府北部)宮津,住持竹溪是俳友,寄居見性寺。丹后流傳浦島太郎的故事,說有個叫浦島太郎的人放生一只龜,被它感恩,馱去龍宮享樂。奈何想家,離去時獲贈一玉匣,卻囑他不要打開?!凹葰w,無復(fù)時人”(《述異記》),悵惘之余打開了玉匣,冒出一縷白煙,太郎頓時變成老頭兒。蕪村驚訝自己像浦島太郎一樣在丹后勾留三年半。此地留有很多他的畫,結(jié)城也有遺存,想來他自幼學(xué)畫,詳情終不得而知。從水準(zhǔn)來說,這時的繪畫遠不如俳句。例如“春の海終日のたりのたりかな”(春暖滄海水/ 整日價悠悠澹澹/澹澹悠悠?。谑彺遒骄渲锌闪腥肭叭?。宮津有日本三景之一“天橋立”,回京前為真照寺住持鷺十畫了一幅小品《天橋立自畫贊》,可算他俳畫第一作。畫面下端用淡墨刷一道沙洲,濃墨點一排樹干,淡墨洇幾團松葉,寥寥數(shù)筆畫出天橋立的意思,上部題寫長文,追慕在他之前旅居丹后的彭城百川,說百川“慕明風(fēng)”,而他蕪村“擬漢流”。
百川活躍在十八世紀前半,與服部南郭、祇園南海、柳澤淇園共同開創(chuàng)日本文人畫。十五世紀中葉京都發(fā)生十年動亂(應(yīng)仁之亂),平息后狩野正信成為室町幕府的御用畫師,代代相傳,江戶時代仍然為幕府御用,形成一個遍布全國的專業(yè)畫家集團,壟斷畫壇。狩野派繪畫以宋元畫為基礎(chǔ),時間久了,宗族性組織使藝術(shù)形式化,失去創(chuàng)造力。百川、蕪村等獨立畫家起初也都學(xué)狩野派畫法,后轉(zhuǎn)向明清畫,吸取中國各種新畫法。明清畫如吳門派本來對宋元畫是一個突破,學(xué)之自然就沖擊狩野派舊風(fēng)。
明人董其昌仿照唐代禪分南北兩宗,將唐代以來山水畫分為南宗與北宗兩個系統(tǒng),南宗畫即文人畫,“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江戶幕府鎖國,唯開通長崎口岸與中國貿(mào)易,畫作以及畫論畫譜也源源輸入?!督孀訄@畫傳》等給日本舶來了文人畫概念,但日本沒有士大夫階級,沒有中國式文人,蕪村及其前輩對所謂文人畫未必有明確的認識,多是對中國文人之文化及精神的憧憬。宋代蘇軾提出“士夫畫”,文人畫源遠流長,日本文人畫卻是百川這一代初學(xué),到了下一代的池大雅、蕪村便大成,何其速也。
蕪村出生那年,德川吉宗繼任幕府第八代將軍,執(zhí)政三十年。他喜好宋元畫,但難以入手,干脆請來了清人沈南蘋,居留長崎近兩年。好似當(dāng)今聘外教,當(dāng)然不會是一流,但細密而艷麗的繪畫為將軍喜愛,流行也實屬自然。沈畫家只傳授了通譯熊斐,但影響所及,形成南蘋派,京都的若沖、應(yīng)舉、蕪村都熱心臨摹。清末黃遵憲出使日本,作《日本雜事詩》還寫道:“南蘋師法南田筆,南北禪宗合一家,偏是蛾眉工淡掃,青螺煙墨寫秋花?!笔彺濉皵M漢流”,與其說他學(xué)南北哪一宗,不如說學(xué)的是明清畫,功夫與頓悟相濟,雜燴也。商品進出口,主要取決于商人的眼光和算盤,一流作品未必多,蕪村“仿陳霞狂”“謝煥筆意”,這兩位在中國似名不見經(jīng)傳。
從樣式、技法來說的南宗畫,和從作者身份、品格、氣韻來說的文人畫,不是同義詞,卻互為表里。蕪村的離俗論也是要養(yǎng)成中國式的文人意識。如何離俗呢?無非按《芥子園畫傳》所言:“畫去俗無他法,多讀書則書卷之氣上升,世俗之氣下降矣?!辈贿^,離俗之法最難,只怕是難在百川以及大雅、蕪村都是以畫營生。蕪村抱怨“畫業(yè)煩忙”,“畫用煩多,不能作俳句”。賣畫不能不顧及社會的流行和買主的口味,因此他才畫了一幅又一幅南蘋風(fēng)格的野馬圖。
寶歷七年(一七五七),四十二歲,蕪村回到京都,改姓與謝??赡芩氖邭q之前結(jié)婚,生一女。
蕪村是寡欲之人,某日,弟子聽說他買了彩票,愕然不解。他說自己從未在“絖”(一種絹,表面光滑)上作畫,那東西昂貴,萬一中了彩,買絖屏風(fēng),畫一代杰作。于是弟子搞眾籌,湊錢買來供他畫,再協(xié)商或抽簽購買成品。幾年里繪制了很多絖本屏風(fēng),晚年繪制的《春光晴雨圖》堪為他接受南宗畫的頂點。
坊間刊行京都文化人名錄,畫家有圓山應(yīng)舉、伊藤若沖、池大雅、與謝蕪村。蕪村與小他十七歲的寫生派應(yīng)舉是朋友;與奇想派若沖同年,但同在京都,從無交際。近年這幾位畫家仿佛是再現(xiàn)江湖,卷起了重看日本美術(shù)的旋風(fēng)。
五十五歲(一七七0)當(dāng)上宗匠(俳諧師傅),承襲師傅的招牌,成為“夜半亭二世”。這時幾董入門,乃父幾圭是蕪村的同門前輩,蕪村死后幾董繼“任夜半亭三世”。據(jù)說夏目漱石去英國留學(xué),攜帶了幾董俳句集。門生中只有月溪(吳春)全面繼承了蕪村的俳和畫。
蕪村對京都人不大有好感,給幾董寫信,說:“京師之人心乃日本第一之惡性。平日不太覺得,但當(dāng)了宗匠以后深有體會的事很多?!睅锥褪蔷┒既?,對俳壇也頗為不滿,說沒有比今世行腳之俳人更存心不良的了。瞧不起宗匠批改俳句賺錢,但他以畫養(yǎng)俳,別人未必也另有活路。有人發(fā)起重建金福寺的芭蕉庵,蕪村率夜半亭一門助力,撰寫《洛東芭蕉庵再興記》,可媲美芭蕉的《幻住庵記》。蕪村就葬在金福寺。
尾張(今愛知縣)某富家子弟游學(xué)京都時跟大雅學(xué)過畫,請大雅畫《十便十宜圖》,大雅邀蕪村合作。當(dāng)年蕪村五十六歲(大雅四十九)畫《十宜》,大雅畫《十便》。這是畫明末清初戲劇家李笠翁歸隱伊山別業(yè)所詠的二十首絕句,南宗畫譜《芥子園畫傳》的芥子園則是他另在金陵營建的別業(yè)。江戶時代后期南畫家田能村竹田評說:“大雅逸筆,蕪村戰(zhàn)筆,二老各有所稽古。大雅正而不譎,蕪村譎而不正,然均是一代作霸之好敵手?!闭f來“十宜”畫自然景色的變遷,似乎比“十便”畫生活場景難些。蕪村忠實于原詩,也不免拘泥于明清畫筆法。兩相比較,多認為大雅勝出,那種幽閑飄逸的構(gòu)圖與筆調(diào)也影響了蕪村的俳畫。這次攜手使二人并稱日本文人畫的雙擘。大雅沒留下著述,漢詩文素養(yǎng)似不如蕪村。文學(xué)家志賀直哉曾評論芥川龍之介,文藝評論家山本健吉不以為然,言道:“原來芥川像蕪村,可是面對志賀的工作,芥川把自己的工作看作零,而蕪村不同,他不屈服于大雅,也不屈服于芭蕉,有一種宏大、悠然開拓自己的自由自在的世界。芥川文學(xué)有現(xiàn)代人那種常受什么東西脅迫的軟弱。”《十便十宜圖》是國寶,川端康成用買房子的錢購藏。
蕪村五十九歲吟出招牌作“菜の花や月は東に日は西に”( 一片菜花呀/ 月在東邊日在西/ 盡染黃裳裳)。六十二歲又吟出“五月雨や大河を前に家二軒”(連綿五月雨/ 大河跟前房兩棟/ 濁浪高過山)。正岡子規(guī)認為芭蕉的“五月雨を集めて早し最上川”( 湯湯最上川/ 集來漫天五月雨/ 舟輕似箭飛),寫得有技巧,無趣味,不如蕪村的“五月雨”。
《春風(fēng)馬堤曲》也是這時創(chuàng)作的?!扒笔菢犯础案呦麻L短,委曲盡情,以道其微者”(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詩序為漢文:“余一日問耆老于故園。渡淀水,過馬堤,偶逢一女歸鄉(xiāng)省親。先后行數(shù)里,相顧語。容姿嬋娟,癡情可憐。因制歌曲十八首,代女述意,題曰春風(fēng)馬堤曲?!比娪少骄渑c漢詩交互構(gòu)成。中國文學(xué)研究家吉川幸次郎說:“宋人的詩遠遠比從來的詩更緊貼生活?!迸c蕪村相識的漢詩人菅茶山批判服部南郭之流的五山詩風(fēng),提倡平明、自然、寫實的宋詩,想來對蕪村也不無影響。抒寫生活的日常情趣,有點像明代吳中四才子之徐禎卿的《江南樂八首代內(nèi)作》,例如“溪流石點點,踏石撮香芹,多謝水上石,教儂不沾裙”。
蕪村主張離俗而用俗,如何用俗呢?所謂俗,一是日本,從他景仰的中國文化來說,日本就是俗;二是俳諧,俳諧本來是世俗的。他用這兩種俗脫出中國趣味,成就了杰作《夜色樓臺雪萬家》(二00九年被定為日本國寶)。橫幅水墨上落款“謝寅”,不消說,此名出自明四家之一唐寅,當(dāng)時流行中國式取名。蕪村六十三歲開始用“謝寅”,繪畫進入巔峰期。此畫在美術(shù)史上第一次畫出日本城市的夜景。幽暗的夜空飄著雪,遠眺連山,俯瞰萬家屋頂,白雪覆蓋,濃濃淡淡的墨色中略施幾抹代赭色,透出燈火的暖意,看著不禁發(fā)芭蕉之問:住的是什么人呢?比較一下東山魁夷畫除夕京都,便可以領(lǐng)略蕪村筆下的俳趣。據(jù)說是川端康成建議東山趁京都還在,畫畫它吧,現(xiàn)在不畫就沒了。東山的《到年底》把雜亂無章的房屋描繪得幽靜有序,蕪村的《夜色樓臺》反倒更像是二十世紀的京都。
用俗的結(jié)晶是俳畫。田能村竹田有云:“近日繪師所寫人物,面孔須眉以至衣折皺紋,用筆行墨,簡便巧黠,別開一體,與古不同,蓋蕪村作之俑云?!边@種減筆法繪畫,蕪村稱之為“俳諧之草畫”。俳畫一語出自江戶時代后期畫家渡邊崋山的《俳諧畫譜》,書中以《盆踴圖》為例盛贊蕪村的寫意。俳句搭配畫,相映成趣,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队制阶援嬞潯酚脴O簡的筆墨畫出了踉蹌起舞的醉態(tài),是日本俳畫的代表作。蕪村的俳畫已臻至詩書畫一體。他給幾董寫信,自許俳畫“海內(nèi)無人可比肩”,叮囑不要賣便宜了。
夏目漱石說過:“俳畫在一切繪畫中最富于省略法,其特長在于不勉強地隨意省略。以簡易生活為理想的部分日本人當(dāng)中含有俳畫要素是當(dāng)然的。在那些日本人之中也算最喜好簡易生活的和尚俳人之類,當(dāng)然在畫法上也必然有俳畫性表現(xiàn)。這就是與西方速寫不同的原因。速寫本來是大作的準(zhǔn)備,畫下來積存,當(dāng)作日后的材料,而俳畫并非如此,它本身是完全的。不必搞得更加精密、更加復(fù)雜就是其長處。我們文明人的生活日勝一日繁劇,這是誰都感受的事,在這般復(fù)雜的文明潮流沖蕩下,抱怨‘真麻煩,最好更簡單些,有時不知不覺地回顧遙遠的往昔。這時立馬出來的是俳畫。我每次看俳畫都會有回到單純的往昔似的心情,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眷懷。”
蕪村認為最好不要出個人作品集,因為雖有佳作,劣作亦隨之,有損平素的聲譽。說是這樣說,晚年整理了千首俳句,親筆謄清,還標(biāo)示出得意之作。一九九二年出版的《蕪村全集》收俳句二千九百一十八首,繪畫類七百五十三幅。二0一五年又發(fā)現(xiàn)遺作二百一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