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芝
翻開道德與法治教材,我們看到的是五彩繽紛的生活場景。如果我們要尋找道德與法治的源頭活水,那就非生活莫屬。所以,教師要構建生活化課堂,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一、重視直觀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
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注重形、聲、色的利用,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強烈刺激,讓學生隨著創(chuàng)設的情境進入課堂學習中,對學習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現(xiàn)實案例的運用。如在關于自我保護的教學中,為使學生對“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有清醒認識,教師可展示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1)每年我國都有多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根據(jù)“海因里希事故法則”分析,按照死亡、重傷、輕傷事故的比例來計算,我國中小學生傷亡的總數(shù)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shù)字。(2)2019年全國上報中小學幼兒園案件、事故共計148起,非正常死亡人數(shù)231人,傷病4655人,失蹤37人。由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能力是自我保護能力;我們要實現(xiàn)健康成長的目標,就要樹自我保護意識,練就自我保護技能。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入動畫或漫畫。在上文提到的關于自我保護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大量的動畫或漫畫,引導學生感知生活的本原,達到教學目標。
二、問題的設計趣味化
教師在課堂開始前講一段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新課導入中,可以按照課文內容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名人軼事、歷史典故、寓言故事等作為新課導入的素材。這類故事趣味性強,對學生的啟迪性大,能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
例如,在介紹有關生活態(tài)度的內容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將一則幽默的故事展示在學生面前。里根擔任美國總統(tǒng)時突然遇刺,子彈從胸部穿入,危急萬分。美國總統(tǒng)被刺,全世界嘩然。第一夫人趕往醫(yī)院探望里根總統(tǒng)。面對死亡可能來臨,里根并不畏懼,只是幽默地對第一夫人說:“親愛的,我忘記躲開了?!痹捳Z平實簡單又不失幽默,使在場的美國官員和醫(yī)護人員緩解了緊張的情緒,也使第一夫人懸著的心放下了許多。媒體對總統(tǒng)里根的話進行了如實報道,美國民眾看到總統(tǒng)生命垂危時仍能如此幽默,恐慌的心理也趨于平和。故事講完了,教師要及時告知學生,人在遇到困境時,運用幽默,能夠從困難中找到出路,從險惡中找到平安。
三、進行體驗活動的設計
初中生由于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于很多理論,他們很難理解,長此以往其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就會減弱。假如教師換一種方法,采用學生親身體驗的教學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道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借游戲開展活動。如在介紹青春的喜悅和青春的煩惱時,我安排的課前準備是這樣的。每人回家找到一張幼兒園時的照片,將自己在成長中發(fā)生的煩惱事寫在照片背面,不要寫名字。上課時,教師可讓學生講一講小時候的“我”和現(xiàn)在的“我”,進行比較。對于學生的一些變化,教師可進一步追問:這些變化你是否注意過?你怎么看待這些變化?等等。在師生互動中,讓學生多講青春期的喜悅,也講青春期的煩惱。在講青春期煩惱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我們要正確面對青春期的煩惱,做自己的主人,彈奏好自己的青春合奏曲。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開展講故事活動。教師可安排學生講自己自信心強的故事,講自己行的故事。整堂課,學生的神經一直處在興奮之中。學生在親身做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嘗試、體驗,真正激發(fā)起內心的情感。
總之,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道德與法治要講究三個原則,就是和生活、和實際、和學生相貼近,以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實現(xiàn)生活化課堂的教學。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堅決摒棄單純的說教。我們相信,采用生活化教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一定能夠光芒四射,課程一定會更加精彩。